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小粮官 > 第六十一章 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中)

第六十一章 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中)


在这个年代,纸可是稀罕物,一点不比帛、绢便宜,价格可能还更高。考生们在感叹朝廷的科举考试就是不一般的同时,也对考卷内容产生了一丝兴趣。

可惜,在没有正式宣布考试前他们不能翻阅考卷,考卷的第一页除了大汉帝国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字样和侧缝上预留的书写姓名、籍贯的位置就什么都没有。

等了一会,待考官复查完毕,鼓声敲响,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徐庶翻开考卷的第一页,第一道题目出现在他的眼中: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果然是术数!”

徐庶的数学知识水平颇高,在鹿门山几乎与那两个变态不相上下,他心底一喜,但旋即想起之前在看榜时听到的声音,连忙告诉自己不要小看天下之人。

他随便心算了两下便计算出答案,但依然在多给的几张草稿纸上验算了一遍,才执笔在试卷的题目后面写下答案,翻卷看向下一题。

会试要持续四个时辰,一共二十道题,一题一卷,也就是二十卷。考试期间考生不准喝水、进食,更不准入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点小困难如果都克服不了怎么出头。这和后世那种一考就三天三夜的科举比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二十道题一共有六道数学题,其中最简单的就是鸡兔同笼,剩余五道题涉及军事、工程、农业、水力乃至赈济灾荒,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如果这六道题全部答对,即便后面十四题全都不会,王垕肯定也会给出特例算其通过会试。

只可惜,虽然汉代士人比较重视全面发展,但专精术数者总还是少数,除了徐庶、法正、孟达等少数几人,并没有多少考生能将六道数学题全部答对。

数学题之后的十三道题目一部分是经史子集,还有一些底层官员的常见问题,甚至还有一题考的就是《论语》原文。换言之这十三题考的就是考生的基础文法和基本常识,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总比前面六道数学题要简单多了,至少不至于没有一点头目。

当然,如果考生连《论语》这种需要背诵原文的书目都没有学过,那来参加考试真的就只是在凑热闹了。

法正自然不会被这些简单的问题难住,不过一个时辰便答完前十九题,他翻到最后一张卷子,最后一题终于显露出来,题目很简单:

举茂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何解?

最后这题正是王垕夹带的私货。整张试卷前十九题,王垕只出了数学的六题,其余十三题都是大儒郑玄之徒国渊所出。王垕这么谦让就是为了将最后一题确定为这首流传甚广的小诗,他要看一看来参加科举的这些士人对于旧的察举制的看法。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知识都是掌握在士族手中。能参加考试,本身就说明这些考生都是士族出身,唯一的不同也就是出身士族的规模。这将近八千名考生几乎没有纯粹的百姓。在基础教育没有普及之前,王垕也知道不可能会有真正的穷苦人家来参加考试。

但能来参加科举,就说明这些人本身就是察举制的落网之鱼。即便推荐的人才的质量早就无法得到相应保证,但汉末的察举制确实还在为政府推荐人才,

在这种前提下,这些通过察举制无法出头的人才本身对于察举制的态度就显得很微妙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我成为了官员,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还能当官,继续掌管权利。在这个前提下,察举制就是有利的。但我都无法出头,察举制就是坏的。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心理。

法正看到最后一题后就有些这种心理。本身他就是东汉著名大儒法真的孙子,家学渊源极深,如果不是为了躲避战乱,他和孟达也不会南下益州。可两人不被益州士族接纳,虽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这才辗转来到司隶参加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

但别忘了,他和孟达毕竟累代出身士族,他的家族更是齐国国君齐襄王田法章之后。一直以来家族都是依靠察举制出任地方官员,其祖父法真、太祖法雄均闻名于世。

法正年轻的时候也认为察举制才是好的,但他现在已经不是十七八岁时的小青年了,被社会毒打后心思也有了一些变化。

正是基于这种亲身经历,法正认为,察举制确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朝廷如果需要更多的人才,就应该采取更多的办法,想办法让那些因为察举制得不到重视的真正人才得到重视,再授予这些人才一定的官职。至于办法总是很多的,比如定时举办科举考试就很不错。

这最后一题法正写了很多,确实提出了很多解决人才不够的办法,文风也颇为优美,他认同科举取士,但就是没有说出应该废除察举制。

和法正不同,出身单家的徐庶则是认为需要全面的废除察举制,从根本上改变人才选拔的方法。

徐庶在答卷中写道,应该全面的推广科举考试的方法。但集中天下人才来司隶考试太过浪费资源,应该在州郡一级,乃至县一级就推广考试,授予每级考试通过的人才一定的优厚待遇,通过不同级别考试的人才授予不同级别的官职。

只有通过下级考试的人才才能参加上级考试,这样朝廷上就能集中天下间最顶尖的人才,那些次一级的人才也能得到地方上的重用。

徐庶的答案几乎就和后世的科举制度没有什么不同,而这只是他在考场上临时想出来的。

不过他的答案中也有一些矫枉过正。比如他认为应该追溯之前三十年察举制向朝廷推荐的人才,重新让这些人参加考试,合格者继续担任原本的职务,不合格的充数之人直接回家。

开玩笑,三十年?是不是曹操和袁绍也得重新回来考试啊?!

还有,徐庶觉得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出题应该特别艰难,他认为这次的试卷题目就出的太简单了,最好再难上几十倍,这样才能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他还认为每次考试也不应该录取太多人,因为真正的人才只是少数,朝廷每十年录取七八个人作为三公的预备就行了,剩下的“庸才”地方上自己消化就好。

但无论如何,徐庶的答案还是全面废除察举制。而他也是七千九百多名考生中唯一一个这么认为的。

其他考生都认为察举制一时的失察主要是朝廷上奸佞当道,可以出/台多种办法来保证察举制的正常运行,再辅佐以科举这样的办法来保证所有人才都能得到重视。

实际上就连朝廷内部大部分人也都认为科举不过是暂时的,是目前朝廷蜗居于司隶而施行的不得已的办法。一旦朝廷重新回到关东的中原地带,自然会有各大士族取之不尽的人才供朝廷使用。

会试很快就过去了一半的时间,艳阳高照,即便已是入秋,但天气依然炎热,一些体力较差的考生额头上开始冒汗,更有人因为没有吃饭、喝水而感到头晕目眩。

王垕当然不会让自己难过,他和国渊早就商议好轮流带队巡视考场,剩下一人就在凉棚里休息。王垕还准备了食物,有米糕、肉脯、小菜、清粥,还有一大壶凉茶,以及给洪烈准备的麦糖。

国渊最近总和王垕混在一起,早就熟络,巡视一圈回来也不客气,拿起竹筷夹起一片羊肉送入口中,又倒了一大杯凉茶一饮而尽。

这时本来应该王垕去巡视考场了,但他还没吃饱,就舔着脸以茶代酒和国渊喝了起来。

除了他们两个主考官,考场内还有百十名尚书台各曹抽调的官吏,自有尚书台供应饭食。

至于那些禁军,更是每一个时辰轮换一次,也不用担心饿了肚子。

就在王垕和国渊“推杯换盏”的时候,叼着一块麦糖的洪烈突然跑了回来。

原来洪烈觉得无聊,自己出去抓小虫子玩。正好太学旧址这边多是残垣断壁,洪烈只抓了一上午就收获颇多。

不过他突然回来可不是觉得肚饿,实在是考场上出了问题,但两个主考官都不在,其他巡场的官吏只好赶紧派这个满处乱转的小孩回来喊人。

王垕一开始还真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听洪烈一说才明白这又是古人的局限性,又是第一次搞科举考试,一个个都不敢拿主意,只能来问主考官的意见。

事情很小,有人提前交卷了。

提前交卷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人提前交卷正好当着众人的面将其在考卷第一页的考生姓名、籍贯之类的信息糊起来,以做公平之意。

王垕放下竹筷,冲国渊微微一笑:“子尼且再吃一会,我去去就回。”

过了一会,王垕懵逼的看着面前两人:“你叫徐庶?”

徐庶行礼作揖。

王垕又看向另一人:“你叫法正?”

法正的揖礼做的比徐庶还要标准。

王垕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小心肝不要再颤。

“你二人不错,我看好你们。”

————

三国小知识:

1、东汉秀才被称作茂才,这是避讳光武帝秀哥的名字。

2、明清两代的会试一考就是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考场之中。所以相比之下,王垕搞的这个科举才四个时辰,实在是“宅心仁厚”了。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56040458/802997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