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赝品帝国 > 第77章 三无书院

第77章 三无书院


元晦先生怎么说?元晦先生还能怎么说?即便是朱熹那榆木脑袋能够放弃固有的华夷之防观点,迅速转变到现在为止还对本地民众保持着一定戒备的心态,单单只考虑到此举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他都不敢点头认同鱼寒提出的这个馊主意。(风雨首发)

        在最害怕自家人作乱,对武人防范唯恐有所不及的大宋朝,上书请求组建地方武装力量?兵源主要来自被称作蛮夷的西南少数民族,领头的更是那个有着先皇心腹后人嫌疑刚被踹到本地来兼职招抚使的归正之人?朱熹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此举根本不是什么闲得无聊找抽,而是活腻歪了在求着大宋官家给他们来个名正言顺的抄家灭族!

        鱼寒等混蛋孓然一身,就算是被官家给砍了脑袋也很难殃及到别人。但朱熹不行啊,就算朱熹本人有舍身取义的勇气,但他能不考虑到自己身后那个庞大的家族么?为了帮西南蛮夷解决这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就押上全族数百口人的性命,他还真没有这样伟大。

        想要朱熹甘冒奇险再次同意助纣为虐这事很难,但鱼寒却还隐约记得这榆木脑袋有个同乡在书中写过“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什么?陈元靓的《事林广记》还要等上几十年才会被创作出来?可他毕竟说过不是?有了理论基础做支撑,最终的结果当然就是某个混蛋糊弄得某个当世大儒稀里糊涂地应下了这倒霉差使。

        洋洋洒洒好几万字,既详细描述了罗殿地区面临的现实困难,更引经据典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一封由朱熹亲笔写成,却是署上了鱼寒这个兼职招抚使名头全的公文被送出,并且很快得到了官府的批复。

        同样是非常正式的官样文章,既对鱼寒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行为表示出了赞许之意,也顺带提出了他那两位顶头上司的殷殷期许。要求鱼寒既然要做这种教化当地民众宣扬大宋官家威严的事,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做好做踏实做到能让两州刺史及众多同僚都感到与有荣焉,能将此作为今后晋升的政绩。

        有认同,有赞许,还有期待,当然也少不了按照传统给制造点障碍。鉴于和武州及罗殿本地财力实在有限,两地官府也就不能为此事给与资金上的支持了,而为了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所以鱼寒申请的编制也别指望。至于那什么提供师资力量的请求,两州主官就当没看见,就这蛮夷聚居的西南边陲,哪有那么多的读书人送去陪鱼寒瞎胡闹?

        要什么没什么,鱼寒那两位顶头上司和同僚们做事也真够缺德的,简直就是既要驴拉磨又不给驴吃草。这要是换了个人,说不定就得怒火中烧干脆就辞官回家种地去。但鱼寒不会,这个混蛋不仅没有生气甚至还暗自窃喜,因为他提出这些要求本就没希望能获得任何帮助,只有遭到了拒绝才能让那些大人物们短时间内不好意思跑来瞎掺和。

        如今有了本地各寨头人的支持,又取得了官府允许实施的批文,再加上在地广人稀的罗殿随便圈个小山头这种事更是简单得连上报都可以省下。鱼寒也没再耽误什么,接获公文的当天就开始了学堂的建设工作。

        等等,不是招兵筹建地方武装么?咋又变成了办学?这个问题么……鱼寒的脑袋是不太灵光,却也并不太傻,一个能让朱熹想起来都感到恐惧的严重后果,他又怎么会忽视?而且当初若不是扯起了这面大旗,他又怎么能轻易就说服那个榆木脑袋出手相助?

        以办学做掩护实则编练私兵,这万一真碰上个不识时务的同僚前来视察该怎么应付?要说起来,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足以说明咱华夏民族的老祖宗们所要求培养的从来都不是应考机器,而是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栋梁之才!从商周至两宋,甚至到千年之后由金人余孽再次窃据中原后所建立的那个国度,期间还真没谁敢因为一个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过多而明目张胆地提出指责。

        至于这所略显另类的学堂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会在外敌入侵之时操刀子玩命,这事似乎也不难解释。就算有心之人忘了老祖宗那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训诫,也不记得班超弃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典故,他们也实在是没办法挑出太大的毛病更没胆子以此为借口将学校取缔。

        因为这是罗殿,是蛮夷聚居的罗殿,在这里读书的大多是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青壮,他们野性未脱做了点什么出格的事,顶多就算是受到的教育还不够,鱼寒这个负责主持工作的朝廷命官还需继续努力而已!

        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不仅仅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的麻烦足以应对任何前来找茬的无聊人士,更是意外地获得了本地各寨头人的鼎立支持。以至于原本是量入为出只打算招收三百青壮的学堂内,足足被头人们找出各种理由强行塞进了两千余人!更夸张的是,这些所谓的学子不仅自带干粮被褥自建校舍,甚至还带来了非节庆日舍不得吃的熏肉和藏在家中最隐密处少得可怜的那点存银充作束修。

        不过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从本地民众对于汉家读书郎的尊敬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极其渴望接受教育的。以前那是没有机会,现在鱼寒突然找出了这个借口来掩饰练兵的本质,岂不是正好如了他们的心愿?既能消除隔阂共御外辱,又能在这个过程中习文识字,就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除非本地民众全犯了傻才不会倾尽一切予以支持。

        再一次遭到了无情的拒绝,没能从官府获得任何帮助,这事多多少少也让各寨头人们感到有些失望,却无形中再一次帮助鱼寒抬高了声望。因为头人们已经意外发现,这个年纪轻轻的招抚使大人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堪称一流的师资力量。

        一个真能将四书五经给斜着背的朝廷命官,就这份能耐怕是放眼整个夔州路也是能排得上号的。如今人家却自贬身价负责指导后生们识字,又怎能让人不放心不感动?

        死记硬背没什么用?这话很有道理,可就算鱼大人公务繁忙抽不出空来对经典进行仔细讲解,那不还有个朱熹么?头人们是不清楚这位博古通今的大儒有多少本领,他们只是在听到一个消息后就立即打消了所有的顾虑。

        根据陪同凌文佑前去递送公文的族人回来描述,当听闻朱熹将留在此处任教时,别说是那些叫不上名号的大人,就连两位刺史都差点惊掉了下巴,直嚷嚷有空一定要来聆听教诲。能够让朝廷命官都为之敬仰的先生,谁还敢怀疑他的学问?

        除了这两位和天资聪慧却因女儿之身已经被各寨头人按照传统主动忽略的上官倩妤以外,仅是鱼寒身边的那些家伙也足以让头人们对学堂的未来充满信心。

        凌文佑是混蛋不假,却也是个财迷!不会计算天体推演历法,但要是论及丈量土地算账收税的能耐,头人们到现在为之还真就没见过比他更厉害的。而且这混蛋还极擅溜须拍马,对官场之道的研究甚至远在他的恩师朱熹之上。

        翟崇俭的本领不是特别高,但百步穿杨什么的,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众多头人可是已经亲眼见识过了,人家闲得无聊拉上族中那些优秀猎人玩以箭射箭的游戏,可从来都没失过手。就连那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跟个添头般存在的佟二牛,也早已凭借能够拔山扛鼎的力气获得了不少尊重。至于桑伯等昔日湖匪,别看他们在陆地上的个人实力不强,但合伙群殴却能把各寨青壮都给揍得个服服帖帖。

        文武皆备,这个学堂之内甚至还有能教授阴阳之学的老神棍。法海大师不但是佛家弟子还会道家术数,虽说那些装神弄鬼的本事没有鱼寒厉害,却也远非常人所能企及!更别说人家现在还有个亦医亦巫的黑大夫帮忙打下手。

        放在江南繁华之地或许算不上什么,却足以在西南边陲令人为之侧目的强大师资力量。不少头人甚至据此怀疑,即便是没有这次贼子入侵的事件发生,那位鱼大人说不定也是做好了要在此办学进而提高各族民众地位让他们也能象那些归明人一样谋个前程的打算。

        “大人!”有了官府的特许,有了最好的老师,有了最渴望接受教育的学生,各寨族人也没忘了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教学环境,而这件事也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柏博望头上。指挥着跟赶集一样跑来帮忙的村民放下各寨筹集的建筑材料,走到鱼寒面前主动询问道:“照如今这进度,怕是要不了半月就能将学堂建成。您看是不是该派人前往和武州花些钱把牌匾给制出来?”

        “这事就不劳大叔您费心了,本官可穷着呢,花不起那冤枉钱!”连刻几个大字都得请人帮忙,鱼寒还有脸自诩是专业的赝品商人?指了指不远处一块被绸布盖着的大木板,脸上也略微有些得意地介绍道:“那不,本官早就把牌匾给制好了!”

        “三无书院?”轻轻地掀开一角,柏博望觉得有些头晕,要说这字是不错龙飞凤舞的有些名家派头,只是这书院的名头是不是太过那啥了点?乍听起来,就跟个假冒伪劣产品似的。

        “嗯!无欲无求无争斗,这可是本官与元晦先生商议多日后对进入此地的学子们提出的希望,自然也作为了书院的治学理念,不刻在牌匾上当作名号哪成?”心里想的是一回事,用来糊弄朱熹和各寨头人的借口又是另外一回事,鱼寒对于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还是挺满意的。

        ...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1153/92449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