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道天下 > 第565章 意外收获

第565章 意外收获


  周忠在襄阳住了两天,饮食很丰盛,但他想见的人却一个也没见到。

  刘表派人守住了驿舍,名为保护,实际软禁。

  带兵的蒯祺很客气,言辞恭敬,就是不让周忠出门。周忠要见人,他也可以派人通传,但结果却是一个也没来。不是不在襄阳,就是找不到人,至于真实情况,谁也不知道。

  周忠倒也不意外。他很快就弃了努力,和蒯琪聊了起来。

  蒯琪是蒯越的从子,年方弱冠,刚刚成亲,妻子是琅琊人诸葛氏。

  周忠立刻想起一个人:琅琊人诸葛玄。他在寿春时,听袁术提起过此人,袁术曾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想借此控制豫章郡。但诸葛玄治理能力有限,尤其不擅长军事,因山民叛乱,弃郡而走,据说是到荆州投奔刘表了。

  周忠一问,蒯琪就笑了。他的妻子正是诸葛玄的从女,不过诸葛玄本人不久前病故了。

  周忠咂了咂嘴,暗自叹惜。

  他和诸葛玄也曾有一面之缘,诸葛玄比他还小几岁,不想竟已经去世了。

  “除了你的妻子,还有其他诸葛一族的人在襄阳吗?”

  “内人还有一个姊姊,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明。此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诸葛亮,字孔明,年方十七。一个叫诸葛均,年方十三,尚未有字。”

  周忠想见见诸葛亮。蒯琪却说,诸葛亮不在襄阳城,他们弟兄两个在隆中,躬耕自读。

  周忠很意外,又问了一些诸葛亮的情况。蒯琪虽是诸葛亮的姊夫,却对诸葛亮不太感兴趣,寥寥几语后便一问三不知。

  周忠很奇怪,没有再问,却记在了心里。

  两天后,周忠辞行。刘表亲自送他出城,看着周忠上了船,这才放心回去。

  过了汉水,周忠一路急行,当晚在邓县留宿。

  他让儿子周昉带着他的名刺去隆中,务必要找到诸葛亮,请他来邓县一晤。

  周昉很不解,那么多的人才聚集在襄阳城,你都没见着,见一个才十七岁的诸葛亮有什么用?

  周忠笑笑,问周昉道:“如果是你,背井离乡,来到襄阳,人生地不熟。长辈死了,两个姊姊嫁给了襄阳的大族,你会带着弟弟去城外定居吗?”

  周昉不假思索的说道:“既然与本地大族结婚,自然是想借以安身立命,为何要偏居城外?”

  “这就是你不如他的地方。”周忠感慨地说道:“如果换了公瑾,他很可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依附他人,难免被人左右。躬耕自读,才能保持独立。隆中虽在城外,却不甚远,有什么事,求援不难,可是这个距离又足以让那些不想见的人却步。”

  见周忠将诸葛亮与周瑜相提并论,周昉不敢怠慢,带着周忠的名刺去了。

  第三天中午,诸葛亮跟着周昉来到了邓县,与周忠见面。

  第一眼看到诸葛亮,周忠就松了一口气。

  这次襄阳之行,他不会空手而归了。

  诸葛亮虽然才十七岁,身高却已经接近八尺,相貌端正,双目有神,有着同龄人中不多见的沉稳。即使是周忠最欣赏的周瑜,也未必能胜过他。

  两人见礼之后,周忠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的问道:“你隐居隆中,可知天子事迹?”

  诸葛亮拱手道:“还请周公指教。”

  周忠便从华阴之战说起,一直说到韩遂统兵进驻关中备战,天子留驻金城。他身为豫州牧,最近一年多又与袁术同城,能够接到朝廷的邸报,也知道袁术的女儿、女婿传回来的消息,对天子的行踪大致还是清楚的。

  最后,周忠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诸葛亮。“你愿意辅佐这样的天子吗?”

  诸葛亮沉吟片刻,反问周忠。“天子圣明,知人善用,只是我年纪尚幼,学疏才浅,周公何以如此郑重其事?只是因为与我叔父有旧吗?”

  周忠抚着胡须,摇摇头。“我只是觉得你隐居隆中的想法,与天子不回洛阳的决定异曲同工。能不为眼前近利所惑,立足于长远,不惮于劳苦,绝非普通人能做得到。你们虽然年轻,却都是有大志向的一世豪杰,应该能君臣相知,共兴大业。我老了,如果能为天子进一英才,有助于中兴,此生足矣。”

  诸葛亮想了想,躬身一拜。“愿从周公之教。”

  ——

  周忠带着诸葛亮,赶到了宛城。

  骠骑将军张济亲自出迎,热情倍至。军师丁冲也非常客气,对周忠执子弟礼。

  周忠老怀大慰。

  他这两年虽说挂着豫州牧的官职,实际上是被天子踢出了朝廷,袁术对他也没什么尊敬可言。这次铩羽而归,重回朝廷,他已经做好了被人嘲笑的心理准备。刘表那般待他,他也只是生闷气而已,没有与刘表理论。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起起伏伏,这点自觉还是有的。

  见张济这么客气,尤其是丁冲如此恭敬,他很高兴,感觉到了一丝温暖。

  “幼阳,你太客气了。”周忠笑道:“我受不起啊。”

  “不然。”丁冲一本正经地说道:“周公是我本州的州牧,理当如此。”

  周忠有点尴尬。“可惜我徒有其名,却未能踏足豫州一步。”

  “刘备也未曾踏足本州,却以刘豫州自居。周公有天子诏书,纵使未曾踏足豫州一步,也是堂堂正正的豫州牧。”丁冲挽着周忠的手臂,态度诚恳。“周公虽势穷,辗转来归,对朝廷的心意日月可鉴。归朝之后,天子必能重用。”

  “借你吉言。”周忠很感激,握着丁冲的手臂,重重地晃了两下。“幼阳,两年不见,你越发有大臣之相,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丁冲哈哈大笑,请周忠上车,一起入城。

  “周公,我们先去看看南阳学堂吧。”丁冲说道。“骠骑将军治理南阳两年,这是最大的政绩。”

  周忠心领神会,一口答应。

  他在襄阳的时候,就听人说丁冲这些年在南阳挖了不少人,不仅在张济的军中推行教化,还设立了不少学堂,招收庶民子弟读书。虽说张济、丁冲的个人名声不好,这一举措却是深得人心的,连刘表都不好说什么不是。

  毕竟教化是儒门最为推崇的德业,刘表本人在襄阳也是大力推行教化的,只是他与张济、丁冲教化的对象和目标都有所不同。

  刘表针对的是读书人,而张济、丁冲针对的却是普通百姓、庶民子弟。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4457301/6805459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