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592章 一万里外的大明府学

第592章 一万里外的大明府学


第592章  一万里外的大明府学

        左右两军的汇合,每个士兵都非常的激动。

        太稀罕了。

        王大炳亲切的抱着不认识的袍泽,恨不得往对方的脸上亲两口,在如此遥远的异国他乡,一路的艰难,不是在行走,就是在睡觉,然后就是防备,打仗的时间很少。

        能见到来自一个国家的兄弟,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

        全军的士气,达到了巅峰。

        张辅和朱高煦等人也很高兴,既有朱能的左路军到来,还有他带来了不少的友军,连朱高煦都不得不感叹,此人不但拿了首功,一路的境遇也不可思议。

        “那些人听你的吗?”

        张辅关心的问道。

        朱能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啥意思?”

        众人好奇。

        朱能谨慎的说道:“听不听,也要看利益,各种缘由,不是简单就可以说清的,如果想要让他们卖命攻城,我看,他们也不是傻子。”

        “攻城向来是最难得,何况这撒马尔罕,本身就是大城,帖木儿又加固了几十年,恐怕就算硬逼着他们上,不但无法攻下此城,还会导致他们离心。”

        “那要他们有何用。”

        朱高煦不满了起来,岂不是冤大头,明军在前头打仗,他们在后头占便宜。

        朱能没有生气,仔细的解释。

        此人十分沉得住。

        “郡王。”

        “想要尽快的稳定地方,最快的手段,无异于拉拢地方的势力一起打仗,既断绝了他们和帖木儿的关系,让他们成为了仇敌,我们又能互相了解,建立更多的关系。”

        原来的历史上,永乐二年,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如今朱棣才登基,仍然是洪武三十六年的年号,所以人们称呼为郡王。

        “怎么看,我们大明都最吃亏。”

        朱高煦不爽的说道。

        一路来耗费了无数的物资,将士们也爬山涉水,历经艰辛,到头来就得到几片无用的土地,在他看来,大明想要治理好亦力把里,至少也要数十年。

        无他。

        没有人口。

        根据朱高煦的了解,撒马尔罕地区还算是富裕些,土地勉强肥沃,越往西走越贫瘠,充满了沙漠和山丘,硬地,很少见到肥沃的土地。

        一直要经过木鹿,才能有一些平原的地区,最终要翻越几座山脉,才能开拓起来,开始有了平原,也是游牧民族抢劫的最好的地区。

        也只有愿意迁移去那里的游牧民族,并建立国家,反倒是能长久的存在。

        不过帖木儿却故土难离,选择了回自己的家乡,而不是留在当地认真治理,否则靠着当地土地的肥沃,说不定能恢复生产,得到养活大军的物资,结束以战养战的困境。

        撒马尔罕地区,也就是后世的乌兹别克斯坦。

        是中亚五国人口最多的国家,高达三千六百余万,然后是北部的金帐汗国地区,后世的哈萨克斯坦,人口近两千万,其余的三国从几百万到一千万不等。

        木鹿地区就是后世的土库曼斯坦,国土面积是中亚五国最大的,才五百余万人口,却在中亚五国垫底,可见土地的贫瘠。

        “已经很好了。”

        张辅为朱能说话。

        其实也就是大陆国家的思维,与西班牙的大航海,和英国的大殖民模式并不能同日而语,双方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局势都不同。

        “城里听说也有大明的商人,规模还不小,能不能指望他们里应外合?”

        “碰运气。”

        “还是要靠大炮。”

        张辅不把运气交给别人。

        “重炮艰难,恐怕还要等一个月,难道大军平白消耗粮草?更何况朱总兵带来的好几万联军,我们可供应不起。”

        自从大哥推动农业,发展工业化,他和父亲在国内周边一带打战,从来没有操心过粮草,哪里像现在,什么都需要精打细算,让人苦恼。

        “粮草方面,不需要我们提供。”

        朱能笑道。

        一路来,旧地取粮。

        有些势力不愿意和帖木儿撕破脸,想要当墙头草,谁强就支持谁,朱能如何会置之不理。

        既然如此。

        朱能就带着愿意反抗帖木儿的势力,消灭这些观望的势力,既能获得粮草物资,又能消灭潜在的风险,还能逼迫更多的人和帖木儿翻脸,最后又断绝了许多人的后路。

        在交趾的两年,朱能成长了不少。

        众人经过商议,放弃了攻城,选择了围起来,然后分出军队,往四周攻伐,等待后方大炮运来,再一举攻破撒马尔罕城。

        并且派出骑兵去西边,除了警惕之用,最好能打探帖木儿的大军抵了何处。

        撒马尔罕都城自从上次的夜袭失败,全军覆没,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厉害,没有再敢派军出城作战,城中的军队本身也不多。

        “我猜,我们的军队进退两难。”

        圆顶的房子里。

        地摊上坐着十几名商人,穿着丝绸的长衫,打扮与城里的人们格格不入。

        “那是自然。”

        “城池这般的坚固,大明的士兵虽然精锐,到底也是血肉凡人,又不是刀枪不入,攻打不下来也算是正常。”有人分析道。

        “那我们?”

        “不行。”

        郑刚一口否决。

        “那《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可却也是结合史料的小说,咱们是异国他乡经商的商人,一路受到优待,如果现在城中造反,就算拿下了此城,那我们以后也不要想在别国做生意了。”

        “而且事情传开,大明在各国的商人,都要埋怨我们。”

        众人面面相觑。

        “我大哥说得对。”

        年轻的郑昂大声的支持。

        “小声点,别传了出去。”有人提醒。

        “可万一我们的军队攻不下此城,导致了皇帝陛下的西征失败,难道我们也坐视不理?”

        “怎么不理?”

        “帖木儿汗国的许多情报,不都是我们传回去的?我们万里之遥的把内地货物带来帖木儿汗国,又从帖木儿汗国带回大明的商品,税赋交的少了?”

        郑刚非常的不客气。

        他对国内是不满的。

        只有没得门道的人,才会离开国家经商,因为天下最大的市场在国内。

        最挣钱的当然是煤炭行业。

        看煤炭行业,乃至铁矿等行业,国内管理的非常严格,门槛高不说,已经不是普通商人可以轻易进入的,加上传统的煤矿商行们关系强大,资本雄厚,一般的商人也竞争不过。

        其他行业同样如此。

        围绕大明工局体系,上下游产业链,除了要有资本,还要有关系。

        简而言之。

        利润动人心,奈何他们吃不到。

        谁愿意离开国家,离开最富裕的市场体系,千辛万苦冒着风险,去异国他乡经商呢?他们这些没有关系,资本也不够雄厚的小商人们。

        留在国内,他们最后只有被吞并的下场。

        当然了。

        更大的因素是国内的竞争太激烈了,最有名的莫过于那孔明灯商人,当初多么的红火,结果不也是失败了,最后去了高丽。

        商人们决定什么也不做。

        大明商人在城内的安分,让许多的贵人非常的满意。

        “郑家兄弟太固执了。”

        “他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什么道理?他们带来的货物,以及贩卖回国,难道靠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大明的社会体系?没有大明的发达繁荣,他们靠什么经商?”

        “那怎么办?难道真的冒着风险,以后别国也防备我们的危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郑家兄弟同样关起门来商议。

        “大哥,如果朝廷军队拿下了撒马尔罕,会不会对我们不满?”郑昂并不是外表所展露的年轻气盛,反而有些忐忑。

        郑家兄弟在外,哥哥唱白脸,弟弟唱红脸,两人配合默契。

        “你让手下的人准备准备,如果朝廷军队势强的时候,咱们就动起来,里应外合,建功立业。”

        郑刚笑道。

        郑昂明白了,无奈的摇了摇头。

        大哥做事实在是小家子气,只是他们两兄弟不靠关系,家里也没有太多的钱银,能走到今日,就是靠着算计一分一厘的得失,才能维持起来。

        只是他们郑家今非昔比,生意规模,在国内不值一提,可是撒马尔罕地区,也算是大商人了,所以郑昂看来,以往的方式要变一变才好。

        大哥两边投注,又想要吃独食,得罪的人太多了。

        ——

        尼古苔里和赫匝两个部落,得知撒马尔罕都城被围攻,连忙联络周边的部落支援撒马尔罕都城,有些部落第一时间抵达,有些部落不愿意,但也不敢违背,拖拖拉拉的,一个月后才算是集合了两万余骑兵。

        说是骑兵,其实也就是牧民。

        帖木儿对于自己的地盘还算是照顾的,特别尼古苔里和赫匝两个部落,又收留过他,算是救命之恩,因此非常的偏袒。

        两个部落数十年下来,也成为当地最大的势力,同样也对帖木儿忠心耿耿。

        得知后。

        火真领着五千骑兵,联合万余联军,在阿姆河与锡尔河地区,展开了大战,朱高煦则领一千骑兵在后方压阵,随时策应火真。

        牧民们平日生活在马背上,日常的生活中,会形成一些默契,但是缺乏大规模战术作战的训练。

        只有帖木儿的大军,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火真本是蒙古人,又常年呆在大明的军队,对方的优劣,火真非常的清楚,没有什么新花样,直接老三样战术碾压过去。

        战事没有意外。

        <div  class="contentadv">        两万余部落骑兵,在明军骑兵面前没有还手之力,哪怕人多也没有用,更不提同样能打仗的联军,他们不愿意攻城,但是在野外打仗还是支持的。

        “明军太厉害了。”

        “是啊。”

        “同样的明军,可以打败五倍的敌人。”

        “也就是眼前的五千明军,可以打败两三万的对手,所以你们可以看,他们都是按照这个比例出兵的。”

        “没办法,他们缺乏粮草,只能计算了再计算。”

        各部的首领们,私下里经常评价明军。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自称是帖木儿汗国的宗主国,并且有帖木儿写个他们国王的书信和使团献表,许多的首领半信半疑。

        可无论如何,这支军队的强大,已经是每个人的共识。

        也正是看清楚了事实,许多人认为帖木儿并不是大明的对手,加上常年受到欺压,才促成了许多部落加入大明,不过巴里黑地区的部落就不同了。

        他们被帖木儿屠戮过,人人和帖木儿有仇,别说明军战斗力强悍,哪怕稍微弱于帖木儿汗国,他们也会奋力帮忙的。

        听着远处传来,已经熟悉的枪炮声。

        明军士兵果然又是两道弧线分开,绕过对方的主力,并不与对方的军队纠缠,而是选择了远距离的攻击,明军也有士兵被对方的弓箭射下马。

        但更多的是对方的人被射的人仰马翻,成片的陷入混乱。

        明军配合默契,动作迅速,在马背上重新装填,各军号声响起,旗帜挥动,从各什到各队,乃至各部,犹如一个整体。

        再一次抵近放铳。

        才两个回合,部落的骑兵们已经失去了秩序,各自为战起来。

        “还不如我们呢。”

        首领们看到对方的表现,露出了耻笑,见时机已到,果然,明军那边吹响了约定好的军号声,代表了联军出击,向部落骑兵们发起冲锋。

        “哟呵。”

        “呦吼。”

        “喽喽喽喽.”

        各色各样的怪叫声,上万名骑兵身后,扬起了滚滚烟尘。

        此时部落的骑兵已经失去了阵型,无法发挥战斗力,军中的首领们大喊大叫,甚至扬起了鞭子,希望让士兵们赶紧恢复。

        可犹如汪洋里的孤舟,并无法抗拒大势。

        兵败如山倒。

        部落骑兵们出现了逃兵,逃兵带动更多的逃兵,犹如山塌一般,成片的崩溃,四面八方的逃窜,每个人都想跑到前面。

        “嗖嗖嗖。”

        联军骑兵们拉弓射箭,从背后射杀了一个又一个。

        许多来不及逃跑的,又不愿意战死,大量的人开始跪地投降,希望能求得活路。

        对于投降的人,明军并没有杀害。

        联军也没有痛下杀手。

        天将军很大方。

        人口都会送给他们,在联军各首领们的眼中,这些人都是他们的财富,所以联军首领们非常的卖力,不希望放走每一个人。

        明军结束了战斗就开始了休整。

        联军的首领们,不需要火真的吩咐,早就娴熟的去追击溃兵们。

        这样的胜利多了,明军的身影在他们的内心,也已经不可动摇了起来,谁都知道得罪明军的下场,因为这支军队战无不胜。

        至少他们的眼里是这样的。

        还没有看到过明军打败仗,所以没有任何一个首领,敢违背明军将领的吩咐。

        朱棣从后面传来来命令。

        他已经知道前线的处境,并催促运送大炮的队伍。

        不久。

        各部的首领们被召集了起来。

        远处。

        是撒马尔罕都城的影子,这座以往高不可攀,无人敢靠近的城池,已经在首领们心中,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他们认定了明军。

        “我军的攻戎炮,还有半个月就可抵达,抵达的那天,就是此城被破的时候。”

        年轻的朱高煦,当着众人的面自信的说道。

        上百位大大小小的首领们,围坐在周边,人们知道眼前的年轻人身份高贵,是皇帝陛下的次子,没有人敢为违逆他,朱能都没有这么大的威信。

        哪怕是朱能带着许多首领一路走来。

        “明军必胜!”

        有首领大声说道,周围的人们纷纷附和。

        现场的气氛很好。

        朱高煦满意的说道:“撒马尔罕都城,是明军的战利品,任何人不得插手。”

        随着朱高煦的话,现场安静了下来。

        众人忍不住互相看去,难道明军要吃独食?

        “巴里黑地区的所有城池,是你们的。”

        “根据各自的战功,你们将会成为大明所封的世袭宣慰使,也就是当地的城主。”朱高煦解释了一番,大明的宣慰司制度。

        首领们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哈实哈儿地区的,还有一部分是巴里黑地区的,然后是最少的,也是最近才归附的部落。

        朱能张辅等人商议后,经过朱棣的同意,决定了日后分配。

        目前的局势。

        根据打探的消失,帖木儿大军的前锋,才抵达加兹温,哪怕得知都城被围,也是赶不回来的。

        这也是历史上帖木儿在西征结束,返回都城前,对大明十分恭敬的原因。

        更不提今日的大明,早早的收复了东察合台都司。

        帖木儿的老巢,就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虽然这个距离仍然很遥远,不过却也比帖木儿大军距离他的都城要近许多。

        也是朱高炽得知朱棣没有按照自己的计划,提前拿下东察合台汗国后,立刻派使团去帖木儿汗国的原因。

        就好比大明的都城,如果是北平,而大明的皇帝,带着大部分的军队去了东南亚,却在奴儿干出现了一支非常强大的后金军队。

        谁都不会坐视不理,必然率师回军,并与后金对持,甚至交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也是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让后世历史学家们充满了争论的原因。

        毛文龙的军队无论战果多寡,可这支军队从无到有,从收拢流民,从流民中招兵,开始形成战斗力,逐渐的变强,并让后金无法威逼朝鲜,已经形成了事实。

        最大的争议,其实应该是毛文龙有没有和后金抗争到底,又或者自立的争议。

        而不是这支军队能不能牵扯后金的争议。

        这支军队的存在,必然是牵扯了后金的,不然哪里来的后金三王一公。

        同样的道理。

        在朱高炽的准备下,而帖木儿却没有防备,自然也就有了现在的局势,哪怕帖木儿已经比历史上的时间,提前返回都城,也是心急如焚,只能无可奈何,为大明争取了最好的战争环境。

        当下。

        朱能和张辅,都认为随着重炮抵达的日期明确,拿下撒马尔罕绝对没有问题,那么日后的利益分配事情,早说比晚说好。

        才有了今日之事。

        哈实哈儿最大的势力是忽歹达家族,已经被大明灭了,从哈实哈儿地区跟来的首领,属于当地的小首领们。

        巴里黑地区是帖木儿早期的盟友,同样也是帖木儿眼里的肉中刺。

        不光阴谋杀害了盟友忽辛,对于当地支持忽辛的部落,也是大开杀戒,所以当地元气大伤,跟随朱能的首领们,同样实力不强。

        至于现在新归附的部落们,寸功未立,谈什么战利品。

        巴里黑是后世阿富汗地区的巴尔赫省,面积大于塔吉克斯坦国,小于吉尔吉斯斯坦国,分配的也不算小气,可是比起撒马尔罕地区,想比较明军获得的好处,许多人内心不服气。

        采取这样的方法,大明也是综合考虑过。

        因为在当地没有汉人。

        没有自己的种族,就不要谈治理,只能采取拉拢当地部落的政策。

        教化之功,至少需要二十年。

        地方首领太多了也不好管。

        而且新收复的地区,如果分的太细,不利于地方的稳定,并且地方本身人口也不多,太多的官员,也会加重地方的负担。

        “大明会成立撒马尔罕行省、巴里黑行省。”

        “分别成立承宣布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宣慰司和宣抚司隶属于布政司,为下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朱高煦告知大明的规矩。

        众人听得仔细。

        当地的军事会成立总兵官,官府负责治理,总兵官负责军事,各宣慰司由出兵为打仗的义务。

        各司世袭的长官,袭替时必须要经过朝廷的任命,随时服从朝廷征调,定期对朝廷进行朝觐纳贡,土兵要听从朝廷的调拨。

        和历史上明朝的宣慰司宣抚司采取的是一样的制度。

        这个制度在陌生的土地上,没有自己种族的地区,其实是非常不错的。

        影响力薄弱的地区,则成立宣慰司,以稳定为主。

        影响力大的地区,则成立宣抚司,管理的严格,选派大量的流官,承担同知、副使、佥事等职位,负责当地的管理。

        撒马尔罕都城以外,将会成立宣抚司。

        巴里黑地区,则会成立宣慰司。

        最后。

        朱高煦说将会成立学校。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924816/115749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