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枪泣血 > 第九百六十二章 诓

第九百六十二章 诓


兰绝尘的话不禁让慕容情和水涟漪哭笑不得,若换是其他人怕是做不出这种事情,也就唯有兰绝尘敢做这样的事情,并且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两大神秘强绝的眼术,谁都无法透过兰绝尘的眼睛看穿兰绝尘的灵魂。

        “以你的意思,谁的答案正确与否就看你的心情而定了。”水涟漪传声道。

        “嗯,话是这么说的,这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坑。”兰绝尘回应道。

        接下来,这些活化石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魔,大妖,菩萨,罗汉,他们热情得让兰绝尘觉得心里直发毛,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一个香饽饽了,看着这些人聚集在这里似乎并非是偶然,好像就是专门在这里等待自己的降临一般。

        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兰绝尘已经大概的了解了自己的处境,此次佛国之行果真是不太平,自己或许已经成为了一个左右佛国天秤的一个变数,否则不会有这么多大神通如此这般的怪异。

        “应劫之人,佛国劫数将至,若是想要安然度过这一次劫数,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应劫之人,获得应劫之人的帮助,他们认为你就是应劫之人。”玉玲传声过来。

        兰绝尘双眸闪过一缕精芒,余光看了杨柳菩萨和玉玲一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真挚阳光,让那正在布道的一尊菩萨心花怒放。

        水涟漪和慕容情却知道兰绝尘肚子里的坏水又在翻滚了。

        主动权,这些人认为自己的应劫之人,那么主动权就在自己走上,利用好了,能够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稍有什么差错,让这些人有所察觉,自己是一个吞人不吐骨头的魔鬼,怕是自己将会成为佛国所有修佛者的公敌。

        这种行走在天堂与地狱中间的锁链上,让兰绝尘感觉前所未有的兴奋。

        “或许能够从这些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信息。”兰绝尘心中嘀咕道。

        谦卑,谦卑,再谦卑。

        兰绝尘完美的演绎了什么叫做影帝,他平等的对待那些解答他问题的大神通们,兰绝尘的态度让每一个老人不禁心生好感,或多或少,年轻一辈们则是觉得兰绝尘很假,很装。

        骄而不傲,兰绝尘认真的和这些老人们一起讨论这些人生至理,开始的时候浮于表面,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将讨论的层面提升到了更深成的法则上。

        谈天论道,不过如此,他们之间讨论的内容已经深至走到他们这一部才能够深刻了解的层面,兰绝尘却依然能够插得上话,而且每一句都能够引起这些老人们的深思。

        兰绝尘的知识面之广让所有人震惊无比,年轻一辈有谁能够跟这些老怪物们谈笑风生,谈天论道,因为这些老怪物跟青年们根本就不再同一层次。

        一些极端的人则是以为这背后一定是有杨柳菩萨在帮忙。

        聊着聊着,时间如是白驹过隙,飞速流逝,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天,大家仿佛全都忘了来此的目的,也忘记了兰绝尘先前所问的问题。

        兰绝尘如此惊艳的表现,愈发的让这些老怪物们觉得兰绝尘必定是那预言之中的应劫之人。

        劫数,佛教中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

        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曰名为周而复始,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这是宏观时间概念之一。

        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

        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环。

        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众人皆说修佛之人是最能够看破红尘的那一群人,是最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那一群人,然而在兰绝尘看来,修佛之人多是偏执之人居多,拿得起放得下这得看人,看破红尘这也得看人。

        对于死亡,没有哪一个生灵能够本能的悻然的去接受的,这些汇聚与杨柳道场的人何尝不是怕死之人?只不过他们不像兰绝尘那般坦诚的承认怕死。

        佛教中劫,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本是佛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沿之,而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佛教认为世界应经历无数劫,一说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一白昼,或一千时,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世界。

        另一说则以为一劫有四时,圆满时,相当于一百七十二万八千年。三分时,相当于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二分时,相当于八十六万四千年。争斗时,相当于四十三万二千年。四者凡四百三十二万年。

        传闻现正处于争斗时之末。此外,根据上记‘一劫四时’之说法,佛教并认为四时相较,时间上愈形短少,人类道德亦日趋低落,若争斗时结束即为劫末,世界即将毁灭。

        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有关劫之分类,诸经论有各种说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谓劫有二种,一为大劫,二为小劫,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分五种劫,即夜、昼、月、时、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以劫有中间劫、成坏劫、大劫三种;俱舍论卷十二谓有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彰所知论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等六种。

        佛国劫数这本经典之中载有九种劫,即:一是日月岁数,二是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称为中劫。三是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

        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劫。八十劫为一劫,即火灾劫。七火为一劫,即水灾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三大阿僧只劫。

        诸经论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鸠摩罗什译之法华经中,皆称小劫,而法意所译之提婆达多品中则称中劫;二者皆同为之译。又大楼炭经卷五以刀兵等三灾为三小劫,而起世经卷九称之为三种中劫。

        立世阿毗昙论卷九以八十小劫为一大劫,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则以八十中劫为一大劫;此等差异,均可视为之异译。盖‘劫’字原表示时限,其中虽有多种分别,但长时之‘劫’常用于说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坏之过程。

        前述大毗婆沙论中,分劫为中间劫、成坏劫及大劫等三种,俱舍论等分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分为中劫等六种,即是其例。

        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载,中间劫亦有减劫、增劫、增减劫等三种:减劫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之间;增劫者,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之间;增减劫者,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又从八万岁减至十岁之间。

        此三种劫在说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别,即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劫为减,第二十劫为增,中间十八劫为增减劫,各中劫之时量皆相等。

        此即最初减劫中有情福胜,故下减较缓,最后增劫中有情福劣,故上增亦缓,中间十八劫中,上下交替间有缓有疾,故此三劫时量相等。

        以上为小乘之说。又依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等,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减,故不必如大毗婆沙论所说之三种劫,即以各中劫为唯一之增减劫。

        另如优婆塞戒经卷七所说,从十岁增至八万岁,从八万岁减还至十岁,如是增减满十八反,称为中劫。是为异说。中劫中定有刀兵灾、疾疫灾、饥馑灾等三灾出现,称为小三灾。

        关于三灾出现之时限,有不同之说法。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载,于各中劫中之减劫,人寿每减至十岁,三灾即出现。

        刀兵灾者,是时人心嗔毒增上,相见即兴强猛伤害之心,手所执者皆成利刃,各逞凶狂,互相残害,经七日七夜方止。

        疾疫灾者,继刀兵灾之后,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辄命终,难可救疗,都不闻有医药之名,时经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后起饥馑灾,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此饥馑,人多命终,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上举小三灾,又称三种中劫。若依大毗婆沙论所说,一劫中三灾并起,则住劫二十中劫中,各具小三灾。若依立世阿毗昙论所说,于别劫中次第起一灾,则第一劫为疾疫劫,第二劫为刀兵劫,第三劫为饥馑劫,以至第十九劫为疾疫劫。

        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坏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合为八十中劫。坏、空、成三劫中虽无减增之别,但由于其时量等同住劫,故准彼而各有二十中劫。

        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一大劫即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之始末。坏劫时,器世间坏,有火、水、风等三灾,称为大三灾,以别于前说之小三灾。

        其中,火灾由七日轮出现而起,风吹猛焰,初禅以下悉被焚烧。水灾由雨霖而起,第二禅以下悉被浸没。风灾由风之相击而起,第三禅以下悉被飘散。

        其次第初以火灾坏灭七回,再以水灾坏灭一回;水灾之后复有七火。如此水灾满七次,更起七火,之后起一风灾,第三禅以下器世界均被飘散。

        总计有八次七火灾,一次七水灾,一次风灾,即所谓六十四转大劫。以故,初禅以下之器世界,每经一大劫即遭一次破坏,第二禅则每经八大劫遭一次破坏,第三禅则每六十四大劫遭一度破坏。

        人界中,唯第四禅不为三灾所坏。故初禅大梵天之寿量为六十中劫,即一大劫,除空劫二十劫,第二禅天寿量八大劫,第三禅天寿量六十四大劫。此中一大劫称火灾劫,七火灾劫称水灾劫,七水灾劫称风灾劫。

        又积大劫之数为十百千,乃至积数至阿僧只,则称一阿僧只劫,累积至三,称为三阿僧只劫。但其时量之计算复有多种异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列举四说,一说如前,一说积中劫至阿僧企耶为一阿僧只劫,一说积成劫,一说积坏劫。

        菩萨地持经卷九谓劫有二种,一者日月、昼夜、时节、岁数无量,故称阿僧只;二者大劫无量,故称阿僧只。后者与婆沙之正义相同,前者乃就岁数劫而言。

        总之,劫之时量悠长,算数所难计量。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有芥子劫、磐石劫之譬喻,大藏法数卷三十二有草木、沙细、芥子、碎尘、拂石等五大劫之名,皆说明劫之时量悠久无限。

        劫有空及不空二种。不空劫又有坚劫、醍醐劫、妙劫、坚醍醐劫、贤劫等五种差别。三劫三千佛缘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等,则说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等三劫,其中各有千佛出世。

        此外,八十华严卷二以大海之水量比喻劫数之多,称为劫海。

        如今佛国正是面临着小灭世之劫,佛国不会因此而彻底毁灭,却会因为这一次劫数有可能处于很长一段时间的衰败期,佛国生灵涂炭,能够活下来的怕是没有多少人。

        欲要重建佛国岂是一朝一夕可行。

        易经载有“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一。”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大道缺一,生无穷变化,但留一线生机。

        这一个“一”就是变数,这一个变数有可能是一个人,或者其他种族,其他生灵,也有可能是一事物。(未完待续。)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939/142282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