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爱恨商周
贝比的咸鱼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我将用下面几篇,简单讲解一下周初的文化,过程些许无聊,如果你略有了解,或看不进去,请移至,辟方篡权。
曾有人为了替某客朝洗白,竟说文王原是戎狄之人,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把别人当傻子了?
周人常自称“夏人”、“区夏”、“时夏”、“有夏”,意思是周人自夏朝之时,便是夏统治区内的人民。
早在周的老祖宗公刘时期,为了避免戎狄的侵扰,他便率领族人迁于甘肃和陕西之间,一个叫“豳”的地方。据《诗经·大雅·公刘》中可以得知,周人在豳建造宫室,开垦荒地、吃粗粮、除丛草、喝菜汤,行者有资,民赖其庆、百姓怀之。
虽然日子越过越好,但当时豳地区,还依然有戎狄随时侵犯他们。当时正是商高宗武丁时期,商朝虽然实力强大,但也常常遭到北方土方、鬼方的侵犯。
各朝代对鬼方称呼亦不相同,夏称为獯鬻,商称为鬼方,周称猃狁,秦汉称匈奴。土方,后春秋时称为狄人,年代不同叫法易不同,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中国人这样称呼他们,戎人的称呼有很多,直至秦汉时期才慢慢发觉。
我们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分清过戎狄蛮夷之间的关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谁是谁,更别提我们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不是固定在中国的东南西北方向。
武丁之时,鬼方势力甚至侵入至太行山脉。因此商高宗不得不联合他国来对鬼方发起战争,据记载商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并有赏于大国。
“周”当然也参与了战役,即受到了殷商的赏赐。此后,商朝武乙、文丁、帝乙等诸王也常常借用周的力量共同抵御戎狄,商周的爱恨情仇纠缠不休。
“周”虽然联合“商”共同对付外敌,但周人也常常遭到殷商的侵犯。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终于在公刘约200年后,古公亶父再次带领周人向南迁徒至岐山脚下(当然也有愿意留在“豳”的族人)。
古公亶父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的儿子季历,被商王文丁软禁绝食而死。
《竹书纪年》曾有记载:“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朝商”
“武乙三十五年,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狄王,商王狩于河渭,大雷震世。”
“文丁二年,季历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
“文丁二年,周人伐商。”
“文丁四年,周克余无之戎,文丁命季历为商牧师。”
“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
“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从记载中可看出,商周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外交关系,周也在不断地对戎狄连续作战。
武乙、文丁、帝乙诸王也常借用周的力量共同对付戎狄,可见周人已日趋强大,同时商周关系也日益趋于紧张。文丁杀死季历,就是证明。
武乙之死,记载是死于渭河,被雷劈死,但有不少商人认为,这是周人的密谋。
古公、季历、文王,祖孙三代始终不忘“翦商”大计,“翦商”就是翦除商王朝的羽翼。
周世系自周祖后稷至文王都是父子直系,而不是兄终弟及之旁系。但到古公亶父之时,不传位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而传位幼子季历。
相传因古公亶父,梦见季历生一子,也就是文王昌,必将光耀周之“翦商”大业,使周兴旺,因此传位幼子季历。可能听着会很熟悉,和朱棣梦见朱元璋很像吧,“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文王受命后,追封其父为王,祖父古公亶父为太王。
商朝本为兄终弟及制,可弊大于利,由此而引发九世之乱,后盘庚即为,迁都于“殷”,推行商汤政令,自此百姓安宁,商朝得以再度振兴。史称“盘庚迁殷”,大多数人认为,盘庚迁都后,改国号为殷,实则不然。
商人从来只称其国为“商”。而周人称商为“殷”,有鄙视敌忾之意。
人毕竟也都是有私心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永享国祚,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九世之乱。而商朝后来也确立了“父终子继”制,但不是盘庚所立之法,因盘庚之后,“兄终弟及”制依旧存在,直至商王武丁时,才是父子直系制度。
自盘庚迁殷之后,武丁、祖甲都是英明有为的君主,它的势力日益向西发展,渡过黄河,到达洛水,渭水流域。
祖甲之子,冯辛、庚丁之时,面对游牧部落不断攻扰商朝,虽多次发兵征伐,但未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只是徒耗国力。
而后武乙、文丁实算不上英明之主,不仅使得夷狄部落逐渐强盛,更是与周关系恶化。
至后帝乙、帝辛之时,他们并不是毫无作为的君主,首先由“王”改称“帝”。同时倾尽权利于东夷,向淮水流域,长江流域发展。
简单了解一下便可,不详细讲了,毕竟主角不是他们。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37114779/159492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