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47章 大气包容李介宾

第47章 大气包容李介宾


气氛渲染到位了,好的,灯光师准备,照亮我帅气的侧脸,笔直的身姿。
  哎,对对对,就是这样。
  陆言双手插兜,看着李介宾这样子扑哧一声小声笑了出来。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很伟大!
  在时光的织绣中,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征程,从蒙昧的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千年,终于走向了如今璀璨辉煌的现代化之巅。
  千年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之光,如同璀璨星辰般点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而中医,作为中国悠久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进程如同一条涓涓细流,悄然滋养着中华民族的身心。
  在茫茫岁月中,中医经历了千年的积淀与传承,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健康之路上的探索与奋进!
  传承?我们一直都在传承,曾经遇到的那些苦难挫折也只是去伪存真的试金石。
  当认清楚这一点后,那些打着毁灭中医,取消中医幌子的别有用心者就显得那么可笑,他们那是在否认中医吗?他们是在否认这个国家民族曾经的过去!
  李介宾面向所有人开口道:“我在高中的时候有幸读过北大孔庆东教授的作品,我很赞同一句话,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不在于自己,而是在于外来的侵略者。”
  听到这里,月池眼光一暗,有点抬不起头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懂的都懂。
  不过李介宾今天不是讨论民族大义的,咱讲的还是中医传承的问题,李老可能只是想听听如何继承中医就觉得很了不起了,然而李介宾似乎有些超出了李老的意料。
  “我也说,中医这个称呼,也是当外来的知识涌入后,所形成的。
  而在这以前,张仲景不会称呼自己是中医、孙思邈不会称呼自己是中医、叶天士不会称呼自己是中医,而张锡纯会!
  因为他是接触过,学习过西医思想的,他是中西医汇通的大师,那么如果从他老人家的视角来看,中医西医有何殊异?”
  李老听到李介宾提到张锡纯,眉头一皱。
  由于某些原因,民国这个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知识盲区,哪怕是中医学教育对这个时代也下意识选择忽略。
  这也就导致了那个大师频出的时代,反而很多名家名气不大。
  但是没想到难得李介宾居然能知道张锡纯,这可了不得了。
  李老也不知道,李介宾祖上有位太爷爷当年是张锡纯的弟子。
  坐席上的很多学生可能都没听过这位怀抱中西医汇通的大家,而很多听说过的专家教授也开始疑惑,张锡纯?此人虽然名声在外,听说是什么中西医汇通大宗师,可是有何牛逼之处?
  李介宾看向坐席上有些疑惑的中医主任医师、医学教授们,有点无语,有点高估他们的中医学素养了,看来还要给他们稍微科普一下。
  他想了想,念出了一句话:
  “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
  这什么跟什么呀?
  有一些老教授则是按住了身旁相对年轻的专家们,那是曾经那个教员号召下的年代,西学中,中学西才熟悉的口吻。
  王老头想起来自己课上提到过的,喜笑颜开。
  李老的眉头舒展开了,这孩子,还是低估他了呀。
  “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并用。
  外感邪热入阳明胃腑,证见头痛苔白者;斑疹之毒,郁而未发,其人表里俱热,大便不滑泻者等,以石膏汤送服阿司匹林有奇效。”
  这是什么用法?
  月池握紧了手里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最近她刚好看过,自从上次听李介宾在西医班讲中医后,他就看了这本书,没想到居然感觉跟日本古方派很多理念相互印证。
  这片土地上人杰何其之多,非一隅之地而能比。
  李介宾看向一脸惊疑的观众席专家教授们,悠悠说道:“这是张锡纯他老人家的阿司匹林石膏汤。”
  阿司匹林?还石膏汤?
  少年,这画风不对吧!
  而李老已经鼓起掌来了。
  此子,包容大气,有大师之风。
  观众席上的很多专家教授与学生一样一脸迷茫的鼓起掌来。
  得嘞,全国名中医都鼓掌了,那这个应该不是杜撰的,只是为什么我不知道。
  不行,我身为主任医师医学教授,不能让别人看出我不懂,回头私下要好好查一下这个张锡纯跟他那个什么阿司匹林石膏汤。
  这小子,有点东西呀!
  李介宾没有继续讲张锡纯,他是讲座的,不是给一帮专家教授讲课的!
  他浅尝截止,继续说道:“在大家眼中,中医只是中医,而在我眼中,又何尝不是一个世界呢?”
  李介宾此时也仿佛沉浸到了一个特色的状态中,他生动的面对众人讲述他对中医的认识:
  “追溯至远古时代,中医起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探索。

  在茫茫原始森林中,古人观察天象、观察万物,汲取大自然的智慧,开启了一段神秘而神奇的医药之旅。
  草木之间蕴含的药性,山水之间流淌的灵气,渗透进古人的智慧之中,成就了中医药的雏形。”
  观众席上的人们被李介宾描绘的场景所打动,想象着先祖们在那个洪荒年代,战天斗地的热情。
  王映骄洁白的脸蛋红扑扑的。
  陆言看着李介宾神色已经痴了。
  “随着时光的流转,中医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磨砺成熟。从《黄帝内经》的问世,到《神农本草经》的编纂,中医理论日臻完善。”
  老唐听到李介宾提起《黄帝内经》又开始得瑟了,对着身边的老刘说,看见没,这是我学生!
  “医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药源头,方书之祖,千年后的叶天士温病学派的发展,医药实践日臻精湛。”
  老刘听到李介宾,转头给老唐一个眼神,没我们经方,你们玩蛋去吧!这小子真是越看越顺眼,找个机会偷偷先收下了吧!
  “历朝历代的医家圣手不断探索经验,积累知识,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渐渐成型,为后世中医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李老静静听着,清亮的双眼从李介宾身上似乎看到了岁月沉浮。
  “当然,中医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医也曾遭遇挑战与困境。战乱、自然灾害,时常摧残着中医的发展脚步;近代西医的传入,也使得中医受到了挑战与质疑。
  但正是在这些挫折中,中医才能坚韧不拔,继往开来,不断吸收借鉴,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坐席之中,大部分中医学教授心有戚戚,而其中有一个中年男子闻言不喜。
  李介宾情到浓时,挥手不能自已的说道:“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心怀感恩与敬畏,珍视着中医传统的宝藏,致力于传承与发展。
  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大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它如同一轮明月高悬于苍穹之上,照亮着人类健康之路,为人类的福祉贡献着自己的光芒。”
  那个中年男子面露不悦,与同席其他人格格不入,对演讲台上的李介宾说不出的讨厌。
  他正待发言,却已经有其他人站起来对演讲台上的李介宾质疑:
  “那请问,这所谓吸收借鉴了的中医,还算不算是中医?或者,是披了层中医皮的其他东西?”
  中年男子一乐,好整以暇看这大一的小屁孩如何回答。
  观众席上的人也精神一震,但是没人去看提出质疑的人,而是齐刷刷的看向了李介宾。
  李老含笑不语。
  中医,谈传承,可不是靠情怀就行的,风刀霜剑一样不缺,小伙子,你又能如何应对呢?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4663780/212120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