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贵女小仵作 > 第132章 陇西

第132章 陇西


这两年,燕京和地方都未发生什么大案、悬案,京兆府的郑仵作正式卸了差事,由他的徒弟陆小乙顶上。刑部也进了新仵作,正是柳妙璎的同门师弟桑叶。
  陆小乙和桑叶都十分能干,验尸技能佳,且细致耐心,导致柳妙璎彻底闲了,她的验尸工具箱都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宋瑄已经不再统领刑部,且除了秦王的王爵,并未在朝中六部领任何差事,这当然是因为燕王因腿伤无法继续在六部观政,最讲究平衡的旻德帝怎会放任秦王一家独大?自然让秦王成了个闲散亲王。
  宋瑄并未因此心生埋怨,反而乐得自在,不是在王府里陪妻子捯饬她的毒花毒草毒虫,以及教导三个性情迥异但在调皮捣蛋上非常一致的儿子,就是带着全家人一去京郊游玩,日子过得十分快活。
  崔啸霆倒是升官了,任正三品的督察院副督御史,在每次大朝会时加入御史们和其他朝官的口水战,练就了一副铁齿铜牙。
  卫昕怡如今逛街必定要拉上她夫君,因为他极擅砍价,买同样的东西,她可以少花很多银钱……
  柯瑶坚持与宋瑄续签了契约,继续当柳妙璎的女卫,每日往来秦王府和李宅。即便李风吟多次提出要补办婚礼,柯瑶也没松口答应,二人如今就是搭伙养育儿子茂哥儿。
  茂哥儿和小米糕两个虚岁已经七岁了,俗话说,七八九,嫌死狗,他俩正是最为顽皮的时候。
  茂哥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个淘气鬼,而小米糕表面看起来懂事乖巧,实际上歪点子花花肠子层出不穷。往往是小米糕想了鬼主意,茂哥儿打头阵实施,成日调皮捣蛋,让两家大人十分头疼。
  蓝清也不必易容和东躲西藏了,能过上相对平静安稳的日子,因为据说义军寻到了另一位有前朝元氏血脉之人,那人已经被他们所控制,蓝清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这年深秋,西北的兰州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连环凶杀案,此案因死者尊贵的身份而掀起惊涛骇浪,如一声惊雷打破了夜空的平静。
  案件的被害者,是陇西李氏的现任家主李讯。他死于守卫严密的李府书房暗室之中,双目被剜,血淋淋的眼珠就被随手扔在尸体附近;他的四肢全部被斩断,且凶手割肉离骨,房内碎肉遍布,情状十分惨烈。
  说起陇西李氏,就不得不提西凉政权。在前朝初期,陇西李氏于乱世中崛起,在河西大族的支持下建立了西凉政权。然西凉是个短命王朝,二代而终,被前朝镇西大将军所灭,部分李氏子逃脱并孙藏匿起来,伺机复国。
  十数年沧海桑田,李氏子孙逐渐与中原百姓通婚、融合,加上前朝兵强马壮,李氏复国无望,便就此放弃,安安生生在陇西经营。
  经过数代努力,陇西李氏终于在前朝中期成为了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列的大族,被称为“五姓”,发展为树大根深的门阀世家。
  大祁建朝后,前朝“五姓”仍然是不可一世、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大祁太祖皇帝为了朝局稳定,也为了减少施政的阻力,允诺了“五姓”世家不少特权。
  其中之一,便是赐予各家一块免死金牌,且为每家家主赐下了可世袭罔替的爵位。如此案中的被害人李讯,便拥有西宁伯的爵位。他身死后,他的嫡长子可继承该爵位。
  可以说,在兰州一带,李氏就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一州的最高长官知州也要对李氏家主毕恭毕敬,否则,轻则政令不通,丢官去职,重则性命不保,名誉被毁。
  正因为如此,李氏现任家主被残杀,才在兰州掀起轩然大波。胆敢杀害家主,便等同于对陇西李氏的挑衅,李氏甚为恼怒,责令知州十日内抓住凶手,给李氏一个交代。
  谁知抓凶手还毫无头绪,又出现了第二名死者。此人是李氏现任家主李讯的胞弟,李家五老爷李诚。他死于一个雷雨之夜,被人扔进锻造武器的大熔炉内活活烧死,死状也同样极其惨烈。
  李五老爷虽然没能承袭爵位,但他是上一代西宁伯的老来子,又是正室夫人嫡出的,自小就受尽万千宠爱。
  过于宠溺的结果,自然是李五老爷被宠坏了。若他只是个斗鸡走狗、不学无术的纨绔也就罢了,偏他还性情暴戾,动辄打伤、打死人,让老西宁伯和他大哥李讯十分头痛。
  李五老爷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最后索性靠着族中生意里的大笔干股,啥也不用干,只舒舒服服过着松快的日子,每日就是听听戏,喝喝茶,逛逛花楼,从年轻到年老都是如此。
  无论如何,李五老爷在明面上是没有作奸犯科的,得罪的人也不过是与他争抢粉头的纨绔。被人扔进熔炉烧死,实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很快出现了第三名死者。就在李五老爷李诚被烧死在熔炉的三日后,西宁伯世子即第一位死者、陇西李氏的族长李讯的嫡长子李水升,被溺死在李府一处废弃院落的一口大水缸里。

  诡异的是,那水缸里装的并不是水,而是朱红色的血。经查看,那血并非人血,而是猪血。西宁伯世子李水升便是被人发现头朝下栽在装满猪血的大缸里。
  陇西李氏短短数日内就有三名尊贵之人被害,其他李氏族人都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死的轮到自己,花酒不敢喝了,南戏不敢听了,就寝都得五六个侍卫守着,可谓惶惶不可终日。
  西宁伯世子的胞弟李水洛及其嫡长子李风鸣最为恐慌,时不时就将兰州知州、通判等一干官员传至府中,耳提面命,令其以最快的速度抓捕凶手。
  陇西李氏之事,再小也是大事,何况此次的事是李氏族长及嫡支子弟连番被害的要命大案,兰州知州关文林知晓兹事体大,不敢擅专,一面派人全力查案、缉凶,一面向燕京递了急奏。
  这位年届不惑的中年知州,是旻德帝的心腹重臣,是帝王安放在陇西的眼睛。他看上去唯李氏马首是瞻,早已与李氏及其他陇西世家沆瀣一气,实则一直在暗中打探、搜集李氏的罪状。
  关文林出身寒门,与任何世家大族都无牵连。当年参加殿试时被旻德帝钦点为榜眼,先是外放到西南边陲当了几年县令,后升至吏部任主簿,之后又升任吏部侍郎,几年后兰州知州空缺,他就被派往兰州当了一州的主官。
  为了避免重蹈前几任兰州知州的覆辙,关文林自上任起就欣然接受了李氏的“招安”,下达的政令无不是对李氏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李氏考验了关文林几次后,便确认其已经成了自家走狗,让其向东,他便不敢向西。关文林因此得以接近李氏的核心人物,并悄悄打探消息、搜罗罪证,以供帝王将来收拾李氏之用。
  旻德帝很快收到了关文林的急奏及密报,其在密报中说,兰州城内涌入了一伙不明来历之人,疑似为高昌派出的细作。
  据他查探,那些细作已经开始与李氏接触,而李氏拥有一支武力不下地方卫所的私军,且李氏还拥有规模甚为庞大的兵器锻造所。高昌细作与李氏接触的目的,应该是想购置一批武器装备。
  旻德帝思量一番后,任秦王宋瑄为钦差,令其执圣旨及御赐金牌便宜行事,全力查探连环凶手案。
  另,委派兵部侍郎管朔、兵部库部司主事李风吟随同秦王赴兰州,以巡视兰州军械库的由头,暗中协助宋瑄查探高昌细作及李氏兵器锻造之事。
  论关联,李风吟正是陇西李氏出身。其父李水原是李氏嫡支子弟,在族中行十三。因其坚持娶“五姓”之中的女子而坚持娶平民女子为妻,而被家族抵制。虽未被除族却被剥夺了参加家族祭祀的资格。
  李水原毅然脱离家族,与平民女子成亲,并投入当时以忠国公柳逸辰为统领的镇西军中,因作战英勇、战功赫赫,几年后就当上了副将,成为了柳逸辰的左膀右臂。
  在一次与高昌军的正面对决中,李水原率领的先锋队小队人马为了给大部队争取突围时间,当了诱敌的靶子,全队皆战死。战后,柳逸辰便将李水原的独子李风吟带至身边亲自教养,并让其给宋瑄当伴读和侍卫。
  太子妃的娘家魏家的大少夫人李氏,也出身陇西李氏,不过她那一支是旁支,并非嫡支,且在她祖父那一辈就迁居他处,并未留在陇西,因此与本家的关系十分淡漠。
  宋瑄深知兰州的水很深,此行是有些凶险的。陇西是李氏的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即便有钦差的名头,恐怕也不能触碰李氏的逆鳞。
  但他们奔赴兰州,除了查案,最重要的还是查细作与李氏勾结一事,最终难免会与李氏对上。而对上李氏这个庞然大族,恐怕一着不慎就是客死陇西的下场。
  宋瑄决定不带柳妙璎去兰州,但柳妙璎坚持和他一同前去。宋瑄想到了已经缓过劲儿一心琢磨着对付他的婉嫔,仔细考虑一番后决定将一家人都带上。
  当阿丑得知自己要随父母去西北,高兴得就地翻了三个跟头;小米糕要维持长兄的风度,不能像二弟那般跳脱,但他不自觉扬起的嘴角显示了他愉悦激动的心情,就连总爱端着一张高冷脸蛋的小持也露出笑颜。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少不识愁滋味,孩子们虽知道父亲有重任在身且他们可能会遇到危险,但对西北的向往和好奇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秦王府里三个年龄不等的男孩儿这几日都表现得极其乖巧,生怕父母反悔不带自己。
  茂哥儿得知他的好兄弟小米糕要去兰州,也回家央求父亲带他同去。李风吟对儿子软磨硬泡的功夫完全招架不住,很快就松口答应了。
  柯瑶身为柳妙璎的女卫,自然也要随她一同赴西北。如此,茂哥儿更高兴了。他最近几个月,除了跟师父认真习武,就是努力促成父母的婚事,主要是要磨得母亲答应。
  可惜任他甜言蜜语撒泼打滚使尽十八般武艺,母亲还是一如既往态度坚决地拒绝了。这让茂哥儿既困惑不解又有些挫败,不明白为何父亲待母亲既体贴又温柔,母亲就是不愿答应同父亲成婚。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60685302/212119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