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花帝萧太后
酷酷的橙子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止一位影响天下的女人。
有直接将皇帝拉下马,顺便还改了国号的武则天。
更多的是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其中最有魄力的是吕后。
但其实还有一位女性,她同样拥有过人的政治才干,却甘心将自己居于丈夫和儿子的助手地位。
从这方面来看,武吕二人都不如她。
但因为她所处的时代以宋朝为正统,她就成了蛮夷,没有被记录进华夏历史。
她就是辽国太后萧燕燕,民间一贯称呼她为萧太后。
“北宋时期,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内部的奸臣,而是外部的辽国。”
“北方的辽国是契丹族,逐渐壮大后一直对宋朝虎视眈眈,妄图吞并。”
“而辽国的强大和一个女人关系密切,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
“萧太后手腕强悍,富有战略头脑,对辽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萧太后的政治才华,有人把她比作辽国的武则天。”
“她的领兵能力,以及她上台后奠定的与北宋间的长期和平,都让她身上充满了传奇闪光点。”
“在她摄政期间,辽国进入到最为鼎盛的时期。”
“萧太后,原名萧绰,小名燕燕,契丹族。”
“她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是重臣萧思温,母亲是辽太宗的长女。”
“萧燕燕从小喜爱武功,对军事和国家大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由于她做事认真仔细,深得父亲的喜爱。”
“有一次,萧燕燕的几个姐妹一起干家务活,几个姐妹草草地就收场了。”
“惟独她还在继续仔细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齐齐,父亲称赞她必成大器。”
“15岁时,萧燕燕被封为贵妃,此时的她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后来辽国统领耶律贤娶她为妻,耶律贤就是辽景宗。”
“公元969年,萧燕燕被立为皇后。”
“由于耶律贤身体差,大部分时间都是萧燕燕在处理辽国的国事。”
“时间一久,辽国的大小事务包括军权都掌握在萧燕燕的手中,由此她也磨练出了不错的治国能力。”
“23岁时,萧燕燕已经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与耶律贤的位置持平。”
“公元972年,由于萧燕燕的功劳。”
“她的父亲萧思温被辽景宗追封为楚王,追封萧燕燕的祖父为韩王。”
“萧燕燕29岁时,耶律贤在出猎途中病死。”
“死前耶律贤立下遗嘱,让耶律隆绪继位,军国大事一切听萧皇后的命令。”
“公元982年,12岁的皇子耶律隆绪继位,萧燕燕成为皇太后。”
“萧太后奉遗诏摄政,帮助小皇子处理国事,进行军事和外交上的重大决策。”
“此时的萧太后已经在繁杂险恶的权力斗争中磨练出了一定的应对本领,但她依然处于被动和劣势。”
“令人担忧的是,此时小皇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政治权谋。”
“这样的年纪加上对政治的无知,他并不清楚自己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
“面对众多亲王们的拥兵自重和咄咄逼人,他显得很弱小和无奈。”
“而更可怕的是,种种迹象表明,一些亲王已经开始在背地里行动,想要控制年幼的皇帝,进而控制皇权。”
“关键时刻,萧太后站了出来。”
“虽然她没有强大的母族作为后盾,但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对亲王进行各个击破。”
“她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国疑,宗室亲王二百余人拥兵自重势力雄厚,局势易变,随后就想办法先稳住这些亲王。”
“不久,她又用收买人心的方法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大臣归顺与她。”
“最终降服了众多桀骜不驯,且有着狼子野心的亲王们。”
孝庄太后: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只有萧太后享有一个幸福完整的人生。
在辽国的萧家,无论男女。
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承担起家族的荣耀使命。
来自燕国的萧氏一族,无论在辽国还是在燕国,都是不平凡的一族。
当萧太后的母亲,这位大辽国的公主,辽国第二位皇帝的长公主一连生下三个女儿时。
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并没有因此懊恼。
因为在契丹人的思想中,男女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萧思温对这三个女儿,疼爱有嘉,对三个女儿进行精心的培养。
当时,萧太后和她的姐姐们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后妃的必要技能。
她们不仅学习文化,还学习如何管理后宫,学习如何参政。
除了这些还有习武、带兵打仗等。
所以,在这样强大的教育下,萧家的女子注定会不平凡。
除了后天的教育,先天的个性也是个人成才重要因素。
所以,萧太后的父亲在生活中也不断观察女儿们,谁是那个最可能成大器的。
最终,父亲的目光落在了他的小女儿萧太后身上。
虽然是一母所生,但是这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却有各自的性格特点。
萧太后聪慧好学,性格沉稳。
父亲的一次能力考查,让年幼的萧太后从姐姐中间脱颖而出。
有一天萧思温要求女儿们把自己房间打扫干净,叮嘱干完活才能出去玩。
大姐和二姐见父亲不在家,就偷懒随便把房间收拾一下就跑出去玩了。
只有萧太后按照父亲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将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也正因为这件看似波澜不惊的小事,让父亲看到了她的沉稳和自律,不到达目的决不轻言放弃的美德。
在这之后,父亲萧思温对小女儿萧太后的培养格外上心。
一般情况下,能成大事者,都有着惊人的自律能力。
从萧太后后来的表现来看,父亲的判断是准确的。
在萧太后以后人生中,无论遇上什么事,她的表现正如父亲所料。
沉稳而执著,不达目的不言弃。
相比两位姐姐而言,简直是太出众了。
在萧太后17岁的那一年,辽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辽穆宗打猎时遇刺身亡,在这争夺皇位的千均一刻,驸马爷萧思温果断出击。
萧思温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看中并一直交好的皇子耶律贤,为耶律贤成功抢夺到皇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为对萧思温最好的回报,耶律贤迎娶了萧思温最喜欢的小女儿萧太后为妻。
萧太后入宫不久即封为皇贵妃,两个月后便封为皇后。
萧太后刚登上皇后之位一年,父亲萧思温就被仇家杀害,萧太后顿时失去了父亲这个最大的人生靠山。
萧太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朝堂的管理中去,过人的智慧和锐利的眼光,让她看到辽景宗管辖下的辽国的一些弊病。
于是她实行一系列大胆的政治改革,重用汉族官员,学习汉族文化,提倡农业发展。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朝臣看到这位庙堂之上的女子的不同凡响。
萧太后的治国能力获得了辽景宗的赞赏和依赖,也获得了满朝官员的信服。
没有了父亲依靠的萧太后,以自己的智慧以及在政治上非凡的治理能力,迫使自己迅速活成了萧氏家族的一座山。
“萧太后最后做的一件事,足以改变她整个人生命运,就是结盟韩德让。”
“韩德让是汉族的一员大将,萧太后和他年轻时是青梅竹马的一对。”
“后来由于政治因素,二人分开后,萧太后很无奈地嫁给了耶律贤。”
“耶律贤死后,阻碍扫除,二人旧情复燃,重归于好。”
“面对往日的情人,现在的猛将。”
“萧太后以重归于好的由头让韩德让听从于她,为她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由于爱情的力量和爱人的温暖,韩德让对萧太后是言听计从,倾力支持。”
“有了韩德让的支持,以及耶律休哥等心腹大将的辅佐。”
“萧太后信心大增,她派自己信得过的将领守护边疆。”
“然后用巧妙的手段削弱宗亲王室的兵权,把这些不安分子的力量分散,这些亲王们一个个沦为她手中的人质和棋子。”
“处理完亲王们的拥兵自重的问题后,辽国变得稳定且强大。”
“没有战争的这段时期,萧太后选贤任能,整顿吏治,减轻赋税。”
“积极推进契丹社会封建化的长远战略,对辽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要求辽国民众大力学习汉族文化,使得辽国的国力与日俱增。”
“当时,北宋的皇帝是宋太宗。”
“在耶律贤刚死时,宋太宗误以为孤儿寡母必然不能掌控大局。”
“于是就趁着这个机会兵分三路攻打辽国,西路军由潘仁美任主帅,杨继业为副帅,负责扰乱辽军后方。”
“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为主攻部队,东路军由曹彬为主帅。”
“战略布置好后,宋太宗以为胜券在握了,却不知道萧太后早就为宋军布置好了口袋阵。”
“战争开始后,萧太后在韩德让的协助下,用兵如神,指挥得当。”
“一步步把宋军引入到了设计好的陷阱里,结果宋军大败。”
“这次战役,杨家将的主心骨杨继业被活捉,最后绝食而死。”
“辽国那里,此战后,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她甚至当众与韩德让同坐吃饭,要知道能与太后平起平坐,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没有萧太后的同意,这样做可能直接就被拉出去砍了。”
“在辽国,萧太后与韩德让的情人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在萧太后面前,谁也不敢直接说破。”
“公元998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赵桓继位。”
“韩德让认为此时辽国实力正处于强盛期,完全可以主动出击。”
“萧太后思考再三后同意了他的意见,她派出20万大军御驾亲征。”
“率领的军队所向无敌,直接攻打到了宋朝的首都汴梁。”
“此时,宋朝的大臣都主张逃跑,参知政事王钦若甚至建议迁都南京。”
“只有寇准力排众议,劝真宗也御驾亲征,与辽国一决高下。”
“而宋真宗来到阵前一看敌军的阵型,就感觉到不妙,一下子泄了气。”
“因为辽国的军队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于是他就与萧太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苏轼:萧太后身为女流,能让辽国达到巅峰,只因她有三张王牌。
萧太后本人具有极强的政治能力,同时她的手中还有三张让北宋头疼不已的王牌。
第一张王牌,就是韩德让。
韩德让虽然是汉人,但从他的祖父开始,就已经为契丹效力了。
韩德让镇守幽州期间,宋太宗领兵北伐。
他先是坚守城池,之后又出城与援军一起追击宋军,取得高梁河之战的胜利。
辽景宗临死前,韩德让成为顾命大臣,辅佐萧太后执政。
宋太宗派遣大军十几万北伐,韩德让随萧太后出征。
一举击破宋军,取得大捷,可以说韩德让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物。
韩德让总领辽国朝政,推行各种改革,推动了辽国汉化的过程,使得辽国出现繁盛的局面。
后来,韩德让又跟随萧太后南下,逼迫宋朝签订澶渊之盟。
第二张王牌,就是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出身辽国宗室,十几岁就开始征战沙场,让他一战成名的也是高梁河之战。
当时,耶律休哥奉命率领大军前去救援。
辽军人数并不占优,但耶律休哥对疲惫不堪的宋军发起了突袭。
导致宋军惨败,宋太宗中箭,险些被俘。
萧太后执政后,对耶律休哥非常信任。
萧太后将辽国南部的军务全部交给耶律休哥,完全由他负责。
耶律休哥没有辜负萧太后的期望,在与宋朝的作战中,多次取得重大胜利。
到后来,北宋边地的百姓用耶律休哥来吓唬小孩。
第三张牌,则是耶律斜轸。
与耶律休哥一样,耶律斜轸也出身辽国宗室,不过他的仕途最初并不顺利。
不过有个人很欣赏耶律斜轸,她就是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
在萧思温的推荐下,耶律斜轸得到了辽景宗的重视,还迎娶了萧太后的侄女。
在高梁河之战中,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大败宋军。
在宋太宗的第二次北伐中,耶律斜轸担任兵马都统,驰援西线,取得大胜。
韩德让、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可以说是辽国最杰出的人才,且得到了重用。
相比之下,宋朝方面就显得黯然失色,这也导致了宋朝被辽国压制。
“而作为成熟且有远见的政治家,萧太后肯定要全盘考量。”
“她认为虽然对北宋的战争不少都是胜多败少,但是辽国除军事外,其他方面都不如北宋。”
“为此她果断选择见好就收,与北宋顺利签订澶渊之盟。”
“双方达成协议,宋真宗尊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
“宋朝每年输送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界,互不侵犯。”
“澶渊之盟签订后,两个国家自此和平。”
“澶渊之盟获得的利益,对于辽国来说。”
“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可以让万千民众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而对于北宋来说,用物质换来了100多年的政局稳定。”
“虽然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但从百姓的角度考虑,同样利好。”
“因此从以往的历史看,金国、鞑靼、蒙古、突厥等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在斗争的过程中。”
“经常是生灵涂炭,百姓们居无定所,过得非常凄苦。”
“而皇族或王室们,同样处于战死或守寡的痛苦状态。”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在当时那个年月,是真实的战争写照。”
“无论是三国两晋,还是隋唐,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北宋南宋。”
“所有的功业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甚至父子相残,兄弟互害。”
“从这个意义讲,萧太后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政治眼光。”
“40年的政治生涯,她表现出强大的政治魄力和远见卓识,使得辽国变得更加繁荣。”
“公元1009年,一代女杰萧太后病逝,享年57岁。”
“作为一个女人,她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政治谋略全部献给了辽国,为那段历史增添了不一样的传奇色彩。”
“萧太后死后,韩德让伤心过度,一年多后也跟着离世了。”
“辽国的耶律隆绪给他安排了国葬,把他葬在了母亲萧太后的墓穴旁,以示两人的爱情之忠贞。”
“能够掌控天下的,不仅仅是男子。”
“在武则天之后,萧太后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漫长的历史中做到了青史留名。”
“善于利用汉人和汉族文化,是她取胜的法宝之一。”
“摄政期间,她鼓励发展商业,向中原人学习。”
“并在辽国设立了科举制,为辽国选拔有用人才,这些都表现出了她非凡的政治才能。”
“正是由于她的努力,才推动了辽国的众多改革,加强了辽国的皇权,也让辽国的地位和国力不断上升。”
“作为少有的女强人,她开创出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
马皇后:一生拥有权力、荣耀、亲情、爱情,萧太后的人生也无憾了。
历史上有过几次女性执掌政权的时期,在女性执政的这些历史中。
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女人,辽国萧太后的政绩可能要算她们之中的佼佼者。
辽圣宗刚刚即位不久,辽国南边的大宋王朝皇帝宋太宗趁辽景宗驾崩。
想到辽国此时肯定羸弱,趁机派兵出击,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是宋太宗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执掌国家的萧太后这个女子如此彪悍。
亲自御驾亲征,采用诱敌深入的手段,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宋军主将即杨家将中的首领杨继业,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丧命的。
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25年之久,之后辽军长驱直入。
一直打到宋国的境内,逼得很多宋朝大臣主张南逃。
最后,辽宋在澶州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协议。
这次和约以宋王朝的退缩,为25年的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和约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这些岁币和绢对于当时富裕的大宋王朝来讲,几乎等同于九牛一毛。
从节约钱的角度来讲,宋朝用区区10万两白银就获得了边境上的长治久安,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是对于一个强国的外交而言,向小国纳贡,无疑是大宋外交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
相反对于辽国而言,这是他们历史上以弱胜强,无论是外交上还是军事上灿烂辉煌的一笔。
而这一笔,就是萧太后勾画的。
除了大败宋朝,在萧太后执政时期的辽国,还征服了东面的女真,西边的回鹘等。
不仅让这些民族对辽俯首称臣,还扩大了辽国的领土,让其他国家不敢小觑。
纵观萧太后的一生,经历极为丰富。
亲人离别、朝堂危机、内忧外患,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百姓拥戴。
虽有波澜却一一化解,最终归于平静,这样的人生也算是无憾的一生。
对父母而言,萧太后是令人爱怜的乖女儿。
聪慧过人,沉稳上进,是父亲的希望。
对天子而言,萧太后是好妻子、好皇后。
辅佐丈夫,使国家稳定、强盛,功不可没。
对子女而言,萧太后是好母亲、好师长。
在危难之时,萧太后为子女遮挡风雨。
在成长的过程中,萧太后言传身教教育子女成才。
无论是在子女与继父相处、还是与群臣相处,萧太后都给子女做了最好的榜样。
辽圣宗在母亲萧太后的教导下,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人们公认的辽朝圣主。
对百姓而言,萧太后是好的君主。
在萧太后执政期间,励精图治,修水利、重农桑、减赋税、整吏治、练军队。
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辽国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创造了辽国开国以来少有的太平盛世。
最终萧太后因病不能再胜任朝中政事,还政与儿子辽圣宗。(本章完)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6013780/212117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