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孙科炎;董晓孝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陆续创作并出版了一系列应用心理学的图书,涉及组织沟通、社会交往、职业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但有一点遗憾——这些图书并没有系统的规划,因而略显零散,无法让有兴趣的读者窥知心理学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全貌。这套书,是我们为弥补这一遗憾而做出的一次努力。
近几年,心理学受到了普遍关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某个心理问题、心理学原理、心理活动机制的把握和洞察都可能广泛地影响到个人的家庭、职业、社会生活,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普通大众读者与专业心理学知识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鸿沟。
专业心理学知识是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过去,很多人可能认为心理学很神秘,和普通人相距甚远。其实,心理活动也许很神秘,但心理学的研究并不神秘,而是复杂。它更像是逻辑测算一样,需要复杂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推测论证、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比较、重复性验证等等,最终尽可能精确地呈现研究结果。所以,专业心理学研究及相关著作可能并不如大众读者期望的那样简单易懂,至少不会是想当然的那样充满乐趣。
这无疑是很多大众读者无法深入理解心理学专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看到,心理学大家们有许多严谨的专业著作,但这些著作鲜有人真正能够看完,更别提深入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心理学理论了;我们更看到,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所提出的各种各样实用的、严谨的心理技术,人们也未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受其中的奥秘。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组织了一批专业的心理学研究工作者,试图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以贴近大众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搭建一个从专业心理研究到大众心理读物的桥梁,这也正是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的使命。
现在,我们把这一使命的初步成果——“《学心理,用心理》系列丛书”呈现给读者。并且,我们将不断地推进这项工作,读者朋友也将不断地阅读到我们的作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您满意。
这套书是我们再次努力的起步。这套书也是读者初步了解心理学的一套基本的普及读本,确切地说,是心理学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普及读本,这些领域包括个人修炼、婚恋、职业、社会交际、管理以及领导等等,共计14本。
回忆起来,从计划做这个工作开始,到今天正式出版,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思路——这些思路也正是这套书的价值所在:
(1)科学性和专业性。本系列图书创作出版的目的之一是普及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也可能通过自身的感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心理活动的状态,也许你的理解与本书所阐释的内容未必完全吻合。
但是,专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各种成因,它们也许是深刻的,也许是简单直接的。但无论它们是什么,我们都以专业心理学研究为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尊重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并以他们的研究结果为依据讨论各类问题——我们的目的在于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汁原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2)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如前所述,专业心理学著作对大众读者来说确实有些晦涩难懂,或者即使易懂,也缺乏可读性,这阻碍了读者阅读的欲望。而我们这套书试图修正这一不足,在尊重科学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保证内容的可读性。
(3)侧重于实际应用。心理学是一门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这套普及读本同样讲求解决实际问题。在这套书中,我们虽然讨论了某个领域的基本心理特性、基础心理要素,但我们的重点仍是讨论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乃至生活和命运。实用性,是本套书的重要特色之一。我们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着心理学方法论展开的。
(4)尽可能体现应用上的全面性。每一个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它的特殊性,比如同样一个心理学定律,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与在个人生活中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解释。为了让每一个应用领域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都独立地、全面地得到阐释,我们完全按照应用的标准选择每一个“知识点”,这中间可能出现看似重复的收录,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读者朋友要加以留意。
回过头来看,这套书的创作和出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落笔之际,特别感谢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的所有同事,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有了这样一套完整的书稿;同时,也感谢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同仁,没有他们的支持,要让这一套书如此顺利出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读者朋友们,正是读者朋友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诚望读者朋友们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
孙科炎
2011年3月于北京
本书是经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简明指导读本。本书的出发点不仅仅是揭示人类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现象,还通过分析研究各种经济现象使人更加清楚地认识自身,进而缔造自己的积极行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方式。全书共分八章,包括人性假设、人性预期、供给与需求心理、交换关系、成本利益、边际效用、刺激作用、博弈论等八个主题,这八个主题也是人们经济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的重要方面,囊括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几大学科板块的内容,可以说是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全方位研究和呈现。对个人培养正确、积极的经济行为,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学科,了解经济学是一门理解我们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下面这些问题:
油价又上涨了,你会选择自己开车上班还是乘公交上班?
为什么日本发生核泄漏,中国和美国分别引发了抢购食盐和碘化钾的风潮?
为什么网络团购会那么受人欢迎?但人们为什么还是要去商场买贵重东西,而喜欢在网上掏小东西?
类似疑问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也都隐藏在经济学的知识中。经济学是与个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自觉地运用了经济学的知识,我个人实际上都需要一点经济思维。而经济学家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至少是“更经济”的生活。
但是,要理解经济学,你就必须理解与之相关的心理学。因为经济学的很多现象都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实际上,经济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恰恰也是因应这种需求而生的。经济心理学发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由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共同倡导而形成。
从一开始,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就是针对人的心理与经济行为的互动关系展开的——例如,“期望”是怎样影响个人的消费行为的,或者我们在购买一件商品后,如果后悔了,会怎样影响我们后续的消费行为等等。
诸如此类表明经济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启发意义的。
这本书是我们对经济心理学通俗化后的成果——说到底,经济心理学有时候可能是简单的,有时候也可能是复杂的,但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一般非经济学专业的大众都鲜有途径对经济心理学加以系统的了解,更别谈有效地运用了。所以,我们撰写了这样一部普及读物,希望对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理解、运用经济心理学作出简明易懂的指导。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则:让读者朋友们更容易理解本书的内容,同时也对读者朋友们的生活有更实用的指导。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挑选了众多个人日常生活的经济行为,也挑选了很多我们耳濡目染的一些社会经济现象。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从这些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角度展开来分析心理与经济行为的交互关系的。
简单点说,我们希望这本书既生动有趣,也能够具备实际功能。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在阅读本书时体验到愉悦,并收获思维的启示。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5862/110975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