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舰队抵达欧洲
物理教尸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这句话是著名政治家、航海家华尔特.雷利华尔特.雷利说的,耿精忠对此一直深以为然。
历史上,大英帝国的扩张就是建立在军事上击败其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基础上的。从上世纪末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开始,直至十八世纪以后,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印度、北美对法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才终于确立了“日不落”帝国的优势地位。此刻第三次英荷战争已经结束,英国已经变成世界上的商业和海军强国--------这无可否认地得益于英国在夺取制海权方面所取得的军事胜利。
记得《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曾在书中提到: “如果说英格兰是为大海所吸引的话,荷兰却是被赶向大海的。没有大海的存在,英国或许会一蹶不振,而荷兰则会败亡。” 此言明显道出了这三次战争的主动方与被动方。
荷兰在十六世纪前期还是西班牙的属地,也就是一百年前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到七十年前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在尼德兰北部建立起独立的荷兰国家。其面积仅四万多平方公里,只比台湾大了一点点。可以说是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是“不太可能养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土地的贫瘠与海岸无险可守的本质驱使荷兰人首先从事了渔业。随后,加工保存鱼类方式的发现给予他们除了进行国内消费以外还能用以出口的物质。并由此奠定了他们财富的根基。”
或许正是有了“上帝造海。荷兰人筑堤”的精神。在最近这一百年里,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商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业使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约四十年前,荷兰就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一千六百吨、装有一百门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到三十年前的一六四四年也就是清军入关的那一年,荷兰就拥有着一千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一千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六千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近九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
就只是在这十七世纪的上半叶,它已经发展到拥有商船一万六千多艘。前几年,英国有一位经济学家贝提对各国船只进行了统计,就以三年前的水准,各国船舶的总吨位是:荷兰九十万吨,英国五十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二十五万吨,法国十五万吨。商业上的霸权以炮舰为后盾,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可以说前面的几十年里。欧洲南方和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遍及了他们的足迹。也难怪他们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像“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荷兰人一直在大力发展海外殖民地事业,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这主要就是以东方为主了。一五九五年,荷兰商人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一六零二年,荷兰商人、贵族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可是拥有商船队、军队和统治的权力。
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各地不断扩张:一六零三年在爪哇、一六零六年在马六甲打败西班牙、葡萄牙海军;一六零五年,抢占了盛产香料的帝汶岛;一六一九年,荷兰兴建了巴达维亚城作为据点,后又到了苏门答腊、锡兰、苏拉威西;在一六二一年,荷兰建立西印度公司,势力扩张到美洲;也就是在三年后的一六二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只不过他们在台湾殖民了四十年后,中国出了个民族英雄郑成功将之击败然后将台湾收复了回来。
不过也就是台湾这一出敌方了,其他的荷兰的殖民地可没有这样的本事。一六四二年,塔斯曼尼亚岛为荷兰航海家发现;一六四零年,荷兰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一六五二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荷兰的大规模海上殖民扩张与西班牙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但同大肆扩张、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英国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英国,正如众人熟知的那样,掠夺殖民地的活动与荷兰大体上为同一个时间段。早在一五八四年,英国人就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在一五八八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海外扩张拓宽了道路。一六零零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这个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可是比荷兰商人、贵族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还要早上两年。他们虽然早成立了两年,但是直到一六零七年才在印度占领了第一块殖民地。后来的一六零九年、一六一零年、一六一九年,英国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自己的商站。到了一六二零年,著名的“五月花号”到达今美国东北的马萨诸塞州,一批为逃避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按民主制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组织。到了三十年前,英国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十七世纪初的一倍多。
马尾军在江南地区与清军打的不亦乐乎,耿精忠派出去的远洋舰队并两支西洋商队总计六十艘大小船只已经抵达了欧洲,最先在葡萄牙进行靠岸。由于舰队数量庞大。在前往欧洲的这一路上都需要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据点停泊下进行补给。每一次补给完毕才能继续航行前往欧洲。因此这速度就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比一般小型的商队要足足多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西班牙占领的吕宋岛早在两年多前就已经了马尾军的地盘,西班牙也一直想着举兵来报复并收复吕宋岛,但是由于被欧洲战场拖住,因此一直也没能成行。在马尾军船队进入欧洲海域之后,有一支西班牙的舰队遇着了马尾军的这支船队,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及时,这支西班牙舰队并没有认出这是遥远的东方的战舰,还以为这是英国的哪一支舰队。加上这支舰队船只数量庞大。虽然护卫的战舰只有二十艘,但是看起来好像极其不好惹,于是便主动退却了。
福建的舰队在靠近欧洲的时候,就听到了荷兰战败的消息。就连阿姆斯特丹都被淹没了。荷兰还将自己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后世的纽约割让给了英国。这个消息让随行的荷兰船队山的商人水手们如丧考妣,心情沉重。但是随行的荷兰人斯图亚特,也就是巴达维亚荷兰总督最得力的助手,随即想到了与马尾军的交易,说不定这个可以帮助荷兰东山再起,因此心情又好了一些。
这些日子,护航的第五分舰队也在不断的打听英国与荷兰大战的详细信息。在他们抵达了葡萄牙最大的港口里斯本的时候,也就得到了全部的信息。
早在前年。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对荷兰商船队发动了袭击。英国海军拥有十二艘战列舰以及六艘小型战舰,荷兰仅有五艘战舰为七十二艘商船护航。荷兰舰队司令哈恩坚决与优势英国舰队周旋,终于抵挡住了英国舰队的攻击。在被击沉一艘、被俘虏三艘商船的情况下,大多数荷兰商船还是安全抵达了目的地。这只是一场小型的战役,但是却拉开了双方大战的序幕。
在前年的六月初,荷兰舰队司令德.奈特指挥荷兰舰队,总数有一百三十五艘战舰,其中大型战舰为六十三艘,有四千五百门炮和两万多名优秀水兵偷袭泊于英国东南部索尔湾的英法联合舰队。当时港内泊有联合舰队的各类船只大约一百五六十艘,其中还有四十五艘英国战舰和三十艘艘法国战舰,其余的多为小型船只、运输船只或是后勤补给船只等,估计有五千一百门火炮以及三万五千人。
荷兰舰队抢得先机,不但事先在港外布置了封锁线,更在战初利用涨潮放出纵火船,造成联合舰队陷入混乱。 在荷兰舰队的炮击之下,英国舰队指挥官约克公爵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手腕,很快控制住了形势。英舰在一时的混乱之后,迅速编成队形出港迎战。而法国舰队则不愿意消耗己身的实力,只居片隅远射作势,观英荷双方近距离炮战虎斗。战略十分激烈,自中午至暮后。英国损失了四艘战舰、三千多人;荷兰则损失了两艘战舰、两千多人。据说英国后卫舰队指挥官桑德威治与荷兰后卫指挥官范根特中将均在战斗伊始即告阵亡,但总体来说,此役就战术层面而言,双方各无重大建树。
然而,这次海战所带来的战略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荷兰先发制人的进攻不但粉碎了英国对荷兰本土入侵的计划,也使得普鲁士打算从陆地侵入荷兰的企图落空。此役之后,荷兰舰队依旧贯彻自己先前的战略思想、战术方针。而英法方面则蠢蠢欲动:同年七月,英法联军因为陆上作战不利,遂打算利用联合舰队运送了一支强大的登陆部队企图强行登陆荷兰西北部的战略要冲特塞尔岛,以便建立前沿基地,进攻荷兰本土。但由于有德.奈特舰队的侧翼牵制,计划宣告破产。
八月,威廉三世在此存亡之秋,担任了荷兰国家元首。他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终于在去年的春天争取到了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支持。但几乎同一时间,普鲁士则同法国签定了盟约。战争的规模得到了扩大。
去年六月,英法舰队再次集结了舰队输送陆军。打算登陆荷兰本土。德.奈特率由九十艘军舰。其中有五十多艘战列舰组成的荷兰舰队迎战。英法联军大致拥有一百三十艘各类船只。其中包括五十多艘英国战列舰和三十艘法国战列舰。英法联军数量占优,但登陆计划未能立时实现。双方在各自损失了一些小型船只之后,撤离战场。
在第一次库内维尔海战后,仅仅过了七天,双方舰队又一次展开了交锋。但这一次进攻是荷兰方面主动发起的:德.奈特趁着风向突变,荷兰舰队占了上风,杀入联军阵内,迫使英法舰队仓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陆计划遂不了了之。
到了八月,英法舰队又一次纠集势力,企图登陆特塞尔岛。约摸2万陆军集结在英国,第一梯队1万人登舰,在鲁珀特亲王的率领下驶往荷兰。这一次联合舰队准备充分,不但坐拥120艘舰船(其中主力舰90艘、纵火船30艘)(按:一说92艘战列舰、28艘纵火船、23艘辅助船),将联合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鲁珀特亲王指挥之下的中央分舰队;德埃斯特雷指挥之下的法国先头舰队;斯普拉格指挥之下的后卫分舰队,更仔细研究了德.奈特的战术,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荷兰舰队事先得报,德.奈特亦将麾下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他本人指挥之下的中央分舰队;班克特指挥之下的先驱舰队;小特罗普指挥之下的后卫分舰队。但荷兰方面仅拥有75艘主力舰和30纵火船(按:一说75艘战列舰、15艘巡航舰、18艘侦察通信舰、22艘纵火船)。实力对比上明显弱于英法联合舰队。
月底一个夜间,德.奈特指挥舰队利用风向成功插入敌方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缝隙。拂晓时分。主动向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于是双方三个分舰队非常有趣地捉队厮杀,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应酬。尽管英法联军兵力占了优势,但荷兰水兵士气高昂,双方战斗可谓空前激烈。德.奈特与英将拉帕尔3次更换旗舰,仍英勇作战。但首先打破僵局的却是双方的前卫分队:法国分舰队的水兵训练很差,作战消极,而且有一旦部分军舰受创后便忙于修理,不再参加战斗的陋习。
指挥官德埃斯特雷本意图以数量上的优势包围班克特分队,但结果班克特突破了舰队的战列线,使得法国分舰队全面陷入了混乱。或许是考虑到为了保存实力,法国分舰队就此退出了战斗。于是班克特在留下部分船只监视法国人的情况下,率领余下战力前往援助德.奈特率领的中央分舰队。原本英国的鲁珀特亲王打算将适于浅海作战的荷兰舰队向西引向深海,但此时后卫舰队交战的激烈程度引起了双方中央分舰队的注意:英国分舰队指挥官斯普拉格在两次转换旗舰之后殉职。鲁珀特亲王与德.奈特双双率领麾下分舰队赶来支援己方的后卫舰队,而班克特指挥的荷兰前卫舰队也加入了战斗。这场海战一直持续到了晚上7点,夜幕降临之后英方认为登陆作战无望,遂退出了战斗。此役双方都未有战舰被击沉,但严重受创的船只不计其数。(一说英军损失9艘军舰。)英法联军损失了2000多人,荷兰方面伤亡了1000多人。此役后,荷兰暂时消除了海上威胁,取得了制海权,大批东印度公司护航船安全返回。
战后,鲁珀特亲王声称:“法国舰队对这次失败应负全责。”而英国历史学家坎.贝尔曾高度评价了荷兰在这场海战中的成功:“荷兰,因其舰队司令精明强干,使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使完全被封锁的港口重新开放并战胜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敌人放弃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无论如何,特塞尔海战结束了荷兰和英国之间为了控制海洋所进行的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战争,却也导致了英法两国的裂盟。海军的失利与法国的日益强大,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对政府参加法荷战争倍感不满。在议会的削减军费后,英国海军无力再封锁或入侵荷兰,于是英国国会通过了与荷兰单独媾和的决议。今年年2月,英荷双方签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恢复了战前状态。和约规定1667年两国签定的《布雷达条约》条约继续有效,荷兰同意给英国80万克伦,承认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原荷兰领地的所有权,英国则保证荷法战争的中立。在此之后,荷法战争依然持续。(未完待续。。)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3176/59016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