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352章 应天府对燕王的一招致命

第352章 应天府对燕王的一招致命


第352章  应天府对燕王的一招致命

        “趁这个机会,一举拿下燕王。”

        好大的口气。

        都察院。

        几名官员谈论中,其中一名三十几岁的官员,说的话传出去会让人震撼。

        他的脸上也没有自觉,反而理所当然的样子。

        “景清,此事不得莽撞,需要从长计议。”

        “对待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那名叫做景清的官员,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

        “高勉,叶希贤两人,已经说明了北平无法讲道理,既然如此,还要跟燕王讲道理,必然吃亏的是讲道理的一方。”

        “不要这么激动嘛。”

        “你们是怕事。”

        景清一点也不顾及同僚的脸面。

        他就是这样的人。

        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陕西乡下外祖母家中,靠着自身的努力,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朝堂高中榜眼。

        他的前半生已然说明了他非常人。

        他的后半生更不是常人敢做的。

        他敢在朱棣篡位后,做出趁早朝之机,刺杀朱棣的举动,虽然行刺失败,但可见其胆量和坚韧。

        一般人放不下生命,更不提放弃荣华富贵。

        但是他为了心中的志,可以放下一切,并且甘愿做出牺牲。

        现在的都察院。

        对于叶希贤之死,景清是最放不下的人。

        他本是连朱元璋都敢得罪的御史。

        在都察院里,叶希贤和他关系不错,两人都是有志向的人,约定要查世间一切不公之事。

        陕西私茶案背后关系深重,官场上初出茅庐的景清就敢铁面无私,查到秦王府府上也照查不误。

        在四川查走私案,毫不顾忌官场之情,最终除去了当地大贪官金华知府。

        人们常常笑他是个愣头青。

        但是景清不在乎。

        叶希贤的死,景清心中耿耿于怀,属于要坚定彻查燕王府的那一批人。

        “燕王深得圣人喜爱,岂能是三言两语就能影响到的。”

        “哼。”

        景清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蠢人。

        相反。

        他能在官场上保持自己的信念,一直走到今日,那他比多数人都要聪明。

        日本使者的告状,景清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借恶除恶。

        景清找到黄子澄,约到齐泰等人。

        “根据日本使者之言,金州竟然施行奴隶贸易,有伤天和,这件事可以用来入手。”

        “难道用此事上疏?”

        黄子澄问道。

        景清摇了摇头。

        “光靠着此事不容易促成,我们先要让舆论起来,促使应天府达成共识。”

        “如此这般,圣人才不好违背民意。”

        “只怕适得其反,圣人可不是能被人逼迫的。”

        齐泰拒绝。

        “在燕王一事上,我观圣人心中并没有主意,只不过因为燕王的功劳,圣人不愿意惩治。”

        “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圣人心中的平衡。”

        景清详细的说着他的计划。

        “高勉之案疑点重重,而叶希贤之死更是可见阴谋,如今又有金州之事,北平已到不得不查的地步。”

        “哪怕是圣人也是知道的,我们现在要起的舆论,并不是逼迫圣人,也没有人可以逼迫圣人,而是要让圣人明白,事情不能再拖下去。”

        日本使者的告状,为皇太孙一系提供了“弹药”。

        这是巧合,也是必然。

        北平的话语权在工厂。

        那么应天府的话语权在乡绅的口中。

        地方上的老百姓们,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能接触到外部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地方乡绅。

        无论各地地方上的乡绅品性是仁还是坏,可只有他们才见过世面,百姓们也只能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

        乡绅们说哪个官员是好官,哪个读书人有才气,那么百姓们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好官”、“才子”,心中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标签就种在了老百姓们的心中。

        不是老百姓们愚昧,更不是老百姓们智商低。

        这属于信息流通的原因。

        “燕王在金州使用奴隶。”

        “那些奴隶还被全部阉了,一辈子都没有后。”

        “真歹毒啊。”

        “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皇上难道不管?”

        “那是皇上的儿子,怎么会舍得惩罚自己的儿子。”

        应天府周边。

        各种的流言飞起。

        朱棣的名声在应天府,可以说是臭不可闻,百姓们心目中的大恶人,必然无法接受的统治者。

        这是官员最有力的武器。

        官员主要来自乡绅。

        哪怕那些不是乡绅出身的,例如景清这种。

        但是景清的好友,同窗,座师,恩师,同僚皆来自乡绅,这就是一张牢不可破的网。

        官员与地方乡绅牢牢的绑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链。

        “真敢啊。”

        朱元璋感叹道。

        官员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需要知道这是明初。

        如果放在明中期或者明末,任何皇帝都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清朝可以。

        清朝的基本盘不在乡绅,而在清朝于各地建立的满城,那些城市中的内城。

        满城不事生产,受外城的城市供养。

        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注定不会合流,而清朝统治者也不会让两者合流,满汉不通婚就是根基。

        而满城的监视,让地方乡绅不敢说任何不好的言论,否则会引来灭门之祸,长期下来,人们也就只敢拍马屁说好话。

        所以才有了古代名臣名将的后代族谱,都在清朝出现了,因为清朝的社会风气已经不要脸到了极致。

        买官卖官这种末世现象,在清朝已经成为了常态。

        当官就是为了贪,成为了清朝社会的共识。

        而编族谱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竟然成为了清朝的热门生意,只要有点钱的人家,都会为自己祖上找个名人。

        随着买官之风盛行,大家都有了官衔,买来的官身已经无法彰显自己地位,那我再给自己祖上找个名人。

        无数古代的名臣名将的族谱,在清朝突兀的出现了,成为了奇葩景象。

        所以谁谁谁说自己是谁谁谁的后人。

        大多不用信。

        清朝人留下的族谱都无法信,更不用说清朝写的史料。

        这就是一个谎言的朝代。

        那么现在的明初。

        朱元璋本该生气的,他也有这个实力压下这些下面官员和乡绅的动作。

        但是朱元璋迟疑了起来。

        许多事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到了国家的层面,朱元璋要想的更长远,而不是任由自己的心意乱来。

        如果是乱来的朱元璋,根本不会给那年蓝玉带军平叛西南的权力。

        为了大局考虑,保证西南平叛的胜利,他才给了蓝玉掌握军权的机会。

        为此他在第二年,需要在全国做出调动,布下万全之策,因为头一年他增加了蓝玉兵权。

        朱元璋心中叹了口气,气息从喉咙发出来。

        这位老人沉思着。

        按照他原本的主意,他准备让人去北平质问朱棣,让老四给予解释,来回几个月就过去了。

        可现在景清的主意,打断了他的计划。

        “景清还是能用的,可惜太直了。”

        景清是名好官。

        对于老百姓是好官。

        老百姓最怕的是官官相护,而能有不顾忌官场情面的官员,如此高尚道德的人又太稀少了。

        所以朱元璋一直没有拿景清开刀。

        就算当年景清藐视科道,朱元璋也只是冷藏了他几年,最后还是让他回到了朝堂。

        因为朱元璋从骨子里头喜欢好官。

        也从骨子里头恨透了坏官。

        高勉是个实干的官员。

        叶希贤也是个不惧权势,敢于向权势斗争的官员。

        如今到了景清。

        朱元璋不希望再有这类官员死去。

        至于叶希贤杀威棒下死去的军士,朱元璋并没有简单的以好坏来区分。

        这些军士的确在为王府隐瞒。

        隐瞒王府随意杀害官员的违法犯忌之事。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

        谁才是助纣为虐的帮凶?

        政治啊。

        “让老四来吧。”

        朱元璋累了。

        两边都是重要的,而两边的矛盾不知不觉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皇太孙已经受封了四年。

        在名分大义下。

        人们已经围绕在皇太孙名下。

        有无数的贪婪权势的人。

        也有无数为志向奔波的人。

        而朱棣。

        朱棣现在已经是朱元璋最满意的儿子,朱棣在北平,大明的北疆无忧。

        “如果老大还活着就好了。”

        朱元璋又一次想到了长子。

        长子啊。

        总是令父亲头痛。

        老四也是如此吧。

        “呵呵。”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两声。

        第二日。

        朱元璋下旨,让朱棣来北平受审的旨意传开,整个应天府都沸腾了起来。

        秦王的前车之鉴,令皇太孙一系已然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只要圣人同意调查,皇太孙一系的人就不怕查不出来,他们怕的是圣人把事情按了下去。

        如今。

        朱棣被要求来应天府。

        虽然不像前番秦王被抓回应天府受审,而是命燕王来应天府受审,有个十之六七的相似。

        许多人忍不住摩拳擦掌,等着燕王来应天府。

        朱高炽还在金州。

        他刚刚接见了刘英。

        这位日本百姓口中大名鼎鼎的大魔王,现在乖乖的跪在朱高炽面前,脑门紧紧的贴在石砖上。

        “不必如此,非重大场合,我不喜欢重礼。”

        朱高炽笑着说道。

        他还不知道眼前的人,为他带来了多大的麻烦,虽然这个麻烦,并不是此人故意的。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924816/1180851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