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

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


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

        若是在方才谨身殿询问这个问题,朱元璋能猜到是什么回答。

        简单来说,那些百官的阿谀之辞要是成真,那在屏风中说书的少年郎应该还是大明国。

        不过在此间殿内自不会有人如此说,理政两年多的朱标思索了一下,如实道:

        “爹爹开咱大明,华夏重归一统,乃前无古人之功。”

        “但前唐太宗皇帝二十三岁平天下何等英姿?结果不及百年便有武周之乱。”

        “所以儿臣觉得啊,咱大明国祚必不输于唐,但也难胜太多,该有个五百年吧。”

        这话说完,按朱标对老爹的理解来说,他定然要吹胡子瞪眼,然后再高声斥责一番,结果眼前的爹爹只是心事重重的点点头,然后扭头询问:

        “善长觉得呢?”

        虽是私下抵近奏对,但李善长还是颇守礼仪,拱拱手道:

        “臣觉得太子殿下所说恰当,但陛下英姿犹迈唐太宗,皇太子理政也多有赞誉,亦强于贞观。”

        “故而我大明国当享祚千年。”

        对此朱元璋也没多说什么,这惹的朱标分外好奇,干脆直接问:

        “爹,是不是娘又说你那《祖训录》无用了?”

        “她敢?!”

        明天子瞬间吹胡子瞪眼,高声道:

        “咱那《祖训录》都是秉正之言,总结前人过失让咱子孙引以为鉴,哪里无用?”

        出现了出现了!果然还是这样的爹爹才习惯嘛。

        朱标在心里高呼,不过面上还是不以为然追问道:

        “那爹你今天这般态度,又是为啥?”

        “咱……”

        明天子声音逐渐低了下去,旋即问了一个让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若是知千年后事,当如何?”

        问题太过怪异,引得朱标和李善长都忍不住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的都是明晃晃的疑问。

        好在,朱元璋也并没有卖关子,当即说了一下在坤宁宫的见闻,不过隐去了许多难以言说的细节,但即便这样也足以朱标大呼小叫了。

        “竟能与诸葛武侯说话?还能和唐太宗畅谈?甚至还有宋太祖……”

        “爹爹你有没有提醒宋太祖小心他弟弟?有没有告诉诸葛武侯……”

        “说了说了,都说了。”

        朱元璋哭笑不得打断了长子的问话,并承诺道:

        “爹爹已经告诉了武侯你理政颇为不错,并说三个月后会给你引见武侯。”

        “武侯还对你婚事关切了一番,并说……”

        犹豫了一下,想起来那叔侄情深四個字,朱元璋犹豫了一下还是叮嘱道:

        “并说你一定要教好雄英,让其不堕咱父子威风。”

        “那是自然!”朱标信心满满的答话。

        随即朱元璋给儿子简单讲述了一下从其中知道的汉唐宋诸事,无论是三国时的季汉诸人出关中讨贼,还是唐太宗远征倭国,再或是宋太宗已经削发为僧,都让朱标大叹神异,甚至抱怨道:

        “爹,方才谨身殿无儿亦可,干嘛不召儿臣同去?”

        “太医给娘诊治,儿自当伴随才合礼。”

        虽是抱怨之话,但这反倒也让朱元璋脸上笑容又盛了几分,因为儿子这般跳脱的态度也忽然让他意识到,标儿如今不过才二十五岁。

        <div  class="contentadv">        咱洪武尚余二十几年,有的是磨练标儿的机会和时间,这样有何问题不能解决?

        安抚了太子之后,朱元璋暂时收敛了笑容,转而再次询问从刚才起就一言不发的韩国公:

        “善长以为呢?”

        “陛下所言实在是……非常人所能想。”

        李善长很是谨慎的给自己的话加上了态度鲜明的开头:

        “若陛下所说皆非梦幻之言,那臣以为当多多请教那对…光幕,对光幕更为熟悉的更先帝先臣。”

        相较而言,本就持重的李善长给的建议就都相当务实:

        “明其禁忌,晓其功用,从而取治国良方,强军之法,知我大明沉疴弊病,以备不虞。”

        “且依照陛下所说,那屏风上所呈多为图画,那当召善丹青术者,尽摹画之。”

        “皇后所说武王伐纣难想我今大明铁骑,臣深以为然,故而也当召明能工巧匠,以备不察。”

        “至于召学士明其理,以及所召之人皆需考察出身,自不需老臣赘言……”

        李善长说完建议之后还是忍不住道:

        “只是,陛下所言,当真不是存心戏弄老臣?”

        “若能知千年之事,避我明之祸,除我明弊病尚是其次。”

        “千年之间,有多少利民之器,富国之法?若能尽纳之,大明千年国祚,或成真也。”

        朱元璋精准抓到了李善长话中的漏洞:

        “所以方才善长所说以为大明国祚千年,乃是戏言?”

        “呃…”李善长稳了稳心神,笑道:

        “若陛下与老臣戏言,那臣所对自是戏言。”

        朱元璋摇头一笑:“可若是尽纳而落入贪官污吏之手,则只是给咱大明招来祸患。”

        “不过至于其真假……拱卫司已去寻一名为罗贯中的撰书人,等其来到,真伪自知。”

        “标儿今日记得令湖广布政司召刘三吾至京师,此人之名亦见于光幕。”

        “朕要听听,这刘三吾所说的南北有别,与光幕所载是否相同!”

        朱标初还疑惑,但听到后面也旋即明白,拱手应承下来顺便在心里给这大儒默哀了一下。

        “还有李文忠!”

        朱元璋又记起来一件事,口气硬邦邦道:

        “他不是老抱怨在蜀无事可做?此前还数次劝咱征伐倭国?”

        “令他滚回来,在路上琢磨一下经略辽东渤海之事!”

        “若是到了京师言之无物,就再让他滚回蜀中!”

        倭国之事方才老爹只是说了个大概,但朱标心下也明白此处不是细谈的地方,而且这个表亲兄弟一直对倭国很有想法也是人尽皆知,若想略辽渤,确实是个恰当人选。

        此番秘议时间并不长,大概吩咐完之后朱元璋也打算要根据李善长的建议去遴选人才,结束之前倒是忽然想起另一事:

        “善长以为,拱卫司更名锦衣卫,如何?”

        李善长不明所以,只是拱手应承了一下,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

        陛下你开心就好。

        心情好了不少的朱元璋随即神态亲切的问自己这好大儿:

        “永乐……标儿,伱来建阁立司,收天下图书修撰为一,令其万世通传如何?”

        “名字爹都想好了,就叫……《洪武大典》。”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54014769/1143545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