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孽海情天梦红楼 > 第四十八回 痴香菱拜师

第四十八回 痴香菱拜师


薛蟠听说柳湘莲畏罪潜逃了,气才慢慢消了。又过了三五天,不疼了,照照镜子,脸上伤痕累累,还是没脸见大家,只能继续躺在家里装病。

        转眼到了十月,到了该放年假的时候了。

        当铺里有个总管,叫张德辉,六十多岁了,今年也要回家。他跟薛蟠请假,说明年开了春一定赶回来。

        那时候,在外打工人员最多一年回一次家,而且年假特长。其实除去在路上走的时间,也长不到哪去,也就在家里待个十天半月的。

        张德辉说:“我发现了商机:今年纸张、香料缺货,明年肯定涨钱。过了年我先打发儿子来当铺内帮忙照管,我沿途贩些纸张香扇的,赶在端午节之前回来卖,肯定大赚。”

        薛蟠心想:“我现在正没脸见人,常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况且我也不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如跟着张德辉出去闯个一年半载,赚钱也好、不赚钱也好,先躲躲羞去。”

        薛蟠先跟张德辉说了,到了晚上,又跟薛姨妈商量。

        薛姨妈听了心情特复杂,既高兴儿子长大懂事了,又担心他在外面招惹是非。想来想去,还是不想让他去。

        薛姨妈:“咱家不差钱,你还是在家安分守己的吧。”

        薛蟠早打定了主意,说:“你天天说我不学无术,现在我要学着做买卖了,你又不答应。张德辉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我跟着他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姨妈又跟宝钗商量,宝钗笑着说:“如果哥哥改邪归正了,那正好,如果还是那样,你守着他也没办法。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吧。妈给他一千两银子,就当给他交了学费了,挣到钱更好,挣不到钱也没关系。反正有伙计跟着,你就放心吧。”

        薛姨妈思索了半天,最后,同意了。

        第二天,薛姨妈叫来张德辉,隔着窗子,千叮万嘱,让他照顾好薛蟠。

        张德辉:“太太放心,十四日是出行的好日子,我们雇下几匹骡子,十四一早出发。”

        薛蟠喜不自禁。

        薛姨妈和宝钗、香菱给薛蟠收拾行李,派了一个老仆人和四个小厮跟着,主仆六人,雇了三辆大车、四个骡子拉行李,薛蟠又骑了自己家的一匹大骡子,还牵着一匹备用马。

        十三日,薛蟠先跟舅舅辞行,然后辞过贾府众人。

        十四日,薛姨妈挥泪送别了薛蟠。

        薛姨妈来京城时带的家人就不多,现在一下子又送走了五个大男人,家里就只剩了两个男子。

        于是,薛姨妈重新进行了人事调整:所有出去的男人媳妇都搬进院子来住,香菱把东西收拾好,搬来跟薛姨妈住。

        宝钗觉得这样安排欠妥:“妈妈既然有了这么多人作伴,不如让香菱跟我去园子里住。”

        薛姨妈:“对呀,我早该想到的,你那里丫头少点,前几天还跟你哥商量要给你新买一个。”

        宝钗:“新买的风险太高,如果看走了眼,来个淘气的或者智商不高的就麻烦了。还是沉住气,慢慢打听吧。”

        香菱很高兴:“我本来想跟奶奶说和姑娘作伴去,没想到姑娘先说了。”

        宝钗:“我知道你羡慕园子已经好久了,只是一直没机会。现在好了,可以住上一年,我也有个做伴的,你也遂了心愿。”

        香菱:“好姑娘,我想跟你学作诗。”

        宝钗:“先别提写诗的事,今天第一天进园子,从老太太那开始,挨个走一圈,问候一声,不必特意说你搬进园子了,若有问的,就说我带了你进来做伴。”

        香菱答应着刚要走,看见平儿走过来了。香菱忙问好,薛宝钗说:“我今天带了她来做伴,正要去回你奶奶一声。”

        平儿:“姑娘说的见外了。”

        宝钗:“商店有主人,庙里有主持。虽然不是大事,但是家有家规,园子里添了人,也应该告诉管家一声不是吗?既然你来了,我就不打发人过去说了。”

        平儿答应着,问香菱:“你既然来了,怎么不去拜访一下邻居?”

        宝钗:“她正要去呢。”

        平儿:“我们家你就别去了,二爷病了在家呢。”

        香菱答应着去了。

        平儿对宝钗说:“最近我们家出了件新闻,听说没?”

        宝钗:“这两天帮哥哥收拾行李,你们的事一概不知,连姐妹们也没见到。”

        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的不能动了。”

        宝钗:“为啥?”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个贾雨村,也不知半路中哪里来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却给府里惹了很多麻烦!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里见了几把扇子,那不是普通的扇子,是文物。回家把所有的扇子拿出来看了一遍,没有一个顺眼的,就叫人去买‘文物扇’,你别说,还真找到了。二十把文物在一个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手里找到了。那人姓石,名呆子。二爷托了个熟人把石呆子请家里,经过鉴定,此人手里的扇子都是真迹,回家告诉了老爷,老爷说买,石呆子不卖,而且说:‘冻死、饿死,一千两银子也不卖。’老爷天天骂二爷,二爷天天磨石呆子。”

        宝钗:“最后买了吗?”

        平儿:“没有。石呆子说了:‘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贾雨村耳朵里,他想了个办法,说石呆子拖欠官银,把扇子抄了来。然后,把扇子送给了老爷,老爷问二爷:‘人家怎么拿到的?’二爷说:‘为这点事,弄的人坑家败业,也好意思!’老爷听完就打了二爷。也不知用什么东西打的,脸上破了相了。我们听说姨太太家有种神奇的丸药,专治跌打损伤,姑娘能否给我们一粒?”

        宝钗让莺儿取了一粒给平儿。

        宝钗:“男同志我也不便亲自看望,替我问候吧。”

        平儿答应了,去了。

        香菱拜见完邻居,见宝钗去贾母那里了,就来到了馆。黛玉的病已经好了四分之三,见了香菱,格外高兴。

        香菱:“姑娘能教我写诗吗?我是热爱诗歌的孩子。”

        黛玉:“可以啊,你现在就拜我为师吧。我虽不是诗人,但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香菱:“太好了,我不耻下问的时候老师不许烦哟。”

        黛玉道:“其实写诗很容易的。要这么写、这么写、这么写……明白了吗?”

        香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我明白了。以前看古人的诗有好多疑问,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写?原来是为了这么写,所以才这么写。从今以后,姑娘再也不用担心我会不会写诗。”

        黛玉:“你终于明白了,我很欣慰。”

        香菱:“我最爱陆游的诗。”

        黛玉:“你若真的想学,我这里有《王维全集》,你拿去背一万遍,再把李白、杜甫的几百首诗也背上一万遍,你就会写诗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最后,你再看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诗,提高一下自己的写诗水平,就搞定了。”

        香菱笑道:“没想到写诗竟然这么简单,好姑娘,你把这些书借给我,我晚上挑灯夜读,能背几首背几首。”

        黛玉让紫鹃拿出来王维的诗给了香菱:“用红笔标注的是我选的,有几首背几首,不明白的问你家姑娘或者我。”

        香菱如获至宝,回到家啥也不做,就知道背诗了。背到深夜,也毫无睡意。

        过了不知几天,曹雪芹没说,香菱来还书了,要换杜甫的律诗。

        黛玉:“背过了多少首?每首背了多少遍?”

        香菱:“红笔标注的都背了,每首背了一万遍。”

        黛玉:“读出什么味道来了吗?”

        香菱:“读出来了,我想说,不知对不对。”

        黛玉:“只有研究探讨,才能进步,快说出来我听听。”

        香菱:“诗的好处,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看起来似乎无情理的,想想确实有情理的。”

        黛玉笑道:“有点意思,请举例说明。”

        香菱:“比如《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的太无理,‘圆’的又太俗。但背了一万遍后,如果想找两个字替代它,翻遍字典,竟找不出来。”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来了,也坐下来听她讲诗。

        宝玉:“听你说了这几句,你已经明白了诗的真谛。你是怎么在短时间内悟出这些道理的?”

        香菱:“我参加了林姑娘的写诗速成班。”

        探春:“明天我跟社长申请个名额,请你入社。”

        香菱:“我只是羡慕那些会写诗的姑娘,写着玩的。”

        探春、黛玉说:“我们都是玩的,在园子里我们是诗人,出了园子狗屁不是了。”

        宝玉:“此言差矣,前几天我就把我们诗社的诗给外面的几个朋友看了,他们看的爱不释手,争相拿去发表了。”

        黛玉:“这是真的么?这难道真的是真的么?”

        探春:“你真胡闹!就算我们写的好,也不该把我们写的传到外面去。”

        宝玉:“这有什么!好诗恒久远,一首永流传。”

        正说着,惜春打发人来请宝玉,宝玉去了。

        香菱:“姑娘给我布置作业吧。”

        黛玉:“昨晚的月亮最圆了,你以月亮为题,作一首诗吧。”

        香菱高兴的回家写作业去了,写两句,背几首杜甫的诗,坐卧不宁、茶饭不思。

        宝钗:“我找颦儿算账去,好好的人被她教成诗疯子了。”

        香菱对她笑笑:“姑娘别打岔,我刚刚有了点灵感。”于是提笔疾书,一首诗挥笔即成。

        宝钗:“这诗很不成样子,拿了叫你老师看看去。”

        黛玉看了,只婉转地说了一句:“诗背的太少,继续背。”

        香菱默默的走了,从此在池塘边、树荫下、山石上,会经常看见她苦思冥想的身影,时而笑、时而皱眉、时而自言自语。

        李纨、宝钗、宝玉、探春等听说了,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看香菱作诗。

        宝钗:“这人彻底疯了。昨晚嘟嘟囔囔的五更天才睡,不到一顿饭功夫竟然又起床找颦儿了。回来后,或呆,或这样,这不,又着魔了。”

        宝钗又笑着对宝玉说:“如果你也像她一样的刻苦,早就功成名就了。”

        宝玉脸耷拉下来了,也不说话。

        远远的,大家看见香菱又去找黛玉了。

        探春:“咱们也去看看去。”

        还没进门,就听黛玉说:“还是不好,再重写!”

        宝钗隔着窗子喊:“菱姑娘,你闲闲吧。”

        香菱已经入了戏,边思考边答:“你错了韵了。”

        众人大笑。

        宝钗:“可真是诗魔了。”

        李纨:“应该让她散散心了。”

        到了夜间,香菱依然学习到五更天。睡下不久,宝钗听到香菱说梦话,梦话竟是一首诗。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41939/163016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