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给百姓一条活路
河蟹道人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第339章 给百姓一条活路
“杨侍郎,这边请。”
杨嗣昌在何宁的带领下,忐忑地跨过会极门,不由得往右边望去,那里便是文渊阁,内阁所在地,朝廷重臣无一不想进去的地方。
只不过他今日此行的目的不是文渊阁,而是文渊阁对面的文华殿。跟随何宁继续往左边走去,很快就听见了文华殿内传来的阵阵讲课声。
“杨侍郎,您在殿外稍等片刻,陛下还在上日讲,马上就要结束了。”
“不妨事,有劳何公公了。”
杨嗣昌闻言连忙拱手,他哪怕在外朝也知道何宁是皇帝的亲侍太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得罪。
“还请侍郎暂且等候。”
杨嗣昌闻言就在殿外一旁安心等候起来。说起来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文华殿,他对这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碍于规矩一直未敢抬头四处瞧一瞧,只是低头沉思着待会与皇帝的诏对。
虽然接到任命不久,但他这几天也把相关题本奏报都拿来参考,心中已经有了个大概规划。
没过一会儿,殿中的读书声戛然而止,紧接着从殿内就走出一位年逾六十,身穿红袍官服的老者。杨嗣昌见状对其躬身行礼,这人他自然熟悉不过,乃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丁绍轼。
“杨侍郎,陛下日讲完毕,叫您进去呢。”
丁绍轼一走,何宁当即就出来了,领着杨昌嗣就往文华殿偏殿走。
“陛下,杨嗣昌到了。”
“嗯,让他进来吧。”
刚刚上完课的朱由校把书本一放,起身看向何宁身边的文官,见此人大约而立之年,脸色圆润精神,看起来一副富态相,想必这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嗣昌了。
“臣兵部左侍郎杨嗣昌,叩见陛下。”
“嗯,起来吧。这里太乱了,去那边说话。”
朱由校随即摆摆手道,自顾走去,杨嗣昌等人也随着皇帝朝内殿走去。
“杨嗣昌,前段时间朕还诏对你父亲右佥都御史杨鹤。当年杨镐萨尔浒战败,他直言进谏,并向朝廷举荐熊廷弼、李长庚、薛国用等人,对朝廷稳重辽东局势大有裨益,这些人朕至今都在倚重呢,看来你父亲真有识人之能啊。
随后朕又接见了你父亲,他对朕说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应该整顿吏治,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对此朕深以为然。”
杨嗣昌一听皇帝对自己父亲杨鹤赞赏有加,也让杨嗣昌紧张的心情略有舒缓。
“如无唐太宗容人之量,自然也不会有魏征直言进谏。都是陛下察言纳谏,海纳百川,才会让朝廷有万象更始之象。”
朱由校接过何宁递来的茶,听着杨嗣昌的一顿捧呵呵一笑。
“万象更始需要群策群力,光凭朕一个人没用。故朕想着安排伱些差事,这也是叫你过来的原因所在。内阁的任命你接到了没?”
一见皇帝说起了正事,杨嗣昌立马正襟危坐,躬身拱手表示:
“臣已于三日前接到内阁与兵部关于督抚剿贼的任命,这几日臣深感惶恐,唯恐有负圣上厚爱,只有殚精竭虑,清剿逆贼以报陛下。”
对于杨嗣昌的态度,朱由校还是很满意的,他直接点头说道:
“你说得对,好好做事即可。朕既然给了你这个机会,并不是因为父亲杨鹤在朝的缘故,而是看中了你的能力。现在河北、山东两地妖邪之说甚多,外加去年山东大旱频灾,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走投无路,只得寄存希望于妖教邪说。
唉,百姓愚昧,投身妖邪,这其实也是朝廷疏于救济、教化之责,所以朕不怪他们。只怪这些妖邪教以图谶、妖术蛊惑百姓,掠夺钱财,挟他们谋逆就是罪无可赦。
所以这次派你去,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妖邪教一网打尽,哪怕不能连根拔起,也要重挫其势。”
杨昌嗣闻言深表赞同,他去岁来京赴任,也路过山东等地,对于山东、淮河等地流民以及秘密结社情况甚是了解。甚至去年初还向神宗皇帝上书提醒,但由于那个时候宫里事端太多,上书的题本杳无音信,让他甚是无奈。
但现在得知当今皇帝早就对这个隐患有所关注,前些日子听闻京营主动出击将白莲妖教的教主活捉,让他对皇帝甚是钦佩,对于任命他清剿这些妖教的事情也更加上心。
<div class="contentadv"> “陛下言之有理,臣也认为百姓愚昧但也无妄,他们这么做或许只求一个活路。而这些利用百姓疾苦,挟众作乱的邪教却是罪大恶极,其罪当诛。
所以臣来之前就有了筹划,对于这些逆党要以剿为主,尽快剿灭捣毁其根基,使其不敢作乱。
但更重要的就是剿灭这些谋逆后,还要救济百姓,与民共葺,休养生息,为万千百姓寻一条生计之路。百姓艰难困苦,只要让他们有一条活路,他们自然不会随意生乱。”
听到这话,朱由校终于明白历史上崇祯皇帝为什么那么信任杨昌嗣了。
就是此人看待问题很准,往往一针见血地客观分析。
历史上就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建议崇祯皇帝先与后金议和,再纠结重兵剿灭国内李自成、张献忠等人。
要不是清流觉得议和太丢面,拼命阻挡,死活不同意议和。崇祯皇帝此人也是没有担当,做事犹犹豫豫不敢明着表态支持,大明完全有可能跟后金议和,然后腾出手来对付李自成等人。
甚至后面为了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叛贼,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划,杀得李自成带着十七人逃进商洛山苟延残喘。
要不是熊文灿盲目招降张献忠,致使张献忠得以休养生息后再度叛乱,把好端端的一盘筹划给毁了,还真有可能平定农民军起义。
“杨爱卿说得甚是,剿灭逆贼容易,但救济百姓于水火,让百姓有一条活路是大,不然又是春风吹又生。但就是不知杨爱卿对于事后安抚山东民众,休养生息不知有何想法呢?”
杨昌嗣闻言一愣,他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对他剿灭逆贼的计划不甚提及,反而提到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倒特别感兴趣。
不过对于此事他也有过想法,于是就略微思量一会,便拱手而言。
“陛下,百姓的生计无非就是农工商。而这些幸而天下得陛下圣明,早就已着手在做了。
一则还是劝农垦桑,开垦荒田,减免赋税。甚至臣提议为了减少百姓缴税负担,现在虽实行一条鞭法,但也允许百姓缴纳粮食以替代白银,这样可以减轻百姓兑换白银之苦。
另外臣还听说徐尚书已经在天津等地种植甘薯等作物,闻其产量大,又不吃地力,抗寒抗旱,可以鼓励民众耕种,提高产量。
二则振兴工商之法,其实朝廷已经在做了,现在无非是扩大范围而已。一则开放矿禁,鼓励开矿,另外鼓励百姓前往沿海寻求生计,甚至可以鼓励百姓迁移至辽东。
辽东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百姓去了可分配田土自耕。百姓对于土地历来看重,只要这般政策一出,哪怕朝廷不鼓励,去的人也会很多。
三则就是要均田均役,减轻百姓负担。但这事急不得,先等顺天府试点以后才行,但此事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么做才能减轻百姓负担,百姓也不至于走投无路,中了邪道。”
朱由校听着杨嗣昌的话,默然的点点头。杨嗣昌说的每一条都有道理,但很多做起来都很难实践得开,也需要时间。
朱由校自己也分析过大明现状,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多,不仅吃不上饭,而且许多民众没有工作,没有生计。这个现象在江南还好,那边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剩余人口可以进入城镇打工。
但北方经济落后,农村剩余人口发现在农村种不了地,进入城市又没有活计以后自然会心生异端,加入团伙帮派甚至是白莲妖教。
所以朝廷要做的种种,什么屯田、开海禁、开矿禁等等,说白了就是要增加就业岗位,让这些人有工作,自然就不会惹事了。
只是这些事情不可能全部由朱由校一个人去做,去执行。因此他就需要很多人替他去做,这种人朝廷里有很多,现在看来杨嗣昌就是这样一个人才。
“杨爱卿,你说的这些确实是朝廷现在在做的,但很多政策要么就是试行,要么就是阻力重重,要么刚开始做还未见成效。如果你要做的话,那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陛下,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难事众多,如果都畏难不做,那岂不是有负圣人教诲,圣贤书也怕是白读了。”
杨嗣昌一听这话当即着急地站了起来,在他看来这正是作为臣子的职责,岂能因困难而退却呢。
“哈哈哈,好得很,你这些话朕知道了,朕也会记在心里。你先把剿逆的事情做好,朕到时候自会把这些难事交给你去做。”
“还请陛下放心,臣一定肝脑涂地,竭死效力。”
这几天都是三章万字更新,求个月票哈。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43344561/1160007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