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先秦有声 > 第六章 周公摄政

第六章 周公摄政


周初就简单讲解一下,男二是中后期的西周王朝。

        殷灭亡后,箕子朝周,过朝歌,见已成废墟,长满禾黍,不觉心念故国,悲而唱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武王询其商亡之因,箕子不忍斥责纣王。终不愿朝周称臣,带族人奔朝鲜而去。

        《宋微子世家》:“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汉书·地理志》更为详细,箕子于朝鲜,教民养蚕耕田,制作法度。喜欢的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武王克殷后,封纣之子武庚于殷,并在殷周边,设邶、墉、卫三国,封给霍叔处、管叔鲜、蔡叔度。用来监视武庚。这就是所谓的“三监”。

        据《吕氏春秋》记载,武王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尧帝之后于黎、封舜帝之后于陈、封禹王之后于杞、封成汤之后(微子)于宋。

        封国与这些古代圣王的后裔,以示崇德报功之意,鼓舞民心。

        武王克殷二年,王患疾,身不适。太公、召公道:“吾等为王卜之。”

        周公道:“不可向吾先王祷告乎?”

        周公以己为抵,欲替武王而死,于祭场之上,筑有三坛。又筑一坛于南方,周公面北而立,手持玉珪,乃告文王、王季、太王。

        周公道:“惟尔元孙发,遭历虐疾。若三王有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小子旦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发不若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受命于帝庭,护佑四方,于地下安尔等之子孙。四方之民无不敬畏,呜呼!无负天之命也,先王亦永有依归。今小子即命于元龟,尔若许之,吾将以璧与珪共俟命。尔不许吾,吾乃收璧于珪。”

        此事记载于《尚书·金縢》篇中,此篇后续所记,武王病愈,可事实并非如此、

        武王克殷后,殚精竭力,病状每况愈下,虽商矣亡,然东方尚有殷之余众,蠢蠢欲动。

        长子诵年纪尚幼。一日武王独登汾阜之上,远望殷墟,不觉长叹。回身成周(洛阳)终夜忧心忡忡,不能入眠。

        召其弟周公旦道:“天不使殷享天命而亡,然其仍有三百六十夫,恒与吾周为敌,国尚未固,朕怎能安眠?”

        周公不语。

        武王又道:“朕已用筮龟卜之,决从庶建之法。”(兄终弟及)。

        周公泪流不止,誓死不从,道:“臣弟愿暂执国政,以待太子束发,交还国政。”

        武王大悦,托孤于周公旦,不久驾崩,在位约13年。

        又是一个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周公摄政到底有没有称王。答案是有的,其实很简单,周公自己都自称为“朕”了。

        据《尚书·康诰》篇记载:“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朕,周公旦自称,此篇下文“王曰”自然也是周公旦,确实已摄政称王。小子封就是文王昌与太姒第九子,周公旦的弟弟,卫康叔封。

        武王崩后,周公摄政称王,实是出于武王旨意。

        管叔鲜于蔡叔度听闻周公称王大惊,不免心疑,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孺子就是尚在年幼的成王),于是勾结纣之子武庚叛乱。

        周公位居太宰,统帅百官,群叔(众弟弟)散布流言,满朝文武,皆避之不及,年幼的成王亦不免生疑,

        周公闻信大泣,道:“武庚之乱,吾已先料。怎知手足至亲,亦不信吾!”

        周公寻得召公奭道:“天降丧于殷,殷即坠而休命。周受天命,吾不敢言永保基业,吾亦不敢断言周室终出于不详!”

        召公道:“时在吾手,而非天命也。”

        周公道:“吾不敢安于天命,只愿天威安吾周民。若欲无错,犹在人为。恐吾后世子孙,不能敬天保民,不知天命不易,乃坠其命。”

        召公道:“天命不可信,若待天命吾等昔日便已尸骨无存,唯有师出东征,方可敬天保民。”

        周公喜极而泣,道:“唯君知吾意也。”

        周公又寻得太公望,道:“小子之所以摄行政者,恐天下叛周,先三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小子之所以至此。”

        周公东征是事先于召公、太公商议过的,并赢得二公支持,方才出兵。

        其实说是周公摄政,不如说是三公辅政。

        召公留周主持朝政,周公与太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逆。

        王道:“殷犹存三百六十夫,其心不轨,欲光复旧业。若朕昔讨殷纣,言艰日思,今有十贤助朕。天亡殷商,而受命先王。然天命不可信,肆朕今率尔东征。”

        《孟子·滕文公》:“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

        就不细讲了,周公东征,历经三年,大成而归,大扩领土,引得殷商遗民大迁徒。与姜太公将殷商遗民与蒲姑氏从山东东北部至山东半岛,尽数驱逐。其遗民并未消灭,而多由山东半岛渡过渤海而至松辽平原,甚至有的渡海到了朝鲜半岛。

        山东齐鲁二国,正是消灭了殷商遗民而后,在废墟上建立的国家。

        周公东征而回,将王位还与成王,杀管叔,囚蔡叔,霍叔贬为庶人。后蔡叔之子,小子胡有德,提拔作鲁国卿士,而后封蔡地。

        镐京居于西偏,四方入贡,道路不均,而洛邑居天下之中。周、召公于洛水建立成周洛邑。

        周公思想主要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天命不常、重民、重农。周公是最出色的思想家、政治家。或许我们现在看来平平无奇,但古人未尝离事而立言。他的改革是实际的而不是迂阔的空论。

        周公并不是借鬼神、巫术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他是相信鬼神、天命的。他所说的天命不常,天命不是固定的,若是无德,失德。那就会像夏桀,商纣一样丧失天命。

        孔子也时常以梦到周公为傲,晚年因为没有梦到周公,而时常有衰老的感觉。

        本章主要参考《尚书》,《史记·鲁周公世家》。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37114779/15949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