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20年归来仍少年 > 第四百零六章 徐姨之问

第四百零六章 徐姨之问


徐姨看着张琰说起这段往事,脸上的表情平静而慈祥。她没有文化但她一直都很喜欢住在一楼的这些年轻干部,她觉得这些喝过墨水的毕业生,不管是谈吐还是知识,都比那些普通职工要强得多。

  “其实,当时的中共紫华市的党组织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还研究商定了应对保护办法,咱们厂的职工迅速组织了工人纠察队,手持铁棍、木棒,分班日夜巡逻,保护工厂。就在紫华解放当天清晨,国民党余部的几十个人带着炸药包,强行将工厂南门的侧门炸开,闯进厂里寻找发电机组的目标。工人们不顾个人安危,与这些坏人周旋,最后他们只炸毁了小部分水泵房后,就匆匆逃跑了,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位被保住了。”张琰说,“我听我宿舍的舍友吴波浪说,当时的那个发电机组现在地动力科。”

  “动力科?我的天呐,就是喷织车间后面那个动力科?”丁常胜惊讶地问。

  “不是这个动力科还有哪个动力科?”徐姨笑着说,“别总是一惊一乍的,多学学人家一楼的这些哥哥们,说话做事要稳当……”

  “其实,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已是苟延残喘,他们对失败的命运已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撤退前想要毁掉工厂,是想留给解放军一个不再有生产能力的烂摊子但他们炸厂搞破坏的阴谋没有得逞。”张琰说,“不过,在紫华解放前夕,资本家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浩达的厂长撇下厂子跑了,厂里只剩下10几个人了,生产陷入停顿。不过,在紫华解放的第二天,浩达的职工选派代表,到解放军驻紫华市委领导机关请求派人维持企业。紧接着,就组成了复工委员会。很快就复工了。”

  “哇!张哥,你知道的真多……”丁常胜突然惊呼道。

  张琰看了看他笑了笑接着说:“如果你对厂史感兴趣的话,你就知道了,咱们厂自战火连天的旧社会创建以后,先后经过军管、扶持自营、公私合营、国营,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再后来就到了改革开放,到了现在……60多年来,浩达棉纺织厂的辉煌许多紫华人也都是知道的。”

  大家围坐在炮弹炉前,屋子里暖融融的,大家开心地聊着浩达的过去,时间也不知不觉地流淌着。

  “这么些年,浩达也为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是紫华纺织企业的一面旗,总不至于倒闭吧……”突然徐姨话题一转,几分担忧隐隐地出现在她额头细细的皱纹里。

  浩达的过去都已渐渐消失在了浩渺的烟海里了,除了茶余饭后,没有谁会对此念念不忘,而残酷的现实更让人关心。就跟手指受了伤,小心再小心,总会冷不防地会触碰到,一碰,心就痛。

  “这个……现在也不好说,不过,现在看来裁员、压锭都是动了真格了。上面说,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厂里生产能力太大了,说咱们的产量太多了,要让所有的棉纺织厂都要减少产量……”丁常胜说着把目光投向张琰,“徐姨,我是个临时工,这都是大事,我说不准,你问张哥,他是技术员。”

  张琰瞪一眼丁常胜。他赶紧羞涩地低下头,不再看他。

  减人压锭、减员增效、三年扭亏……自张琰进到这个厂后,先是人劳科魏科长说,再就是车间主任说,接下来是毕业生们说,然后又是这些农民工说,现在连看门的老太太也再说……

  张琰觉得减员压锭已经成了魔咒,成天被一万遍地念叨着。降薪、下岗、失业……这些词天天都在搅动着自己的情绪,而厂里各种表决心的口号和标语每天也触及着他的眼睛。

  自从踏进浩达棉纺织厂,这种唱衰的声音天天都在耳边萦绕,实在听的人心烦。张琰烤了一会火,走了。

  而他们的对话还在进行……

  “产量多不是好事吗?我们年轻时大家都穷得穿不起衣服,用不起布……难道这就是对的?织的布多了,咋可就不是好事了呢?”老妪纳闷地问。

  “布太多了,卖不出去呗……”小丁说。

  “那就降价卖。要是还卖不了,就给穷地方的人送……”徐姨说着也想着,想着也说着,“既然老百姓用不了这么多布,国家为什么要办这么多棉纺织厂……那办厂不也要花钱吗?老百姓缺啥,国家就应该去办啥厂……你说,老百姓缺啥不缺啥国家知道不?”

  “应该不知道吧……”丁常胜有点回答不上来了。

  “办了多少个棉纺织厂,一个棉纺织厂能织多少米布,一算不就知道了吗?”徐姨说。

  “你光知道织多少布,不知道老百姓需要多少啊?”小丁说。

  “中国有多少人总知道吧?那以中国人口为基数,每人每年平均的用布量是多少,把这个和全国产量一比不就出来了吗?”徐姨说,“国家要是当时算一算,不就知道应该建多少棉纺织厂了吗?为啥,把厂子都建好了,又要一个个的关闭?”

  “这个肯定不是你说的算法,不光纺织企业,别的企业以后都要压缩。”小丁说,“国家肯定有很多人在算这些账,徐姨你就别操国家的心了。你就是一个老职工,人家又不让你算。”

  徐姨的大脑仍旧思索着,她总觉得有些问题还没想透,而丁常胜显然知识浅薄,不足以解答她心里的问号。

  她看着他,脸上还是有些疑惑。

  “咱这厂子要是倒了,这么多厂房和机器不就成了废品?这不是又浪费了吗?你说,咱们到底是为了建设还是为了破坏……”徐姨边思量边问。

  “倒闭了,那就再盖呗。反正,这又不花咱们的钱……”小丁撇撇嘴说。

  “你是工人还是干部?”老妪突然问,“工人,对吗?”

  “工人!临时工。这你是知道的啊?还问?”小丁说。

  “小伙子,没文化可不行!你不能老是听别人说,自己得动动脑子想想问题。国家和自家过日子一样,总得有个打算,这算帐可是件复杂的事。”徐姨叹了口气瞟了眼丁常胜说,“你瞧人家一楼从学校毕业的这些干部,就是懂得多,看问题,想问题,比你们要深刻的多……就是见了人打招呼,也比你们有礼貌……”

  丁常胜无地自容。

  ……

  对于招聘进来的98届毕业生来说,浩达棉纺织厂带来的新鲜感跟放了个屁一样早都烟消云散了。枯燥、乏味、无聊、还有就是满车间的噪音和花毛,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厂里减员的工作正在一步步推进,这也难免闹得人心惶惶。白凤岐完全把工作当成了儿戏,后勤的人是第一批要被裁撤的对象,他哪里还有心思做事?与生产一线的人员比,他们永远都处在分流的最边缘。

  这段时间,他也很少再出现在男单身楼的院子里,成天忙着去向领导说情,求领导千万别把自己分流给分走了。

  浩达棉纺织厂工人向领导求情的方法有三种,而且按顺序递进的。先说自己干了这多么年,以厂为家,没有功劳还有若劳。再就是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多么不容易,没有苦劳还有疲劳。三是直接耍横:“你把老了裁了试试看?看俺不弄死你……”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62033846/3465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