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你不是地球人 > 143、内胎玄机

143、内胎玄机


“金丝铁线是什么?”欧阳贝儿问。

        杜年指着瓶身道,“你看,这上面纵横交错的黑线,就是里层的黑胎,而这些更细小更密集的黄线,是外面的釉彩,这些全是烧制时产生的裂纹,如同云母一样,层层向下,这就是俗称的金丝铁线。”

        欧阳贝儿吐了下舌头,道,“原来这些裂纹是烧出来就带的呀,我还以为是…………”

        杜年点点头,接着道,“还有,当时所用的黑胎,含铁量较高,窑器烧制的时候,上部瓶口因为造型和重力原因,不容易挂上釉,釉彩会向下流动,多少露出些里面的胎,就会形成紫铜色,而瓶子底部不施釉,烧出来就会是铁色,这也是南宋瓷器的一个特点,叫‘紫口铁足’。”

        “那它一定很价值吧?”欧阳贝儿见杜年一副爱惜的样子,问道。

        杜年叹口气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用钱来衡量一切,收藏要先讲一个品位,每个人收藏的出点都不同,古玩的价值也就有很大的差别,一件藏品,也许在这个收藏者眼中是千金难得的珍品,换了别一个收藏家,可能就是一件凡品。”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如果非要用价格来比较的话,它在这七件东西里,应该排在第二,这是一件南宋半官窑瓷器,当时生产的数量比较大,流传到现在的不少,市场估价一般在2o万左右。

        欧阳贝儿又重新打量起来,这么一件在她眼里貌不惊人的东西,竟然这么值钱。

        杜年又道,“可惜这是半官窑的,如果是南宋官窑,那么一件最起码要上千万。”

        余弦光知道这瓷器很值钱,但不知道竟然能卖2o多万,再一听到要是把前面那个“半”去掉,价格更是惊人,不禁和欧阳贝儿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收藏者的世界真是看不懂。

        杜年讲得兴起,又把余下五件价值不高的也一一拿起,详细说了来处、年代,有些东西,市场价格可能不高,但却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五件东西,二件瓷器,二件玉器,一件杂项,都属于冷门的藏品,对杜年正在撰写一本藏品鉴赏书稿有帮助,这也是他收下来的原因。象那件玉戈,是战国时期的,虽然价格不过七八万,但书里要少了这一类的图片,就多少显得作者涉猎不深。

        待到最后一个唐三彩陶器,杜年闭上了嘴,道,“小余,刚才贝儿说这件东西最值钱,你认为呢?”

        余弦点头道,“我的看法跟贝儿一样。”

        欧阳贝儿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小弦子也跟我一样,是从个头上看的呀。”

        余弦啼笑皆非,“在价格上看法一样,但我可不是从个头上分析的。”

        杜年道,“小余说说你的看法。”

        余弦正有此意,自从得了那个能力包后,他对唐代的古玩那是如数家珍,但还没有机会表现下,当下便不再客气,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唐代流传至今的古玩,多为唐三彩,其中又以三彩马、三彩仕女居多,内胎采用的是白色高岭土,釉彩所用材料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烧制的时候分二步,先用11oo度的高温烧内胎,然后在内胎上上釉,再放到8oo度的低温窑中烧,由于釉彩里有多种金属元素,烧出来的釉面会产生多种颜色,以绿、褐、红为主,特别好看鲜亮。

        唐三彩在唐代中期时工艺展得非常高,而在中期之前,尚在不断研究摸索之中,那时候生产的多是陶器,现在这件三彩陶器从造型、釉色上看,无异就是这时期的产物。你们看,这件陶器上基本只有绿、褐这二种颜色,红色极少,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原因就是能产生出红色的釉彩在唐中期还非常少。

        再看这件陶器,从顶端的开口内侧可以看到指旋痕迹,这是明显的手工标志,外部罐身的釉彩从侧面看,有轻微的不规则凹凸感,这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打磨不是很平整,而现在仿品因为是机器上釉打磨,表面非常光滑细腻,所以这一件陶唐,我认为它是真品。杜爷爷,我说的对不?

        “嗯,小余说的不错,看来平常没少下功夫,很好很好。”杜年赞许地点点头,余弦上面讲的这些他没教过,看来这小子还是很用心的,这年头象这样肯用功的年轻人不多见了,心里一动,想再看看他到底多少,便又问道,“那你说说,这件东西大概能值多少钱?”

        这下余弦被问住了,他只知道真假,至于现在卖多少钱,他哪儿知道?不过刚才说得太过,连工艺带真伪得得了一大堆,这要连价格都不知道,岂不是露馅了?

        还好我有大招,余弦心里嘿嘿一笑,随即祭出读心术,光线扑向陶器,飞快地转动着,嗯,的确没错,果然是真品,唐代的无疑。根据显示的星星,马上知道了大概的价格,这就够了,他正要收回光线回答杜年的问题,突然一怔,读心术的光线似乎看到陶器内部有什么东西。

        余弦定定神,仔细看去,这下看清了,在陶器内胎的外层和釉彩之下,刻着二个字。他一看之下,心突然嘭嘭嘭地跳了起来,一股寒气从后脊梁骨升了起来。

        古代文人留墨,匠人留字,有点名气和技术的匠人,凡经自己手做出来的东西,都会在上面留点记号,跟现如今打广告一个道理。留传到现在的古玩上面就经常见到,有在表面图案上留个微小的记号,有在不引人注目的底部或边角留个刻上字的,这件陶器上竟然也有,看字刻的位置,应该是白色的内胎烧好后,在上面刻上字,然后再上釉,这样就把刻字盖住了,天衣无缝。

        二个字,汉字。

        余弦从小看到大,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因为这二个字是简体字,不但是简体字,那两个字余弦看得分明,竟然是上余下弦,赫然是‘余弦’二字。

        简体字就不说什么时候才有的了,余弦这二个字也可能是重名,这些都可以不提,让余弦最感到惊栗的,是这两个字的写法,活脱脱竟然是他自己的笔迹。

        这、这怎么可能!

        给读者的话:

        感谢投票支持的朋友们,你们就是我向前的动力,谢谢。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36762/153046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