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称孤道寡 > 第一二二章 视察民生 触景生情

第一二二章 视察民生 触景生情


祭天完毕,刘坤便脱离大队,仅仅带着许褚、陈到以及陈道夫妇,五人便装向南而行,刘坤想要看一看,治下百姓究竟过的如何。

        由于身边没有官员跟随,刘坤放松了许多,静下心来,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

        此时的汉末世界,天空与大地没有丝毫的污染,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心神沉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博县属于泰山郡,位于泰山的南方。博县的学堂,乃是满宠上任郡守之后,于其他诸县一同修建而成,此时乃下午申时,学子们正在上课。

        几个游侠打扮的人进入学院,这几个人正是刘坤一行。

        刘坤一路走来,对一路的所见所闻非常满意,逐对身边人道:“泰山郡被满宠治理的不错,一路行来,各县皆治理的井井有条,伯宁是个人才。”

        众人点头应是!

        刘坤话音方落,两个文人打扮的人,从几人的身边路过,二人对话的内容引起了刘坤的深思。

        路人甲道:“长岭兄,你说县学招收这么多学子,将来如何安置?”

        路人乙道:“有德贤弟所言甚是!百姓皆知;县学不仅管饭,而且吃的饱吃的好!送孩子前来上学,一来,有机会出人头地,二来,可以给家中剩下不少的口粮,故而百姓纷纷将孩子送至此处。

        如今县学的学子已然过千,这个数字依旧不断上涨。若大汉各地皆是如此,数年后,便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士子。何其恐怖也!!”

        路人甲点头符合道:“是吖!长岭兄说的这个人数,尚且只是初期,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结业,人数会逐年递增。届时的大汉的土地谁来耕种?这些人学习数年之后,还可以种地吗.......”

        二人渐行渐远,刘坤沉吟良久。暗道:看来本王错了!让古代人人读书,不仅多余,而且相当多余!

        孤被穿越小说给带歪了!!

        后世之人歪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这句话不对,应该将其断开,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是孔子的本意!

        刘坤结合汉朝当前的国情。细细思量,这样的解释简直荒缪之极,最令人可气的是,朕当时竟然相信!

        孔子的传承断过吗?没有!

        古人读书,先学识文断句,若这句话是断开的句子,岂会留到后世给尔等来断?

        朕以前以为:孔子推崇有教无类,便是要天下人人读书,如今看来,这种解释也是无稽之谈!

        孔子说有教无类。其意应当是;不管是农民,还是贵族,我都可以教授你学问。

        仅此而已,并非是要让天下人人读书!

        有心求学、天资聪颖的孩子,可以进学读书,而心思朴拙,老实忠厚的孩子,便在家中子承父业,岂非两全其美!

        有人觉得做一辈子农民,或者做一辈子工匠很可怜。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此时的刘坤,如同进入了顿悟一般,越想越远;

        幸福需要建立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知足常乐!农民就应该种地。工匠就应该做工,自我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

        现在的这些学子,将来有八成以上的人,要回家务农种地,经过数年学子生涯。众人还可以安安分分的种地吗?

        若是没有做过学子,没有学到过学问,这些人一辈子不会有当官的野心,八成都会过的很快乐。

        若是学会了当官执政的本领,还能够甘心做一个农民吗?

        朕以前以为;读点书最少可以科学种田!

        仔细想来,这个说法也很荒缪,若要百姓科学种田,一个村长指导即可,何须人人都去读书?

        想想后世的大学生,其实朕早就应该知道:经过数年读书之后,众人都想从事体面的职业,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回家种田!

        既然本王错了,那么就要改正!

        刘坤命陈到赶往通讯处,向各个学院传令;明年春季对所有的学子,进行一次考核,择品学兼优者,留下两成,余者遣散。

        陈到领命而去,刘坤提醒自己:日后行事,定要三思而后行,朕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这个时代产生莫大的影响与破坏,这可不是玩游戏,过家家!

        目前的大汉就很好,朕对大汉的民风很满意,后世的东西,还是尽量不要带到此处为好。

        现实的很多看起来不错的东西,未必是真的好!

        不少的穿越者来到古代,忙死忙活的搞科研,搞格物,造化肥,造蒸汽机,开采石油,开采煤矿,甚至还有人修改法律,推广合约精神。

        这样做真的好吗?

        例如化肥,若要生产这东西,必会对古代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古代地广人稀,粮食产量提高了,吃不完怎么办?

        只有一个结果;粮贱!粮食价格低贱会有什么后果?伤农!

        农民购买了化肥,无形中增加了种地的成本,而收获得粮食却只能贱卖,或许化肥钱都赚不回来!

        看起来对百姓好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却是伤农,如此一来,搞化肥的意义何在?

        于其这般,不如将精力放在养牛上,若家家户户都有一头牛,对百姓来说,才是真正的实惠!

        还有人提倡挖煤取暖!此举更是不必!从这个时期便开始挖煤,千年之后便会无煤可用。

        最主要的是,百姓并不需要煤炭来点火做饭。

        只要百姓在田地里种上玉米或棉花,这两种作物的枝干,烧火做饭都是用不完的。

        有人说城里人烧柴,会砍光山上的树木!这样说话的人,一定没见过樵夫。

        樵夫砍柴,只会砍伐已经干枯的树木,或着大树的枝桠,没听说砍伐大树去卖柴的。

        还有那些舶来的合约精神,朕更不会带到这里来!契约合同,皆不如汉人的千金一诺,冰冷的合约,没有一点人情味可言。

        正是这些舶来的合约精神,使朋友之间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

        还有修改法律!朕从不推崇后世冰冷的法律,如今大汉朝的法制便很好,很对朕的口味。

        在后世,正是严苛的法律,是百姓丧失了侠义精神。遇到小偷不敢抓,遇到流氓不敢管,甚至遇到跌倒的老头、老太太都不敢去扶。

        人性冷漠至此,何其悲哀!

        诸位身边都有类似的事例,抓住小偷,扭送进派出所,或许你还没做完笔录,小偷已经被放走。说不定便在外面等着报复你。

        若你被打,那是活该,没人替你出头!

        若你受伤,甚至残疾,更是要命,因为见义勇为而成为残疾,后半生凄苦度日之人,几乎各地都有。

        若你把小偷打伤,恭喜你,你摊上事了,你摊上大事了!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说不定还会被行政拘留。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谁敢越雷池一步?

        别的统治者不喜欢侠客精神,认为侠以武犯禁,而朕不能苟同,

        汉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次次被侵略,一次次反击,靠的便是这种骨子内的侠义精神。

        汉人的侠义精神,这是大汉民族的脊梁,这种宝贵的精神绝不能丢。刘坤希望他的大汉,是一个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的大汉,所以,他不准备大搞科技。

        他希望他的大汉,是一个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大汉,所以他不会让所有人都读书,试试证明,读过几年书的人,种地的水平真不如没读过书的。

        他要要一个道义为先的大汉,所以,他不准备修法律,搞合同,大汉现行的法律已经足够,主要还是靠道德来约束百姓的行为,这比法律可靠的多。

        他想要一个铮铮铁骨、宁折不弯的大汉!

        朕不会包庇犯罪者,年龄十五岁以上犯罪,被打伤便是活该,被打死便是报应,而见义勇为者——无罪!(未完待续。)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268/105497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