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七十九章 卜辞和天象

第两千两百七十九章 卜辞和天象


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称为《黄帝历》。

        相传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天下后命人所制定历法,原历规则到现在已经佚失,不过从一些古籍上能够略知一二,《黄帝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建子之月,即北斗斗柄指向子位,包含冬至之月,为一年开始。

        不要小看这简简单单一句话,这个叫“观象授时”,中国人关于“观象授时”之起点,在二里头文化的星图和绿松龙虎陪葬发现以前,大家都认为以《黄帝历》为开始。

        黄帝历的主要成就是创制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表达阴阳五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一做法奠定了中国传统历法的基础,一直传承至今。

        历法以黄帝登基之日起算起,是为“元年元日”根,据天干地支相互配合六十年一轮回,也就所谓的一甲子。

        据传黄帝即位的那一天,正逢以上天象一起出现,那天恰逢冬至及朔旦日,所以黄帝制历并且以那天为道历的起算点,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因为早期历法周算不密,就会导致偏差,颛顼继位之后,对黄帝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订,也就是颛顼历。

        该历的成就是引入了闰年,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这种分法便是“四分历”的一种,后来也对中国立法影响深远。

        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

        颛顼历到夏朝时被夏历取代。但是却在秦国被再次恢复,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重新颁布遍行,然后一直沿袭到西汉初期。

        除了史书上有记载,颛顼历也是有考古文物加以证实的历法。银雀山汉简里,详细记载了该历。

        其后又经过多年,到了夏朝,更为先进的夏历开始推行。

        夏历的成就是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这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

        这个成就也很了不得,直到如今,全世界所有历法基本上不是太阴即是太阳,只有中国历法是太阴和太阳完美结合,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天文学上的成就,甚至还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哲学与思维。

        比如西方更加喜欢搞“二分法”,“二元对立”,“复杂问题简单处理”;中国人却热衷于“二元融合”,“矛盾转化”,“简单问题复杂处理”。

        在孰优孰劣的评判上,西方当然会认为自己的好,而东方则并不会如此认为,只会认为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方法可能会永远有各自的优劣性存在,只看哪一种更加适合当前发展而已。

        这其实也是一种“简单问题复杂处理”思维的直接体现。

        接下来就是殷历,殷历也是一种阴阳合历,不过更加的周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

        到了周代,情况就更加复杂,周历并不纯粹意义上是周代历法,在四分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吸取了前者的很多成就,除了纪元不同外,还有更多精巧之处。

        但是周历的推广并没有统一,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对于夏殷周三正的使用,各国的选择并不相同。

        因此要对先秦古籍有深入的了解的话,就需要先了解三正的差异,以把握先秦古籍中历日制度并不统一的计时。

        比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则用夏历;《诗经》还得看具体的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的是夏历,《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诗经》当中,凡言“七月”者,必指夏历,凡有“一之日”等,则指周历。

        周至之前所作的工程,源自于甲骨文,甲骨文当然是商代的东西,但是这东西上记录时间的方式,也不全是殷历,或者换个说法,因为商代跨越的时间很漫长,历法在这期间经历过长久的发展,因此在商代不同时期的甲骨文上,历法纪年是有所区别的。

        商代早期的天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测和记录上。此时还没有明确的历法系统,只是通过不断的观测和实践,逐渐掌握了朔望月的周期和太阳年的长度,并对一些重要的天象进行了记录和判断。

        商代早期出现了最早的日历纪年,称为'甲子纪年',以甲子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为纪年起点。

        到了中期约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开始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历法编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旬代历'和'夏历'。

        旬代历是以十天为一周,一个月分为三个旬,一年分为三十六个旬,来编制历法的;夏历则是以夏至日为一年的开始,以小暑日为一年的结束,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用于农事生产和祭祀仪式。

        到了晚期,历法编制主要基于朔望月和太阳年,更加精确不说,纪年也更加统一。说明到了商晚期,天文学研究已经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和记录积累到了相当程度,并逐渐发展出一些卜筮和预测的技术,为后来的天文学和卜筮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时还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天文学和历法研究的机构,例如太史令、司天监等。完成了从巫师等个体向机构组织的转化。

        这批观察天象和做记录的人到了商代成了一个群体,这便是在甲骨学中被称作“贞人”的史官。

        他们不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天象、气象作了记录,也记录了其他人观察到的一切现象。

        如果从卜辞中把迷信的成分剔除,就可看出当时有关的自然界现象的变化。

        第一类重要的观测就是日食和月食。

        这是古代人非常重视观察和记录的大事。早在夏代仲康时就有发生日食的史书记载。

        商代除在王都有史官们观察外,在各地方观察到的日月食也要及时向商王报告。比如武乙时的一条甲骨贞卜是:“癸酉贞:日夕有食,唯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

        意思是:癸酉这一天卜问:黄昏时发现日食,是吉利呢?还是不吉利。

        这条卜文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在同一天里,占卜了两次,并且刻录到了甲骨上。

        这可能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过程,因此这次记录,很可能是一条日全食的记录,因为日全食才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

        如果将历史上在殷地发生过日全食的时间点全部推算成一个时间表,再结合武乙活动的历史时间段,就能够大致推断出这条卜文所记录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71478639/8266320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