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十四章 艰难的抉择

第十四章 艰难的抉择


“易地?”秦王在韩国使者唐雎道出来意后,神色变得极其琢磨不定。+頂點小說,

        就因为吃过了太多韩国的亏,在秦王的潜意识里,和韩国打交道要万般小心,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韩国的陷阱。没了面子事小,吃了亏事大。如今的秦国可没有多少家底了。

        唐雎微微一笑,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道:“此事也是因赵国而起,赵国有意将太原郡献给我们韩国,太原郡南北八百里,东西三百里,得之足以成霸业!秦国事韩甚恭,韩王有意与王上易地,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秦王愈加小心,这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如果韩国是打算用秦国的两郡甚至三郡来换取太原,秦国可就吃了一个大亏。如果韩国只是想要索取三五个城邑,那秦国就占了一个大便宜。问题是,秦王可不相信韩国会做亏本的买卖。另外,赵国肯献出太原如此一个大郡,肯定是有所图谋的。只是,韩国不愿意道出原因,只能由自己揣测了。

        “不知如何一个易法呢?”秦王试探性地问道。

        “太原举郡十五县,民八万户,秦国堪与太原相比者,无非内史、河东两郡而已。河东富庶,内史贫瘠,韩王怜王上的忧困,请以内史换之。”唐雎说得极其道貌岸然。

        秦王的脸色瞬时变得极其难看,关中之地,是以洛水作为分界。如果失去了如今的内史郡,那秦国就成为了关外的国家,完全就不要指望重新夺回关中了。关中乃是秦国之根基,根基已坏,如无根之萍,谈何发展?!

        论富庶。内史确实远不及河东,论人口,两者相差无几。但论及对秦国的重要性,河东却是不及内史郡的一半!偏偏韩国打着大义的旗号,如果自己非要用河东来换取太原,没有堂堂正正的理由。怕是令韩国难堪,继而嫉恨自己!至于完全否决易地之事,更加不可。因为这件事很明显,赵国想用太原郡挑拨韩国和自己的关系,韩国据有太原,秦国将成为瓮中之鳖,任由韩国拿捏!

        “兹事体大,寡人想要与群臣共同商议,再回复贵使可好?”秦王找出了一个借口。

        “自然可以!只是韩王一片赤诚。力排众议,欲要以富庶之太原换贫瘠之内史,还望王上思量其中的利弊,不要影响秦、韩和睦不是?!”唐雎笑吟吟地说道。

        “寡人晓得!寡人晓得!”秦王忙不迭地点头。

        自有宦者令亲自安排唐雎前往驿站以示秦王对韩国的尊重不表,唐雎的一席话直接让栎阳城忙碌起来,千石以上的官员悉数赶赴秦王行宫。谁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至让宫中的寺人倾巢而出。每家每户地通知城中的大臣,为的就是节省时间。

        恶意者揣测。或许是韩国按捺不住,再动刀兵,成为天下众矢之的,秦国将兵发凉州,收复失地;善意者揣测,或许韩国良心发现。欲要以公主和亲,以结秦、韩之好。

        就算位高权重如丞相嬴则者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负责传召的寺人只是转达了秦王的要求,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入宫,别的。寺人也是一无所知。

        入宫见到秦王,行过大礼后,秦王终于道出了召集群臣觐见的缘故——韩国欲要以太原郡换秦之内史,答应还是不答应,这是个问题。

        丞相嬴则听闻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震惊,太原郡南北纵横八百里,东西最长也超过三百里,下辖十五个县,民八万户,其北接雁门、云中,东连代郡,如此要地,赵国怎么会如此心甘情愿献给韩国的呢?!

        之所以说是献地而不是索地,是因为弭兵之盟结束才三个多月,如果韩国以武力相逼,必然为天下所不齿!即使赵国畏惧韩国,不愿多生事端,也只会割让三五城邑,而不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大郡。平白无故地就拿下了一郡之地,韩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至于韩国要求秦国以内史郡来换取太原郡,反而显得没那么意外。韩国在据有太原郡后,已经堵死了秦国向外发展的可能。秦国想要开疆扩土,就必定与韩国为敌,即使秦国安于现状,韩国也不会放心秦国。想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易地。在秦国最初的策略,从河东北上太原,与赵国争锋,谋夺太原郡乃是上策!韩国也知道这个策略,两国在议和的时候,心照不宣地认可了这个计划。如今,太原郡易主,秦国的计划就胎死腹中了。想要继续维系两国的关系,一致对赵,易地也是必然的选择。

        秦国眼下只有三郡,上郡五万户,东连河东,西接内史,韩国得之,秦国将一分为二。秦国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以上郡换取太原郡的。那剩下的选择只有河东和内史,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啊!而韩国,已经替秦国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内史!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内史是我们在关中的最后一块落脚之处,若失内史,我们秦国将在关中无尺寸之地!想要图谋关中,收复咸阳、雍城故地将遥遥无期!”顿时有大臣反对。

        “是啊!王上!失去了内史,我们大秦就成为了无根之萍!韩国将据有关中!以韩国之强,数十年内,我们休想踏入关中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吐漏心声。

        “寡人何尝不知内史于我大秦意味着什么,可若是不答应韩国,我们大秦将被韩国包围!与赵国为敌,我们还能胜之;与韩国为敌,韩国只需兵发栎阳,我们大秦拿什么来抵抗?”秦王面露无奈。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谁都清楚,韩国是要将大秦赶出关中,将关中经营成韩国的关中!秦国不答应,韩国确实不好立即敲打秦国,但日后一旦撕破脸皮,那近在咫尺的栎阳将成为众矢之的,以秦国的国力和超过自己数倍的韩国为难,乃是取死之道!相反,如果秦国答应了,或许还能忍辱负重,保留一线生机。

        “如果韩国真要易地,可否以河东之地易之?”有人出言道。河东取之于韩国,如今奉还给韩国,也算合适。相比较内史而言,河东虽然富庶,但失之却不可惜。太原郡完全可以弥补河东对秦国的重要。

        “寡人观韩使语气,如要易地,非内史不可!”秦王回道。

        这就让群臣犯了难!韩国属意内史,已然不能更改,那秦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答应下来,要么拒绝。

        丞相嬴则长叹了口气,说道:“王上,以臣观之,易地之事,也未尝不可!”

        话音刚落,大殿内的群臣便纷纷侧目,用或怀疑或震惊或不解的眼神盯着丞相嬴则,如果这句话出自其他大臣之口,大家肯定认为他是被韩国收买的细作,即使不是细作,也多半是被韩国打怕了的秦国臣子。但这句话却是出自德高望重的丞相嬴则,若论忠心,论威望,满朝臣子无出嬴则者。越是如此,群臣越是觉得瞠目结舌。

        秦王却没有动怒,而是疑惑地问道:“请丞相教寡人!”

        嬴则解释道:“太原郡乃赵国故地,其郡治晋阳更曾为赵国都城,论及险要,不下洛阳、大梁。更兼以河水、汾水为其界,灌溉方便,物产可谓富足!但以富庶而言,河东不及太原,内史不及河东。”

        “太原之富庶是超过内史,但丞相也不能因此就同意易地吧?”有心急的大臣心里想道。

        “关中八百里,虽然其地肥沃,但说到产粮,却是大半出自天水、陇西两郡!但以如今的内史而言,每年所产的粮食仅占关中的四分之一,若遇灾年,甚至可能只有五分之一。何也,旱也!泾水多沙,内史(郡)若要用水,多取自洛水。以臣粗略估算,太原可养民二十万户,内史却至多十万户!故臣以为,太原远胜内史!此其一也!”

        “其二、以秦国眼下情况,想要开疆扩土,要么伐韩,要么伐赵,除此之外,别无二途。与韩国为敌,韩国大军须臾可至栎阳城下,到时,大军必然回师栎阳,伐韩无异于自寻死路。伐赵,赵国主力皆在邯郸,我们秦国可以举国之兵,压赵国一头。可如今,太原为韩国据有,若要伐赵,只能以山间小道潜入云中,山高路险,国力不可支撑。伐赵之路断绝,则必定要与韩国为敌,但更不可取也!若是易地,以太原之险峻,王上秣马厉兵,隐忍数年,待时局有变,我们大秦北窥雁门、云中,东望燕国,可成席卷天下之势!”

        “故臣以为,内史已然是死地,守之难,于我大秦没有裨益。太原乃是新生之所,得之可一改国运之颓势,若再得雁门、云中、代郡兵燕国之地,南下与韩国争锋,无论成败,都好过受制于韩。”

        “臣亦知,关中乃我大秦根基,但以我秦国之国力,想要光复关中,绝非朝夕之功。韩国只需以一郡之兵就能令栎阳一日三惊,王上何不迁都晋阳又或者安邑,示韩以弱,待韩国势微,再卷土重来,光复关中?”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956/24124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