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220章 会做人情的新人

第220章 会做人情的新人


第220章  会做人情的新人

        王府后花园的拱桥下。

        几位小姐洒在鱼食。

        桥的下面,从外面引入的活水,让溪水干净的清澈见底,在河底,五颜六色的细砂粒,看得一清二楚。

        小鱼们成群结队,尾巴摇来摇去,在水的世界里往返巡回。

        “嘻嘻。”

        十岁的朱智明,王府年岁最小的小姐,兴奋的从竹栏探出身子,好想跟着鱼一样游。

        远处。

        凉亭中,朱棣皱起眉头,徐氏站起身,正要开口阻止,朱智明身旁的大姐朱玉英拉回了朱智明。

        看上去,仿佛在教训她,朱智明委屈的低着头。

        “有大姐在呢。”

        陪在凉亭的朱高炽,安抚了父母。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跑的不见了踪影,不过没人担心,他们有人跟着。

        今日阳光明媚,朱棣不日即将离开王府,前往辽东带领大军,趁着闲暇。

        朱高炽提议,一家人共聚花园游玩,因此有了今日之景。

        朱棣现在对朱高炽越发的满意。

        除了老大在道学一事上,显得木讷些,其余无论是公事,还是照顾家中姐妹兄弟之兄长气度,都令朱棣畅快。

        “为父已经向你皇爷爷开口,指明了郭家女,如果没有意外,事情大概是定了。”

        朱高炽没有多余的表情。

        郭家女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但是通过寥寥几笔,可以看出此女的确美貌。

        至于徐妙锦和郭家女谁更美,只能说各有千秋,很难评定,都迷住了一代帝王。

        在朱高炽看来。

        徐妙锦胜在才情,郭家女胜在品性。

        用后世的话说,徐妙锦是进步女性,郭家女是传统女性,在朱高炽心中,这两个词不是贬义词,不和其他贬义词挂钩。

        “父王获得了这个机会,能掌控辽东兵权,加上郭家的支持,希望父王不要浪费这个机会。”

        朱高炽诚心说道。

        他没有在辽东发展工业的计划,最近几年没有,因为辽东当下的底气太薄弱。

        如果未来他顺利入京城,那时候才是全国一盘棋。

        “怎么跟你爹说话呢。”徐氏抬起手,轻轻打了朱高炽胳膊一下,朱棣也被长子的话气笑了。

        “看来你在外面,使唤人使唤惯了,现在倒是安排起老子来。”朱棣故意瞪着眼睛。

        朱高炽没有被自己的“征北大将军”吓住,太了解朱棣了。

        朱棣丢开手里的瓜子,拍了拍手站起身,指了指朱高炽,“伱跟我来。”

        两父子离开了凉亭。

        徐氏没有担心他们,几年来两父子之间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自从老大在外头做事开始,朱棣从来没有再打过老大。

        去年。

        老二去卫所学经验,朱棣也从来没有再打过老二。

        “年前,御史弹劾王府,其中有一事,关于王府勾连倭寇,你说说看吧。”

        “此事儿子并没有隐瞒父王。”朱高炽跟在朱棣身后,解释道。

        “咱知道。”

        朱棣点点头。

        “想要最短的时间发展金州,需要富裕的人力,可辽东人口不足,无法提供需要的人手,所以借助倭寇的势力,从日本买奴隶使用。”朱高炽简明道。

        朱棣好奇的问道:“你不是从山东和南方招了不少人么,听说有几千人,这还不够?”

        “几千人能做什么。”朱高炽不以为然。

        “而且招去的是我大明子民,要控制劳作强度,不能亏了身体,只有不计后果的使用奴隶,才能最大效率的开发金州。”

        如果按照中华重工的模式开发荒芜的金州,不光效率低,最重要的投入成本太高,时间也长。

        最后的收益,从各方面综合下来,等于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回本,对经济的运作非常不利。

        用奴隶抵消这些负面,尽快打下金州的根基,然后换成工人接收成果,才是最有利的“买卖”。

        从国家层面上如此。

        “林场的工人,未来是发展成消费的群体,而奴隶工则是发展工业之初的消耗品。”

        “你果然无情。”

        朱棣再一次说道,不过脸上却没有不满之色。

        作为上位者。

        有时候总要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不但伤感情,还容易造成内乱,因此在朱棣看来,老大想出牺牲外人的利益,总比牺牲自己人的利益强。

        不得不佩服长子的想法,总是出其不意。

        “看来广东上奏的倭寇渐息之事,大概是因为金州的原因喽。”朱棣若有所思。

        “难道倭寇都与金州合作?”

        “也不能说全部,不过已经有了不少人加入了奴隶贸易。”朱高炽回道。

        “奴隶贸易?”朱棣念着新词。

        朱高炽一旁耐心的解释。

        奴隶贸易是可行的。

        大明最牛逼的地方是什么?

        文明产物——商品。

        华夏文明做到了自给自足,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商品,基本上华夏都有自己的产物可以替代。

        造成对外需求不多。

        海贸成本高,危险大,千辛万苦运来的商品,结果在中国卖不出高价,甚至卖不出去。

        除非是香料、象牙这种特产。

        而中华文明的商品,无论是周边势力与国家,还是阿拉伯、西方,都是需要的。

        丝绸,瓷器等,可以在世界所有地区卖出高价,十倍的利益,让人无法放弃。

        而想要获得这些商品,大多数需要用白银来换。

        可明朝国策,变相的控制对外商贸,避免这种交换模式,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

        倭寇不是机器,也是人。

        是人就会怕死。

        就和边疆民族总要抢掠内地,历史上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每次失败,同样会死人的。

        一切都是为了生活而已。

        所以朱高炽提供了新的模式,奴隶贸易。

        农业社会,对奴隶没什么需求,但是发展工业需要的投入多,那么对奴隶就有了需求。

        倭寇向金州提供奴隶,获得白银,或者直接换成商品,甚至是武器。

        倭寇在人生地不熟,蒸蒸日上的大明抢劫容易,还是在熟悉的国内,两百诸侯国抢劫容易?

        历史上,这段时期是倭寇消止的时期,这就是证明。

        而日本最稳定的时期,要在几百年后,德川家族统治,让两百大名势力被削弱的最弱的时代。

        那时候,日本才算是全国制度稳定。

        如今的日本,大名多如狗,倭寇的势力还要超过许多大名,但是日本太穷了。

        穷人手中,别人家的粮缸都是空的,无利可图。

        现在不同了。

        日本的穷人变得值钱,不但可以卖钱,还可以换大名商品。

        所以朱高炽没有担心倭寇不和他合作。

        “这是养蛊啊。”朱棣露出了担忧,“万一养出了蛊王,可就遗祸无穷了。”

        “倭寇是条狗,对于强者很乖顺,对于弱者则龇牙,如果咱大明一直强盛,不怕这些人不听话,如果咱大明衰弱了下来,别说倭寇,就是周边也会虎视眈眈,所以儿子并不杞人忧天。”

        朱高炽自信说道。

        “你心里有主意就好。”朱棣提醒了一番,见儿子有谋划过,也就没有过分劝诫。

        北平大剧院。

        座位爆满,一票难求,台子上的新戏,让观众们看得激动不已,纷纷叫好。

        “怎么样,把你演的不错吧?”

        火真故意说道。

        “去去去。”

        王真脸色红的像煮熟的虾子,幸亏灯线不明,让人看不出来,否则他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听说新戏来自小王爷的主意。

        可这他娘的把自己拍的太好了,让王真心中,有种莫名的情绪,又自豪又羞愧。

        总感觉身上像上了层枷锁,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样。

        其实也不错。

        王真突然想到,希望人们都这样看他。

        跟随人流离开了北平大剧院,听到周围的人在夸王将军,说王将军和岳爷爷一样的人物。

        王真低着头一言不发,他身旁的火真,眼神中有丝羡慕。

        忽然间。

        王真觉得这辈子没什么可求的,只现在的名头,填满了他的心,装不下其他东西。

        林场,船政,只要能帮助经济发展,提高百姓生活,王真不在觉得可惜。

        精神上的富裕,的确改变了王真。

        王真选择了留在林场。

        船政的势头,他看得出,一定会超过林场,原先是倾向负责船政,但是林场是根基,他现在改变了主意。

        于是。

        中华重工调来了新的负责人,韩奇,原河间站铁道站长,他和王真,在朱高炽面前,商议船政之事。

        “想要发展船政,有几大问题。”

        “首先船身龙骨需要大木,辽东不缺,但是木料需要经过处理,晒、裹油等,前期工作要几年的时间,反倒是制造的时间要短些。”

        “如今的渔船,多使用简易手段制造,使用时间不长,造的船也小,还能应付。”

        “而旅顺口晒了不少的木料,至少还要等一年,所以这一年如何发展,就要靠你的想法。”

        “还有鱼源问题,风浪问题,台风问题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大事,不能疏忽。”

        王真说的很全面。

        朱高炽听完后,觉得王真的确是下了功夫。

        韩奇的才能,强在组织能力。

        虽然需要学习,但是能从众多站长中脱颖而出,朱高炽信任韩奇,可以达成目标。

        朱高炽等王真说完,帮着补充旅顺外海的形势。

        黄海大部分水深六十米以上,最深处才两百多米。而东海平常水深就有三四百米,最深处有两千三百多米。

        黄海三面都有大陆挡风,被“几”字包围,海流平均流速十厘米/秒。

        海底平缓,海水不深,导致多岛多礁,让船只在大海上有丰富的立足点。

        黄海的平均波高多为0.1-0.7米,而东海的风浪,波高一般为0.8~1.9米,全海区年平均波高几乎均在1米以上。

        所以福建人出海,真的是九死一生。

        在山多地少粮食不足的环境中,仍然流传宁上山,莫出海的古训,可见福建出海之难。

        黄海出海最困难的程度,只是福建出海的最低程度。

        福建的优势,又是因为地理原因,虽然海浪大,但是容易发展外部贸易和移民。

        几百年来,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大多数来自福建。

        这些海外华人,为推翻清朝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海的优势有如此之多,而其靠内的渤海,以及辽东湾,那是比黄海还要稳定的海域,所以在旅顺发展渔业和船业,是朱高炽深思熟虑的计划。

        当下的时代,面临的困难,在所有的海域中是最轻的,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环境上的。

        朱棣离开了,朱高炽重新监管北平。

        王真也回去了旅顺,并带回了朱高炽的书信,分送给孙岩,邓兴兄弟。

        韩奇暂时留在北平,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旅顺,反而天天往总部跑,磨着各部门要资源。

        “你不赶紧去做正事,整日缠着我们,不怕小王爷不满。”财务部部长蔡文打趣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把刀子先磨快,才能提高效率。”韩奇笑着说道。

        蔡文无奈的摇了摇头,“各部门的调拨,都是年前预算好的,我可不敢和你开口子。”

        按照小王爷提出的模式,整个中华重工的体系,是计划分配制。

        例如中华重工根据各厂的报表,和对来年的预计,以及发展目标,制定出各厂的生产计划。

        各厂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原料,粮票,工人等等,做出报表上报给总部。

        总部各部门又做出预算,最后其中钱粮之事,归纳到财务部,由财务部拨款。

        同样。

        下游的铁矿,煤矿,杂矿等,都会根据中华重工的订单,制定相应的生产。

        包括蜂窝煤商会,也是遵照这个制度。

        “你让小王爷批各条子,财务部才好跟你特事特办,否则你就是踏破了我的门槛,我也不会松口的。”

        见到蔡文油盐不进,韩奇只能放弃,无奈的回头去求朱高炽。

        “去年全年,总部调了两百头耕牛过去,五百头骡驴,其余猪羊不算。”

        “你要在今年的计划之外,提高三层,有什么说法?”朱高炽纳闷的问道。

        “船政虽然和林场分家,但两者互相依存,想要达成百船计划,必定需要先发展好林场。”

        打造一百艘大海船,是韩奇的任务之一。

        “你倒是会做人情。”

        朱高炽不置可否。

        此事应该是王真来开口,他也的确开口了,可被财务部拒绝后,也就放弃。

        倒是韩奇能拉下脸面,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所以朱高炽并没有生气。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924816/1180855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