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守着鱼的老猫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之后其他一些管事说了各自想要扩展生意并且已经看好了地方,就等着东家和东家娘子的决定。二丫求稳当然也求发展,他们在京城已经有几年了,完全可以开始稳步扩张各自的领域。
“只要你们计划周详没有大失误,就可以依照你们的想法去做。需要人手的话,就传信给人事部,他们这一批培训了一百多人,从中挑选了二十多个比较合适做管理的人员,今年都该毕业了。昨天廖掌柜还在问我怎么安排呢!正好给你们先选,如果还有剩下的我再安排。”
专卖皮毛大衣、皮鞋、皮包等皮草店主管李进学,是从当初的皮草作坊里提拔上来的,他算是老资格,跟东家、东家娘子说话比较随意。别人都在想着要几个人手过来才合自己用,他倒是忙着说俏皮话:“还是东家娘子想在前头,我们还真没想到以后的管理上去,只想着先把子店开起来,然后再把人员一一填补上。现在就有人员到岗那可好,不用什么事都要我们亲力亲为,倒是可以偷懒了。”
二丫拿眼角撇撇他,很不客气的说道:“他们都是新人,只怕得要你们手把手的教才成,想偷懒啊?还早着呢!”
小虎看李进学在那挤眉弄眼的懊恼自己说错话,就笑着帮忙解围:“小李说笑呢!就是叫他们不管事只怕他们自己也不放心。”
几个管事一边呵呵笑着看李进学讪讪的不敢再嘴贱,一边跟东家娘子保证绝不会偷懒。
过完年,还没过初三大家就忙着要回去了,好在这边虽然雪下的大,但是很少。过了新年一般很少再下雪。所以大家都要走,也不用担心路上会被大雪堵住。
小龙这边一送走了人,就不再过什么新年了。反正他在这边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要拜年,便调动人手开始忙修路和水利的工程。现在虽然还在冰冻时期,不能作业,但是能够划线、做现场考察、做测量、数据计算、规划线路图等等。好些需要在工程前期做好的事情。
在别处招工这招确实不错,等到小龙做好前期规划、设计,测量等,准备动工的时候。在外招募的小子们竟然带回来了三千多人。另外还有一些老兵回家时跟过来的人手,王家雇工回家时带过来的一些人手,加起来竟然有五千多人。别说同知、师爷那些知府的手下们,惊诧万分,为着知府能有这样的能力而猜测更多。就连一直关注着西部的皇上也是心思复杂。想当初他的祖宗,几代皇帝想了那么多的优待办法也没能迁移多少人去西部,结果这个王知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招募了五千多的壮劳力。要说权势,谁能比得过皇室?!要说钱势,谁又能比得上国库?!
其实是他们看这事情的着重点错了,王知府之所以能够招募这么多人过来干活,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在这边挣完钱之后还能够回去,既能改善自家的生活状况又不需要在他乡长期居住。
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有一种故土难离的情节,他们可以为了一点的收获而千里迢迢的来回奔波,但是很少有人会愿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安家落户。有愿意举家迁移的。无非是已经习惯或熟知了某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不再排斥反而有了感情,使他们从心里接受并且愿意带着家人留下来。
刚开始在需要大量人口迁移的时候,朝廷采取了威逼利诱各种办法逼着人举家迁移,成效很低。好在大民朝一直以来面对百姓施行朝政时都比较温和,当迁移人口的政策失败时并没有强制执行下去,要不然暴动反抗事件绝不会少。这次王知府一下子就能够招募这么多人过来,又让皇上看到了迁移人口到西部的希望。
如同北部,七八年的时间,已经不知不觉的增加了三万多人口。而且每年还在不断的上升。这是当地知府没有想到的,也是当初安插人手在北部的皇上没有想到的。
这些人都是西部发展的主力部队,说的多一些也不算是浪费笔墨,不过说到这儿就够了!还是说正事吧!
知府家的农田、旱地到处有。自然知道水利的重要,只有水利做好了,在开垦荒地、种植上才能事半功倍。所以,知府将这些招募来的人工,一大半都安排在兴修水利上,只有一小半的人安排在修路上。
今年去山上堵截西疆人是刘文柱带人过去的。不过,一直等到三月初都没有等到西疆人来,他们算是无功而返。回来之后,也没有他们闲着的时候,全部安排到了工地上做小管事,每人管理至少十个组(一个组十个人)。
道路从岚州府城的东门起到与安西府管辖地界的隔界线止,以原来的官道路基为中心向两边扩展,路面宽度要以三辆马车并行为准。路基用毛石、路面使用砂石水泥混凝土,道路还设计了很多底下过水道,道路两旁还预留两尺多宽用来栽树。这条路集中很多人的意见,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修成以后算得上是大民朝当时野外道路上的领先者。大民朝在官方水泥生产足够多的情况下,终于能够拿出一部分水泥修建道路的时候,以后的道路基本都是以这条路为借鉴来修建的。
这条水泥马路修好以后,在交付使用的时候,连京城的工部侍郎都奉皇命前来参加剪裁,实则是实地考察水泥道路的好坏。户部侍郎也被委派了来,不过,他不是为了道路而是为了此地连续三年高产的土豆、连续两年高产的棉花、西洋柿、红薯,皇上要他亲自过来查证此事是否属实。
安西知府也来了,他来看水泥马路只是一方面,他主要目的是考察这边的柞蚕。前年柞蚕养的少,只收了三千来斤蚕茧。去年开始大量养蚕,并且移栽榨树林里的一些小榨树扩大榨树林。年底收获将近一万斤的蚕茧,扩展了近一倍的榨树林,其中谁栽种的归谁。曲家坳的有;王家的雇工们也有;彭家几个弟兄也有;就连那些跟着家里亲戚过来做工的也在休息的时候移栽了不少的树。
因为柞蚕都是放养的,二丫让老师傅只管把所有的树都放养上,之后谁家树林的蚕茧谁家自己捡,然后按照蚕茧的量给老师傅分成,下剩的归他们自家。这几乎就是白得的!那些跟着亲戚来的工人,还趁着休息时栽了树的。后来都因为这个把家里的妻子儿女也带了过来,让他们在收获蚕茧的时候,专门收集蚕茧,每年光卖蚕丝就能有二三十两的收入。再后来,又因为水利工程的成熟,开垦、耕种便利很多,他们基本就没有打算再回老家,而是在此处安家落户。
安西知府就是因为听说了这里柞蚕放养非常成功,他想着他们州府也有那么多的荒山浪费,不如也改种榨树放养柞蚕,让百姓和官府双方都能创收。至于修路的事,他就只能旁观了,因为他拿不出那么多的银钱。
修好路的这些工人又都安排到了开荒上,水利工程虽然还没有那么快修好,但是也差不多了,不需要再增加人手。
安排这些人开垦荒地有两种,一种是官府给工钱、食物、还有住处,开出来的田地种植的粮食都归官府所有。另一种是这些工人自己开垦,官府不给工钱,也不管食物,但是可以提供住处也免费租借农具和牲口供其使用,并且借种子供他们种植,耕种出来的田地就归工人自己所有。
大部分人因为别人移栽了榨树,并且眼看着第二年就能得利,都后悔的不得了,这次怎么也不会错失良机,立马就选择了第二种。有那手里没有余钱,但是又想自家开垦一些地出来,就选择了第一种。并且在每天四个时辰的工做完了之后,又去私人开垦的荒地那开荒。王知府不但没有为难这些人,反而给这些人大开方便之门,专门在私有地那边留了很多的农具和牲口供他们使用。
又到了过年回家的时候,好些人还舍不得走,想要趁着官府给他们放假的时间,多开垦一些地出来。还是一些被知道过了这时节立马就要结冻没法开荒的人劝说,这才满心欢喜的跟着大批部队回家过年。
这次回去最高兴的是家住最远的包正荣,他据说是包拯的后代。事实上很难考证。他并不是征募来的,当初他们村庄也有官府衙役带人过去招募来着。只是当时很多人都害怕是官府征收服徭役的劳工,不敢相信官府带来的人说的那么好,一个也没敢报名。后来还是他们隔壁村有两个家里没有田产的实在过不下去了,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跟着招募的人走出去。没想到当年过年的时候,就带着银钱,还穿着一身新棉袄、新棉裤好好的回来。人不但没累瘦,还长胖了,张口说话都不一样了,满口官话一听就是个见过世面的。
见他俩说的特好,干十个月的活给一年的工钱、每顿饭都管吃够吃饱,中饭和晚饭都有一个荤腥菜。一个月休息两天,还给一顿酒喝。天冷了免费发棉袄、棉裤、还有棉被。
人人都被说的心动了,就连那家里过的挺好的,也想要出去看看,见见那从来没有看过的窑洞、从来没有听说过养在野外的蚕、兔子多的扔根棍子就能打着(这个算是误传,其实是王家的小子们厉害。看到兔子在跑,当时来不及拿出弓箭,只好顺手捡起一根地上的棍子扔过去,就把兔子给砸中了。然后就被人传的变了样,扔根棍子就能打中一只兔子的传闻)、还有亩收入能够达到好几千的土豆、还有酸酸甜甜的尽可吃的西洋柿子、还有又甜又脆的甜瓜、葡萄、好多好吃的果子尽可吃。(未完待续。)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7416/123625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