笔趣阁 > 启明1158 > 七百一十六 中原复兴计划由此开始

七百一十六 中原复兴计划由此开始


  苏咏霖拿起笔,在地图上位于燕云、淮南和川蜀的三个位置分别画了一个圈。

  这是他计划中三个中直辖的位置。

  然后他又看了看地图,又在两广地区和河西地区点了一点。

  “从北往南,过了淮南有江南,过了江南,还有岭南,也就是说江南人认为岭南人才是南人,岭南人觉得岭北都是北人,所以我以为五岭地区是重要的交通要冲,未来在五岭之地也要设中直辖。

  至于关中地区,比起关中,我以为河西走廊对于大明来说更加重要,掌握河西走廊,就能控制西域,两汉,晋,隋,唐,无不是通过河西之地控制了西域,进而把中原王朝的势力向西延伸,以至于到了葱岭之地。

  而失去西域也是从失去河西之地开始的,一旦失去河西,整个西域都将失去,无法掌控,中唐以来便是如此,而到了宋,更是因为西夏的原因,失去了经营西域的可能。

  所以我以为,未来消灭吞并西夏之后,就要在西夏故地设中直辖,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人驻军掌控,以确保对这块交通要冲之地的完全控制,进而才能进军西域,挑战更西边的辽国。”

  这段话,苏咏霖没有避开耶律元宜和耶律成辉这两个契丹人的代表。

  而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疑惑或者惊讶的样子。

  很显然,他们对于明帝国的认同早已超越了那个虚无缥缈看不到的西辽,他们对西辽没什么感情,对于给了他们新生权力地位的明国才更加认同。

  如果此时硬是要有人把他们同西辽联系起来,他们还会生气,还要争论,说他们是明人而不是辽人,说他们愿意为了大明披肝沥胆,而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辽国。

  这种态度是苏咏霖非常满意的态度,这说明他对于外族精英们的笼络是非常成功的,利用他们抗衡山东系文臣的计划也非常顺利,达成了目前朝政的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目前还需要继续维持,至少在平定西夏之前不能被打破。

  提出了未来的中直辖计划之后,群臣就对苏咏霖在淮南之地设中直辖地区没什么看法了。

  因为这的确是从地缘角度出发非常有意义的行动。

  于是这一政令得以通过,故宋淮南东路之地,将由大明中央尚书省直辖,是继燕云地区以外的第二个中直辖,称之为两淮中直辖。

  至于驻军方面的问题,就继续把河南兵团的游奕军周至所部安置在当地,由周至统领游奕军负责淮南东路的军事防御问题。

  接下来的事情属于朝廷吏部和复兴会组织部。

  因为这两个部门里都是复兴会的人,也可以说是复兴会的事情。

  苏咏霖驱逐了整个淮南东路八个州府的南宋官吏,明军也对当地的地主豪绅势力进行了威慑与打击,所以此时此刻正是淮南东路反动力量最为虚弱的时候。

  苏咏霖打算让复兴会借助吏部的力量将大量优秀的新人会员安插到淮南东路,对当地不足八十万的人口进行全面掌控。

  诚然,现在的淮南东路因为黄河问题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说是荒凉,但是终有一日黄河问题会得到控制,到那时,淮南的复兴将不是问题。

  复兴会主导下的淮南乃至于整个中原的复兴,都将不是问题。

  苏咏霖如此坚信着。

  几次复兴会会议一开,整个淮南东路的官员问题和吏员问题还有基层组织问题就搞明白了。

  八十万不到的人口治理起来也不难,也正好方便复兴会在短时间内架构起全新的政治组织,然后给新人们锻炼行政能力的机会。

  一切向海州学习,一切向海州看齐,争取把淮南东路包括未来的淮南中直辖打造为全大明第一个完完全全的【复兴行省】。

  接下来都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比如规定南宋给大明国的战争赔款六百二十万贯铜钱将分五年还清,每年还要支付额外的利息,规定在每年春耕之后的五月份缴纳,方式就是通过瓜洲渡送往淮南之地。

  还有就是每年的岁币,价值二十五万两白银和二十五万匹绢布,每年需要在秋收忙碌之后的十月份运输到江边,通过瓜洲渡转移到淮南之地,由中央派出官员负责检验和交割。

  至于每年岁币内所包含的白银绢布和折价物品的内容,则需要大明和南宋双方商定好,统一执行,不得有丝毫误差。

  最后就是称号问题。

  因为南宋答应了向大明称臣,所以赵昚的尊号应该由苏咏霖确认并且册封,然后才算是真正有了法律效力。

  这方面其实双方各退一步。

  本来按照苏咏霖的想法,可以给他们来一个江南国主的称号,不给帝号,让赵构和赵昚体会一下当年李煜的感觉,羞辱他们。

  但是转念一想,让他们去国号,估计会引发更大范围的抵抗,不符合明帝国速战速决的战略要求,于是也就没有这样搞,继续金国的传统,由大明国皇帝册封赵昚为大宋皇帝,国格较西夏和高丽高一等级。

  西夏和高丽在大明这边都是国王的身份,直接低了苏咏霖本身一个档次,而南宋这边却是皇帝,只是皇帝身份需要册封,到底和西夏高丽有所不同,也是考虑到南宋划江而治的巨大体量。

  虽然依然有着不满意的地方,但是考虑到这一趟战争已经赢回了本钱,还赚麻了,苏咏霖也就没有继续和南宋计较。

  他再度派遣辛弃疾南下作为大明使臣,前往正式册封赵昚为大宋皇帝。

  辛弃疾欣然领命。

  明帝国这边理清了战争的问题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正式开修黄河。

  第一阶段目标不变,将黄河改回东汉故道,避免两淮之地继续遭受改道之苦,率先恢复两淮之地和河南之地的勃勃生机。

  这一工程量十分浩大,苏咏霖勒令复兴会作为牵头组织,见官高一级别。

  以田珪子为黄河改道工程总指挥,以工部尚书时征为黄河改道工程副总指挥,全面协调朝廷各部门、各地方官府、流域内各军军队等负责完成这项巨大的国家工程。

  洪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明帝国皇帝苏咏霖正式在中都签署命令,宣布黄河改道工程由此开始,全国将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为这一空前好大的工程注入力量。

  务必功成。

  以此为标志,中原复兴计划由此开始,整个北中国自中唐以来的复兴也由此开始。

  苏咏霖签署命令的二十天后,六月十一日,南宋著名主战派领袖大臣张浚终于千里迢迢从四川老家返回临安,见到了新皇帝赵昚。

  上一次来到临安的时候,他踌躇满志,而离开临安的时候,他万念俱灰。

  他本以为只能在家乡终老,含饴弄孙,度过晚年,但是他没想到一朝战事起,他居然还有被起复的机会。

  新皇帝赵昚急召他返回临安,说有大事要与他商议,大宋需要他。

  他捧着诏书,泪流满面。

  但是与此同时,他知道了大宋与明国之间的战争正在进行,大宋的情况非常不妙,明国水师大获全胜,已经歼灭了大宋水师的主力,从苏州洋威胁临安,临安一片动荡。

  在这样的动荡之中,赵构退位,把皇位让给了赵昚,赵昚火线登基,登基之初就面临着兵败如山倒的艰难局面。

  他需要有人帮他运筹帷幄,帮他决胜千里。

  这不正是张某人可以为皇帝陛下所做的事情吗?

  这不正是张某人为国出力的时候吗?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01833/6978192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