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铁骑的较量
结草成林1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左贤王带领匈奴铁骑,抵达巨鹿后,与秦军交了一次手。
那也是匈奴自冒顿单于统军以来,首次与秦军交战,并取得了胜利。
在此之前,匈奴人经常被长城军按在地上摩擦。
尤其是蒙恬镇守北地,统领长城军时, 不仅将匈奴驱除出多年赖以生存的,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华夏称为河南地),而且一直打到阴山山麓。每次交手,都以匈奴军的失败而告终。
可这次,骁勇的匈奴军,竟然完胜长城军。不仅匈奴将士们欢欣雀跃, 就连匈奴的冒顿大单于,得到战报后, 也特别遣使祝贺。
经此一战, 匈奴人领略了冒顿单于训练新军的效果,也看到了匈奴重返河南地的希望。
要知道,河套地区不仅是以游牧为主的匈奴人最钟情的栖息之地,而且靠近中原,匈奴所需的粮食、布匹、美酒等物,都可以通过这里进行易货贸易或者掠夺而来。
匈奴除了畜牧,不会种粮食,也不会织布,但这些又是他们日常所需,为了得到这些,除了贸易,就只能靠抢。
而只有训练出强大的军队,南下掳掠才能变成现实。
所以,这次以一比四的战损比战胜长城军,对匈奴上下树立信心提振士气的作用极为强烈。
冒顿单于指示左贤王,利用此次巨鹿之机,多和中原地区军队交手, 尤其是秦军, 一定要在实战中,尽可能多地击败他们。
但长城军自那次交战后,选择了防守,连续几个月不出战,与诸侯军形成了对峙。左贤王的匈奴铁骑,一时也就失去了作战目标。
直到最近几天以来,左贤王反复接到诸侯军失利的消息,令这个戎马半生的匈奴将军,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据探马报告,那个新任秦王御驾亲征,带来了什么新军。就连在匈奴的印象中强悍如项羽这样的楚军精锐,都被秦军歼灭,而齐魏燕三国之军,也在两日内灰飞烟灭,眼前的战场局面,忽然变得急迫起来。
虽然匈奴人对自己的战力有十足的信心,但毕竟兵力仅三万,左贤王不打算让这些草原勇士,成为中原人竞争的牺牲品。
他未雨绸缪,下令整理行装,准备撤退。
没等匈奴人的行囊整理完毕,王威的队伍就到了。
接到斥候探马的报告后,左贤王没有惊慌,这一点,明显胜过诸侯统军之将。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左贤王心里还乐见秦军此刻的到来。
如果临撤退时,能以一场摧枯拉朽的胜利做个告别,顺手消灭若干秦军,对于匈奴将士也好,回去向冒顿请功也好,都是一个值得夸耀的事情。
想到此,左贤王令军中按部就班的整理好行装,这才不慌不忙地列成松散的阵型,迎面向秦军而来。
这是一场当今天下最强骑兵之间的较量。
也是秦王组建的新军与匈奴冒顿单于新军之间的第一次交锋。
这一天,注定要写进历史。
时间:秦王高二年十二月。
地点:巨鹿城北十里。
一边是经过冒顿励精图治打造的草原精锐,一边是秦王嬴高建军思想指导下训练出来的新军。
双方统军之将,一个是匈奴资深贵族,一个是大秦名将之后。
这一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精彩。
谷甑</span> 匈奴铁骑,一如既往不讲究什么军阵,松散地、慢悠悠地离开大营,向着秦军开来。
王威指挥铁骑,列好阵势,等在不远处的旷野上。
见匈奴兵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新军队伍中,一时议论纷纷。
“这匈奴兵也太不拿咱们当回事了吧,连个队形都不列。”
“可不是,你看他们悠闲的,好像不是来打仗,倒是像放牧似的,太嚣张了吧。”
“你看看他们那身衣服,各种样子,哪有军队的做派。”
有几个新军将尉吩咐手下骑士们:
“听说匈奴人坐下的马不错,擅于长途奔跑。一会儿你们注意了,尽量多射人,少射马,多弄几匹,到时候轮换着骑。”
有曾经与匈奴军交过手的长城军骑士提醒道:
“别看他们现在漫不经心的,一会儿冲锋起来,匈奴兵还是挺恐怖的。”
新军骑士闻听,鼻子里出着气:
“哼,就算匈奴兵擅于冲锋,可我就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爹妈所生,他们的躯体是不是肉长的。”
“就是,我们大秦的三棱箭,就喜欢吃肉,尤其是匈奴人的肉。”
“今天,我要给我的长矛和弯刀,好好开开荤。”
王威耳边听着这些议论,不为所动,传下军令,铁甲军在前,轻骑兵在后,组成雁形阵,迎接匈奴军的冲击。
五千铁甲军,分成两队。一队正面迎敌,另一队紧随其后。
这气势也足够了。
想象一下,整整齐齐五千骑全副铠甲的骑士和战马迎风屹立,远远望去,就像一堵黑灰色的钢铁城墙,冷冷地矗立在那里,使人感到无形的威压。
前队铁甲军,横向列成十排,每排五百骑铁甲骑士。
第一排,弯刀队,骑士们全副盔甲,立在披着马铠的战马上,环首弯刀擎在胸前,刀刃在阳光下闪着逼人的寒光。他们等待着,对逼近阵前的匈奴人劈、砍、刺、抹。
第二排,五百长矛手,手挺丈二长矛,矛尖齐齐伸向阵前,准备对冲过来的匈奴军捅刺。
第三排到第五排,清一色的弩箭在手,从距离百步外开始,不间歇地从阵后施射。
而后面的其余铁甲军,则一律弩箭伺候。
这样一个铁甲阵,面对匈奴骑兵,到底会有怎样的发挥,王威在心里期待着这场交锋。
虽然作为军中最年轻的将军,又是第一次独立指挥部队作战,但如果就王威以前的表现,认为他只会硬打硬拼,那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出身在将门之家,除了蒙学教育以外,看的最多的是兵书,耳濡目染最厚的是家族几代为将的事迹,讨论最多的是历史上诸多名将们经典的作战案例。
王威在树立必胜信心的同时,也为自己的首场战役,留足了后手。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37207433/7144856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