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41章 工程队与铁道

第41章 工程队与铁道


第41章  工程队与铁道

        “儿子的工业发展计划很庞大,让府里管家出面,干系太大不合适。”

        燕王府权利大。

        但是盯着的人也多。

        “由商人们自己去推动,是生意上的事,不干府里的关系,万一捅了篓子,也牵扯不到府里。”

        长子的回答,朱棣不置可否。

        真有人能有实力把矛头对向燕王府,还怕寻不到的由头。

        而没有实力影响燕王府的人,朱棣更不在乎。

        “虽然蒸汽机的理论,是儿子发现的,但是真正打造蒸汽机的却是工匠,所以儿子才提出专利,每台分润万三五两银子。”

        “太多了。”朱棣打断朱高炽的话。

        “不多。”

        朱高炽摇了摇头,急忙解释道:“专利期为三年,儿子并不亏。”

        “为何定的三年?”

        听到有限制,朱棣才有些认可,不再追究此事,但对儿子定下的时间却感到好奇。

        是随手为之,还是有意的呢?

        朱棣期待是后者。

        “三年是经过深思熟虑,既能满足万三的利益,又能不影响蒸汽机的发展。”

        朱高炽底气十足的回复。

        工业革命,它不是属于谁的。

        犹如一条河流。

        英国可能是最早发现的它,但不代表这条河流只能属于英国。

        不少的国家先后也开始工业革命。

        犹如专利法的诞生,而英国是比较晚,才引进了专利制度的西方国家。

        最开始也是三年和五年不等。

        逐渐延长到十年,十五年,十七年,乃至二十年。

        后面延长到二十年的国际专利法,已经脱离初衷,沦为限制别的国家追赶的手段。

        不能任由朱棣掌控话题,否则不利于自己想要的结果。

        是一场失败的交谈。

        朱高炽努力把后世看过的成功学,仔细回忆了个遍。

        一定要掌握谈话的节奏,控制自己的语气。

        如何从强势者面前掌控谈话节奏呢。

        抛出他在意的问题。

        “随着蒸汽机的作用,煤炭的价格会越发的低廉,成为便宜的燃料,必定能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宽大的书房里。

        朱高炽畅所欲言,朱棣坐着太师椅上一言不发。

        朱棣略微有些出神。

        长子变化让他有些欣慰,还有些不满。

        “但有个道理不会变,万物有起必有落,随着煤炭行业的兴盛,取代木柴成为百姓家中生火之物,那么靠木柴行业生活的人就会无以为生。”

        朱高炽郑重的告诉朱棣。

        “城中寻常人家,平日烧火冬日取暖,每年需要要用掉四十五担柴,估计六千斤上下,消耗两颗大树。”

        很直白的数据,一下子打动了朱棣。

        木柴来源一直是朝廷最重视的事情之一。

        为此专门设立了山厂。

        而且朱高炽还知道。

        未来的永乐四年。

        因为京城所需要的木柴来源逐渐减少,已经无法满足民间需求。

        眼前的朱棣,亲自派工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员去寻找地方,设立新的山厂,以解决木柴的问题。

        “此事,绝容不得马虎。”虽然长子没有明说,但是朱棣清楚的知道,靠着砍伐林木,运输木材,贩卖柴火养活了无数的人。

        如果真如长子所言。

        以后城中的百姓们都不烧柴,改用蜂窝煤,那么会有不少的人失去生计。

        第一次和长子谈正事,令朱棣总觉得不适应,言语间不知不觉有些含糊。

        态度严厉些吧,又怕打击长子的热情。态度温和吧,又怕引不起长子的重视。

        没办法。

        谁让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呢,当老子的也只能累心了。

        在外面的时候,朱棣可不会如此。

        “儿子有办法解决。”朱高炽胜券在握,信心越来越足。

        他脑海里不可计量的知识,在后世毫无用武之地,被称为所谓的垃圾信息。

        但这些垃圾信息在古代,哪怕是朱棣面前还是有些作用的。

        只会提出问题,只能惹人嫌。

        但是提出问题后,还能解决问题,立马就变成了人才。

        朱棣也是如此,听到儿子有解决的办法,态度重视了起来,不再把长子当做孺子。

        “你且说说看。”

        谈工业发展,谁会是他的对手?朱高炽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煤场的产量提高,需要的矿工会越来越多,可以去山场招募矿工,此乃其一。”

        “建立一个工程队,招募其余没有生计的百姓,双管齐下。”

        “工程队?”

        朱棣脸色有些精彩。

        队?

        何为队?

        队可是军事编制。

        小子想要插手军权?

        想起白日里朱能的事,朱棣忍不住又抬手摸起了下巴。

        换做其他的人当着朱棣的面,要搞所谓的工程队,就只个“队”字,立刻引起他的猜忌。

        但也就有眼前的长子朱高炽,能让朱棣压下心里的不爽。

        次子朱高煦都不行。

        朱棣虽然心里有些忧虑,却也没有打断长子的话。

        长子,是要撑起家业的。

        “煤的价格还有下降的余地,成立工程队,在各煤场修建铁路,从矿区直接修到北平城。”

        又是一个忌讳。

        “铁道是何物?”

        朱棣一脸的纳闷。

        长子从哪里学来的东西,尽是他没有听过的。

        不过人就是如此。

        越是别人说些听不懂的,还越是吃这一套,反而觉得高大上,有搞头。

        朱棣也摆脱不了这种习性,有种儿子成才的欣慰。

        世界上最早的铁路,诞生于十九世纪的英国。

        从最开始只能抽水用的蒸汽机,经过百年的技术发展,人们终于把成熟的蒸汽机装上了火车。

        同样。

        蒸汽火车最开始的运用也是用在了煤场之中,连接城市与港口,通往煤炭产地。

        火车的前期市场需求是用来拉煤。

        现在万三蒸汽机,只是初代产品,想要装上火车那是天方夜谭。

        抽水用的蒸汽机,与火车头上的蒸汽机,两者虽然都叫做蒸汽机,原理也相似,但其实已经是两种产品,划时代的产物。

        不过。

        抽水用的蒸汽机不行,却可以用马。

        马拉火车。

        本来是一个过渡的产物,但却正好合适当下。

        “铁道是一条专门的快速道路,可以比直道还要快速以及大量的运输商品,更可以运输人。”

        在最后一个字上,朱高炽拖长了声音。

        朱棣能听懂吗?

        当然能。

        长子的意思是,铁道可以快速的行军。

        “可以修到草原上吗?”

        朱棣无师自通,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能。”

        现在不能,未来一定能。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0924816/118214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