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631章 发起号角的高丽

第631章 发起号角的高丽


第631章  发起号角的高丽

        高丽黄海道的海州,坐落于海州湾,不但是高丽八道之一,黄海道的首府,也是港口城市。

        汉城形势复杂,两班阶级势力庞大,传统地主阶级为主,大明的商人们,逐渐在汉城周边扩张,海州成为了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海州的东边,百川一带。

        大片的黄麻田,它们整齐排列,形成了一片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黄麻的叶子会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生长的故事。

        “当当当。”

        高富贵老汉敲着铜锣。

        四十余岁的高富贵,穿着白色的短褂,脚上还穿着鞋子,半口的坏牙,与田地里劳作的百姓并没有两样。

        不过这位从内地而来的老汉,是当地老百姓们羡慕的对象。

        锣声响彻了周围。

        晨光的照耀下,黄麻的田地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远处的丘陵和山峦隐约可见,与天空的云彩相映成趣。黄麻的叶片上沾满了露珠,在晨光中闪闪发光,仿佛嵌满了金色的珠宝。

        黄麻的植株高大挺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无数的身影从“海洋里”涌出,走上了小径和田埂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层次感和立体感。

        身无寸缕的百姓们,跑到粥棚下。

        粥棚有热气腾腾的热粥。

        “排队,排队。”

        高富贵用方言喊道。

        许多老百姓听不懂大明话,可是多年下来,他们明白高富贵的意思。

        伙房是好地方。

        几名颇有姿色的高丽的妇人忙碌着,时不时和伙计们打情骂俏,老百姓们见怪不怪。

        粥棚挂着牌子。

        亨运来。

        几名管事聚到了一起,他们与内地来的伙计,有单独吃饭的桌子,不光有馒头,还会有咸菜,有时候还会有肉菜,羡慕的排队的老百姓们眼睛都直了。

        高丽的棉花没有普及。

        老百姓们买不起多余的衣裳,一身单衣都是好人家。

        夏天还好,最怕的是冬天,他们靠着自身的正气与大自然抗衡,记事以来,他们从来不知道吃饱肚子是什么滋味,忍受刺骨的寒冷成为了习惯。

        干活容易损伤衣服,所以老百姓们干活的时候不愿意穿衣服。

        他们甚至故意如此。

        能在伙房干活的,要么是大明人,要么是那些本地人家里,有姿色的女子,不光能自己吃饱肚子,有时候还能为家里带去一些食物。

        国内的活计,普通百姓最好的去处是大明工局的工厂,其次是大的国内商行,例如合记这些商行,再次则是其余的商行。

        哪怕是专门清理粪便的行当,工钱也不错,休息的时间也多。

        亨运来商行的名声,国内并没有多少。

        但是呢。

        亨运来这些商行,在高丽当地却是大名鼎鼎,随着商行的规模,从国内招募核心的伙计,成为了迫切的需求,而国内有才能的人,大多不愿意加入。

        所以导致亨运来这些国外的商行,招募了许多高富贵这样的老光棍。

        正如当初金州发家的时候,同样吸引不了太多的人一样,也是从这些人开始入手。

        按照历史的轨迹。

        老光棍老光棍,不光生活贫苦,绝后也是必然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高富贵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竟然能在异国他乡,成为了别人羡慕的存在,不光娶上了媳妇,还有了自己的娃,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

        所以高富贵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对于亨运来掌柜和管事们的安排,向来执行的一丝不苟。

        美。

        是一种资源。

        男才女貌。

        长得美的女性,本身就是优势。

        这是亘古不变,无论古今中外都一样的道理。

        管事们穿着丝绸的中制装。

        桌子上满满的食物。

        他们并没有在意排队的老百姓们,哪怕里面有很多衣不蔽体的妇孺,真正好看的女性,早已被挑了出来,有资格,或者有关系可以瓜分的,早已瓜分完了。

        如果说十年前。

        当地的百姓中,十成里有个五六成是隐户和奴隶的话,大明商人带来的生产,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生活。

        土地兼并的加剧,反而让这个数量增加了。

        越发贫苦的生活下,而大明商行集中生产,原本是促进生产力的技术,不但没有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造就了更多的无以为生的流民。

        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高效率的技术,同样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用得好,可以造福百姓,用的不好,则危害百姓。

        吃完了米粥。

        百姓们的肚子仍然瘪瘪的,已经在管事们的督促下,重新下地去干活。

        黄麻的纤维质是它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些纤维质可以在黄麻的茎干和叶子中找到,它们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耐力,是制作麻绳和麻袋最好的材料。

        黄麻的关税,国内收的很低。

        原本江浙一带种植黄麻的地区,在市场需求日渐倍增的情况下是,竟然逐年的减产,取而代之的是高丽的黄麻,虽然价格低廉,但是体量大,加上运输方便,成为了主要大宗商品之一。

        高丽没有工民联合部,更没有朱高炽的以人为本的调控社会资源的理论,资本在高丽的威力,犹如洪水一般的释放出来。

        这些在国内没有根基,没有关系,资本弱,竞争力差的商行,在高丽竟然成长了起来。

        靠着极度的压榨,商行们的盈利惊人。

        商人们很聪明。

        他们知道怎么做才不会引来国内的重视,所以从国内招募了大量底层,没有能力的孤寡男性,变相的解决了国内的贫民问题。

        而且他们也需要能信任的人。

        如此穷凶极恶的压迫,他们可不敢信任本地的流民们。

        “哇。”

        七八岁的孩子,满是伤口的手,实在是忍受不住痛苦,终于大哭了起来。

        没有人理他。

        他的父亲狠狠的踢了他一脚。

        他们一家子没有田。

        唯一的生计只有在这里的工作,哪怕多么辛苦,可亨运来商行的大门外,仍然有大批的流民等候着,他们只求有口饭吃,能让肚子里有点东西就行。

        孩子脸色麻木了。

        记事以来的世界就是这样,他并不知道色彩。

        恶劣的环境,让工人们容易生病,体质差,生病熬不住,每个月都有人病死。

        园区有大夫。

        看得起大夫的人有,但绝对不是他们。

        眼睁睁的看着家人病死,他们也不会去带着家人去看病,因为没有钱,第二日,他们继续来到园区干活,如果他们不来,工作就会被别人顶替。

        高丽与大明一样都不缺人。

        但是呢,同样的工业,却是两个世界。

        权申旭下了轿子,远远的打量黄麻园,如此壮观的景象,不弱于上国吧。

        <div  class="contentadv">        光这一块的农业经济种植工业,权申旭去过上国,思来想去,的确没有多少区别,可是为什么呢,权申旭只看到了绝望。

        作为两班阶级出身,权申旭生活无忧。

        身为黄州府使的职务,权申旭的地位更高。

        他想要让高丽变成大明那样,也看到过大明的模样,可是偏偏他无从下手。

        例如这黄麻产业,也经过他的手,最初的时候,他很高兴的认为,大明商人们的到来,会改变高丽的状况,向大明一样的发展。

        可是他错了。

        十年前的高丽同样很贫苦,可到底也维持了平衡,而如今的高丽,仿佛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

        “高丽要绝了。”

        权申旭伤感的说道。

        水使兼防御使南以熊,露出探究的眼光。

        “百姓没有了吃的,人们想方设法的逃离,大量的女性去往了大明,而本地的百姓没有繁衍,要不了几十年,高丽还能有多少人,取而代之的都是明人。”

        权申旭很恶心。

        他看到一个满口坏牙的五十来岁的老汉,连自己国家的文字都不认识,这样的一个穷汉,娶了高丽的妙龄女子,生了几个娃。

        那老汉还不满足,竟然还想娶妾。

        凭什么?

        凭经济。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他会告诉权申旭,这是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必然现象。

        后世也是如此。

        二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嫁给六七十岁的西方老人,同样不在少数。

        睡觉的时候不恶心吗?

        她们恐怕也感到很恶心。

        经济发展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至少经济发达了,她们外嫁的西方年轻人变多了。

        八九十年代的西方老夫少妻现象,乃至新世纪后,多半成为了年轻夫妻现象,这就是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小到个人,大到群体。

        穷的吃不饱肚子,就会被人看不起。

        因为尊严的前提,是维持温饱。

        温饱是做人的前提。

        被人看不起,就得不到尊重。

        欧洲的子宫,哪怕同样的人种也是如此的代价。

        这就是国产化的正确性。

        不是有些人口里的和三千块钱有什么关系,而是必须的关联。

        否则。

        你就是能外卷,也只能嫁给老人的选择。

        只是呢。

        现在是十五世纪。

        加上大明的体量,在国外不受控制的资本,犹如一个无底洞,吞噬一切的存在。

        权申旭提出了内附的思路。

        希望借助如今的机会,让高丽北地内附大明。

        大明国内以人为本的生产模式,权申旭非常的羡慕,加上大明的先进性,只要大明接受高丽北地,那么高丽北地百姓的痛苦将会结束。

        后世米国扩张的时候。

        仗着武力拿走了墨哥的平原地区,给墨哥剩下全境六分之五的高原和山地。

        平均海拔约一千八百米。

        北部是年降水量不足一百毫米的干热地带,中部是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有些人称美国不在乎国土面积。

        那么他们应该把平原还给墨西哥,为什么不还,因为墨西哥打不过。

        巨大的悬殊下。

        这样的土地根本养不活人,更谈不上发展。

        为了求生,墨西哥的百姓们,只能想办法逃入美国境内,或者要求归入美国,而美国的拒绝,才体现了高度的残忍。

        拿走对方的田地和粮食,杜绝了对方的发展机会,任由其自生自灭。

        是灭绝行为。

        没有什么对错,世界哪里有什么对错呢。

        一切无非是利益而已。

        高丽的百姓们辛苦的劳作,大明海外商人们,来到了平安道东道。

        茶几上摆放了茶热。

        管家带着下人们,为客人们送上精美的点心。

        他们不愿意高丽北王内附。

        “以前啊。”

        总兵府。

        大厅。

        各家商行的东家或者掌柜们坐满了。

        人们各自谈论。

        “国内谁瞧得起咱们?”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在国内混不下去,谁会来到高丽呢。”

        吴宏大声的说道。

        亨运来商行的东家也在,打量说话的吴宏,这位最早来高丽的商人之一,当初可是在北平上过报纸的,与军工联合办合作过,不知道怎么流落到了高丽。

        吴宏的说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国内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啊。

        以前远在高丽的他们不太在意,因为他们的资本够不到,这些年来,超过这个标准的商行越来越多,对于这个政令的忧虑,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恨。

        百分之五十是什么概念啊。

        要了他们的“老命”。

        朝廷这是抢钱呢。

        他们在高丽闯出了另外的一条道路,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方式,靠着最大程度的压榨,他们的利润能让国内的商人们震惊。

        谢贵的侄子终于出面了。

        容光焕发的年轻人,看着满堂的商人们,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叔叔好不容易被他劝服。

        接下来就是商人们,他们在高丽这些年来,背景身后,与高丽的两班阶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能改变高丽北王的心意。

        他要保住叔叔的权势,商人们要保住自己的利益。

        双方一拍即合。

        资本从来不会满足。

        他们在高丽的利益,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的资本雄厚,已经不怕国内的商行,敢与国内商行竞争,提出了要开放高丽煤矿的需求。

        谢贵是大明在高丽的总兵,由谢贵向朝廷提交建议。

        他们则支持谢贵留在高丽。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924816/1154931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