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大丈夫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鼠疫

第一百九十四章 鼠疫


袁可立摆了摆手,轻轻推开窗户,看了看外面,叹了口气道:“济民,快过年了,我有些想安国了。让莹莹带孩子来吧。还有那位郡主,她年纪不小了吧?该给人一个名分了。”

        李景闻听顿时愕然,袁可立怎么岔开话头了?恩,他要看的是自己做的,而不是听自己说的。

        不过袁可立想孩子这个可以理解,他再睿智,毕竟也是老人,老人哪有不喜欢孩子的,可是怎么提起郡主这茬儿了?

        叹了口气,袁可立接道:“济民,都接过来吧,我老了,过年我喜欢热闹一些。”

        听到这话,李景忽然有种想扇自己嘴巴子的念头,自己真是糊涂啊,老人家已经多少年没有回家了?他自己也有老婆孩子啊!老人家经年在外,如何不想家?只是他现在根本不能回家。

        袁可立乃是正二品的官衔致仕,他若在家的话,家中怕是要门庭若市,无数的官员要来拜访。

        而且当年崇祯皇帝曾令他起复,袁可立不曾在家,此事不了了之,但是回家后必然要上书解释这几年的去处,可这些年袁可立到了哪里根本无法跟皇上解释清楚。一旦解释不清,很可能落个欺君罔上的罪名。

        那时,整个袁家恐怕就要跟着受连累,为了帮助李景,袁可立现在真是有家不能回了。

        既然袁可立不能回家,那就把他的家人全部接来,至于接来以后会出现什么后果,李景此时也顾不上了,反正只要到了他的地盘,就算皇上也奈何袁家不得了。

        李景抹了把脸,道:“先生,我知道怎么做了。”

        说完李景急声招呼亲兵进来。

        门外的亲兵不知发生了何事,匆忙跑了进来道:“大帅,出了什么事。”

        李景摆摆手,指着亲兵沉声说道:“你们几个马上回红山岭,命陈国柱带五百精锐快马赶赴睢州,把先生的家人全部给我接来。告诉柱子,一定不能惊吓到先生的家人,另外尽量不要惊动地方官府。”

        顿了顿又道:“把先生的家人接到红山岭以后,让柱子把夫人和孩子带上一并送到陵川,到了陵川,让高奇派兵护送过来。”

        几名亲兵见李景这般着急,均以为出了大事,不敢怠慢,跟李景和袁可立行过礼,便匆匆出门而去。

        袁可立点了点李景,摇摇头道:“你啊,你折腾完为师,还要折腾为师的家人。天寒地冻的,何必兴师动众,何况就算柱子的速度再快,恐怕年前也过不来的。”

        见袁可立没有直言反对,李景便知老人家这就是同意了,当即笑道:“无妨,柱子只负责接人,家中一应所需咱们这边都有,就算需要携带一些常用之物,咱们有车马行托运,也不会耽误多长时间。”

        袁可立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想了想,李景接道:“先生,刚才我跟张楚说,要把翼城的新兵全部编入到先锋营,这样一来先锋营再用以前的编制,已经不合适了,于是我就把张楚提了一级。”

        袁可立点了点头:“一会儿我把晋升的文书……”

        就在这时,虎头走了进来。

        袁可立笑了笑道:“这事儿我来弄吧,虎头来了,怕是有事要说。”

        虎头给袁可立磕了个头,然后对李景躬身说道:“父帅,城外流寇伤兵已经进行救治,不过还有大量死者,不少兄弟们都说他们来攻打咱们,不愿安葬他们,具体如何安置,还请父帅示下。”

        李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死者为大,跟死人计较什么,还是命人妥善安葬了吧。”

        “是!不过流寇死者大概有近千人,咱们哪里有这么多棺木?另外,现在天冷,下葬也是个麻烦事,不如简单点,挖个大坑一起埋了吧。”

        袁可立闻听,叹道:“这么多人,也只能简陋一点了,每人备个草席吧!”

        李景默默点了点头,刚要答应,脑子猛地灵光一闪,急忙说道:“不可!”

        虎头奇道:“那要如何处置?”

        李景摆摆手,正色问道:“你先别急,我问你,咱们进城之时,城里被杀的那些人都是如何处置的?”

        虎头想了想道:“这件事是杨先生他们处理的,我听说好像是有亲眷的自家处理,没有亲眷的,都是随便挖了个坑埋了。”

        李景神色凝重道:“不行,不能这样处置。”

        看到李景脸色凝重,袁可立忽然明白过来,急忙严肃道:“对,不能草率处理,小心天暖以后尸首腐化出现瘟疫。”

        “瘟疫?”虎头闻听顿时吓了一跳。

        袁可立点点头,叹了口气道:“你年纪小,没经历过瘟疫,不知道瘟疫的可怕,万历八年,那年我十九岁,山西瘟疫,一直蔓延到河南境内。那场瘟疫死了能有上百万人!到了万历三十八年,山西又闹出瘟疫,唉!每次闹瘟疫,至少都是十余万人丧生。”

        “啊?这么厉害?死了这么多人?”虎头惊呼道。

        袁可立默然点头,接着把万历年间几次瘟疫的情形说了一遍。

        袁可立生于嘉靖四十一年,长于万历年间,对万历一朝发生了何事,可谓知之甚详。

        袁可立对万历朝发生过的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不可能不清楚,每逢大旱过后,不是蝗灾,就是瘟疫,老百姓称之为大头瘟,或者大疫。每次瘟疫,至少都是几十上百万人因此丧生。

        一般来说提起万历朝,很多人都知道张居正变法,知道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甚至知道利玛窦。

        但是很少人知道万历年间已经出现旱灾,而且还曾经多次爆发过大规模的瘟疫(鼠疫),最严重的是万历八年到万历十年这三年,其后万历三十八年到四十五年也是比较严重的,爆发的地点几乎都是从山西大同开始,并向东南方向蔓延。

        袁可立虽不知瘟疫由何引起,但是却知道大量的尸首不小心处理的话,一旦曝露在外,会出现十分可怕的后果。

        李景所辖五县死的可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那是几千几万个人,这么多尸首一旦暴露腐化,那对附近生活的老百姓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要是因此爆发瘟疫,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而李景听了袁可立的讲述之后,心中却是震骇莫名,李景虽没有亲见袁可立所说的瘟疫场面,但是毕竟在后世受过多年的教育,知道袁可立所描述的其实就是鼠疫,也叫黑死病。

        鼠疫别说在古代,就算在现代一旦爆发鼠疫,那也是头疼至极。

        袁可立和李景对视一眼,缓缓说道:“济民,此事非同小可,定要妥善处理!”

        李景点点头,转向虎头说道:“虎头,传我军令,城外死亡之流寇必须挖坑深埋,若是无法深埋,那就全部用火焚化。”

        虎头见袁可立和李景如此重视,知道事关重大,当即抱拳领命,出门安排人手处理尸首去了。

        接着李景唤来亲兵,命他通知张楚派兵把流寇以前破城时,各个县城简单掩埋的尸首全部挖出焚烧。

        看到李景安排完,袁可立长舒了一口气,随即发觉李景的面色有些难看,不由奇道:“济民,你怎么了。”

        李景摇摇头,走到屋外,对门口的亲兵说道:“我有事要跟先生说,谁也不许进来打扰。”

        那亲兵领命,急忙吩咐人将县衙大门关闭,同时命令几名士兵在李景的屋子外面巡视。

        见李景如此小心翼翼,袁可立奇道:“出了什么事情?”

        李景将袁可立扶到床铺上做好,然后轻声说道:“先生,您还记得我是来自后世的么?”

        袁可立微微点了点头。

        李景低声接道:“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但是在我来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刚才听您说到瘟疫,我忽然想起我来的时候看到过瘟疫的画面,我看到的那些死人,跟你刚才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我看到的瘟疫绝对是崇祯年间的事情。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么崇祯年间至少会有两次大的瘟疫发生。”

        说着李景闭目仔细地又想了一遍,然后肯定地说道:“一次应该是在明朝灭亡前的一两年间发生的,一次应该在崇祯六七年的样子。”

        “什么?崇祯年间至少出过两次瘟疫?在哪里出现的?”袁可立大惊道。

        李景叹了口气,苦笑道:“就在山西,就在咱们这一带,然后蔓延到陕西,河南,河北,北京等地。”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济民,可有法子避免瘟疫发生?”袁可立急道。

        李景轻轻摇了摇头道:“避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可以想法子减少死亡人数。”

        “能减少人口死亡也行啊!什么法子?”袁可立急道。

        李景苦笑道:“这个法子绝非一日之功可行,首先,城里的垃圾不得任意倾倒,避免老鼠滋生。第二,粪便不得任意排放污染水源,第三,灭鼠……”

        “等等,跟老鼠有什么关系?”袁可立奇道。李景这才想起,袁可立并不知道他所经历过的瘟疫其实是鼠疫,实际上这时的人也想不到小小的老鼠居然会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危害。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4354/27022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