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 第67章 朕不在意再来一次抄家

第67章 朕不在意再来一次抄家


第67章  朕不在意再来一次抄家

        辽饷、剿饷与练饷合称为三饷,是明末原有田赋上加派,理论上是专款专用。辽饷为镇压建虏之用,剿饷为剿灭流贼之用,练饷为练边军之用。这种属于临时加派,完成事情之后就会取消加派。

        其中辽饷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计划到四十八年截止,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原本意思是多加征一点,在两年内解决辽东战事,然后就不征了。

        结果辽东战场上一败涂地,建虏日益做大,这个辽饷压根停不了。

        随后天灾人祸,从天启年间开始,爆发了奢安之乱,西南局势糜烂,流贼大规模兴起,如此种种,由杨嗣昌提议,加征剿饷,本来只是临时征收一年的,但是也根本停不下来。

        并且还再根据杨嗣昌及督饷侍郎张伯鲸议,再开征练饷,重建大明边军。

        这三饷,因为局势的糜烂,一直停不下来,并且加征三饷又导致局势更为糜烂,一直到大明灭亡也没有根据承诺取消这临时加派的田赋。

        更搞笑的是,满清入关之后,为了收买人心,多尔衮在顺治元年,也就是入关这年,宣布三饷害民而取消。但实际上,满清却在顺治三年重新加征三饷。

        此时,崇祯皇帝下旨,明旨公告天下,不再征收这三饷,如果以后还征收的话,就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了。用这种方式宣布,基本上就等于真的不会再征收三饷,断了以后征收三饷的可能性。

        因此,范景文听到这道旨意,顿时有些吃惊,连忙奏道:“陛下,若三饷一起取消,则诸事费用何来?”

        此时,范景文和方岳贡等人感受到皇帝话中的杀气,又想着是太祖皇帝提点而不是别的皇帝,那可是六十两就要剥皮充草的主,便不敢多话,连忙照着崇祯皇帝的意思拟旨。

        从内阁出来,崇祯皇帝又在文华殿召见了太康伯张国纪,询问钱庄事宜。这关系到出征将士,或者说新组建京营的将士能否安心的问题。和军队有关,他就非常关心。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一皱,有些不满意,两天时间,实在太长了。他转头看看外面的天色,然后便对张国纪说道:“一切从简,人手不够向皇后要人,尽量在今天办完。”

        “微臣遵旨!”张国纪听了,立刻回应。

        不说地方官吏在加征三饷的时候,趁机多摊牌派,捞取火耗之类,光是原本属于那些地主权贵的该加派的三饷,大都也会转移到有田地的自耕农身上,导致自耕农家破人亡,或者抛弃粮田去逃难。

        边上的方岳贡也是跟着奏道:“陛下,首辅大人所言极是,如此朝廷真收不到银的。”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冷笑一声道:“那卿以为继续加征就有用么?加征九厘,可有一厘真得落到实处?不说别的,就说这练饷,加收之后边军将士就不拖欠军饷了?”

        范景文听了,无言以对,不过心中也是无奈,国库里是真没钱啊!

        张国纪也感觉到了皇帝的重视,当即一五一十地回奏,末了,他向崇祯皇帝奏道:“微臣以前没做过这等事情,可知事关重大,不敢马虎,就盯着那些钱庄原有人手戴枷办事,可时间太过仓促,怕是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万余骑军将士的军饷存放。”

        看他这样子,崇祯皇帝心中又想到了一点,便再开口说道:“天下大乱,皆是治理不善导致民生多艰。再补充,凡每户粮田百亩以下者,免征田赋一年,并令各级官绅共度时艰,救济周边百姓,朕会以此评功过。”

        <div  class="contentadv">        “啊?”范景文没想到皇帝不但取消加征三饷,还区别对待,对每户少于百亩粮田的还免税一年,顿时惊讶出声,连忙奏道,“陛下,粮田多者怕是免税田为多,只征百亩以上,怕是朝廷收不到银,如何是好?”

        皇帝态度坚决,他只能躬身领旨道:“微臣遵旨!”

        如果宁武关救不下来,阻止不了李自成的话,大明朝也就没了,还管那么多?

        这两天将近千万两的收获,不说支撑几年,就只是用一年,也是足够了。至于一年之后,要是稳住了局势,钱没了,反正刀在手,再找贪官污吏便是!

        刚才的旨意中,他也留了一个埋伏,以后去了地方,要是发现当地官吏的口碑不好,那就不要怪他已经下过旨意,该砍砍,该杀杀都不会手软。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将士们的银子都是刚发下去的,成色之类不用核实,尽快完成登记,只要会写字就成,多要些人手完成此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严厉说道:“还有,加征九厘,有地之百姓真的只是付出九厘?朕得太祖皇帝提点,焉能不知地方上的事?”

        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道:“卿等以为不这样就能收到银了么?国库何时有过银了?朝廷用度,朕在这两日所得,尽可支撑。如有必需,皆向太子和皇后奏明,他们会拨的。但是谁要是敢伸手挪用贪腐这些银子的,朕不在意再来一次抄家!”

        戴枷做事这种事情,也就洪武年间有过,没想到在这崇祯年间也被他遇到了。当时看着钱庄这些人戴枷,他还很是感慨了一会。

        在明末这个吏治非常腐败的年代,朝堂地方上的各级官员,全都上下其手,任何向百姓的索取,都会被放大很多倍。少贪一点有分寸的官,那便是清官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郑重地说道:“卿是有远见的,因此,朕才把钱庄这事交给卿去坐镇。一定要替朕看好了,任何人不得伸手到钱庄挪这银子。等到以后,这钱庄还会有大用。好好做下去,卿说不定也会青史留名!”

        他真没忽悠,毕竟大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行长,不管怎么样历史上肯定要记一笔。不过此时,他没有细说,银行最终能不能开起来,至少也要等他稳住局势,凯旋之后的事情了。

        等到傍晚时分,有快马赶到大同军镇:“代州大捷……”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379624/1161893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