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靖安侯 >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调和天下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调和天下


沈老爷停下了手里的毛笔,抬头看向张简,微微一个愣神,扭头看了看皇城那边,然后看了看张简,轻声笑道:“这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师兄是洪德元年的进士,到现在入仕已经近三十年,哪怕是论资排辈,也该轮到师兄做这个宰相了,再说…”
  “要是没有张相刻意压了师兄几年,师兄可能早就到中书了。”
  张尚书…应该是张相爷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水,喝了一大口茶水之后,摇头笑道:“我年轻的时候,性格跳脱,不压我几年,我一辈子也沉不下心来,大父的苦心,我早已经领会得了。”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今日虽然得子恒相帮,侥幸拜相,但是可惜的是,大父永远也看不见了。”
  张相当年退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年近七十,回到于潜老家,虽然得以休养,安度了十余年晚年,但还是在前几年与世长辞了。
  不过老相国走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多病痛,算是喜丧了。
  “我没有帮什么忙。”
  沈老爷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是陛下心属师兄,师兄才能进入中书,况且,师伯那个相位,本就是留给师兄的,如今师伯虽然还在任事,但已经不在朝廷,这个位置顺给师兄,是合情理的。”
  说到这里,沈老爷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最近二十年来,甘泉书院愈发昌盛,尤其是建康的甘泉书院成立之后,这十多年来已经出了数十个进士,将来咱们书院出身的,恐怕都要惟师兄这个宰相马首是瞻了。”
  张简斜了沈毅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我又没在书院读过书,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书院的人,他们真要找个人依靠,也应该依靠子恒你才是。”
  “他们又不是没有依靠过。”
  沈老爷也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淡淡的说道:“前几年咱们兄弟俩在这北方主事的时候,书院的人不是来了许多么?从那些书院出身的人被我处理了之后,他们便熄了投奔我的念头了,说不定私下里还要骂我忘本,骂我邀名买直。”
  沈老爷洒脱一笑:“况且,我现在手里还在掌兵,不太适合去做书院的掌门人了,这个位置,非师兄不可。”
  张相看了看沈毅,轻声道:“子恒便没有想过进中书拜相?”
  “我?”
  沈老爷哑然一笑:“我如何能够拜相?从我领兵开始,便绝了拜相的可能了。”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倒是子常有些可能,他这个年纪,再熬个十年八载,说不定能有机会进入中书,到时候我们沈家,也能出一个宰相了。”
  张简轻声笑道:“可是五年前,陛下就封你做中极殿大学士了。”
  但凡进入中书拜相的,都会得到一个大学士的头衔,而在几个大学士头衔当中,以中极殿大学士为尊,历代首辅,比如说杨敬宗王儋那些人,都是顶着中极殿大学士名头的。
  而沈毅,是有这个制度以来,第一个没有在中书掌枢的中极殿大学士!
  沈毅微微一怔,随即摇头道:“只是虚衔罢了,师兄也知道,十年前我便封无可封了,给个中极殿大学士,也就是给个安慰罢了。”
  张简若有所思。
  “也有道理。”
  说着,这位新晋的宰相左右看了看,然后小声说道:“子恒,最近我总觉得朝廷里怪怪的,你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跟为兄提前通个气。”
  沈老爷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书,笑着说道:“想要通气,那容易的很,看看我这总督衙门现在多少事情?师兄可是此道高手,今天在我这里留一下午,帮我把这些文书都给处理了,我就向师兄透露朝廷的风向。”
  张相有些犹豫。
  “能送到你这里的文书,都是非你处理不可的,这些事情,我可压不下来。”
  沈老爷笑呵呵的说道:“师兄批复,我来盖章就是。”
  “我沈七盖的章,就是我的意思,那些鬼鬼祟祟的人,会老实的。”
  张相心里实在是有些好奇,再加上他马上就要被正式封为宰相,后面一定要看清朝廷的风向,不能有半点行差踏错,才能坐稳这个相位,因此他咬了咬牙,开口道:“那好,我让人给户部去个信,告半天假就是。”
  沈老爷欣然点头,主动把自己的位置挪了出来,把手里的毛笔,塞在了张相公手里。
  不得不说的是,张简近三十年的宦途,对于处理公文,简直是信手拈来,一些沈毅需要思考的事情,他只扫了一眼,便能够给出比较合适的批复。
  而在一旁负责盖印的沈老爷,甚至都有些手忙脚乱了。
  就这样,两兄弟忙活了一下午,总督衙门里堆积的文书,总算是处理了七七八八了,张相公写完最后一个字,来不及揉一揉自己酸痛的手腕,便一把拉住了沈老爷的袖子,开口道:“给你做了半天的苦功,你小子可不能跑了。”
  沈老爷伸手给他倒茶,笑着说道:“师兄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吗?”

  张简目不斜视,神色不言自明。
  沈老爷给他倒了茶水,笑着说道:“喝茶喝茶。”
  等张相公喝完了杯中半杯茶之后,沈毅也抿了口茶水,轻声道:“后续差不多半年时间里,师兄做事情一定要小心一些,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是,尤其是中书议事的时候,所有需要站队南北的事情,师兄都要装作充耳不闻。”
  张简皱了皱眉头:“什么意思?”
  沈毅摇头道:“那我就说的直白一些。”
  他看着张简,低声道:“往后几个月,朝廷里一定会有一些动荡,而且动荡不小,一些要臣,尤其是心在南边的重臣,会被拿掉。”
  张相公皱眉,开口道:“朝廷里的官员,都是从南边来的,拿掉了一些人,留出萝卜坑,替上来的萝卜,也还是这些人。”
  “无从改变局势。”
  沈老爷“嗯”了一声,开口道:“症结就在这里,我要说的也是这个。”
  “陛下想要平衡南北势力,好让大陈在这燕京立地生根,那么拔出一些萝卜之后,替上来的萝卜,就不能还是原来的南方萝卜了。”
  张相公更是疑惑:“朝廷里,哪有北方的萝卜?”
  “有啊。”
  沈老爷静静的说道:“还不少呢。”
  张简一愣,然后猛地抬头看向沈毅,喃喃道:“旧齐降臣!”
  “嗯。”
  沈毅低头喝茶,静静的说道:“这事不小,师兄新拜相,需要注意一些,莫要被冲击到。”
  “师兄这么顺利的进入中书,多半也是因为,师兄对于南方执念不深。”
  说到这里,沈老爷又看了一眼皇城的方向,默默说道:“恨只恨,有一个贱人要占便宜了。”
  ……
  随着版图扩大,洪德皇帝思考的问题,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
  比如说,他从前在建康的时候,就只需要思考南方小朝廷的事情,而现在,他必然,也必须要心系天下。
  而如果朝堂上的官员,不紧急调整一波,这个新的大陈,也一定会出现种种问题。
  最显眼的并不是迁都的问题,南方士族势力再大,也不太可能再把国都再搬回建康了。
  最尖锐的,是南北平衡的问题。
  而这南北平衡之中,最尖锐的就是科考问题。
  天下一统已经十年时间了,也就是说,北方的士子们,至少参与了三次以上的朝廷科考。
  而一直到今日,北方真正中进士的都不算太多。
  这个矛盾如果不调和,后续一定会问题多多。
  洪德帝急着处理这个问题,甚至提出让沈毅给他打配合,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而也只有他这个威望无双的帝王,才有能力去调和这个问题。
  就在沈毅与张简说话的时候,此时此刻,甘露殿里。
  周元朗跪伏在地,以头触地,深深低头,声音虔诚无比。
  “臣…叩谢陛下圣恩!”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63815611/8050645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