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43章 ,闪电战和失去的外挂

第243章 ,闪电战和失去的外挂


大汉三年三月十七日,韩信带领五万汉军一路杀入泗水郡,犹如无人之境,快速攻占了,泗水郡的父县,符离县,蕲县。

    东楚国也率领5万大军驻守在竹邑,死守睢水,堵死汉军继续东进的道路。

    双方10万大军隔着睢水相对。

    汉军营地,中军大帐。

    参军李左车对韩信汇报道:“东楚国为了防止我军入侵,收缴了睢水一线所有的船只,而且还建立大量的烽火台,东楚国哨兵只要看到我军有渡河迹象,就会点燃烽火,东楚军的主力就会杀到。”

    景涛冷笑道:“睢水不是大河,最窄不过几里路,他们堵不住我们。我军只要多打造竹筏,强行渡河,东楚国的乌合之众必定一击而破。”

    不怪景涛把东楚国看成是乌合之众,他们集结大军的方式也极其符合莫敖制度,每个莫敖带来1000士兵,52个莫敖带来5.2万士兵,几十路豪强联军,这不是乌合之众是什么。

    陈小刀担忧道:“强行渡河,容易被敌人半渡而击,伤亡容易过大,当初我们渡黄河的时候有战船,有强弩,伤亡依旧不小,现在用毫无防备的竹筏,将士们就是敌人的活靶子。”

    韩信道:“强攻不可取,孙子曰,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陈小刀抓抓头道:“《孙子兵法》我也看过,你说的是虚实篇的内容,但这和我们现在的战事有什么关系?”

    韩信笑道:“孙子说这些是想告诉我们,一支军队总体上拥有的兵力和资源是有限的,你无法面面俱到都,在有限的兵力和资源下,面面俱到就是面面皆虚。”

    “睢水地势平坦,什么地方都可以渡河,东楚军是不可能堵住这几百里的河道的,他们越想要堵住我们,兵力就会被分的越稀薄,到时候就是一捅就破的局面,我们现在要找的就是敌人的薄弱地带,一击毙敌。”

    景涛看着地图喃喃自语道:“东楚弱点在什么地方?”

    “就在这里!”韩信指着地图上一个城池道。

    韩信大叫道:“王进。”

    “末将在!”

    “你带两千人马,多设旗帜,多搭建营帐,让东楚军认为你有两万人,而后在符离安营扎寨,打造竹排,做出要进攻的姿态。”

    “末将领命!”

    而后韩信看向景涛和陈小刀道:“你和监军在营地打造竹排,做出要强行突破睢水的举动,牵制住敌人的注意力,本将带来5000士兵从灵璧渡河,直插敌人的都城彭城。”

    景涛和陈小刀:“诺!”

    而后汉军就按照韩信的布置去做。

    王进带领2000人马装成2万人来到符离县,打造了一个2万人的营地,每天带来士兵砍伐竹子,制造竹排。

    董缏等人知道这种情况之后,分出一支两万人的大军,驻扎在王进大军对面,防止王进大军渡河。

    而景涛和陈小刀也每天带来士兵打造竹排。

    董缏探查到景涛也在打造渡河的工具,就放松警惕其他地方的警戒。

    大汉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韩信带领5000士兵在灵璧附近打造了一座浮桥,一夜之间渡过睢水。

    而后韩信马不停蹄带来5000士兵直扑向东楚国都城彭城。

    大汉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经过了一昼夜的急行军,韩信带来大军来到了彭城下。

    彭城守军看到忽然出现的敌人吓的惊慌失措,赶紧关闭四门,同时向董缏他们求援。

    彭城城楼,全副武装的宋义带来自己的亲卫来到彭城西城门下。

    东楚屯长看着宋义马上拱手行礼道“令尹!”

    宋义虽然在东楚国只是一个牌坊,但对他这个的基层军官来说就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城门的情况如何,敌人不会从这里攻进来吧?”

    屯长马上说道:“令尹方向,末将已经锁死城门了,等会末将还会带人用石头堵死城门,到时候敌人即便是攻破城墙也不可能从城门进入。”

    宋义拍拍屯长的肩膀道:“做的不错。”

    屯长刚觉得令尹赏识自己,以后自己要飞黄腾达了,却没有想到宋义转身就给他来了一剑。

    屯长目瞪口呆的捂住自己的伤口倒下。

    而宋义其他亲兵也趁着守门士兵不备杀了他们。

    宋义道:“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轰!”彭城西大门吊桥落下,大门被打开。

    韩信看到这幕大喜道:“将士们杀呀!”

    汉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杀进彭城。

    而此时彭城只有不到千人守军,城门大开更是让他们士气低落,纷纷向汉军投降。

    韩信部进入彭城之后,大军分兵多路,分别控制了彭城的城墙,粮仓,武库和皇宫,不到半天时间就控制了整个彭城。

    东楚皇宫前。

    熊心乘驾白马,穿着白衣,他身边的宋义手捧封好的楚王玉玺和符节,两人伏在宫门前道:“楚王熊心,令尹宋义向汉军投降。”

    韩信立马扶起两笑道:“两位是我大汉的功臣,你们的功劳本将定向天子汇报!”

    两人大喜他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出卖了东楚国所有的贵族,不就是为了这事情。

    韩信在攻克彭城,让士兵休整一日之后,留下1000士兵驻守彭城,他则亲自带领4000士兵,从彭城缓缓压向竹邑。

    大汉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东楚营地。

    董缏等人还是想汉军什么时候渡河,如何阻击汉军。

    这个时候彭城的逃兵来到东楚的中军大帐悲泣道:“将军,彭城被汉军攻克了。”

    董缏一阵头晕目眩,朱武等人更是惊恐无比,彭城是他们的后方,真被汉军攻克了,他们大军的粮草都断绝了。

    朱武马上问道:“彭城城高池深,守城的都是我军心腹,怎么会如此快沦陷!”

    逃兵哭泣道:“是令尹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的。”

    朱武怒道:“宋义,我等当初怎么没有看出他卑劣的嘴脸,还让他成为了楚国的令尹。”

    董缏压抑怒火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把彭城沦陷的消息告诉景驷,命他回援彭城,传令拔营,一定要夺回彭城。”

    “诺!”

    在竹邑的3万大军开始拔营,准备回援彭城。

    睢水河对面的汉军营地。

    景涛和陈小刀发现东楚正在拔营,明白这韩信夺取了彭城了,他们当即带领大军渡河。

    两日后。

    韩信大军,东楚大军,景涛大军三支大军在彭城郊野相遇,在韩信,景涛两面夹击之后,五万东楚军大败,除了少数莫敖逃出生天,东楚四十余莫敖被韩信他们抓住。

    而后韩信一面向关中报捷,一面带领军队攻占泗水,东海五十余县。

    大汉三年四月二日。胡县,桃花里。

    徐凡带领上百亲卫在关中巡视春耕情况。

    今年关中春耕极其重要,为了让关中快速恢复元气,徐凡把蓝田粮仓的粮食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流进底层农户的口袋中,有了这批粮食,今年关中总算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饥荒和饿死人的情况。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蓝田大营粮食快速消耗,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数字了。

    大汉朝廷也需要有储备粮的,整个关中就有近1万的官吏,2万工匠,10万大军,这些人的粮食都是朝廷提供的,除此之外,关中还要留下一部分粮食,预防天灾,或者是突然出现的战争,这些粮食是不能动的。

    现在汉国已经停止各县基建工程不说。反而需要敖仓运输粮草到关中,但关中的粮草一向是出去容易进来难。

    从敖仓运输粮食进关中路上就要消耗一大半,加上徐凡不断赈济中原灾民,敖仓的粮食已经不足原本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徐凡用一年时间从敖仓放出上亿石的粮食,这个速度把周章都吓的胆战心惊,本来以为可以用十年的粮草,结果消耗一年就快要消耗光了。

    眼看着敖仓的粮草不足5,000万石,周章,张良,陈平,郦食其劝谏徐凡停止赈济活动。徐凡也清楚敖仓这点储备粮对整个汉国的重要意义,听了他们的劝谏。

    当然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成效也是极其喜人的,秦灭之后,整个天下都没有出现大面积饥荒,更没有出现斗米万钱这样的事情。

    丞相周章就惊喜的告诉徐凡,汉国有近300万户,虽然有因为均田分户过小的关系,但已经很了不起。徐凡记得当年李世民好像就是只有这点人口,但他是从900万户打到只剩下300万户。

    徐凡记得历史书上说秦国是有2000多万人口,这是统一之后统计的数据。经过十几年的增长,在徐凡起义之前,估计天下的人口超不过3000万。

    光汉国就有300万户人口,加上齐,燕,百越之地,整个天下的人口应该是接近400万户,2,000万人的样子。

    这三年战乱,整个天下死的人口应该没有超过三成。这应该是死亡人口最少的改朝换代,这点让徐凡极其欣慰,最起码他让天下少死了很多人。

    但坏消息就是徐凡的外挂快要用完了,今年关中的粮草再出现问题,就很难依靠敖仓了,因为大汉如此广大的地方,需要留下预备粮的,不能无限的放粮。

    所以今年关中的春耕极其重要,陈平去陇西巡视,张良去上郡巡视,而徐凡几乎跑遍了内史郡四十个县。

    地方上看到的情况,有徐凡欣慰的,也有让他无奈的地方。他想办法带回三十万关中的百姓,加上汉军也留下十余万青壮,有利的补充关中劳动力缺乏的情况。

    加上均田,减税,免徭役,百姓们普遍从战乱的气氛当中走出来了,开始积极耕作自己的土地,整个关中荒地很少,即便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百姓也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尽量把自己家的田地全部播种完。

    无奈的地方就是,即便徐凡已经嘱咐地方上的官员要积极引导百姓种植冬小麦,但整个关中播种冬小麦的面积依旧比徐凡想象的要少很多,西北的郡县几乎没有种植冬小麦,长安以东才会出现冬小麦种植的情况,不过普遍都只有一两成左右的样子。

    种植冬小麦的农户都是汉军退役士兵,他们信任徐凡才种植了冬小麦。而关中的普通百姓,他们顾虑还是很深。

    不过徐凡也理解百姓们的顾虑,他们手中的粮食本就不多,加上种植冬小麦又是新鲜事物,要是损失了那些种子粮,对很多百姓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徐凡刚刚带人进入胡县,胡县县令曹升领着县丞,县尉前来迎接徐凡。

    “陛下!”曹升激动道。

    曹升是当初陈婴的小弟,和有军事天赋的韩信不同,他军事才干并不算出众,打了一场中原大战也就是从曲长升到军司马。

    汉军开始裁军的时候,他就是第一批转业的军官,不过曹升比其他汉军军官有优势,当年他在家乡也是秦吏,了解官场制度,稍微培训之后,就成为了胡县县令。

    徐凡拉起他对着他身后的官员道:“留下曹升给我介绍胡县情况,你们各种做自己的事情去吧。”

    胡县的县丞等人只能羡慕的看着曹升道:“诺!”

    徐凡边走边问道:“胡县冬小麦种植情况如何?”

    曹升道:“胡县因为收复的早,加上陛下释放士兵归家,全县大概有3成田地种植了冬小麦,余下的土地,农户或是缺乏种子,或是不敢相信朝廷,所以没有种植,而是在春耕种植了粟米。”

    徐凡点头道:“能有三成冬小麦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几乎是他巡视县城当中,种植冬小麦最多的县了。

    “胡县的春耕情况怎么样?”

    曹升道:“全部完成了,基本上没荒废的土地,只是百姓缺乏农具,播种情况不是很好。”

    徐凡道:“以后会好起来的。”

    徐凡这段时间可谓是大开眼界了,真是什么种植方式都有,靠近咸阳的地方,因为生产工具先进,还是徐凡印象当中的,古代耕作方式,百姓用耕牛耕地,或者百姓拉铁犁,只是今年关中多了不少曲辕犁。

    但在远离关中的地方,很多乡村既缺乏农具,土地也缺乏灌溉,家中还缺乏劳动力,加上耕作面积大,基本上是拿根木棍戳一个洞,丢几粒种植下去,看到徐凡都目瞪口呆,这样的种植方法难怪一亩地只有1石收益。

    徐凡这段时间的经历终于了解封建时代的贫困了,即便是关中的农户他们也缺乏铁制农具,缺乏布匹,缺乏粮食,耕牛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地方都是用木犁,石犁,徐凡试过木犁耕地,真是用力小耕不动,力大又怕断,家徒四壁说的就是这些农户。

    徐凡深入的和他们交流,知道本他们是有铁制农具的,只是后面他们徭役越来越重,税负越来越重,家中没有积蓄购买铁器,原本的铁质农具用了十几年报废了,到后面他们只能用木质的农具和石头做的农具。

    徐凡看向不远处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刚刚发芽的粟苗,但还有不少长的郁郁葱葱的冬小麦,这些小麦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割了。就是不知道这些农户有没有足够多的铁质农具来收割粮食。

    也就是有了这趟巡视,他发现自己什么雄心万丈的工业化都是虚的,还是先想办法解决百姓农具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力。

    曹升想了想问道:“陛下您能不能在胡县多招募一些农户,也安排墨家的人来胡县弄作坊。”

    而后他苦笑道:“胡县百姓太穷了,要不是您放粮了,今年能活下一半的百姓都是万幸,全县想要每户一个铁犁都做不到,很多人只能拿锄头锄地。”

    “属下是见过陈郡的繁华的,本想要做一下事情,想要制造水车,修水渠,但县里没有钱粮,想要让百姓让百姓购买一些便宜的铁犁,但他们没有钱财,属下想做任何事情都被钱粮困住了。”

    徐凡拍了拍曹升的肩膀道:“会好起来的,不但你缺钱粮,朝廷也缺钱粮,今天秋收之后,朝廷会留下三成税赋给地方,到时候伱带领本地的百姓修建水渠,水车。”

    曹升只看过陈郡的繁华,所以想要把胡县也治理的和胡县一样,但徐凡是见识过后世农业的,即便是这个世界最肥沃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在徐凡看来也和绝收没有什么两样。

    他更想快速让这个世界的农业快速发展,兴修水利,更换铁制农具和耕牛,只要做到这两点农业都可以提升一两倍。

    但汉国现在却很难做到这点,因为做这些事情都是要花钱的,而现在的汉国几乎处于一穷二白当中,唯一让徐凡感到庆幸的是,他花大力气修缮了郑国渠,郑国渠的附近的粮食长势都非常好,那附近的400万亩上田是整个关中的压舱石。

    (本章完)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5201737/212118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