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曲尽星河 > 五十七节 不能饿死

五十七节 不能饿死


第二天,占据着优势的靖康军队没有再一次发起进攻。

        虽然靖康军队的粗放状况,陶坎也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整个军队体系,更是容易视士卒为草芥,但是巨大的伤亡总会带来低落的士气和各种善后上的难题,既然林中部族可以智取,就像当初东夏俘虏了一个土扈特人册封的万户一样,觉得有利用价值,陶坎就让进攻迟延上一会儿。

        一整个上午,他都在参观占领北平原的军队运送上来的东夏军械。

        据说京城中有一些狄阿鸟的吹捧者从雕阴挖掘出一些奇形怪状的兵器,说狄阿鸟在北平原打过铁,都像攀附一样,真正有理智的人是不会去取信的。不过东夏军械精良,和他们的精工一样,同样是天下闻名的,陶坎在备州,邻近东夏,更是多加关注……在占领北平原之后,他才知道关注还是不够。

        将靖康的长剑和东夏的长剑摆在一起比较,有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如果不是投降他的东夏人设法去表现自己的价值,他是不会留意的。但这一留意,东夏的军械,便只有用神来之作形容了。

        东夏的普通佩剑通常只有二尺二,通体黝黑,螺旋折叠,据说是百炼钢,但是不是,陶坎鉴定不了,只知道和百炼钢一样锋利……佩剑细分,总体上是有锥剑和削剑两种,锥剑有点像矛尖,尾部如锥,比矛尖锐长,到了锋锐部分,仍是显厚,但是宽度却极为狭窄,边上开着血刃,表面有防锈处理,这种佩剑可以插到长兵器的尾部,也可以组装成长矛,都不会轻易折断,而尾锷则是圆形的,跟个大钱一样挡在刃的后面,而柄部前粗后细,到尾部是个断三角锥的铜凸,没有剑穗系的地方。一名东夏降兵,也可以说是陶坎早早埋藏在北平原的奸细给几名将领掩饰,他把手指挡在剑锷上,剑尖下垂,剑就挂在手指上,只是尖部微微向内倾斜,他把手放在剑锷前部一寸半的地方,剑就平托在手指上,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众人虽然难以名言他的实际功效,却是知道,武艺出众的人很容易掌握这种武器的特性。武将们毕竟不是兵卒,他们在武器上见多识广,能轻易归类这种兵器,轻而易举归类到靴刺中去,不过现在的锥剑,显然已经不是靴刺,没有靴刺这么长,这么坚挺,这么古怪。

        东夏的削剑,剑脊的柔韧性都很好,符合刚柔并济的宝剑标准,而剑锷,清一色s形钢条,一半护锷在剑前头凸着,一半护锷在背后辅助护手……相比于锥剑,这种削剑更能让靖康人接受,但是几乎所有的靖康长剑,护锷都是平的,有点像元宝,而制式宝剑,绝对做不到刚柔并济,剑脊能有足够的柔韧性,照硬物一挥,它就发出一声剑吟,甚至能看到斩中的瞬间,剑身变形再复原。削剑是可以系剑穗的,但是尾部也是铜疙瘩的配重块,用来平衡剑身的,和靖康的元宝形状截然不同。

        靖康的长剑注重一寸长一寸强,多是三尺,诗人常言“腰仗三尺剑”,就是指尺寸,但是东夏,制式配件,只有两尺二。

        刚刚与他们演示的武士介绍说:“这是东夏王的一个观点,他不认为长剑太长能够发挥威力,挥舞起来吃力,出鞘也慢,更重要的是,你要连刺连斩,中间的间歇时间过长……当场就有武将“啊”了一声,表示不信。

        这是一场生动的武器课。

        东夏不是没有更长的剑,但这种剑,柄就加长了,适合双手环握,在名称上,刀剑相混,你叫刀也对,你叫剑也不错。

        东夏的弯刀统一叫吴钩,而这种弯刀,不再是草原人的半圆形,而是收尾急促,刀部中心有个变形的弧线,使得那一块的在整个刀身上,像一块斧。弯刀为什么改成这样,那名武器专家就不知道了……天圆地方这是规矩的象征,这种不正常的弧线,虽然仍是圆润,却就是让人觉得不舒服。

        但是比较完锥剑和削剑等武器,靖康的将士每人认为这不是有着什么特殊作用的。

        将士惊惧的也有,反驳的也有,陶坎却不发一言。

        打下北平原有点侥幸。

        假如不是十几年间不停派遣奸细,假如他张铁头没有轻敌大意,武装起军民,怕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攻取下来的,而再假设,假设他狄阿孝在定夏二州按兵不动,白登山是难以分兵进攻渔阳的,渔阳方面还能支援他,做他的后方,而这些正是他狄阿鸟敢于放心北征的原因所在。

        越是侥幸,也不能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自己跟着惊叹,夸奖,对自己一方会是种打击。

        他需要考虑狄阿鸟回来怎么办?

        狄阿鸟手里还有几十万军队,一旦不死不休,亦惹人忌惮……谁说他打不进来?

        众人讨论着,他思考着。

        最终他决定说:“打仗归打仗。但是对于东夏重要人物的家眷,要给予保护。东夏王的别宫,只许围,不能再有丝毫的进攻,东夏任命的官员,即使不投降,也不可滥杀滥捕。我们的目的是收回北平原,而不是多杀伤,东夏王毕竟是雍人立国,又是臣属附庸,教训教训他就行了,毕竟同源嘛。”

        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将领们有人敏锐地感觉到了,多是默默不言,连番苦战,谁也不敢小瞧东夏,也有人觉得这与初衷相悖。

        你怎么可能与人恶战的时候还想着事留一线呢?

        东夏人死伤多少?

        北平原是他们最富庶的地方。

        冤仇可以化解吗?

        化解不了。

        你身为元帅,怎么还能说出类似于事留一线的话呢?

        但是没有人质疑。

        谁质疑?

        谁质疑,谁得自己问一遍,狄阿鸟回师,打他本人是否打得过?到时候,也不过是个守关自保。

        威名积累到一定程度,天下忌惮,虎不死,而百兽不敢捋其威风,就是这道理。

        陶坎端坐不动,突然也觉得自己失言,为了挽回,慢又斯文地说:“我听说东夏将领互相比较文雅,自称雅将。彼小国野蛮,尤知雅量,而我靖康堂堂上国,君子之邦,也要有一番气度。保护好东夏重臣的家眷妻子,尊崇他们的忠臣义士,是一种气度呀。”

        他们在这儿看兵器,讨论气度。

        对面嗒嗒儿虎却不免焦虑。

        如果靖康人不停猛攻,那么他不过是要保存渔阳河谷还能畅通,不要被靖康掐断,以待收复北平原作跳板,而靖康人不猛攻,却又给摆出来一个现实问题,要不要打通北平原……营救或者说恢复北平原。而且将林中部族摆出来,靖康人猛攻,他们处在死地,不奋战别无选择,靖康人不打了,你要让他们尽力进攻,怕是难度加大。他一遍一遍地趟大帐,一遍一遍派人观察敌情……一直到夜晚。

        眼看到了夜晚,谢先令又劝他说:“把林中部族给收回来吧。靖康人不打,难免不是弄清了林中部族的来历。”

        嗒嗒儿虎犹豫半晌,问他:“阁老。你说他们会不会是伤亡太大,在休整呢?到了明天就又大举进攻。”

        这个问题谢先令回答不了。

        嗒嗒儿虎说:“林中部族我正在极力安抚,也没有人流露太大的不满。再留一天吧。要是明天靖康人再不打,我们就与他们一起出兵,尽快打通北平原。”

        就这样,这一夜过去了。

        而这一夜,王镇恶的军队被团团围困多日,又是一场苦战。

        每当靖康军队失败,被他反攻,眼看要冲出包围圈的时候,靖康军队就会调集一种怪砲,一砲下去,雷声震天,一片人都是一身窟窿,这给他的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恐惧,现在被围困在前往北平原的路上,补给全无,箭矢无法补充,周围无援,关键是早已断粮多日……看着将士们哀嚎遍地的惨状,看着手脚无力的人举着石头,连自己和石头一起滚下去奋战的将士,他突然有一种投降的冲动。

        军需上有他杨涟亭做手脚,军中就没有多余的粮食,连马匹都没有配属够,断粮七八天了。

        将士们含着泪将伤马全杀了才撑到现在,尚有一些好马,能杀光吗?

        将士们,除了跑了的奸细,没有人说要投降,他王镇恶能说投降吗?虽然矢尽粮绝,所退守的山上,连浮石都砸完了,似乎为了将士们能够保存,有情可原,但是?他王镇恶是从陇上起就跟了狄阿鸟的,受教导简拔,连大名都是狄阿鸟所赐,一旦投降,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靖康人又被打下去了,将士们仍不乏欢呼雀跃,看着这等精锐得百折不挠的东夏将士一起饿死,这该是一个将军去做的事情吗?

        他又想:假投降如何?

        叹了口气。

        真和假怎么说呢?

        假投降又怎么样,放下了兵器,不再保卫北平原,不再保卫东夏,假投降岂不是真投降?

        他呆呆地站在山峦上,手握长剑,任披风随山风飘荡,却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拿出了屡次集训记录下来的心得。

        他需要从中找出点什么,帮助他下决定。

        山风浩荡,火光微弱,他大声读道:“吾东夏之将,须起于行伍,以卒之心体卒,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转眼之间,他已大哭。他就是一卒,起于行伍之中,几次本以为死了死了,因为狄阿鸟不以个人得失,做出重要决定,众人才没有一起押赴刑场。

        今天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为了报答教养之恩,为了忠于王事,他便不得不带着众将士走向死路。

        这和他所知所学有悖呀。

        他越是下定决心奋战到底,心里越悲,一个大胡子,一手扶长剑,一手持籍,风中呜咽,东夏的卒,那几乎都是将领一个一个招进来的,进来时,面孔稚气,家长来探,拱手嘱咐,拜托将领照顾好。

        正难受,有人接近来了。

        他警觉,立刻顿住自己的癫狂之举,喝道:“谁?”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王三小。你的部下要杀我,我说杀可以,你们王将军说要杀,再杀不迟,终究还是上来了,到了你面前。你我虽然各为其主,然而共过患难,我对你也有救命之恩,你将去之际,可容我与你把酒一场,互诉衷肠?”

        王镇恶大怒道:“熊熙来。你个狗贼还敢来?”

        不过熊熙来?

        冒着风险来送别,这就把他杀了,却是不义,从某种角度上讲,他确实算是对王镇恶有恩吧。

        王镇恶喝道:“把他压上来。我看他这个叛贼有何脸面,有何话与我讲。”

        熊熙来上来了,身携酒食,一身黑衣,身无寸甲,高冠博带……一上来,就轻声说:“三小。让他们都下去吧。”

        王镇恶犹豫了一下。

        似乎自己自刎而死,放任将士投降,也不失明智之举,大概这也就是熊熙来前来的目的吧。

        他同意了,要求说:“你们都下去。”

        将士们不肯,纷纷说:“将军。他是给叛贼,你怎么还能与他私下说话呢?”

        东夏就是这样的东夏。

        东夏人就是这样的东夏人。

        熊熙来一点也不意外,只是盯着王镇恶,王镇恶大吼一声:“都给我滚下去。”

        众人下去。

        熊熙来收拾了一块地方,摆好酒食,自己先坐下,然后给王镇恶示意,让王镇恶坐到对面。王镇恶就坐了过去,看到酒食,咽了一口口水,却是喝道:“来人。拿走。送予受伤的将士分食。”

        熊熙来震撼道:“尔为将,至于如此吗?”

        王镇恶冷笑说:“你白在东夏多年,岂知我夏士?”

        熊熙来叹道:“是呀。我在高显更多一些。”他平静地任人取走酒食,说:“三小。你当真认为我是叛贼,不配坐在你对面么?”

        王镇恶愣了。

        是呀。

        他是叛贼吗?

        从现在的结果看,只能说当年,他在杨雪笙和陶坎的安排下演了一场苦肉计,他算是叛贼吗?

        熊熙来说:“陶坎将军很赏识你。我说要来看看你,他非要修书一封给你,我当时就告诉他说,你小看了王三小。”说完,取出书信,在王镇恶的厌恶中收回来,从容不迫地撕了,轻声说:“忠臣不事二主。给你信,那是对你侮辱。”接着他又说:“就在强取北平原之前,狄阿鸟为自己的儿子给我们家姑娘下聘了。这个事,你知道吗?利诱大吗?”他叹道:“我不是反复大的小人。也不是为利益所动的人。”

        王镇恶笑道:“也许吧。你是在弘扬你的高风亮节吧。”

        紧接着,他厉声厉色道:“你却是不知道,你给我们东夏了什么,你让多少忠勇的东夏人长眠。我们东夏何曾亏待你?我们大王以国士待你,你回报了什么?你不愧疚吗?”

        熊熙来坦然说:“愧疚。”

        他轻声说:“家里妻子女儿都与我势不两立,母亲也责怪我……她在东夏久了,她心里有情。”

        他大吼一声:“难道我无情吗?我女儿与李虎多么般配?我不知道吗?我是他父亲,我不想成全女儿吗?”

        他指指自己的心说:“但是我不能。私情怎么敌得了国家大义?”

        王镇恶想到刚才自己要做的决定,叹气说:“是呀。”

        熊熙来又说:“我已经想好了。此事一完,我就辞官还乡。就在昨日,我已经推却了朝廷的封赏。我不能拿。我愧疚。”

        王镇恶冷笑:“你还知道愧疚?”

        熊熙来说:“我怎么不知道。但我也不是个愚忠之人。我之所以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为了中原的黎庶。不收回北平原,中原的肚皮就在他狄阿鸟眼跟前敞着,你能断定他狄阿鸟不会南下牧马?”

        王镇恶哈哈大笑说:“皇帝昏庸,换我们大王来做岂不更好?”

        熊熙来摇了摇头说:“那得死伤多少人呀。最后他狄阿鸟能不能做成还不一定。看起来是我负了东夏,负了他狄阿鸟,朝廷拿回北平原,却是避免了将来更可怕的事情。我不求你看清,看懂。我只想问你,三小,你有何打算?朝廷在北平原已经蜂拥了二十万以上的大军,你是冲不出去的。”

        王镇恶斩钉截铁地说:“那就奋战到死。”

        熊熙来苦笑说:“奋战到死的意义呢?你可知道,如果狄阿鸟回来,朝廷是扎着与他谈判的架势的?但凡东夏人,会有放还东夏的可能?”他回头望了望山下的将士,轻声说:“你是要浪战。还是想着为东夏保留一份元气呢?”

        王镇恶胸中起了波澜,低着头默不作声。

        熊熙来说:“当然狄阿鸟吃了这么大的亏,不会和……可是你想过吗?你浪战的意义何在?你的军队还能支撑多久?据我了解,你的军队断了四五天粮了吧。你是让他们一起饿死呀。”

        开战就已经断粮。

        何止四五天?

        马都快杀完了。

        熊熙来请求说:“降吧。这不是你的过错。不要把你的忠勇报效错了。你一人可以尽忠,何至于不顾将士性命呢?”

        王镇恶反问:“我死了。将士们能活?”

        熊熙来说:“能。”

        他连忙说:“不过,你为何要一死呢。或许你可以选择与我一样的路,你当年不也伪装过,你是一员良将。连你死,都是东夏的损失。留待有用之身……不过是背负世人眼中的骂名而已。有朝一日,清白总会回来。”

        王镇恶笑了,反问说:“既然你忠诚于靖康,何以这样劝我?”

        熊熙来叹道:“我对你有一分期待,朝廷上的将才不多,也许你回到中原,随着时日变迁,会改主意也不一定。狄阿鸟身上有胡气,他做不了雍人的皇帝,咱们假如,假如他做了皇帝,他把他东夏的一套搬过来用吗?那一套在塞外行,在中原呢?他不会被人接受他。他是个怪才,所作所为有违于礼法,无法作为天子统御九州万方。回到中原,你便多读读书,弄个明白不好吗?”

        王镇恶沉思片刻。

        熊熙来只好起身,说是告辞,却是等着要么放要么杀。

        王镇恶长剑拔了出来。

        然而,他扔了。

        他紧闭双眼,绷住眼泪说:“我愿率将士降。我们大王会谅解我的。毕竟还有千余将士,千余性命。不能饿死。”rg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531/12209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