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神略传 > 道教神祇略传 第三四函268--276

道教神祇略传 第三四函268--276


卷之268    户神

户神,古代中国家宅之神。  道教认为家宅之中六位神灵在护佑,其六神曰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厕神。《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户神与门神有些相似,区别很微小,仅仅局限于门之数量之别。《说文》曰:“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卷之269    日游神

日游神,又称日游巡,中国民间信仰之神,掌日间人间善恶监察。

日游神,顾名思义。乃白天四处巡游之神,散着头发,长须虬髯,手持木牌,上书“日巡”二字,监察人间善恶,与夜游神白、日夜交换轮值。起初,日游神被认为是四处游荡之凶神,专找人麻烦,如果冲犯了日游神将会招来不幸。《宣室志》云:“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元《授时历》云:“从癸巳至戊申十六日,日游神分别在房屋内的东西南北中五方,己酉至壬辰四十四日,日游神出游。人要避忌日游神之方。”到清代,日游神改变为高大无比,逐渐演变成东岳大帝、阎罗王、城隍爷等阴间神明的部下,监督人间的善恶,故常被供奉于东岳庙、城隍庙等。《淮南子·坠形训》曰:“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  高诱注曰:“连臂大呼夜行。”

卷之270    夜游神

夜游神,又称夜游巡,中国民间信仰之神,掌夜间人间善恶监察。

夜游神,夜晚四处巡游之神,与日游神日夜交换轮值,传说在南方荒野,共有十六位,彼此胳膊相连,个个皆小脸颊、红肩膀,为天帝司夜,夜晚出现,白天隐去。《山海经》云:“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野。《风俗通义》云:“夏至,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永乐中(汉顺帝时),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仲、游光……人情愁怖,复增题之。”  夜游神被认为是四处游荡之凶神,与日游神一样如果冲犯了他将会招来不幸。到了明代,夜游神脱胎换骨,成为公正、善良之神,为东岳大帝、阎罗王、城隍爷等阴间神明部下,巡夜时常深入普通百姓之家访查,如百姓有冤屈,一定禀报给天帝,使正义得到伸张,恶人得到惩罚。

卷之271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称柴道煌,民间称月下老儿,简称月下老、月老,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古代中国民间掌管姻缘的婚姻之神,媒妁之神,天庭之上仙。

唐朝时,一名韦固者,去宋城游玩,宿于南店。一日晚见月光一老人席地而坐,翻一本厚书,旁边放一装满红色绳子布袋。韦固好奇曰:“老伯在看什么书?”,老人回曰:“天下婚姻之书。”老人又曰:“无论男女双方是仇人或距离遥远,只要红绳系脚上,一定会结成夫妻。”韦固存疑,随老人到了米市,见一盲妇怀抱着一个小女孩走来,老人曰:“此盲妇抱的小女是你将来之妻。”,韦固生急,命家奴杀小女孩。须臾间十四个春秋已过,韦固即将洞房花烛。对方耐相州刺史王泰之掌上明珠,只眉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奇,问其来由,岳父气愤言道:“十四年前宋城,一天保母抱着小女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刺了一刀,”,韦固惊骇,十四年前记忆苏醒。不久此事传满宋城,为纪念月下老人出现,将南店改为“订婚店”。月下老人成为媒人代用词。

卷之272    翁仲二神

翁仲二神,阮姓,名安南答,号翁仲,越族人,宫门外守护神。道教之俗神。

翁仲原为秦始皇大将,身长一丈三尺,力大勇猛异于常人,秦始皇令其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感念翁仲为统一六国立下之功绩,将其铸为铜像立于咸阳城司马门外,称之为“金狄”。匈奴人来咸阳,远见铜像,以为阮翁仲在世,不敢靠近。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因其生前勇猛过人,死后尊之为神,故有将翁仲肖像佩戴于身,以求驱魔镇邪。

翁仲,原为匈奴之祭天神像,秦汉时期汉引入中国,做作宫殿装饰物。初为铜制,曰“金人”、“铜人”、“金狄”、“长狄”、“遐狄”,后专指陵墓前及神道两侧文武官员石像。

翁仲路乃紫金山通往明孝陵必经之路。翁仲路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在其石像路之尽头,路旁两侧,松柏掩映,翁仲肃立,有翁仲石像八尊,通高3.18米以上,相对而立。两对身披甲胄、手持金盾的武将;两对为头戴朝冠,手持朝笏的文臣。此因翁仲神威之力,故后人多其石像守护坟墓。

卷之273    天聋地哑

天聋地哑,民间信仰之梓潼帝君陪侍神童。天聋、地哑,主神文昌帝君两侧侍立两童子,一掌文人录运薄册,一持文昌大印。文昌帝君为何选择聋、哑二侍童,其用心良苦,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富贵贫贱,保天机不漏,十分重要。

天聋、地哑源原始社会农耕民族信仰中天父、地母。地母比天父早出。大地负载万物,生育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繁衍的根本。大地赋予人类生存最基本生存资料,人类能够得以自给自足,大地载万物,孕育万物,故远古先民特别崇拜大地。

古人以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配化生万物。天父与地母结为配偶,天覆于地,向地下雨,致使地母受孕而滋生万物。人们称天父、地母为天聋、地哑。《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一云:“  (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卷之274    蚕神嫘祖

蚕神嫘祖,又称蚕女、蚕母、蚕三姑、马头娘、马明王、青衣神、马明菩萨、蚕花娘娘、蚕丝仙姑、蚕皇老太,黄帝正妃。民间信仰之司蚕桑之神。

《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世本·卷一帝系篇》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

先秦时代,蚕已被神化,称其神曰先蚕,意指始为蚕桑之人神,北齐时,改祀黄帝。北周时,又改祀神话中的黄帝元妃西陵氏(即嫘祖,一作累祖、傫祖)。后历代皆以西陵氏为蚕神,中国民间蚕农也奉祀之。民间之蚕神崇拜,在祭祀嫘祖基础上,各地所祭拜的蚕神出现多种蚕神像。

蚕桑祭祀乃原始之信仰崇拜,多出于祈祷祛除蚕桑病祟,获得丰收之愿望活动。

卷之275    茅濛

茅濛,茅姓,名濛,字初成,陕西咸阳南关(今属陕西)人,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之高祖,道教之仙人。

茅濛性情慈悲良善,素常积德行善,俭朴素净,博学多闻。茅濛知古通今,能晓未来,预周朝走向衰败最终而灭亡,故不不到任何诸侯处谋职。常感于人生苦短转眼即逝,拜北城鬼谷子为师,学习长生之术和仙丹秘方。时流传一歌谣:“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嘉平是腊月的一种叫法)。”茅濛放弃红尘入华山,远离尘世静心修炼,修道炼丹,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九月,乘龙驾云,白日升天成仙。秦始皇闻茅濛升仙。将腊月改称“嘉平”。    《列仙全传》  卷二云:“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业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卷之276      茅盈

茅盈(公元前  145-?),茅姓,名盈,字叔申,道教茅山派创始人,道教三茅真君之一,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与  茅固、茅衷共掌司命、定禄。

茅盈,三茅真君中大茅君,受仙人曾祖事迹影响,十八岁入北岳恒山修道,研读《道德经》  、  《周易传》,苦修六年后,感动山中一修道女真对其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师,君子奚不往寻而受教乎?”茅盈顿悟,心斋三月,于西城拜王远道君授“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等诸多上清经系的法术符咒,于是隐于句曲山(今称茅山,在江苏西南部),创立道教茅山派。修炼服气、辟谷术,并以医术救治世人。又三年,道成,立坛盟誓,辞师归乡省亲。其弟茅固、茅衷从其修道,时人称大、中、小茅君。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38966631/811147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