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布衣首辅 > 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

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


史茂愣下,笑着躬身叉手:“谨遵防御……。”

“诶,都说了这里没什么防御使!”

“好、好,那愚兄遵命便是。”史茂只得改口:“三郎请用茶,看我这‘没谷幽香’的味道如何?”

李丹端起茶碗来呷了口,在舌间回转品尝,缓缓咽下并回味,点头说:

“入口狂野奔放,口中有花草芬芳,下咽后回甘长久,呼吸间茶香悠悠连绵不绝。

这茶饮下之后让人精神振奋、身心爽利,确是好茶!

兄说它叫个‘没谷幽香’?难道只产在后面山谷中?

哎呀,我刚刚放水一场,不会将它淹了吧?”

“不会!”史茂摇头:“这茶产在没谷内一处向阳高坡上,拢共就那么十几株,都是百年老树。

每年产下的茶叶不足五斤,在下只取一斤自用。”

“兄长很熟悉炒茶之法?”

那时候炒茶(炒青)已经出现,因工序简单、利民不费迅速传播开,在民间已普遍使用。

而宫廷、官宦、儒士之家将其视为“粗鄙”,大多拘泥古法蒸、碾,以为片(团饼)茶优雅。

李丹这一问,其实意在试探史茂的身份背景。

“为兄性好粗爽,不耐繁复。”史茂嘿嘿笑着回答说:

“前朝中期以后,散茶日多。

至本朝,仁宗皇帝曾有诏:令茶农采芽晒进即可,无需造团,有司亦不得以此为由拒收茶贡。

三郎可知圣意为何?”

“愿闻。”

“有人以为仁宗皇帝不喜片团口感,其实那是次要的。

重点在于先帝不欲因此烦劳茶农、徒增费力,故而一力推行散茶,不效前宋历代奢靡风气。”

“哦,原来是这样!”李丹扬眉,抚膝感叹:

“惜哉!佑陵(仁宗皇帝陵号)在位十一年,所行仁政何其多矣。

若再有十一年仁政,也许天下盛世更胜今日!”

本朝太祖以宋神宗皇帝后裔称帝,复国号“大宋”。

世人习惯将靖康为止称“前宋”,靖康后地称“南宋”,本朝称“今宋”。

同为赵姓,本朝则非常注重与“前宋”、“南宋”的官家们划清界限。

太祖认为前宋奢靡无度,后宋懦弱不明都是前车之鉴,故临终留下圣谕:后代皇帝应节俭朴素、勿费民力,强军不息、不降不屈。

目前来看,随后的几代帝王执行得都还算不错。

“兄可是因散茶今后必定登大雅之堂,故而习学此道?”

“非也,或者说不是唯一的原因。”史茂从凳子上起身一揖到地。

李丹忙惊讶地以手相扶:“兄这是为何?”

“三郎待茂以诚,而茂匿姓名示君实为可鄙者,故拜求原谅。”

“啊?”李丹沉下心来仔细看史茂:“兄且坐下,慢慢讲来。”

待回归座位,史茂开口道:

“在下实不姓史,乃姓吴。

家父吴江,太宗靖难时以洛阳千户随军,平定后任建州(福建)指挥佥事,仁宗朝兼任福州水师提督。

因卷入海上走私案,宣宗皇帝初年被革职,家资抄没,全家流放广州。

今上即位后遇赦免,但我家不愿再回建州,皇上恩旨赐骠骑尉,以我兄长袭爵并任广东贡茶使之职。”

“哦,所以你对茶有如此了解?”

吴茂笑笑,接着说:

“那时我随父兄生活确实无忧无虑,既无心科举,成日里驻足茶场、瓷窑。

与工匠们相谈甚欢,也学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

可惜,后来不知怎么,有人说贡茶里有虫,太仆寺追查下来便革了兄长的职……。

那以后我便离家浪迹天涯,一身无能事,何必妨他人。

留在家里就是多余的嘴,我思来想去,便到处找寺院混饭吃。

这不,没想到在这灵岩寺你我有缘,共桌一谈。”说罢唏嘘不已。

没想到本来好好一个武勋子弟,到了这代人竟只得躲到寺里混饭吃。李丹沉默了。

吴茂这人,与他接触虽不多,但看得出来他是个博学、多才艺且乐观的人。

这位仁兄若叫去考科举他未必肯,可如今这个世上不考科举就不能出仕是明摆的,而以他身份、背景,你叫他去做个工匠、商贾,他虽能与这类人亲近,可骨子里又不愿意融入。

李丹和他慢慢地聊,发现他对于地理、天文、生物、历史这些多有涉猎,眼珠转转便叫毛仔弟取来自己昨晚画的图给他看。

“这是……?”吴茂一眼认出,却先问:“贤弟如何能画得似在眼前?且,这是什么笔,炭笔么?”

李丹笑笑从他手中接过纸来,自怀里掏出铅笔来,瞟了眼吴茂叫他别动,然后就着油灯“刷刷”地几笔须臾而成,递过去给他看。

吴茂看了张大嘴巴半天才说:“这、这,三郎不仅作诗、打仗厉害,居然还会此泰西画技?”

“咦,你怎知这是泰西画法?”李丹眼睛一亮。

“我从小住在广州,南边来的泰西人见过不少。其中有人便到处画像,谁叫他画就赏一枚银币。”

“哦?”李丹有兴趣了,他开始发现这个吴茂才的可用之处。“那你会泰西话么?”他连忙问。

“你是说拉丁语?我会一点,是和他们的随船的大夫叫……法兰克学的。”

“法兰克?这是个泰西国之一,应该不是本人名字。”

“也许,他让我管他叫尤不服,也许这是他名字?”

“尤不服?”李丹差点笑出声来:“优素福吧?这老兄还是个犹太人。”

“犹太是什么?”

“是他们的一个民族,就像我们的苗人、壮人,和汉人习俗上有不同的。”

“明白了。”吴茂觉得越说自己越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了。

“他教你拉丁语,船离港口时难道没有跟着走么?”李丹追问。

“唉,他那条船途中遇到海盗,死了一半人。

后来船主把船卖了,拿这钱给另几位船主,请他们把自己的船员带走。说起来还是个义气之辈呢!”

李丹刷地起身,马上又坐下了。“这个船长没走?优素福陪他留下的?”

“是呵,他手里还有点钱就留下了,天天在码头上帮人扛东西混饭吃。嗯,除了优素福,还有两个泰西和尚跟着他。”

“现在呢,人在哪里?”

“不知道。”吴茂摇头:“我出来以后就不清楚他们的情况了。怎么,贤弟对他们有兴趣?”

李丹笑笑没继续这个话题,说:“兄台,你这样见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天天在这里陪着佛祖却不去造福天下,真太可惜啦!”

说着,轻轻敲敲桌上那卷画着吴茂灯下侧影头像的纸张。

“哦,对了,请三郎让我再看一眼可以吗?”

吴茂征得李丹同意,再次拿起那几张纸仔细、一张张地翻看起来。

最后指着一张说:“此乃千里镜?我见那泰西船长手里亦有。”

“正是。小弟此前得一绘本《泰西事物记》,上载有此物,但所记原理不详。

此次作战忽然想起,若有如此利器要探察、观看敌军动静则易事耳。

所以我画出来打算试试,看能否将它复制成功。”

谈到格物实用上面,两人都兴致勃勃,不知觉中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忽然毛仔弟喝了声:“哪个?”

“黑木。”暮色中传来熟悉而深沉的声音,很快黑木就出现在门口露着满口白牙说:“防御,盛大人来了。”

“这黑黢黢时候,一个人?难道没用饭就跑来了?”李丹觉得有些意外。

“可不,顾大和杨兄弟在大殿陪他吃酒哩。”黑木回答。

“请他先用饭,我马上过去见他!”

等黑木消失了,吴茂笑道:“你这兄弟也是从南边过来的吧?”

“他祖父辈遇到下南洋的商船,就搭船过来就不想走了。”李丹想想说:

“盛大人找我说不得有甚军情商议,我不能多呆了。谢兄台的茶,告辞!”

吴茂起身相送,拱手道:“今晚未能尽兴,十分遗憾!不知贤弟打算何时动身?”

李丹看他一眼:“上饶急等军粮补给,我估计明日便要开拔。”说完想了想又道:

“兄乃大才,虽不是什么倒背经典、贯通五经,但这杂学一项其实于民生是极有益的,不必在这里顾影自怜。

兄何不修行于脚下,何故求之于塑像、青灯?

我有意招揽那几个泰西人,若兄愿意,我遣人护送兄台回一趟广东寻得他们来。

据我猜想,他们资财有限,人生地不熟,应该混得并不好。

如果他们愿意来,我至少可以安置他们到庄园里居住,岂不比流落外间要强得多?”

“你真想收了他们?”

“当然!”李丹肯定地回答:“你可知行船在茫茫大海上要多少学识、武力和勇气?

船长这位置可不是哪个都能随便坐的。

况且听你说这人还是个尚气的,若饿死在我中华那才是暴殄天物。

还有僧侣和那个医者……优素福,我要请他们来教我泰西的知识还有拉丁语。

你好好想想,若愿意,明早我们出发时来说声。”

吴茂答应声好,站在门口扶着门框,看毛仔弟用火绒引着个松枝打捆做的火把照着前面的路,和李丹一前一后往天王殿去了。

还离着老远,李丹就看见前面有个人张头胀脑。“那是谁呵?巴师爷么?”他问毛仔弟。

“嗯,是他!”

巴师爷看见火把过来,赶紧着跑几步到面前,压低声音说:“防御,赵献甫让我来迎你。”

“出事了?”

“倒不是出事,盛把总带来个消息,说凤栖关下来了数千贼兵正在攻打,守关的把总派人来求救呢。”

“哦,为这个?”李丹心里微微一惊,步子停了下,脸上却没显出来。

“呃……,他让我告诉你,几位队正听说盛把总他们在乱匪大营收了不少好东西,他们的意思是……。”

“叫盛把总吐出点来,否则我们不去救凤栖关,对吧?”李丹看向巴师爷。

后者尴尬地咧咧嘴:“都是他们主意非推我出来说,这真不是我想出来的。”

“行啦!”李丹打断他,停住脚说:

“回去转告他们:咱们干什么来的?给上饶运粮草。

凤栖关要是丢失,到不了上饶没法交差,而且那几千匪徒一下子就到咱跟前了。这个大家都想清楚没?

和游三江打咱们一对一,那人家要是五对一、十对一,咱还能打这么顺利么?

别刚刚小胜就不知天高地厚!你去,原话转达给他们,我和盛怀恩商量下怎么办!”

盛怀恩正在大殿里吹牛,声音震得房梁上都“嗡嗡”地。

其实顾、杨两个早吃过了。在这儿当个纯粹陪客的目的,就是想试试能否趁这家伙喝得高兴咯哧下来几两油!

谁知他不知是有意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是立定主意今晚要吹牛到天上去,反正就是不露财布(钱包)的边儿,弄得两人抓耳挠腮很无奈。

见李丹进来,赶紧借口说憋着泡小解,前后都出去了。

看他们走掉,盛怀恩停止了大吹大擂,将盛“杏花溪”的坛子往桌上一放,嘿嘿笑着冲李丹晃晃手指:

“你这招不地道,派俩小子来套我的话,自己还不露面!”

“哪有,我在后面与和尚谈天说地,都不晓得你甚时来的。”

李丹净顾着和吴茂聊天,把夕食时间忘了,看见桌上吃的这才赶紧自己盛碗饭扒拉两口,边吃边问:

“怎样,今日这仗痛快吧?你斩获多少?我有点发愁啊,东墙外头关着六百多哩,咋办?”

“砍了就是!”

“嘘!”李丹指指天王像:“在这里你还敢明目张胆说杀俘?”

“呃。”盛怀恩忙朝泥像们拜拜,说些“诸神勿怪”的话,然后摊开两手:

“那怎办?我那儿还有三百呢。诶,真累赘,早知就不留了!”

“嗯?累赘!那你把金银都捐了吧,正好咱就在寺里。”

盛怀恩被他堵得翻半天白眼没找到词儿,李丹“哧”地忍不住笑了。

“你这猢狲拿我寻开心是不?”盛怀恩也气乐了,伸手捣李丹肩窝一拳。

“不过呵,还真是好久没打这么痛快的仗了!”最后还是盛怀恩忍不住说:

“我们北线前后也有三百颗人头进账,每个兄弟都分到了赏。

有钱、有东西、有武器,还有十几头骡子和牛,十几辆板车。真好哇!

要是每次打仗都能这样,那该多好!”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66917687/77310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