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图腾

第五百三十二章 图腾


许正平副教授依然在唐集中实验室里快乐的做着实验,贺全贵等人继续给他打着下手。

        反正,他现在做的项目,仍然是挂唐集中实验室的名字,用唐集中实验室的经费,以及唐集中实验室的科研汪,既然如此,许正平就不急着搬走了。

        贺全贵倒是有些奇怪,做了一组数据的空闲,端着茶喝了两嘴,顺便道:“许教授,杨锐实验室里的氨基酸分析仪不好?我看好多人三天两头的往那边跑,你怎么还留这里?舍不得我们啊。”

        许正平瞥他一眼,假意嗔怒道:“怎么,你小子还没毕业呢,这就嫌我烦了?”

        “怎么会,就是毕业了,我也不敢嫌您烦啊,到时候,我就住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宿舍,您想过来了,提前打声招呼,我立刻冲出去买鱿鱼海参给您炒。”

        “我看你是想炒我的鱿鱼。”

        “哪能呢,就您这几组项目做下来,明年妥妥的评教授了,以后再来,您可别忘了我。”贺全贵的性格本来就外向,现在临毕业了,更是洒脱。

        当然,他是找到了想要的工作,所以心态轻松。相比之下,同样面对毕业的赵平川就更加沉默寡言了。身为实验室里最有数学天赋的科研汪,赵平川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运算工作,且成绩斐然,也多次在论文上署名,然而,以国内高校目前的分配制度,赵平川反而难以找到想要的工作,做纯数学研究,他不一定能竞争的过数学系的学生们,做生物研究,他又不喜欢普通的实验工作……

        在处理实验数据以外的时间里,赵平川就仿佛落在了阴影中似的,大家畅快聊天的时间,更是容易将他落在角落里。

        贺全贵再次就杨锐实验室里的氨基酸分析仪说了起来,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许正平副教授的表情始终平淡。

        在他眼中,杨锐实验室的氨基酸分析仪,更像是一盏图腾,证明这间独立实验室的存在,当然,还吸引了许多研究员的目光,一三天或四天的交流时间,让杨锐实验室里满是人气。

        如果是前几天,许正平副教授甚至会很焦虑,因为他不认为这样的“特色”实验室,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不过,他现在一点都不着急了。

        已经到账的三十多万元经费,就是许正平最大的底气。

        这些钱,若是用来装配一间普通的实验室,已是绰绰有余了。许正平也因此无比的安心。

        再次完成一个短平快的小项目以后,许教授优哉游哉的去食堂吃了饭,像是散步似的,踱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找平了就松手……”实验室里人声鼎沸,但与前两天不太一样。

        许教授的步子稍微迈的快了一些。

        转过玄关,就见空旷的实验室大厅内,足足有十几个人忙活着,与上次安装ge的氨基酸分析仪类似,十几个人里有三分之一的白人,剩下的人,也分不清是新加坡人,香港人,还是印度人,总之,一个个都忙的头上见汗。

        许教授也没有向人类学迈出第一步的意思,盯着正在安装的仪器看了一会,再找到认真监工的杨锐,问:“这是扫描电镜?”

        “好眼光。”杨锐竖起手指,笑道:“光栅式扫描,对生物试样的损伤和污染程度都比较小,我特别要了电子探针的束斑尺寸小的,电子探针的能量也小,可以把生物试样的影响降到最低,就这方面来说,咱们这个扫描电镜,也是国内头一份了,和搞材料的,物理的那些人的不一样。”

        “价格也很贵吧。”许教授有不好的预感。

        杨锐轻巧的一笑:“核算成人民币,不到70万。”

        “嘶……”许教授培养了一整天的悠哉没有了:“咱们哪来的70万?不是才入账30万吗?”

        “哦,有几个单位许的经费刚送到。”杨锐的眼珠子盯着仪器。

        许教授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要说不好,能这么快让这些单位入账,可是不容易的事,许多名义上的捐款和资助,往往是不声不响的就赖掉了,这才几天的功夫,让人家就把钱送过来,只是这份功力,远超学校里大部分的实验室负责人。

        但要说好,许教授的心里又怪怪的。

        他环视一周,望着空荡荡的实验室,总觉得不舒服。

        这样的实验室,连基本功能都不具备——当然,交流实验是可行的举措,但总归是有不方便的,从效率的角度来考虑,似乎也应该把钱用在正途。

        全国那么多实验室,都是一点点的升级,拿全部的钱买一个仪器,太特殊了。

        许正平原本期待这几十万元的经费,能改善实验室的窘相,没想到,杨锐竟然用70万买了扫描电镜。

        扫描电镜当然好了,光是玩这个东西,一年少说都能出几篇论文

        但这间实验室,最需要的可不是扫描电镜。

        “学校每年都要检查各级实验室的,咱们实验室这么特别,恐怕检查不过去呀。”许教授换了一个角度谏言,也算得上是煞费苦心了。

        杨锐却是没听出来,摆摆手道:“等检查的时候再说,目前这个阶段,咱们首先要把实验室的底子打好。”

        许教授差点就翻白眼了:就两台仪器的实验室,有什么底子可言?两条腿的椅子都要摔倒的。

        杨锐却是依旧笑呵呵的看工程师们做安装,扫描电镜主要是真空系统,电子束系统以及成像系统,每一部分说起来都不是特别复杂,甚至可以称得上简单,因此,在******时期,中国好几个研究机构都上马了扫描电镜。

        然而,扫描电镜的结构不复杂,芯子却在精度上,另外,电机等装备的各项指标,也是远超第三世界水准的,所以,国内的扫描电镜事业人亡政息,也不奇怪。

        到80年代,其实生产扫描电镜的中国企业也不在少数,基本开发一?产品出来,就能得一次奖,但在销量方面,最好的也不过卖了400台。

        以杨锐对自己实验室的高贵冷艳,自然不屑于用这样的产品的。

        科学是一种很现实很无情的东西,你要是用糊弄人的东西糊弄它,它也会学会糊弄人。

        国产高端仪器或许也能用,但“能用”这个标准,可一点都不高端。

        “咱们……不再买点其他设备?”许正平教授贴着杨锐问。

        杨锐不易察觉的挪开一点,道:“我也想买,没钱了。”

        许正平呵呵的笑了两声,能有钱吗?70万买一台仪器,比人家一个实验室都贵。

        这么一想,再看这台扫描电镜,许正平暗忖:要不然,咱也先做几个专门实验?

        “对了,许教授今天有空的话,和我面试几个人吧。”杨锐蹲在旁边,说话的语气像是拉家常。

        许正平诧异的问:“面试什么人?做什么?”

        “您看,咱们现在有扫描电镜了,还有这个氨基酸分析仪,是不是开几个专门项目?”杨锐看似与许正平想到了一起,实际上,他买仪器的时候就想的清清楚楚。有这种全国唯一,或者全国第一的仪器,不做专门实验做什么?

        许正平的心思乱了,一时没有回答。

        杨锐状似自言自语的道:“就已经安装好的这台氨基酸分析仪来说,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它一天能做好几次实验,一次能分析超过20种氨基酸,咱们就是从渤海湾买一斤海带回来测一下,都能写一篇论文,这个优势不用,也太浪费了,您说是不是。”

        “渤海湾海带的氨基酸种类分析?”许正平笑了一下。

        “渤海湾海带氨基酸种类与含量分析,这个题目能发表的期刊好一点。”杨锐挪动了一下蹲麻的脚,又道:“再改一下,《渤海湾海带氨基酸种类与含量分析,并与黄海海带进行比较》,这个题目应该能在国内的大期刊上发表了。”

        许正平哭笑不得,问:“那要想在国际上发表怎么办?”

        “sci级的普通期刊,加一点国际视野就行了,比如这样,《中国渤海湾海带氨基酸种类与含量分析,并与加拿大海带进行比较》,恩,这个还简单,加拿大美国之类的,十有**分析过自家的海带,咱们直接拿数据过来横向比较就行了。”

        许正平笑了:“那要再发表的好一点怎么办?”

        “那横向比较之后,就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结论了,这个标题可不好起。”杨锐似乎思考了起来。

        许正平笑着笑着不笑了,道:“你说的这个题目,好像真的能做。”

        “当然能做了,换成海鲈鱼还能再写一茬,坚持写十年,就是国际海产品专家了。”杨锐大笑。

        许正平没笑,琢磨着道:“要是能做成国际海产品专家,我也愿意。”

        杨锐听出来了,道:“你想做也行,国际这么大,两个海产品专家也容纳的下,再者,国际海产品专家不一定用几次扫描电镜,咱们还得找人面试。”

        “来面试的都是什么人?”

        “第一轮面试,还是优先找咱们本校的,有几位老师,还有研究生过来接触。”

        “研究生也来?”研究生基本都是科研狗,是没有自由研究的权利的。

        杨锐点点头,道:“估计是导师派过来的,咱们不管这个,我的要求简单,挂我的实验室名字,挂我的通讯作者,我参与的实验挂第一作者,人只要是个正常人,能用,咱们就先招进来。”

        “你这个要求倒是不高,也不低。”许正平不置可否的笑了一下,又问:“听你说第一轮是本校的,那还有外校的?”

        “全国最先进的氨基酸分析仪,这个名声,不敢说响彻全国吧,北京城里的生物圈子应该是传遍了。”杨锐可是知道一台高端仪器的诱惑,嘴角挂着笑,道:“外校的看是什么人了,我向蔡教授汇报了,他的意思,人才是高校最宝贵的财产,财产嘛,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许正平咽了口唾沫,问:“蔡教授想挖人家墙角?”

        高校的人才交流,即使在最禁锢的年代,也是非常热闹的,而在气氛最紧张的时期,一些高校为了留住人,往往会做出不放走档案之类的举措,而拉人的高校,甚至不惜给来人重建档案。

        在这个本科生都稀缺的时代,有经验的本科生,乃至于条件更好的专家学者,简直比肥肉还吃香。

        当然,在这种环境下挖人,也是非常容易得罪人的。

        杨锐却不在乎这些,他又不指着其他高校吃饭,状似随意的道:“我可没有主动去挖人,蔡教授更不会去,我们是被墙角撞上了,被动反应。”

        ……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267/80692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