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大丈夫 > 第三百零九章 架空

第三百零九章 架空


京城,祥鹤楼。

        李景闭目而坐,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的扶手。

        旁边马五、小五等人知道李景正在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不敢打扰,只是负手站在李景的身旁。

        沉吟良久,李景忽然睁开双眼,见马五站在自己身旁,笑了笑指着对面的椅子说道:“五哥,你怎么站着?坐下说话。”

        马五点点头,在李景对面坐下。

        给马五倒了杯茶,李景端起茶杯冲马五抬了抬手,跟马五一起喝了杯茶,李景笑道:“能联系上王承恩吧?”

        “能!”马五放下茶杯说道。

        “这样,你马上去找王承恩,让他来这里一趟,我估计他这会儿正忙着,你就直接告诉他我想见他。”李景琢磨了一下说道。

        “这个……大哥,会不会太冒险了。王承恩对皇上忠心耿耿,要是知道您在这里,怕是会对您不利!”马五迟疑了一下说道。

        李景摆摆手:“无妨,王承恩是个聪明人,也了解我的底细,他知道我绝不会贸然独自进京,必然有大军随伺在旁。为了皇上的安全,他绝不敢轻举妄动。”

        “就怕他先告诉皇上,以皇上的性格,得知您来到京城,恐怕不顾一切也会将您拿下。”马五犹豫着说道。

        李景笑了笑道:“不会的,王承恩不会这么干的,你尽管去就是了。”

        马五琢磨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起身后对小五和陈二虎道:“我走以后,你俩一定要保护好大帅,要是大帅少了一根毫毛,我拿你俩是问。”

        “五哥(五叔)放心,酒楼外面两条街道之内全是咱们的人,官军便是天大的本事,也攻不进来。”陈二虎和小五急忙抱拳说道。

        马五点了点头,冲李景施了一礼,起身离去。

        马五走后,李景起身走到窗口向外张了张,看到远处高大巍峨的宫殿,李景轻轻叹了口气道:“通知柱子和定国他们做好准备,一旦不行就开始强攻吧。”

        “大哥,柱子和定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咱们这边发出响箭。”陈二虎接道。

        李景微微点了点头,站在窗前负手而立。

        过了良久,楼下终于传来脚步声,小五疾步打开房门往下看了看,过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李景身旁说道:“大帅,五叔和王承恩来了。”

        见小五一脸敬佩之色,李景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小五的肩头。

        少顷,房门轻轻推开,马五和王承恩双双走进房间,李景笑着迎上前去,冲王承恩抱了抱拳道:“王公公,别来无恙?”

        王承恩还了一礼,苦笑道:“李将军,你怎么进京了?要是皇上知道你擅自进京,恐怕要降罪于你。”

        李景笑了笑:“皇上治不治罪就得看王公公您的了,您要是告诉皇上,皇上自然要降罪于我,但您要不说,皇上怎能知道我来?”

        王承恩苦笑道:“你明知道我不会告诉皇上,何苦来取笑于我?”

        李景笑着摆摆手,请王承恩就座,接着给王承恩倒了杯茶,递于王承恩道:“王公公,请喝茶,走了这么远,先歇一歇。”

        王承恩也不客气,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李景随手拿起茶壶又给王承恩满上,王承恩摆摆手:“不喝了,李将军,咱哥们别整那些虚的,你就说实话吧,这次进京所为何来?”

        李景点点头,放下茶壶,看着王承恩正色道:“王公公快言快语,李某也不转弯抹角,我跟你明说了吧,李某这次进京,乃是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咱们汉人的江山而来!”

        王承恩皱了皱眉,紧盯着李景说道:“怕是为了谋夺大明的江山吧?”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王公公,以你对李某的了解,难道认为李某是这样的人么?”

        “不好说,此一时彼一时,以前你对大明忠心耿耿,但是事过经年,谁知道你会不会有别的想法?”王承恩摇头道。

        顿了顿王承恩接道:“我知道曹文诏是你的人,你命曹文诏按兵不动,任由流寇占领凤阳,毁掉皇陵。然后才命曹文诏挥兵灭了张献忠,你一向自诩心念百姓,可凤阳数十万百姓惨遭屠戮,你却坐视不管,这可不是我以前了解的李景,几十万人呐!李景你好狠的心肠!”

        李景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方道:“王公公,你该知道,为了大局,我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人,因此这件事也说不上对错。如果凤阳百姓能换来大明天下太平,这样的事情就算再来一次,我也还是这个做法,因此对这件事我并不后悔。

        另外我也不瞒你,我是不怕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的。

        你说我想谋夺大明的江山,我也不予否认,但是大明已经太乱了,要是没有皇上,更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对皇上动手的。”

        王承恩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道:“你想怎么对皇上?”

        李景看了看王承恩,见王承恩神情严肃,知道这时要是应对不当,王承恩是绝不会帮忙的。

        轻轻笑了笑,李景说道:“王公公,你说这些年皇上这个皇帝的滋味当得如何?”

        王承恩不想李景居然问出这个问题,顿时呆了一呆,沉吟了良久,忽然叹了口气道:“大明立朝近三百年,只怕再没有比皇上更累的皇帝了,皇上每日睡觉不足两个时辰,穿的衣服都是破的,吃的更是简陋至极。别人当皇帝都是享福,可皇上这个皇帝实在是有些遭罪。”

        说完,王承恩又长长叹了口气。

        李景点点头,跟着叹了口气道:“是啊,皇上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太累了。那我再问你,皇上有权力么?”

        王承恩想了想,终于摇了摇头:“按说皇上是有权力的,不过说实话,皇上说的话恐怕连朝廷的那些大臣们都不听,至于地方更是拿皇上的话当耳旁风。”

        李景叹了口气道:“那你说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形呢?是大臣们不听使唤呢,还是皇上的能力不足?”

        王承恩琢磨了一会儿道:“皇上的能力是差了一些,但是那些大臣们不用心办事也有一定的原因。”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你错了,历年来,比皇上能力差得多的皇帝大有人在,比本朝的大臣们更混账的臣子也多得多,那时国家怎么没有大乱?”

        王承恩道:“国家积弊已久,国库入不敷出,再加上天灾,因此,到了本朝,国家便开始举步维艰。”

        李景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国家积弊已久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可是既然是积弊,为什么不解决这些弊病?这些弊病到底是什么?”

        不待王承恩回答,李景接道:“这些弊病说到底就是制度问题,国家的制度不改变,任谁当了皇帝也无能为力。”

        见王承恩张嘴想要争辩,李景摆了摆手笑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先不要着急。”

        喝了口茶,李景接道:“你是不是想说,大明的制度已经延续了三百年,怎么会突然就不行了呢?”

        王承恩急忙点了点头。

        李景笑道:“我问你,太祖时,国家共有多少藩王,这些皇室占了多少土地?”

        王承恩屈指算了算:“不过二十来个藩王,分封的土地也不过十来个州县。”

        李景接问道:“那现在呢?”

        王承恩算了一会儿,颓然松手,摇摇头道:“算不过来!”

        李景笑了笑道:“是啊,你算不过来,我也算不过来,不过当年徐光启先生有过统计,到万历二十三年,皇室人口共计十五万七千余人,这些还只是直系的皇室人口。

        当年二十来个藩王不过占了十余个州县的土地,现在却占了几个省。

        我记得在嘉靖年间还有过一次统计,山西和河南这两省每年产的粮食供养这两省的宗室竟然差了一半的禄米,还需要别的省份帮着负担。不知我说这些你明白其中的含义么?”

        见王承恩不语,李景叹了口气接道:“皇室宗亲拥有大量的土地,却还要国家拿出大量的粮食供养他们,有这样的道理么?这就是我说的制度弊病之一。

        以前感觉不到这些弊病,是由于人口基数小,这些弊病根本看不出来,但是越到后期越大,到了今天,国家已经养不起这么多人了。”

        王承恩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顿了顿,李景接道:“皇室宗亲只是弊病之一,大明的赋税制度弊病更大,大明的土地都在谁的手里,我想你是很清楚的,偏偏以上这些人都是不用缴税的。

        相反缴税的老百姓的土地却越来越少,于是国家的赋税就越来越少。

        这时一旦出现天灾,国家拿不出粮食赈灾,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不造反,他们能干什么?

        我告诉你,大明若是再不改变这些制度,国家就该亡了。而且我还告诉你,不管谁取代了大明,要是不改变这样的制度,不出三两百年,国家照样要亡!

        我问你,当今皇上有能力改变这些弊病么?”

        王承恩默默摇了摇头。李景笑了笑道:“皇上如此劳累,却对眼下的局面无能为力,既然如此,那不如让皇上放下这些担子,让他做一个清闲地皇帝。”王承恩闻听霍然抬头:“你想架空皇上?”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4354/27023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