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章 上学堂

第2章 上学堂


还好赵二娃他爹没有让他失望。

        “爹,我想让二娃去读书,就像族长说的识得几个字以后去镇上也能找个体面活,看二娃的样子将来也不像是能干农活的。”

        他说完这话大家都看向二娃,众人心想,确实不像,这白白净净不紧不慢的样子,换身衣服倒像是镇上的小少爷。

        赵光正紧接着说道,“我和他娘本来想着在干一年,多攒点钱,来年再送他去学堂,这今年有人作伴那再好不过了。”

        赵二娃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忽上忽下的,听到自家老爹本来的打算,二娃鼻头一酸,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

        族长听到这点点头,道,“这么想就对了,读书是我们这样人家顶好的出路。那过几天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去隔壁李村的学堂,你们也准备准备。”

        紧接着族长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说道,“既然都送孩子去学堂了,就不能大娃二娃的叫了,得给孩子取个大名。”

        赵老爷子连忙道,“族长,我们都不识得什么字,取不出什么好名,还是劳烦您给取个名吧。”

        赵光明兄弟二人一脸赞同道,“是啊,族长,您给取两个吧。”

        “那好吧,我来取。”

        “大娃二娃,还不快过来。”两个孩子在爷爷的催促下过来,赵二娃还挺期待一个新名字的,毕竟二娃这个名字着实一言难尽了些。

        “嗯~我们这样的人家啊,最怕的就是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所以我希望你们在外面能谨言慎行,说话做事前多想想,那大娃你就叫赵慎言,二娃你就叫赵慎行。”

        “好,赵慎言,赵慎行,好啊,这名字好,快谢谢你们族长爷爷。”

        “谢谢族长爷爷!”

        天色完全暗了下去,赵二娃,不,是赵慎行一家都聚在屋里,屋里只点燃了一支蜡烛,跳动的烛火映在人脸上忽明忽暗。

        众人心事重重一言不发,赵老爷子眉头微皱,历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愁苦。

        大概沉默了一刻钟,赵老爷子终于发话了,“咳咳,两个娃读书,我这个做爷爷的,一人先给五两银子。”

        赵光明急忙道,“爹,哪还能让您出钱呢,这些年我上工也攒了不少,您就留着吧。”

        “是啊,爹,大哥说得对,这怎么能花您的钱,我们都有的。”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们,我孙子上学我怎么还不能出钱了呢,别说了,就这么定了,一家五两。”

        赵光正还想说什么,赵光明见状紧忙说道,“那行,爹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收下,但一家五两不行,两孩子呢太多了,这样,一家三两。”

        赵老爷子还想说什么,赵光明连忙给赵光正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大哥说得是,爹,就听大哥的吧。”

        赵老爷子只能作罢点点头同意了,他招手道,“大娃二娃,你们过来。”

        两个孩子听话的向前来,老爷子用粗糙的,干了大半辈子粗活的双手温柔地揉了揉二人的头,赵慎行能感觉到爷爷手上厚厚的老茧,刮过脸时还有点痒。

        老爷子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语重心长道,“大娃二娃,你们啊要去学堂念书了,放在你们爹小时候那是想都不敢想,所以你们啊要好好读书,以后也能去镇上找份体面活。”

        赵慎行看着老人恍惚的神情,只觉一阵心酸,这一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辜负家人的期待,争取考上秀才当一个教书先生。

        此时的赵慎行绝对想不到,想当教书先生的他将来会走到怎样一个令人难以仰视的高度。

        西屋里,一片黑暗中赵光正和孙氏并排躺着,孙氏欲言又,虽然让儿子去读书她也很高兴,但是……唉,都是穷惹的祸,他家这样还算好一点的,还有家里娃多的吃饱肚子都费劲呢。

        “他爹,今年就让二娃去读书,家里的钱…”

        赵光正明白孩他娘的顾虑,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爹不是给出了三两吗,明天我去镇上再多找点活,估计大哥也得去,那家里的地我们就顾不上了,还好现在不是忙时候。”

        “家里的地你就放心吧,这不是还有我们嘛,一想到二娃要去读书了,我是真高兴啊,咱家二娃打小就和村里的孩子不一样,看着就该是个读书人。”

        说到孩子赵光正也笑了,连语气中都透着轻快,“可不嘛,那衣服一换,真像镇里的小少爷,不,比那些少爷更懂事。”

        夫妇二人没聊一会就传来了阵阵鼾声,月光透过窗户散落在地上,窗外的蝉鸣声显得小院更加寂静。

        赵家小院今天一早就忙了起来,因为今个正是两孩子去学堂的大日子。

        这几天孙氏和钱氏把两个孩子好好捯饬了一番,赵慎行还好,主要是赵慎言,他娘好不容易给他归置了一身稍微体面的衣服。

        又把他洗得干干净净,洗干净了脸看着也是一个机灵小子。

        大丫都快认不出来她亲大哥了,只见她瞪着大眼睛呆呆地看着亲哥。

        这时赵老爷子在院里喊道,“老大老二,给夫子的束脩礼备好了吗?”

        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

        赵族长让准备的束脩礼正是十条肉干,两个孩子就是二十条,这就花费了一两银子。

        赵光明在屋里回道,“爹,你放心吧,都准备好了,现在我就带着他俩去村口等族长。”

        今天虽说是大日子,但赵光正还是去了镇上做工,所以就由老大送孩子去学堂。

        钱氏一脸紧张的在一旁说道,“你们今天去可得好好听话,给夫子留下一个好印象,尤其是你大娃,你要是再敢捣蛋,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孙氏也紧张地接道,“听说李夫子是一位秀才呢,秀才公啊,那可真是了不起。”

        赵慎言天不怕地不怕的竟然罕见地紧张起来,他也明白这个读书地机会有多不容易,生怕自己搞砸了。

        赵光明拎着束脩催促道,“你们就在家等着吧,我们得走了。”

        说罢就带着两个孩子出发了,给门口其他人只留下了背影。

        村口处,赵慎行三人上了族长家的牛车,族长的大儿子赵崇义拉着自家孩子说道,“以后你们三人每天就一起上下学了,要互相关照,知道了吗?”

        赵族长的小孙子小名柱生,大名赵青亮,看着是个腼腆的小孩,害羞地一个劲地往自己爹爹后面躲,他和赵慎行一样大都是六岁,只有赵慎言是八岁。

        赵慎言一脸正经地保证道,“崇义叔,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两个的。”

        这小娃娃一本正经地样子逗得两个大人哭笑不得,赵崇义清清嗓子,“咳,那好大娃,我就把两个弟弟交给你了。”

        赵慎行难得看到自家大哥郑重其事的样子,憋笑憋得及其痛苦。

        “好了,我现在给你们讲讲这李夫子。”

        听这话三个小孩外加一个大人都严肃起来。

        “李夫子今年五十多岁,本来他是在镇上教书的,可是人老了就念故,去年他和他夫人搬回了李家村,还有他在镇上的学生都来这李家村继续求学。”

        “咱们是仗着和李家村离得近,还有我爹和李夫子有点交情,才能有这么个机会。”

        怪不得一个秀才怎么没在镇上教书,原来如此,赵慎行暗想道。又听赵崇义继续道,

        “李夫子极其严厉,听说在他学堂里因为调皮捣蛋,不正经学习的都被他赶回家去了,所以你们可得认真学习。”

        三个孩子都郑重点头,只有赵光明一脸担忧地看着大娃,二娃他倒是不担心,就怕自家小子调皮捣蛋,再气坏了夫子被赶回家里。

        车轮在赵家老大的担忧中滚滚而行,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李家村李夫子家中。

        刚到门口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赵慎行一脸向往并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正厅里赵慎行三人紧张地站成一排,大气都不敢喘,李夫子面色严肃地看着他们,好一会儿才问道,“在家可曾读过什么书?”

        赵崇义和赵光明紧张的流汗直流,恨不得自己上去答话。

        赵慎言只觉口干舌燥,一点声音也发不出,赵青亮更是不敢开口。

        还是赵慎行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拱手道,“回夫子,未曾读过。”

        李夫子看着眼前一脸镇静地小孩,不由暗自满意。又看向另外两个,“你们呢?”

        赵慎言看弟弟已经打了样,不想再弟弟面前丢脸,也学着道,“回夫子,小子也没读过。”

        现在就剩赵青亮了,他爹在一旁只能干着急,还好儿子没让他失望,到底是开口了,“回…回夫子,在…在家时爷爷教我读过《三字经》。”

        “嗯,老夫已然了解,三个孩子就先上丙班。但是丑话先说在前头,若你们不用功读书,那就不用再来了。”

        赵崇义二人大喜过望,“还不快拜见夫子。”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71316482/16632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