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随身携带个地球 > 第293章 建工厂

第293章 建工厂


不管楚天河在背后咒怨什么,李庠根本没时间去理睬这个他连脸都没见过的小人物。

        相比各国政要,甚至华夏高层的那些老狐狸们,楚天河再显赫的背景也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小卒,一枚不需要记清模样的棋而已。他挑起的一系列事情不过恰逢其会,最终还是太平国和华夏本土双方利益的重新调整使然。

        借助这次事件,李庠以退为进,把大量在本土的人员撤回了太平国。

        此时太平国的声望已经宣扬出去了,而太平大岛上也已经有地方容纳这么多的人员,不需要继续暂居他国受制于人。

        在别人还在准备想着在太平国的城市建设分一杯羹的时候,太平大岛上已经在几个月内建起了数万套住宅。

        一切建筑材料都已经准备齐全,甚至是预制构件。地基也都准备好了,直接坐落在岩石层上。都是多层甚至单层建筑,除去基础麻烦一些,上边的建筑主体一周一层的速度并不算快。连现浇混凝土结构都能做到四五天一层,更不用说利用标准预备配件搭积木的建设速度了。

        就连安装也是标准化模块早就设计好的,直接从工厂标准配件送到了工地,只有后期的装修麻烦一些。

        唯一制约建设速度的只有人员的不足。

        李庠本来已经从本土准备了3万多人的大小上百支建设队伍,但是受到太平国和华夏本土关系低潮的影响。只来了部分,又撤离了一批。加上太平国自己的千多人的建筑人员,参与建设的一共也只有2万多人。散布在上万座民居处,根本看不到多少人。

        即使太平国目前的主流民居双拼的叠加式别墅,一座可以安排4户居民,就是安排20多万人,也需要万余座,更不用说还有大量不断涌入的新人口。

        随着太平国的安定和新城的建设,大量在本土的家属也随之而来。人口总数已经接近30万了,增加了住房的紧张。

        李庠只能把大部分的建筑力量都用在了民居建设上,而那些公共建筑和设施,更多的是采用乾坤大挪移,挂着龙腾建工的招牌直接从空间叠合挪出。

        李庠也想来一个十万人的大会战,但是外来人员多并不利于太平国的社会管理。

        太平国此时才一共多少人?若是一下挤入十万外来人员,尤其国籍还不同。只要有人在其煽风点火,难保不会出乱。哪怕是明知道华夏国人平常都是老实本分的,李庠也不愿去赌人品。若真的在他人挑动下出了乱,凭着五百多人的警察队伍能弹压下去?最后采取暴力手段,整个太平国人的和理想就全毁了。

        三万多人已经让人紧张的上限了,而且李庠从空间不断抛出的大量建筑机械的应用也缓解了建筑人员不足的压力。最关键的是太平国的建设并不需要赶时间。

        太平国地处北纬30度附加。又是海岛,在天气不断转暖的时候,哪怕是搭个帐篷住在野外,也不要紧。更何况太平小岛上还有大量的房舍,浮岛民居也能解决部分人的住宿问题。拥挤只是暂时的。

        李庠提前建造太平大岛可不是为了单纯来解决民居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空间实力转换为现实实力的平台。

        只是闹出了华夏本土和太平国小摩擦的事情后。安置越来越多人的生活问题才成了太平国建筑规划的重点,当然只是普通建筑规划的重点。各种公用设施和工厂企业的建筑从一开始就是以李庠自己施展神通在拼凑为主。

        几个月下来,太平国的民居倒也快速的建成了一大批,不断有人欣喜的住进了新房,安置了大半的。而另一方面,太平国的一座座工厂也在悄无声息的建起。

        ……

        “这么大个工厂成立,也没点动静?”陈道元啧啧叹道。

        随着太平国的工厂的建立,华夏本土也开始派一些专家过来了。陈道元因为在当初要建潜艇基地的时候来过太平国,而且和太平国人处的关系不错,也被派来了。

        不过他们不是来支援工业建设,而是来探听消息的。

        本来本土那边还等着太平国向本土低头退让。毕竟本土那边早就打听到了太平国要建设工业的规划,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而要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

        “太平国守着那么多的土地,不首先发展农业,反而要大力发展工业,岂不是有些好高骛远。”陈道元在再一次来太平国之前,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有些担心。

        工业谁都可以玩,但要说到工业国,却不是一般小国能玩得起的。

        太平洋上那么多小国,大部分还都属于世界贫困国家,能靠着农业养活自己的就算不错了,靠着渔业和旅游业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混个小康的极少,更不用说发展工业了。就是全世界,现在都知道发展工业,但称得上工业国的在欧美之外,却也很少。

        工业不成体系,工业不能在国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就算不上是工业国。

        而一个工业国的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工人、先进的技术,以及广阔的市场来支持。

        不少人都能猜测到太平国有钱,但这点钱投在工业上,很容易就被填坑里。轻工业还稍差一些,那些重工业每一个都是吞金兽。一个工业国没点重工业底,来减轻成本压力和上游的垄断,就是发展轻工业也无法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只能在本国打转。

        就是太平国建起大小工厂来,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和相关技术人员,也照样只能干瞪眼。

        陈道元上一次去太平国,留下的印象不错,也经常注意太平国的消息,连前一段时间太平国人口突破二十万的消息也知道。但这点人用来发展工业远远不够。除去老弱病残,剩下的青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一名合格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不是通过简单培训就能胜任的。

        而没有点先进的技术,恐怕工业产品也同样只能国内用,若是在市场开放的国家,恐怕国内都不会用。没有先进的技术,不光意味着性能的好坏,还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根本没点竞争性。

        在全球市场化的时代,看似市场更为广阔了,但一个成本的优势就能拦住大多数国家的工业产品。

        华夏本土就是靠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忽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代价,创造出了一个工业奇迹。在陈道元看来,已经先提前背上了各种福利报复的太平国是无法与之竞争,又无法获得欧美国家那样的技术优势,太平国的工业除了用于本国消费外,恐怕连非洲市场都打不开。

        联想起头一次去太平国,还住山洞的景象,陈道元怎么也想不出太平国能成为工业国的样。

        “除非本土这边大力支援他们!”这个念头不止陈道元想过,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就连本土高层也是笑看太平国为了掩饰这样吹出的大话而低头。

        即使不求资金,也得向本土求助专家和相关人才吧。本土高层都准备好了要援助太平国的计划,只等李庠亲自上门谈妥双方在太平大岛利益上的分割方案。

        可太平国人根本连这个话题都没有向本土提过,而是直接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短短时间内就建起了数十个大型工厂。

        “很多设备都是世界上一流的!”本土在太平国安插的眼线还传出了这样的消息。

        华夏本土要在太平国安插几个眼线太容易了,他们或许无法探听到太机密的事情,但搜集太平国普通的资料却没问题。但就是从那些普通工厂搜集来的情报都能看到那些世界一流的设备,更不用说太平国可能隐藏着的设备了。

        太平国建造了兵工厂的消息瞒不了人,甚至一些机密的工厂也瞒不了人,只是外人甚至那些眼线也无法窥视,但通过那些普通工厂的设备就能猜测到太平国那些机密级的工厂的设备状况了。

        没有求助华夏本土,太平国的工厂就不断建起来,让华夏本土既惊讶又好奇。不由派出了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打着交流支援的旗号,来探查详细情报。

        陈道元凭借着以前建立的老关系,被获准进入了刚建起没多久的一处保密等级相对较高的船厂,有了更近距离探查情报的机会。

        但是当他真的开始参观后,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心态一下变得郑重起来,甚至开始怀疑他的眼睛。眼前的一切和他之前的担心差距太大,显得有些太不真实了。ri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941/19630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