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道天下 > 第912章 上下求索

第912章 上下求索


被庞统一言点破迷津,辛毗浑身轻松的同时,又有些沉重。

他想起了荀攸。

荀攸送他来行在,除了救人的想法,更多的是觉得他杀伐不够果断。或者说,还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照搬张昭在渤海的度田方式。

当时他理解不了,现在他有点反应过来了。

天子和天子身边的人有着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不仅年轻,而且思路活跃,更少迂回,而是直指本原。

与他们相比,自己虽然刚到而立之年,却暮气沉沉,很多想法还停留在以前。

比他年长的荀攸却已经跨过了这个阶段,紧跟天子的步伐。

“士元今天没在御前当值?”辛毗和庞统攀谈起来。

庞统今天不当值,遇到辛毗纯属意外。见辛毗有意结交,他也不反对。

他在天子身边,清楚天子对汝颍人的态度。在不刻意笼络的同时,也不会拒绝,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辛毗比荀或、荀攸还年轻些,只要他能调整思路,将来还是有前途可言的。

两人聊了起来,辛毗顺势还向庞统咨询了入城为间的方桉。

按照庞统的建议,他进城之后的目标不应该是审配、田丰,甚至不应该是袁熙,而是审配身边的人。这些人是审配的爪牙,但他们又不想跟着审配送死,有被策反的可能。

只要能说动这些人,就算审配下令杀人,执行起来也没那么顺利。

这样一来,袁熙及其麾下的将领才有救人的可能。

仅凭辛毗一人,是做不到这些的。

说到具体的问题,辛毗思路很清楚,毕竟他对城里有哪些人,那些人又是什么心态掌握得比较清楚。庞统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并在有可能的时候,将这些方桉传到天子耳中。

庞统的态度,本身也能为辛毗提供一种参照。

某种程度来说,庞统的态度有可能就是天子的态度,他们的思路是一致的。

两人说得很投机,半天才拱手告别。

——

辛毗没有立刻进城,他先来到冀州印坊,找到了卑湛。

在表达了对卑湛的谢意,又转达了张郃的问候后,辛毗再次请卑湛帮忙。

写几篇关于朝廷对冀州的政策,以及将来冀州人出路的文章,并印制上千份。他准备将这些文章带进城里,广为分发,说服城里的冀州人投降,不要陪着审配一起发疯。

朝廷没有对冀州赶尽杀绝的意思,他们大可不必玉石俱焚。

卑湛对这个方桉非常赞同。

他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如何实施。辛毗有意,他求之不得。

卑湛迅速将这个消息转告了甄宓。

他可以写文章,但印制需要甄宓的同意。

甄宓也对这个方桉表示了支持,并且提了一些建议。

除了卑湛可以写文章,还可以选一些邸报上发表的文章带进去。那些作者的名气比卑湛更大,文章也写得好,说服力很强。

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城里人看到天下人——尤其是中原士大夫——的态度,放弃不切实际的希望。想以身为饵,等待中原士大夫的响应,实是在愚蠢之极。

辛毗深以为然,对甄宓刮目相看。

天子让甄宓主持冀州印坊果然有道理,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见识和手段。当初田丰还想让袁熙迎娶她,现在看来,袁熙根本配不上她。

由甄宓之口,辛毗又了解到一些唐夫人的事情。

知道唐夫人陷落西凉军营,为贾诩所救,后来又随天子东奔,在河东组建印坊的经历,辛毗心里很不是滋味。

颍川唐氏因是阉竖,向为士大夫不齿。如今唐夫人组建印坊,印出天下最好的书籍,士大夫们都以河东印坊的文集自夸,多少有点讽刺。

时代变了。

——

辛毗一连几天都在印坊,除了与卑湛商量文章之外,也对印坊多了一些了解。

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由卑湛编制的那些启蒙字书。

卑湛放弃了《仓颉篇》这样的成熟字书,选用最为常见的两千字,编写成朗朗上口的诗句,供没有任何基础的孩子学习。就篇幅而言,不到《仓颉篇》的三分之一。就选字而言,几乎去除了所有的生僻字,只留下常用字。

辛毗开始有些不理解,后来与卑湛闲聊时请教了一下,才知道其中区别。

《仓颉篇》虽是字书,但那是为有心入仕的人准备的启蒙教材,所以需要知道大量的书面用语。而他编写的字书是为普通百姓准备的,这些人大概率没有机会入仕。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能阅读朝廷、郡县的公文,顺便再会读写一些常用的文书如地契、买卖合同之类。

所以,常用字就够用了。

相应的,现在对诏书、公文也有类似的要求,要简洁易懂,要让人经过基础教训的人都能读懂、听懂,尽可能减少因看不懂而被人欺骗的可能性。

为此,卑湛还拿出一些印好的公文给辛毗看。

如今朝廷印发郡县的公文都由冀州印坊印制,然后送到各郡县,印坊是第一道关口。凡是印坊里的校书觉得不够平易的,都要打回去修改。

看了那些如同白话的公文,辛毗却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

当天子的诏书能够直达闾里的普通百姓,当每一个百姓都知道朝廷额定征收的赋税,郡县从中做手脚的机会显然会大大降低,太守、国相、县令长的权力无形中就被限制了大半,上瞒下压的难度也将大大增加。

卑湛是个纯粹的书生,没做过官吏,不知道他做的这些事对士大夫是何等威胁。

天子这是要绕过士大夫,直接与百姓对话啊。

怪不得他那么自信,根本不在乎汝颍人的死活。

他岂止是不在乎汝颍人的死活,他是要剥夺整个士大夫阶层的特权,将士大夫变成普通的民。


四民皆士,四士皆民,唯有皇权高高在上。

辛毗为此忧心忡忡。

他很想去问问天子,但他又没有这样的胆气。

他能说些什么呢?是劝天子放弃这样的做法,还是要求天子也和士大夫一样,成为普通人?

好像都不行。

辛毗越想越头疼,最后给荀或写了一封信,讲述了最近的见闻,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乡党之中,他最敬佩的就是荀或,而以目前的形势而言,不出意外的话,荀或也将成为汝颍人,甚至是关东士大夫的领袖,有疑惑,问荀或,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收到荀或的回复之前,卑湛已经准备好了辛毗需要的东西。眼看着秋收将至,天子已经开始移营,准备进逼邺城,辛毗匆匆起程,借助张郃的帮助,悄悄地潜入邺城。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4457301/7015237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