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 > 第二十二章 崔琰慧眼识人

第二十二章 崔琰慧眼识人


  理不足则多辩。

  越是没有道理的人越善于辩解,本身无理之人,没有底线原则,多巧言令色,其实只不过是遮掩自己空虚的实质。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其实,掌握大道之理的人,不需多做辩驳,时间会证明他们的正确。

  他们只需默默耕耘,等待收获成果的一天,惊艳众人。

  层次相同的人,无需争辩;层次不同的人,何需争辩?

  情不足则多仪。

  孔子云:礼者,敬人也。所谓礼节,并非阿谀奉承的繁文缛节,不过是内心保持着对人的基本尊重与敬意。论语有云:人无礼,无以立。说的是: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论语又云: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是:尊重别人的人,也能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

  都说凡事过犹不及,正因为“礼”在中国人心中之重,很多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特别怕“失礼”。因此,他们准备好了一整套应对各种场面的客套话,甚至可以配上各种表情,还有演戏般的动作,可以让自己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殊不知在你与对方刻意保持礼节的同时,你也在拒人于千里之外。

  越是陌生人越应该注重礼节,因为这个时候双方都不了解,共同的礼节性的语言和行为可以避免误判,对双方正常交往和达成共识有帮助。这个时候,礼节就是表达尊重的最好方式。

  但如果本就是很亲近的人,双方已经互相了解,再表现得彬彬有礼,这样的一种客气并不会使与你亲近的人觉得受尊重,反而会感觉疏离。

  几天之后,来到邺城的陈到,没有直接去找袁绍,也无法直接找到袁绍,而是他听出崔琰的府邸,上门拜访。

  关于崔琰,不但莫连山记忆深刻,就连陈到也是记忆深刻,因为他们父辈认识。

  东汉末年的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热衷于武功。二十三岁时他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论语》等古籍,到了二十九岁时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了没有一年,徐州闹黄巾军,粮谷十分缺乏,郑玄只好停止授学,辞谢众学生。崔琰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回归,在家中以弹琴读书自娱。

  (崔琰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不仅是在求学中获得,也是在乱世中不断觉悟和自学得到的,为他以后识人用人打下基础。所谓反以知古,覆以知今)

  大将军袁绍听说他有才华,就派人征召崔琰。当时袁绍的士兵专横暴虐,挖掘坟墓,崔琰规劝说:“对士兵不进行教训,战斗力就不会强大。现在道路上尸骨暴露,百姓未见到您的德政,应该命令各个郡县掩埋尸骸,以显示您的爱心和仁慈。”袁绍很赞赏,于是让崔琰作了骑都尉。崔琰又规劝袁绍:“百姓都支持顺从朝廷的一方,不如谨守治境,向天子述职,以便安定本地区,再图发展。”袁绍却不听从,最后在官渡大败。

  (崔琰在冀州名声很大,可是袁绍无德无能,还自负蛮横,自取灭亡。崔琰与他的交往也让自己逐渐地积累了很多识人的经验。这就是鬼谷子所说的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曹操打败袁氏后,兼任冀州牧,征召崔琰任别驾从事,对崔琰说:“昨天查核户籍,可以达到三十万之多,冀州可称得上是大州了。”崔琰回答说:“现在冀州的百姓尸骨遍野,没有听说王师以仁政为先导,救民于水火,反而却算计甲兵多少,把它当成头等大事,这难道是百姓所期望的吗?”曹操肃然动容,向他表示歉意,当时宾客都大惊失色。

  曹操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城辅佐曹丕。曹丕却经常外出打猎,兴趣全在追逐猎物上。崔琰上疏规劝说:“袁氏家族富强,而其公子放纵,游玩作乐,袁氏虽然拥有百万民众,地跨整个河北,却没有立足之地。现今国家衰败,您却身临险地,志向只限于猎获野鸡兔子这类娱乐,忘了国家社稷,实在使有识者痛心啊。”曹丕于是烧猎具、弃戎服,安心治理朝政。

  (崔琰正直,不畏强权,敢于讲真话,也善于通过曹操父子的言谈判断其志向。虽然他知道曹操也不是东西,但是却能统一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就屈尊降贵)

  魏国刚刚建立,任命崔琰为尚书。这时尚未立太子,临菑侯曹植有才华而且有爱心。曹操犹豫不定到底立谁为太子,崔琰信不封口地建议说:“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曹植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十分赞赏崔琰的大公无私和高风亮节,喟然叹息。

  崔琰与司马朗友善,他的弟弟司马懿正值壮年,崔琰对司马朗说:“你的弟弟聪敏明哲公允,刚强果断英勇,几乎不是你能比得上的。”司马朗认为不是这样,而崔琰总是坚持这个看法,结果司马懿果然成就非凡,他的哥哥只能仰其鼻息。

  (崔琰对曹丕和司马懿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一定是建立在他与其深入交往的基础上,时间久了就能通过其言行、喜好、志向,以及待人处事的真诚程度加以识别)

  崔琰的堂弟崔林,年少时没有名望,即使是亲戚也大多轻视他,崔琰却常说这人将大器晚成。涿郡的孙礼、卢毓刚刚进入魏王军府,崔琰又评论说:“孙礼诚信耿直,刚毅果断,卢毓清醒机警,深明事理,百折不挠,都是可做三公的人才。”后来崔林、孙礼、卢毓都官至宰辅。

  鬼谷之说得一点没错,崔琰正是通过他的几种识人术来选拔人才,也是通过这些识别出袁绍必败、曹操奸诈。崔琰不是预言家,但每次言中。这说明他善于从一个人的内在东西分辨其能力和贡献大小。只是可惜崔琰后来还是被曹操杀了,这其实崔琰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临死前他大义凛然,毫不动容。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5250749/6364921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