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四百九十章 交流合作

第四百九十章 交流合作


杨锐说的资源,还独立实验室的事。一个院系能建的独立实验室虽然没有数量限制,但投入是不能少的。

        当然,像北大这样的学校,肯定要求院系的独立实验室有充沛的资金来源,比如申请国家级基金,申请省部级项目,或者直接从有钱的国企要好处。如铁道部此等超级部委,甚至自己养着多个高校,只要投其所好,从他们那里弄到好处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然而,无论要钱的技巧有多纯熟,院系总要给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一些经费,否则,独立实验室怕是一点都不在乎院系了。

        院系的科研经费是有数的,给了杨锐就给不了别人。像是蔡教授前两个月给杨锐的60万经费,那都是年初就有去向的,虽然不至于周转不灵,直接影响到其他人,但总数上少了,总会体现出来,有在乎的人,自然会在乎。

        当然,恨人有恨己无的心态或许更重要。

        然而,杨锐是不可能放弃独立实验室的。

        这是1984年的中国,全靠私人实验室做研究,终究是要混不下去的。

        杨锐就算是全副精力用来做生意,都赚不到足够实验室用的钱,因为实验室的经费,永远都是要指数上涨的。

        尤其是基础性研究,没有国家资助,也得有大财团的资助,80年代的中国再穷,那也是玩过两弹一星的国家,指缝里稍微漏一点,让杨锐做点不赚钱的研究,还是没问题的。

        想要国家张开指缝,没有国家序列中的实验室可是不行。

        为了这个目的,杨锐才不在乎别人高兴不高兴。

        科研原本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一条路,人类的道路,归根结底都是前驱们用尸骨踩出来的。

        尝百草的神农从来都是一尊图腾,死掉了一位再来一位,代代生命拓展了人类的认知。

        些许的风凉话又算得了什么。

        杨锐打开门,毫不遮掩的取来邮件,撕开了写满英文的包裹。

        对他来说,JMC的回复尽可预期,科研又不是什么玄学,论文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严谨文章,JMC可以不邀请他做审稿人,但既然邀请了,那就必须重视他的评断,否则,学者的笔杆子也不是吃素的。

        除非杨锐的评断错了,但是,那又怎么可能。

        “撕拉!”

        里面的包裹也被杨锐扯了开来,露出三封信组成的全部内容。

        周围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们像是大白鹅似的,纷纷伸着脖子看。

        杨锐自信个人的判断,他们的想法却各有不同。

        大家嘴上不说,但还是想看了结果再做谈资。

        杨锐一封信一封信看封皮。

        第一第二封信均来自《JMC》的编辑社,第三封信的正面,却是两种中英两国文字。

        杨锐看到封皮的同时,其他人也都看到了。

        有好事者,首先读出了上面的中文:“先生敬启”。

        接着,又有人读出了英文寄信人,东京大学的加藤教授。

        “是那个东大教授的信?不是单盲吗?他怎么知道你是谁?”这次说话的是谭助教了,他给唐集中做头犬,不想遛弯也得来打谷场。

        杨锐撕开信件的同时,道:“信是JMC转过来的。单盲应该是相对的,很多期刊对于审稿人的所在国都是不匿名的。”

        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研究习惯和研究体系,尤其是前些年的苏联与东欧国家,他们的研究水平不弱,但在许多方面都与西方世界持相反的观点,这其中自然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很多时候,也确实是两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各自发展出的不同认识。

        科学论文原本就喜欢探讨前沿科学,而在科学前沿,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期刊出于各方面考虑,一方面会尽可能的安排恰当的审稿人,另一方面也会让作者知道审稿人的部分信息。

        如此一来遇到分歧严重的流派,作者自然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从而也能保护自己。

        加藤教授虽然不知道杨锐的名字和机构所在,但知道了他是中国人,立刻用上了以前学习的中文。

        在日本,小学和中学期间,学习中文是很普遍的,一些名校的入学考试也必然会考中文,而且会考到成语的程度,用中文写信封,对一个教授来说,实在是小意思。

        不过,书信原文,依旧用英语来写了,想来为了语义有歧。

        杨锐默默的看起了信件。

        来“遛弯”的群众则被唐集中驱赶到了边上。

        “写的啥东西?”总有人好奇的猫挠。

        杨锐随口道:“我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方的回应。”

        “怎么回应的?”

        “做出相应修改呗。行了,我得看东西了,咱们遛弯的,是不是也遛够了?”杨锐下了逐客令,有时间来闲逛的,不是年轻老师,就是年轻学生,好奇心和幼猫一样,永远没个满足的时候。

        然而,杨锐还是低估了东大教授的故事的流行程度。

        杨锐话音刚落,就有人笑嘻嘻的道:“给我们说说修改意见和人家的修改内容呗,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是啊,给我们学习一下吧。”好几个人起哄似的配合。

        起哄是80年代集体生活的常态。现在又没有QQ群和微信群的存在,一群人在一起,更是免不了任性的时候。

        而在这个年代,学生与年轻人的错误,也总是容易被宽容对待。

        就连唐集中,也在学生们的起哄声中露出了笑容,仿佛忘记了自己先前对他们的评价,道:“杨锐,干脆你给他们讲一讲,也让大家了解一下国外的审稿制度。”

        “这个……加藤,就是东大的教授的信里,关于论文的内容其实不多。”杨锐稍微有点犹豫。

        谭助教不解的道:“写了两页纸,不说论文说什么?”

        “基本是在赞扬我吧。”杨锐说到这里,也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直接把信给了谭助教,道:“他说我的修改意见,给了他一些思路,他准备进行补充实验,并放弃这一次的投稿,以期与我交流和合作。”

        谭助教勉强将英文信看了下去,又问了身边的范讲师,继而诧异的问:“就是说,东大教授邀请你和他合作?”

        “交流合作,没那么正式,笔友一样。”杨锐没太在意。

        唐集中却是非常在意的将信拿了回来,自己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严肃的道:“我看他写的很正式,行文就很正式。”

        “笔友也可以很正式。”

        “不管对方正式不正式,我认为,咱们首先应该把此事重视起来。”唐集中用缓慢而有力的语调说:“你们做的都是细胞膜方向的研究,领域相近,我看很有合作的接触。你如果嫌麻烦,可以找学校出面联系。”

        来遛弯的酱油们的笑脸都僵硬了。

        这运气也太好了吧,和东大的教授合作?

        杨锐不为所动,道:“我自己的实验室还没影子呢,没法合作。再说了,我也不想和日本的实验室合作,太封闭。”

        日本的科研界才是近亲繁殖的大本营,与国际主流的合作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杨锐懒得去适应他们。

        杨锐自己心里有杆秤,酱油们却是再次听傻了:这么好的事,还有人拒绝?

        ……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267/6770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