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战养战
我欲乘风归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大地,契丹草原上驰骋的骑兵不再是契丹人的专利,大宋的铁骑,汉家王朝的彪悍展露无疑,风一样的骑兵,吹雪似得带起草碎,在风中飘荡。
汉家男儿的呐喊再次响彻草原,这是大宋的骑兵,这是大宋皇帝的麾下。
大宋的骑兵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马具甲的重骑兵,一种是穿着胸甲的轻骑兵,事实上胸甲骑兵在契丹人看来也应该属于重骑,但在宋军之中却是属于轻骑。
这样强大的军力让契丹人着实嫉妒的很!为何宋军能如此强悍?自然是因为国力强大!
可你大宋国力如此强大,需要来契丹打谷草吗?!
大宋骑兵如同风卷残云,在契丹的土地上驰骋不算什么,可他们不是来赛马的,而是来干契丹人的老本行“劫掠”。
骑兵以百人为一队,带着不少空的战马抵达,一旦抢夺了粮食,便放在空空如也的马背上运走,而且绝不拖延,只以粮食为目标,不和契丹的骑兵纠缠,也不屠杀契丹百姓。
这种单单是以劫掠粮食为目标的行为让契丹人叫苦不迭,为何?因为契丹的粮食本就不够吃的!
谁能想到,一直打谷草的契丹人居然会有被劫掠的一天,谁能想到从不打谷草的宋军居然开始打谷草了?
这简直是天下奇闻,但最让契丹人雪上加霜的是宋军打谷草的规模太过庞大。
只要是契丹境内上京道附近的城池都受到了宋军骑兵的威胁,如蜻蜓点水,一沾就撤,契丹守军根本无法阻拦,短短十里地的距离就有三队队甚至是五队大宋骑兵的劫掠。
人数不足的契丹军根本应接不暇,往往是他们赶到的时候宋军已经撤走,甚至还能看见他们撤走时留下的烟尘。
再加上不知宋军人数几何,契丹骑兵不敢轻易追击,只能丧气而回,充分的体现了游击战术的精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
当然这是赵祯提所出的,非常自然显著,充分运用了后世太祖的游击理论基本上总结了游击战术的精髓,这十六字的总结连王韵都赞不绝口,不断的感叹:“官家用兵如神也!短短十六字,道尽袭扰本质!”
这一套对大宋骑兵袭扰卓有成效的战术却成为契丹人的梦魇,这不是寻常打谷草,这是在从契丹的身上割肉啊!
别以为就这样完了,对于能抢收的粮食宋军一律“帮助”契丹人抢收,对于不能抢收的宋军自然也不会留给契丹人,一把大火“教你做人”…………
这当然不是赵祯提出的,而是王韵直接提出的,为的就是对契丹的补给造成重创,使得契丹国内本就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
作为皇帝赵祯也是这个意思,但却不能用圣旨的形势发布,因为这会让外人觉得大宋的皇帝冷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只有明白圣意的王韵提了出来,并且严厉要求打谷草的将士们执行,这多少让赵祯有些惊讶和欣慰,一个能理解圣意的参谋可不好找,尤其是他愿意替自己背负这个骂名。
战争就是战争,哪有那么多人性和感情,其中除了胜负和利益,不会夹杂着任何东西,只有双方之间的你死我活,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赵祯一直以此为座右铭,提醒自己。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一切的阻碍都要靠边站,人性算什么,吃不上饭的契丹百姓又算什么?一切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谁让他们是契丹人,谁让他们不早早投靠大宋。
这是赵祯的想法,也是大宋将士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人都是自私的,因为这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战场上不需要怜悯,不需要同情,甚至不需要仇恨,有的只有生或死。
宋军的这一行为相当于在切断契丹人的后路,缺少粮食的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和大宋背水一战。
即便是想撤走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否则契丹近百万人上哪不要大量的粮食?契丹人就是想向北撤离都没有机会,宋军的目的自始自终都不是击溃契丹人,而是彻彻底底的击败,让他们归顺…………
大宋的骑兵一群群的出去,又一群群的回来,出去的时候空马背上空空如也,回来的时候都是满载而归。
把负责后勤的行军司马给高兴的,特意把些劫掠也算入了军功之中,一时间宋军将士对打谷草这种事情情绪高涨,再也没人认为这是令人不耻的行为。
没错在宋军将士的心中,眼下这种行为完全是令人不耻的,但很快他们便发现,劫掠粮食可比征战要轻松的太多,虽然军功不如斩首,但也是白给不是?
很快参谋兵事院的行军司马就开始统计战果,发放军功,他们甚至还以此为基础推算契丹人所剩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
这是最为重要的地方,因为粮食所剩的多少也意味着契丹和大宋决战的时间,契丹唯有击败大宋,才能获得粮食,也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生存下去的权利。
饥荒已经给这个日落西山的民族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赵祯也在等待,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了,但很可惜,契丹人并没有归顺大宋的打算。
一个民族即便是再弱小也有自己的骄傲,面对强权的压迫,不是毁灭就是爆发,没有第三种选择。
契丹人当大宋的百万大军进入契丹开始以战养战进行劫掠的时候,契丹军队也一改原本的保守开始了主动出击。
他们的办法很简单,既然抓不住宋军的大部分骑兵,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能抓到的往死里打,尽最大可能的剿灭一小队的宋军从他们身上获得补给。
双方之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矜持,宋军展露獠牙的时候,契丹人也为了自己民族存续开始了猛烈反击。
这场战争已经到了从避免摩擦到正面摩擦的程度,百万人的宋军进入上京道的土地,若是契丹人还抱有幻想那就是真的自寻死路。
而双方之间也完全放弃了使臣的交流,因为无论是赵祯还是萧挞里都知道,此战不死不休。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67543/483593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