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谨慎的钦差
燕西风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李景接到朱由检的手谕的时候,已经回到了山西平阳府。
在迁走三十多万灾民以后,河南方面压力大减。
李景调集的粮食,加上从贪墨的官员和那些无良的粮商家里抄没,再加上吴巡抚从富商手中筹集和府库的存粮,已经足够应付剩下的灾民的基本需求。
另外,李景以粮食为筹码再加上张楚带兵围剿,暴乱的灾民已经平定。
到这个时候,李景已没有必要继续留在河南。
而且李景离开平阳府已经三月有余,家里许多事情都需要李景拿主意,因此李景把剩下的事宜交给吴巡抚等人之后,给朱由检写了封奏折,随后便带兵回转平阳府。
实际上李景在河南这段时间,大部分的事情已经由袁可立处理完毕,有些需要李景决定以后方能处理的,也由袁可立写信告知,然后李景通过书信的方式做了决断,剩下的需要李景处理的,则必须要李景看过之后才能定夺。
需要李景亲自看的,主要是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军工厂,孙元化到来以后,自然不会放弃他的老本行,大炮那是必须要造的。
但是在看过李景使用的小炮以后,孙元化知道,他造出来的大炮实用性跟李景设计出来的小炮相比相差实在太远。
首先装填火药和火炮还要点火才能开炮这两个缺点是必须要改进的,但是在改进这两种工艺之前,还需要解决钢的质量问题。
因为孙元化以前铸炮用的是精铁,其实就是带有一些钢的性质的熟铁,用个这样的材料铸成的炮筒,打几发炮弹,炮筒就得变形,因此铸炮的材料必须经过改进才行。
孙元化现在采用的是用铜来铸造炮筒。
李景走的这段时间,孙元化带人没日没夜的工作,终于做出一门火炮。
但是铸成以后孙元化发现,用铜铸炮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太过沉重,搬运的时候十分困难,就算用马车拉都费劲。
李景到河南以前曾经说过大炮要想方便运输,必须安装炮架轱辘,这个东西有点类似于车架,套上牲口就可以拉走,使用的时候将轱辘取下,然后把炮架固定,这样用着才方便。
但是虽然他们是按照李景的思路做的,但是成品出来以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由于炮筒太长,套车的时候还需要在炮筒下面再安装两个轱辘,这样才能套上车,等用车拉的时候又发现,四个轱辘在转弯的时候,经常转不过来。
另外,在试射的时候发现,炮弹爆炸后威力没有预期那么大。
孙元化知道,这是因为弹头的尺寸过小,限制了弹头的装药量。药量不足,炮弹的威力自然不够,但是把弹头的尺寸增加以后,又发现射距不行,炮弹根本打不远。
经过研究,孙元化发现单单增加弹头的尺寸是不行的,弹头尺寸增加,弹壳的尺寸也要增加,只有装填足够的发射药才能把弹头打得更远。
于是又开始研制炮弹,等炮弹研制出来,又发现发射这样的炮弹,炮筒又不够长。
不过现在的大炮本来就已经非常笨重了,要是再加长,则根本无法搬运,只能固定使用。可是如果不能搬运使用,那话这么多钱生产这种炮等于是浪费。
孙元化知道,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生产大炮肯定是不行的,要想大炮实用,唯一的办法就是改进火药的工艺,研制更先进的发射药。
可惜孙元化虽是火药专家,但是毕竟知识所限,让他研制生产更先进的发射药实在是力有未逮。
不过孙元化知道,李景既然能制造生产那么先进的火炮和枪械,对火药肯定有研究。
孙元化猜的没错,李景确实对火药是行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使用炸药的行家。
李景在现代执行任务时,经常使用炸药,如果是临时决定要炸毁某样东西而手里没有炸药的话,那就只能自己造炸药。
因此,李景对炸药的研究确实比孙元化高明的多。
但是有一样,李景摆弄的炸药全都是高危炸药,以现在的储藏工艺根本储藏不了,这也是李景不敢生产现代炸药的主要原因。
不过只做发射药的话,危险系数就会大大降低。
只是李景当时正在河南赈灾,根本没有精力研制生产什么发射药。
现在李景回来,自然要帮孙元化解决火药的问题。
在经过仔细计算以后,李景生产出一种介乎于黄色火药和黑色火药之间的一种火药,这种火药威力没有黄色火药大,但是比黑色火药高,用来做发射药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危险性远远低于黄色炸药。
发射药的问题解决了,还要解决弹头里面的火药问题。
这个比较难办,因为危险性太高,不敢在军工厂里面存放,只能另寻地方。
好在当初建厂的时候,军工厂的后面就是山,李景一边生产炸药一边开山,愣是在山里开出一个巨大的山洞,然后才下令正式生产炸药。
把孙元化的问题解决了,李景又赶到水泥厂,原来水泥生产出来以后,大家不会使用。
生产水泥是比较简单的,中条山地区盛产石灰石,把石灰石砸碎煅烧就是水泥,当然这种水泥的凝固力还差一些,不过煅烧石灰石需要使用煤炭,煤炭燃烧后剩余的煤灰渣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石灰石中煅烧性能就会好一些,这种水泥其实就是普通建筑使用的矿渣硅酸盐。
水泥生产出来,大家却不知道怎么使用,使用的时候不是稀了半天抹不上,就是干了很快就凝固。
李景告诉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跟沙石混合,然后也就是最关键的,在抹地面的时候,在一定要有伸缩缝,同时还要用水养生,不然的话水泥地面是要裂开的,这些人这才明白水泥如何使用。
晒盐场问题解决以后,李景又来到科学院,李景在去河南以前,特意交给徐光启研究蒸汽机。
只不过李景也只懂得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具体实物李景也说不明白。
到了科学院以后,李景只是把自己知道的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详细地讲述了一遍,然后凭着自己的臆想描述了一下蒸汽机的样子,就把这个难题交给徐光启的人攻关去了。
对于蒸汽机的研究李景并没有急着催促众人尽快进行,李景很清楚,研制蒸汽机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试验,如果不把原理吃透了,实验的时候会非常地危险,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研究出来的。
虽然李景也很想参与研究,但是现在李景实在是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
因为朱由检派的钦差到了,李景的精力要转移到政治方面。
只是李景万万没有想到,朱由检会询问他手里的兵力是多少,并让他把兵交给朝廷。
在看到朱由检的手谕之后,李景突然有些愤怒,当时第一念头就是反他娘的。
不过当李景看到钦差一副小心翼翼地样子,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手谕之后,沉吟了良久,知道朱由检应该是在试探他。
想了想,李景对钦差道:“钦差大人一路辛苦,暂且休息一下,待李某把兵力统计清楚以后再报于钦差大人。”
那钦差自然知道李景这是托词,身为主将岂能连自己手里有多少兵都不知道?
不过他来传旨的时候,王承恩严令他态度必须恭谨,千万不要摆什么钦差的架子,万一刺激了李景出现什么状况,回去就砍了他的狗头。
这钦差也不是第一次替皇上传旨了,但是这么提心吊胆地传旨还是第一次。
他实在不明白王承恩为什么要这么严厉地警告他,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参将么?紫禁城外永定河里的王八都比这号人多。
不过他也知道王承恩绝不是在跟他开玩笑,看王承恩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就知道这个李景绝不仅仅是一名小小的参将这么简单。
“没关系,李大人慢慢统计,本使不急,皇上那里也不着急。”那钦差忙道。
李景点点头,命人安排钦差休息,自去找袁可立商议去了。
到了袁可立处,李景把朱由检的手谕交给袁可立道:“先生,您看看,这是皇上的手谕。”
接过朱由检的手谕,袁可立仔细地看了半天,然后叹了口气道:“皇上没下圣旨,只是给了你一道手谕,而且手谕的措词完全是商量的口吻,看来皇上是在试探于你,同时看你是否愿意把兵交出来。”
李景点点头:“先生,皇上虽是试探,但是我却不好应对啊!这招棋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杀机,皇上的政治手腕确实是越来越高明了。”
袁可立摇摇头叹道:“可惜皇上那点聪明劲儿全用在这些心机上了,若是多把精力用在执政上,大明何至于到此地步。”
李景难得听袁可立批评皇上,由此可见袁可立对朱由检下这道手谕非常不满。
想了想袁可立道:“济民,此时如何应对,你自己考虑吧,无论你做什么决定,为师总是支持你的。”李景点点头,明白袁可立这时在告诉他,哪怕他现在造反,袁可立也会支持他。不过平阳府现在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这时造反,势必影响李景以后的战略布局。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4354/27023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