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 第四百九十二章:君臣奏事,祸水东引

第四百九十二章:君臣奏事,祸水东引


  【已修改。】

  未时过半。

  烈日高悬,万物恹恹。

  皇宫紫宸殿御书房内。

  正德帝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

  面色极其平静地徐徐翻阅着手中所持奏章。

  全然不曾理会先他人一步而至的太子许雍以及上官鹿、姚延津等一众内阁辅臣。

  似是全身心皆沉浸于手中所持奏章之中。

  又好似刻意借此举敲打太子许雍以及上官鹿、姚延津等一众内阁辅臣。

  一时间偌大的紫宸殿内。

  除正德帝时不时翻动奏章所发出的轻微声响外。

  便再无其他丝毫声响。

  闻召后便无不快速而至。

  但却已然于紫宸殿御书房内枯站一刻多钟之久的许雍以及上官鹿、姚延津等一众内阁辅臣。

  见此情形后心中无不渐渐泛起些许嘀咕。

  更有甚者因心中所亏过甚。

  面上虽一如往常般眼观鼻、鼻观心不见丝毫异样。

  但藏身于袖摆之内的双手却早已微微颤栗不止。

  无人知晓正德帝此举究竟有何深意。

  更无人知晓正德帝此番相召究竟所为何事。

  未知。

  有时方才是人世间最为令人恐惧之事。

  就在许雍以及上官鹿、姚延津等一众内阁辅臣心中无不泛起浓浓嘀咕之际。

  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在京都督以及晋王许镇等一行人陆续行至紫宸殿御书房内。

  待面朝正德帝满是恭敬地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后。

  遂依照文武有别以及官职高低默默地分列于御书房左右两侧。

  而在整个过程中。

  身着一雪白无暇道袍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

  除时不时轻道一声免礼外,便再无丝毫他言。

  见此情形。

  许雍以及上官鹿、姚延津等一众内阁辅臣心中不由得渐渐忐忑起来。

  且随着时间的缓慢推移。

  分列于紫宸殿御书房左右两侧的一众文武大员中。

  心中不自觉地泛起浓浓忐忑之意者竟愈发地多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

  就在紫宸殿御书房内近乎人人心中无不忐忑之际。

  身着一雪白无暇道袍满是威严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

  终是缓缓放下手中所持奏章。

  “人可曾全部到齐?”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抬头望向分列于下方左右两侧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

  “回陛下。”

  “太子殿下、晋王殿下、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在京都督皆已至。”

  常年侍奉于正德帝左右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詹竹闻言当即躬身禀报道。

  “人都到齐了便好。”

  正德帝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面色极其平静地默默环顾分列于下方左右两侧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一眼。

  “不久前朕收到消息。”

  “燕王奕亲率一万兵马奉旨出塞讨伐匈奴。”

  “于塞外一名为野狐岭的地方与匈奴尸逐王所率万五千兵马正面相遇。”

  “两军相遇,必有一番血战。”

  “此战......”

  “.......”

  “.......”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不徐不疾地出言讲述道。

  言语间正德帝始终以眼角余光不着痕迹地留意着下方群臣反应。

  其方一言及许奕亲率一万兵马与匈奴尸逐王所率万五千兵马正面相遇。

  分列于下方左右两侧原本皆喜怒不形于色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

  闻及此言后面色无起了些许变化。

  而其中尤以太子许雍、晋王许镇二人为最。

  只不过二人神色变幻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却是完全截然相反。

  待正德帝言及许奕亲率一万兵马全歼匈奴尸逐王所率万五千大军。

  且生擒了身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的尸逐王哈曼。

  并以尸逐王大军尸身筑起数座京观这一消息后。

  偌大的紫宸殿御书房内瞬间响起道道倒吸冷气之声。

  分列于御书房左右两侧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面上神情更是因此而变得极其的精彩。

  紫宸殿御书房内。

  待将许奕率军与尸逐王大战一事全部道出后。

  正德帝不由得微微一顿,随即再度默默环顾分列于下方左右两侧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一眼。

  “此战!”

  “燕王奕以少胜多!”

  “全歼万五千敌军!并生擒了身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的尸逐王哈曼。”

  “并以尸逐王大军尸身筑起数座京观。”

  “此举无疑大扬我天朝上国国威!大涨我天朝上国将士军心士气!”

  “今日召汝等前来!所议之事便为此事!”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为此事定下最终基调。

  此言一出。

  分列于紫宸殿御书房左右两侧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中。

  至少超过半数无不悄悄望向立身于正德帝左下首处的太子许雍。

  更有甚者目光中微不可察地闪过些许异样之色。

  然而。

  就在分列于紫宸殿御书房左右两侧的一众朝中文武大员中。

  至少超过半数将目光悄无声息地汇聚于太子许雍之身之际。

  立身于正德帝左下首处的太子许雍忽然迈步出列。

  “父皇。”

  “以儿臣之拙见。”

  “燕王奕此战以少胜多,全歼了尸逐王所率大军。”

  “并生擒了身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的尸逐王哈曼。”

  “由此可见。”

  “燕王奕于统兵一道究竟是何等之天赋异禀!”

  “若是燕王奕能够快速率兵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

  “届时三路兵马合兵一处。”

  “匈奴四王将之危必然顷刻可解。”

  “甚至于全面反攻彻底击溃匈奴四王将亦非不可能之事。”

  “若是我军能够于漠北战场彻底击溃匈奴四王将。”

  “匈奴单于伊稚斜、左贤王乌帷二人必然急于回防漠北。”

  “到了那时。”

  “西域都护城之危必然随之而解!”

  许雍迈步出列行至正中,随即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言语间全然不提朝廷应当如何封赏许奕之事。

  反而将话题逐步引向朝廷现如今对外所面临的两大危机。

  即:司马大将军李光利部、讨贼将军夏侯栋部数万兵马。

  被匈奴四王将围困于漠北草原寸步难行之危机。

  以及匈奴单于伊稚斜、左贤王乌帷亲率大军抵临西域。

  所造成的焉耆、姑墨两国叛周归匈;西域都护城被围等西域危机。

  太子许雍话音方落。

  身为当朝首辅、文官之首的文渊阁大学士上官鹿不由得眼前一亮。

  随即身躯不由得微微一颤。

  说时迟那时快。

  许雍话音方落。

  上官鹿身躯方微微一颤。

  当即便有数名朝中大员迈步出列。

  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行至一礼,随即朗声附议。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而随着数名朝中大员相继出列附议。

  越来越多的朝中文武大员在短暂的有余过后。

  相继迈步出列朗声附议道。

  不多时。

  偌大的紫宸殿御书房内。

  除晋王许镇以及身份极其特殊绝不会轻易表态的五军都督府一众在京都督依旧立身于原地外。

  余者无论内心深处愿或不愿。

  皆于大势所趋之下不得不相继出列附议。

  而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势上的站队?

  见此情形。

  正德帝面上虽一如往常般不见丝毫异样。

  但心中却已然于悄无声息间生出浓浓无名之火。

  十余息后。

  正德帝强行压下心头无名之火。

  面色极其平静但目光中却不着一丝一毫情绪地缓缓扫过下方一众朝中文武大员。

  视线最终定格在面无表情地立身于原地一动不动的晋王许镇处。

  “晋王。”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不徐不疾地开口唤道。

  “臣在!”

  晋王许镇闻言当即迈步出列行至正中。

  随即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行礼道。

  “汝有何见?”

  正德帝不徐不疾地出言相询道。

  “回陛下。”

  “以臣之拙见。”

  “太子殿下方才所言合兵一事大为不妥。”

  晋王许镇闻言当即毫无顾忌地朗声回答道。

  此言一出。

  恍若一颗巨大山石猛然间坠入极其平静的湖面般。

  顷刻间便激起足足数丈高的惊天浪花。

  一时间。

  偌大的紫宸殿御书房内瞬间陷入落针可闻般的浓浓死寂之中。

  满堂文武更是无不瞪大双眼,齐刷刷地侧目望向晋王许镇。

  眼神中则更是充满了浓浓的诧异以及不敢置信之色。

  在场众人皆知晋王许镇与燕王奕相交莫逆。

  但却无人料到晋王许镇竟会为燕王奕做到这般程度。

  正德帝虽近乎无时无刻不在刻意隐瞒自身身体状况。

  但能有资格走进紫宸殿御书房参与小朝会议事之人。

  又岂会有那真真正正的蠢笨之人?

  纵使正德帝再如何近乎无时无刻不在刻意隐瞒自身身体状态。

  但在场的众人却早已自过往的点点蛛丝马迹中嗅到了些许端倪。

  众人虽不知正德帝究竟还能健在多久。

  但在场的众人心中却极其地清楚。

  以正德帝现如今的身体状况而言。

  其绝不会在抛掷一场所谓巫蛊案。

  如此一来。

  许雍的太子之位只会愈发地稳固。

  待正德帝有朝一日驾崩后。

  皇位必然毫无悬念地落入许雍之手。

  而得罪一位不久后便会登上帝位的储君。

  其后果究竟会是何等之言重。

  在场众人心中自是无比的清楚。

  也正因此。

  当许雍说出令燕王奕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共进共退之言后。

  在场众人虽明知此举极为不妥。

  但权衡再三过后最后依旧还是选择了出列附议。

  故而。

  当晋王许镇为了燕王许奕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正面反驳太子许雍之言时。

  往日里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满堂文武大员方才会这般失态。

  一时间。

  偌大的紫宸殿御书房内。

  亦因晋王许镇不顾一切之言。

  而瞬间陷入一种落针可闻般的浓浓死寂之中。

  已然深陷浓浓死寂之中的紫宸殿御书房内。

  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

  面无表情地缓缓扫过下方一众文武大员们。

  似是欲将下方一众文武大员们此时神情深深刻入脑海中般。

  足足过了近半刻钟之久。

  正德帝方才将目光再度定格于晋王许镇之身。

  “太子之言,缘何不妥?”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缓缓开口问道。

  “回陛下。”

  “以臣之拙见。”

  “太子殿下所言不妥有二。”

  “其一。”

  “燕王奕虽亲率一万兵马以少胜多全歼了尸逐王大军。”

  “并生擒了身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的尸逐王哈曼。”

  “但此时燕王奕所呈战报尚未抵达京城。”

  “吾等皆不知燕王奕所率一万兵马于此战中伤亡如何。”

  “若是燕王奕所率兵马伤亡过重。”

  “此时勒令燕王奕率军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

  “燕王奕及其所率兵马极有可能将会折戟沉沙于匈奴四王将之手。”

  “如此一来。”

  “我军将士军心士气等必然将会因此而蒙尘。”

  “此为一不妥。”

  “其二。”

  “无论燕王奕所率兵马在与尸逐王大军一战中折损如何。”

  “其以少胜多全歼了尸逐王所率大军。”

  “且生擒了尸逐王哈曼这一辉煌战果。”

  “无疑将会极大地提振我军将士军心士气。”

  “与此同时。”

  “亦必然将会极大地震慑匈奴四王将。”

  “届时。”

  “若匈奴四王将分兵去攻燕王奕。”

  “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自可寻机脱困。”

  “若匈奴四王将不曾分兵去攻燕王奕。”

  “燕王奕则自可趁匈奴四王将无暇他顾之际。”

  “率军直奔匈奴四王将部落草场而去。”

  “以此行围魏救赵之举。”

  “相较于燕王奕率军与司马大将军、讨贼将军合兵一处共进共退。”

  “此举无疑更能扰乱匈奴四王将军心士气。”

  “亦更能打破我国于塞外草原所遇僵局。”

  “故而臣以为。”

  “此乃太子殿下所言二不妥。”

  晋王许镇闻言当即朗声道出早已斟酌多日的措辞。

  事实上。

  早在数日之前。

  晋王许镇便已然通过其麾下十天干暗卫中的暗卫甲。

  得知了许奕率军全歼尸逐王大军并生擒了尸逐王哈曼一事。

  且自得知此事之后。

  晋王许镇便已然开始为今日之事做最充足的准备。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55873682/784457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