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686章 大明工局的盛与衰

第686章 大明工局的盛与衰


“砰砰。”

        自生火铳发出炒豌豆般的声音,一连串的声音下来,远处骑着马的武士掉了下来,在土地上翻滚了数圈后一动不动。

        几名明军骑士慢慢的靠近,把那人围了起来。

        “死了?”

        “是不是他。”

        “有点像。”

        “带回去让人辨认。”

        短暂的交流后,那人被搬运到马背上,运回了城里,由城里的本地人指认后,确认了是当地有名的武士,终于被抓捕了,虽然此人已死。

        这样的事情在各地都在上演,各地的反抗并不少,但是大明有充分的准备,数十万大军除了主力,其余皆分散各地,加上吸收的人口,施行了长期的清缴政策。

        效果很好,与别的地区不同,原倭国奉行尊强文化,越强越尊敬,当彻底正面击溃了倭国的自信后,整个国家开始改变了观点。

        剩余活下来的人们开始了反思,认为大明是对的,原来幕府是错的,所以应该改正的是自己。

        他们出门遇到大明人会非常的尊敬。

        本地的女子以和大明人睡觉为荣。

        仿佛一个节点,彻底击溃幕府半年后,刚还在勉力清缴地方的明军,突然间发现一切都变了,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些迷茫。

        百姓们学习大明人的举止,看到大明人喝茶,他们也以喝茶为高尚,看到大明人喝开水,他们也立马学起来喝开水,只不过普通百姓没钱。

        “难怪老大跟咱说,说不定会有惊喜,原来惊喜在这啊。”

        朱棣喃喃道。

        一生征伐,去了很多的土地上,什么样的风格没有见过,惟独倭国倒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让他大开眼界了一番,还有这样的国家存在。

        “这不跟狗一样么,你越是怕他,他越是狠,你要是凶起来,他倒是夹着尾巴跑了。”已经要变为东瀛王的朱高煦不可思议的说道。

        “二叔说得对,这个国家还就奉行狗。”

        亲自为皇爷爷和叔叔倒茶的朱瞻墉听到朱高煦的话后,忍不住的笑道。

        “无论如何,省了我们很多功夫。”

        朱棣无所谓。

        大明的方针是不会变的,这是长子很早就制定好。大明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消灭倭国,不是为了当地的百姓带来幸福的生活,而是因为这里屡次侵犯上朝,所以要给予不可挽回的教训。

        既然如此,那么倭国是激烈也好,恭顺也罢,大明都不会改变原来的既定方针。

        只是呢,如此恭顺的倭国,对于大明原来的方针落实更加的轻易,更有利于大明,朱棣何乐而不为呢。

        筑紫岛和二名岛,也就是原来的九州岛和四国岛,岛上的人口已经所剩无几,第一批五万人口的移民,多数安置在这两个岛屿上。

        第二批十万规模的移民也刚刚抵达,同样安排在这两个岛屿上。同时,东瀛都司与近畿都司,中部都司,关东都司的人口迁移工作也在依次展开。

        最后所有的人口迁移到东北都司,原倭国现大瀛岛最北地区,也是当下倭国最贫瘠的地区,与北海道隔海相望。

        这个计划是巨大和漫长的,东瀛都司和近畿都司最先启动。

        东瀛都司因为狗奴国的原因,等于把原狗奴国搬迁过去,为了补偿,给予了许多的权利,说起东北都司本质上有点类似宣慰司。

        但是仍然规制为都司,说明在大明朝廷是有长期计划的。

        然后用这套班子与大明流官体系建立的地方秩序,接收大瀛岛全国的人口,至于能否承载住等考虑,并不在大明的考虑之中。

        对于战败者还给予安置,天下也只有大明才这么文明了。

        朱高炽没有反对这个计划,后世人家自诩文明之光不也是这么做的么,至少自己没有要在海上建一块地让别人搬过去。

        东北都司当下虽然比较贫瘠,但后世里发展起来后也是很富裕的土地。

        各项工作有条有理的展开。

        五十万大军彻底集结大瀛岛,加上派来的官吏,很快建立了完善的秩序,让朝廷的方案顺利的落实,无论是城池还是乡野都不能避免。

        经历过战争的军队不到二十万,后期调来的军队啥也没有捞着,只能做些维持稳定的日常工作。

        每条道路上设立关卡,保障迁移人口。

        人们带上家乡的物资,大包小包的扛在身上,走向那未知的地方。

        “噼里啪啦。”

        鞭炮声音响起,军营里又有一名军人结婚了,根据临时出台的法律,允许大瀛道上的军队成婚,没有人愿意明媒正娶东瀛女子,但是纳妾还是有人愿意的。

        许多人看中了当地最美丽的小姐,愿意纳对方为妾,免除了对方迁移之苦。一时之间,那些抱怨没有捞到战功的军士们也不再抱怨了。

        其实这也是官员们故意的。

        土地这么多,可是移民的人口还不够,等待的效率太慢了,现在有现成的几十万人口,留下一半也是不错的,这些人再把老家的家人带来,等于凭空多出了几十万的人口。

        升官的升官,退役的退役。

        许多退役的士兵选择留了下来。

        海外退役士兵的群体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比例,关于退役后如何组建自己的庄园等等经验,早就是军中普及的事情。

        所以许多人开始招募本地知根知底的老实小户,挑上三五户成为自家的仆人,获得一块几百亩的土地,短短的时日就成为了庄园主。

        写信让家里的婆娘带着孩子来的,又赶回去与未婚妻成婚的,加上纳妾的,短短的半年里,东瀛都司近畿都司就热闹了起来。

        土地上不光恢复了生产,也开始有了欢笑,一年前还充满了战乱,如今彻底平复了下来。

        在大明朝廷有力的治理下,很快开始生机勃勃。

        绿油油的土地里,开始了大丰收。

        内地移民的百姓也多了起来,他们一户数十亩不等,不如退役士兵的待遇,但是来自于山区或者贫困的百姓们,有了几十亩地过上了温饱的稳定生活,感觉非常的幸福。

        有了粮食就是有了收入。

        柴米油盐酱醋茶。

        <div  class="contentadv">        穿衣服、帽子、鞋子、读书、出门、生日、过节.

        有了钱就开始花销,逐渐的攀比,不能比别家更差,市场慢慢的也就大了。

        这就是每户至少数十亩土地的意义。

        如果每户几亩十几亩土地,也不过是吃饱肚子而已,带来不了什么消费,如今不同了,这些都是商机,特别是那些庄园主们。

        他们不光要过好,还要过得体面,是市场消费重要的一环。

        这与西欧国家把自己的贫民送去新大陆,贫民们靠着自己的劳动,一代代的开拓下来,摇身一变成为庄园主,为本国商人带去了生意的繁荣是一样的道理。

        庄园主和农夫两者之间的消费能力具有质的变化。

        只不过大明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因为大明的实力更强大,不需要浪费老百姓的生命,十个老百姓活一半,甚至更少。

        在朱棣回大明后,大瀛岛的发展不但没有停滞,反而非常的高速发展起来,除了工业化的反哺,还有人均资源的激增。

        大量的人口迁移去了东北都司,其余的筑紫行省、二名行省、东瀛都司、近畿都司、中部都司、关东都司有了大片的富庶土地。

        为了补充劳动力的空缺,各地官府开始控制迁移人口的速度。

        大批的女性被吸收,加入了建设之中,也竭力的把士兵们留下来,面对巨大的诱惑,许多的士兵选择了退役,留在了当地。

        永乐二十年的时候,迁移大瀛岛全年人口是十余万的话,永乐二十一年就达到了二十余万,永乐二十二年突破了四十万。

        十年里移民五百万的总目标,看起来已经不成问题。

        所有人都看得见大瀛岛的市场潜力,大明工局的吃相太难看了,连合众的供销楼都无法进入大瀛岛,只有大明工局的供销楼才行,行行业业被大明工局垄断。

        内地市场的竞争最激烈,大明工局许多行业萎缩,而大明工局内部有严苛的制度,许多的大管事苦不堪言,危在旦夕。

        如今大明工局东边不亮西边亮,各业务一下子在大瀛岛全面恢复,态势已经是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各管事的压力大减。

        负责人韩奇的威望一下子涨了起来,经过推论后,关于明年第三任大掌柜无疑花落此人。

        高珍开始了善后工作,专门请了老友高长芳。

        两人在辉煌亮丽的庭院里叙旧。

        看到高长芳的脸上没有太过不服,高珍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难道你真不在意?”

        高长芳听到老友的询问没有遮掩,笑了笑说道:“说不在意是假的,毕竟输给了后生,我的老脸上岂能有光,只不过我很满足。”

        高珍点了点头,拿起酒杯与对方碰了碰。

        是啊,几十年前,他想都不敢想今日的成就。

        高长芳见老友陷入了回忆没有打扰他,他也开始了畅想,依稀记得他和好友去密云出差的时候,为建立密云分区做准备,那时候两人还为如何与当地的卫所指挥使打交道而忐忑不已。

        卫所指挥使啊,平日里两人接触不到的层次。

        几十年过去,大明工局无论外面如何评价,实际上无疑是大明国内巨无霸般存在,卫所指挥使反倒是自己接触不到的小人物了。

        人啊,最怕的是不满足。

        只要懂得满足,那么幸福就会很多。

        高长芳就觉得很满足,很幸福,虽然外人认为他输给小辈脸上难看会不高兴,导致高长芳也很无奈觉得不高兴,但并不影响高长芳的心态。

        永乐二十一年,高珍去世,韩奇提前担负起了大掌柜的责任。

        这一年。

        大明工局的业务遍布西部七省、塞南塞北、内地、高丽、南洋、大瀛岛、海外,也是大明工局规模再一次借助大瀛岛走上快车道的时期,人们的脸上满是笑容,一片欣欣向荣。

        韩奇提出了每旬三假制度,也就是说每个月放九天假。

        在那些需要全日的行业提出了三班轮流制度,也就是每个人每班工作四个时辰,包括了吃饭时间。

        建立了内部的子弟小学、食堂、医馆、运动场、大场、歌剧院、舞剧院。

        举办了第一届全体大明工局蹴鞠杯,第一届全体大明工局竹球赛。

        大明工局无论海内外的工作人员们,脸上散发着热情的笑容,每个人充满了自信和自豪,笑声仿佛固定在了他们的脸上。

        社会上人人都想要进入大明工局体系内工作,成为大明工局人。

        短短的一年里,大明工局在大瀛岛开业了三百余家供销楼,畅销大明工局体系的商品,然后才是大明工局体系外的商品。

        全方位的兴盛,大明工局犹如盛开的烈焰,最刺眼的存在,充满了炙热。

        物资高度发达下,被称为工局体文风也在社会上盛行起来。

        那些大明工局体系内成长起来的诗人、小说家、歌唱家、戏剧家已经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影响了社会上的发展。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离开大明工局大工厂区,从生到死完成他幸福的普通一生。

        永乐二十二年。

        大明工局第一家养老院正式开业。

        韩奇大掌柜的名声,受到了高度的拥戴,成为了知名度最广的大掌柜,人们认为在他的领导下,大明工局走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同样。

        永乐二十二年。

        绝岛联合体商帮的煤炭产量突破到了新高度,占据了南洋大铁道一半的供应需求,廉价的能源供应,让南洋铁道的运输成本达到了最低廉的时期。

        竞争从南洋煤矿开始。

        大明工局掌握了海量的煤矿资源,国内的不提,高丽的也有不少。但是离南洋太远了,运输成本放在平时倒不显眼,如今有了绝岛的竞争,大明工局的压力就大了起来。

        海洋轮船的运输下,运输成本并不比铁道成本高,甚至更加低廉,而绝岛的煤矿不光开采成本低,质量也非常优秀,使用绝岛的优质煤,性能要好一倍。

        南洋各都司、宣慰司大多数选择来自绝岛的煤矿,直到交趾行省宣布达成与绝岛的采购煤矿计划,这是南洋第一大市场区,大明工局在南洋与绝岛的煤矿竞争正式落败了。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924816/1147326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