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漂(十八)
匠闾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邓主任跟我说,从现在起,公司新成立一个外联部,由我担任经理。当然,这个部门目前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符总通过邓主任给我下达了一项任务,让我下周一去北京出差,到农业部去办理一份批文。
这份批文是关于琼美公司从加拿大进口两艘千吨级二手渔轮的进口批文。邓主任让赫秘书把有关资料找出来交给我,由我起草一份进口渔轮的申请书。
接着,邓主任又安排赫秘书向财务部借款,先帮我订机票,再给我去印一盒外联部经理的名片;然后帮我买一部一千块钱左右的手机并开通中国联通的账号。在这家公司,配置一部手机是部门经理可以享受到的待遇。
我从上海带来的手机卡,在琼州接听或拨打电话,要收漫游费,使用成本极高。如果敞开用起来,我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付电话费。所以,我自己的这部手机一般只用于显示来电号码,就像十年前流行的bb机一样。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邓主任喊我跟他一起到公司食堂去吃午饭。部门经理属于公司的中层干部,在工作日可以在公司食堂里享受一顿免费午餐。来公司上班后的前三天,每天中午我都是自己到外面的小饭店里吃一份五块钱的面条。
琼州天气热,人们有午睡的习惯。在琼州,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在作息时间表上都安排有午睡时间。我没有午睡。我要利用午睡的这两个小时,把这份进口渔轮的申请书用钢笔起草好,再修改、誊写出来。
赫秘书中午也没休息,她帮我订机票、印名片和买手机去了。下午上班铃一响,赫秘书就回来了。她告诉我,给我订的机票是下周一中午的航班。周一上班时,她会把机票取回来交给我。
我把自己写的这份申请书文稿交给了赫秘书,请她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
赫秘书是满族人,刚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不久,随父母亲来琼州工作。她是科班出身,文字功底好,打字速度也快。不一会儿,这份申请书就打印好了。我仔细检查了一遍,内容准确无误;而且原文有两处在文字表达上有瑕疵,赫秘书还帮我做了适当修改。这份散发着墨香的文件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文件的标题与正文的字体、大小及行距,都设置得标准规范,显示出这位名校毕业生所具有的极高的专业素养。
这家公司虽然薪酬待遇不高,却人才济济。这不禁让我生出一番感慨:“真是糟糠养贤才啊!”
也许,像邓主任、游经理、卢员外、赫秘书、还有我,都对这家公司的未来寄托着美好的期望吧!
今天是星期五,时间很紧。我马上把打印好的这份文件交给邓主任,让他审批。他只匆匆地扫了两眼,说了一句:“张经理办事,我放心!”就在文件的落款处盖上了公章。
从张总变成了张经理,这个称呼听起来有点刺耳。何况还是一位月薪只有一千多块钱的经理。我的心情难免阴沉起来。
不要紧,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取出一帖珍藏在心底里的良药。
在文革后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两年,大学新生的录取比例只有百分之几,考取大学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当我刚刚踏进大学校园时,心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填着满足。在食堂排长队就餐本来是一件令人烦心的事,可当我第一次走进江城机院的学生餐厅,排在长长的就餐队伍后面,我竟然一点也不着急。不管排多久,我都能够保持着怡然和美好的心情。
这是我从来未曾体验过的一份心情,我觉得它很奇妙、很美好。于是我就将它珍藏在心底,让它成为一帖良药。从今往后,每当我遇到烦恼和挫折,我就把它取出来,让它发挥其特有的治愈效用。
我这样的感受,也许有些读友们会觉得奇怪。这样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也值得这样小题大做地做文章吗?也值得把它埋藏在心底,成为一帖良药吗?
按照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我觉得值得。当时的那份好心情,非同寻常,值得我把它珍藏在心底。每当我遇到坏心情的时候,我就回想起当时的那份好心情。我把它复制一下,粘贴在坏心情上面,坏心情就变成了好心情。这样一份珍藏在心底的好心情,不就相当于一帖可以治病的良药吗?
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坏心情变成好心情,在心理学上,大概叫自我暗示吧?这样的一种自我暗示,我一生都在使用。我觉得这种方法十分有效,所以分享给大家。望读友们万勿见笑。
我们再言归正传。
邓主任说了一句:“张经理办事,我放心!”并在文件的落款处盖上了公章之后,马上就喊来了面包车司机老王,让他开着面包车送我去省政府办事。
琼美公司进口二手渔轮的事儿,符总可能事先已经在农业厅主管领导那儿通过气,所以,事情办得很顺利。农业厅主管渔政的领导帮我签了字,并让我去办公室盖上了大红公章。
周日我给大江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关于我下周一去北京出差的事儿。他问我乘坐的航班是什么时间的,我说是中午的。大江说他周一也去北京,他订的航班是下午的。他让我住到琼省驻京办事处招待所去,他也在那儿下榻。
周一上午我去公司借好了旅差费,又接过赫秘书递给我的机票、手机和一盒名片,然后乘坐老王师傅的面包车去机场。
我找到琼省驻京办事处招待所,已是晚餐时分。我开好房间,去招待所食堂简单地吃了顿晚饭后,就坐在招待所一楼大堂里一面看报纸,一面等候大江。
过了一会儿,从招待所门外进来一位男子,年纪约摸五十岁上下。他中等身材、肤色黝黑、身板结实、眼神执拗;虽然他一身西装革履,但仍然掩饰不住那一份朴实的农民本色。
我的眼神在他脸上停留了一会儿,觉得他似曾相似。他也盯着我看,似乎也认识我。
我站起身。他一面走过来和我握手,一面问我:“你是高仓满的同学吧?”
“是啊!”我赶紧答道:“你是仓满姐夫吧!”
我想起来了。我俩有过一面之缘。那还是在十八年前,当时高仓满刚刚考取研究生不久。有一次,我正好在他的研究生宿舍里,他姐夫给他送寒衣来了。
当年,他姐夫是运输专业户,成天开着机帆船在长江中下游经营货运业务。他每次来看仓满,就把船停靠在我们学校后面的长江岸边,然后再步行十几分钟从学校后门走进来。
那时候的仓满姐夫,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我们学校后门外的长江岸边,就是他的码头;他那艘运货的机帆船,就好像是他的私家游轮;悠悠长江,任他驰骋!
他赚了钱之后,就自费去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毕业以后再回家乡重操旧业。可这时候的运输市场和几年前相比,已是今非昔比。长江水运市场竞争激烈,而柴油价格又猛涨,生意十分难做。他一连几年连续亏损,把老本都亏光了。实在不得已,他这才想起来,要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是他韶华已逝,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他手中握着的文凭虽然是名校发的,却是凭自费得来的。显然,这样的文凭含金量有限,它与通过高考录取的正规大学毕业生手持的文凭相比,有天壤之别。
我心中隐隐地预感到,仓满想让大江帮他姐夫这个忙,我估计有难度。后来,事情确实如我所料,这个忙,大江确实没有帮得上。
仓满姐夫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嘎然而止,转而去读书。当年的他,在家乡声名远播。自己赚钱读名校,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在当地,他作为一个励志有为的青年,被广为传颂。
仓满姐夫在赚钱的黄金时间离开商场去读书,放弃了致富的大好机会。看着昔日辉煌的企业家成为了眼下落魄的失业者,一丝同情之心情不自禁地从我的心眼中冒了出来。我语气委婉地问他,你这样做值得吗?
他看着手中我刚才递给他的名片,没有正面地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你好好的教授不当,去干这个跑腿的经理,你值得吗?”
我无言以对。他问得好。也许,我俩都走了一条不适合于自己的道路,现在问值得不值得,已经没有意义了。
仓满姐夫缓缓地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道路只管往前走,到处都是风景。”
他这句话说得好,有哲理!他不愧为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读过书的人。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2439348/166539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