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代奋斗杂记 > 第8章 先生其人(晋.江首发)

第8章 先生其人(晋.江首发)


石老大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家娘亲一副明显是有话要说,偏偏欲言又止的样子,摸不着头脑,倒是钱冬梅隐隐地知道自家婆婆要说什么,显得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也不多嘴。

        石孙氏把上午几人在一块包粽子时发生的事儿说了,边说还便观察着石大山的表情,想知道他对这事儿是个什么看法。

        很明显地石孙氏被石兰花这个孙女所触动,李秀莲这样一说她就也在考虑是不是要帮她出一下出学费,毕竟小莺这丫头的学费就是从她这里出的。

        可现在最麻烦的是她是住在老大家里的,都跟老大一家了,总不好再把粮食给往外拿吧!

        唉!人生艰难,孩子小的时候努力干活让他们长大,等到长大成婚生子了,又要操心起自己的养老生活,还怕对谁偏心了引来不满。

        石孙氏向来是个直肠子的人,也被这种事情给扰的不得清闲。

        “娘你想给就给吧,要不然大海该怨你了。”

        石大山没说的是——如果要给老二家,就要给老三家,这对于他娘来说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

        他对这事儿倒是没什么意见,他还能挣钱,并不贪图他娘的那一亩三分地,再说,虽然他娘是在他们这住了,可平常帮他们的也多,二弟三弟也都是自家人,从小他们就是一块长大的。

        他是老大,没必要计较这么多。

        石大山悄悄地看了两眼自家媳妇,见她没有什么其它表示,就知道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这样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要看面对这事儿的人怎么想。

        反正石老大就觉得,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的,日子有奔头,家和万事兴,这样就最好不过了。

        其它的计较太多只会让人上火。

        显然石孙氏也想到这层了:给这个兰花孙女交学费的话,等到老三家的两个闺女也要上学的时候,她也推辞不了,要管就要管的全一些。

        不过她肯定是不能给其它两家的孙女出全部学费的了,要不然这确实对老大家的不公平,人家不计较,不代表着自己就能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所以下午石孙氏让石老大扛了小半袋子的小麦过去,告诉她要是真想让兰花上学的话,她会出一半的学费,三儿媳妇田桂英那儿也是同理。

        等以后石田氏那里要是想让两个闺女上学了,她家的两个闺女她都各出一半学费。

        这样看来,老三家两个闺女,田桂英也没跟着二儿媳妇李秀莲一块去闹,最后好像还占便宜了。

        其实不然,田桂英听到石孙氏这个决定时,心里面并没有多高兴,因为她是不会让自家的两个闺女去上学的。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大家的小闺女跟着男孩子去上学,婆婆看起来那样古板的人居然没有阻止,现在二嫂子竟然也动了让她家那个闺女去学堂的想法,一个个地都是怎么了。

        田桂英想不通,看到老大家的跟老二家的闺女都去上学了,婆婆也说了以后她家的两个闺女上学的话也都给出一半的学费,这让她之前的想法有些摇摇欲坠。

        自家的两个姑娘现在还小,等到过两年的话到底要不要让她俩也去学堂认两个字呢……

        田桂英拿不准,就在一个闲来无事的一天回到了隔壁村的娘家,跟她娘田王氏两人一商量,最后两人都觉得这是“丑人多作怪”,田王氏让田桂英不要在操心这事儿,宁可吃点亏,也不要让她家的两个小孩去上学,一个小女孩识那么多字干什么,还不如多在家里学学做饭绣花做鞋,省得将来嫁人时被婆家说嘴。

        田桂英很认同自家娘亲说得话,此后更是下了决心要让她两个闺女以后要好好学习“女人家应该做的事儿”。

        -

        端午节刚过,李秀莲就送石兰花上学了,学堂先生见到自己教的学生中又要多一个小姑娘,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合规矩的,甚至心下还隐隐高兴,因为他从石媖身上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私下里思考原因的时候觉得这是因为女子有上学的机会不容易,所以会更加珍惜。

        教谁都是一样的教,只不过也需要他教的东西、付出的那些心思有人珍惜,这样他才不会逐渐变得麻木。

        石媖后来了解到教她们大字的这位先生姓娄,名修文。考到秀才后就没再往上考了,一来是因为家中有老父老母,无人照料,二来这位先生并不爱慕功名,一个秀才的名头已足够他教导村子里的小孩,为自己谋个生计。

        旁人不知如何,即使知道了也只以为此人是淡泊名利,可是石媖知道先生这是“以中有足乐者”,他有自己的坚守,这是石媖所向往却并不那么容易达到的一种境界。

        而在上学的时候,石媖两个女孩子遭到了一些问题。

        学堂的学生年龄相差有些大,比如一些学生可能才六岁,另一些已经十岁了。家长也不管这些,有钱的就让孩子早两年上学,没钱的就让孩子晚两年上学,甚至不上学也行,这就造成了一些大孩子可能会欺负小孩子的情况存在,而这些事情都是在私底下偷偷进行的,并不会让先生和家长知道。

        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古来有之。

        而在这里,那些大孩子之一就有里正家的小儿子——关良朋。

        临平村是个大村,为各个杂姓村民聚集而成,现在这个里正的位置是从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话说老里正当时能得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他本人品行正直,乐于助人,且在农事上颇有经验,因此被当时的村民推选为里正。

        老里正在职时也确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到子承父业,老里正的儿子接班后也继承了他父亲的品行,虽然人看上去不如他父亲能干,但倒也可以服众,而到了老里正的孙子,即临平村现在的里正这一辈,可就远远比不上他爷爷的行为做事了。

        临平村现在的这个里正叫作关茂平,现年四十岁,上面有的三个儿子都渐渐地给养大了,却又生了个小儿子,也就是关良朋。

        这个儿子生出来后,关茂平十分得意,觉得自己就像那话本里说得“老来得子”那样,认为这是他家的福气。于是上面三个儿子也不管了,从小就十分溺爱这个小儿子关良朋。他媳妇关孙氏和他如出一辙,对这个儿子溺爱的没得边了。

        早两年就商量着送关良朋来学堂上课,关良朋不愿意,送进去又跑回来了,这夫妻俩也没勉强,直到今年眼看着关良朋都十岁了,大字不识一个,才好哄歹哄地将他给送去了学堂。

        关良朋自小在外面野惯了,根本坐不住,娄先生教书时完全不听课,还要扰乱上课秩序。娄先生说了两次不听,就要拿戒尺打手,不料戒尺还没有挨着人,关良朋就哭着回去告状了。关茂平速度也快,一节课不到的时间,关孙氏跟着关茂平两人就过来了。

        却说这里正很有些摆谱的意思,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里正,可一来这是农村,农民整天都在地里摆弄庄稼,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到外面见过什么世面,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连自己住的地方的镇上都没去过,更别说县里,其它地方了,这辈子见过最大的所谓的“官”可能也就是自己村里的里正了,这就导致里正在他们心里的分量占比很大,平日里见着里正也是多有尊敬,一个人被捧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就像关茂平这样。

        话说回来,关茂平听见自己的宝贝儿子被先生打戒尺后,心里很是生气,兴冲冲地就跑过去要问罪。不料没想到这个打他儿子的人见了他居然一点都不怕,甚至连句问候都没有!

        虽然说是里正,可他们这个朝代建立还没多久,也就近些年家家才能吃上饱饭,关茂平自己正儿八经的上学的时间连一年都没有,见这先生也就是在学堂初开的时候见过,只知道是在自己村里长大的,但是也并没有过什么交流,因此对于娄修平并无了解。

        确实是没见过世面,别说普通的读书人一般都自有一股气节,而娄修平这样的人物,就连现代人石媖见了都觉得他家的先生绝非凡人,让她多有敬佩,而且娄先生已经考取秀才,是有功名在身的,怎么会怕一个里正!

        显然关茂平也意识到了这点,心里没底气,却还是要逞强说上两句:“你这先生,教书就教书,好好地打我儿子干嘛?”

        “要是把我儿子给打坏了,少不得要找你的事儿,到那个时候,你这先生也别当了!”

        他想着,自己媳妇还有村里的小孩现在都在这里,要是自己来了不“表现”一下就走,被小孩学回家了,降低自己在村人面前的印象怎么办?

        于是还要嘴硬的说上两句,觉得自己是里正,这个教书先生不敢还嘴,到时候自己就有台阶下了!

        关茂平心里打的算盘是很好,可是他应该明白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民智未开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秀才先生娄修平,和他的一帮学生。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6111427/160241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