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当幼崽穿入科举文后 > 第2章 旧闻(修)

第2章 旧闻(修)


说起张家老三,整个会稽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张文清其人,打小便是个聪明机灵的主儿。同村的娃娃还在招猫逗狗玩泥巴的年纪,他便能拿着树杈子在地上写大字了,常溜达去去老秀才家,老秀才见才心喜,由着他借书去。

        大家伙虽不知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看懂,见他喜欢又细心保护书页,也就随他去了。

        只是这年纪越往上长,也就越显得这娃儿与众不同来。从小性子冷淡,也不与同龄人玩闹,说句话能噎死个人,犹如杠精转世。

        大概是老来子,虽气人了些,但他不张嘴的时候还是格外秀气好看的,瞅着都不像是农户孩子,以至于打小两老就对这小儿子格外偏爱。

        就连十岁之后取大名,都一改往日的风格,特意挑的良辰吉日,上了县城花了一两碎银讨回来的名儿。

        名为张文清,寓有斯文清隽之意。

        就这么个小小人,本事却大得不得了,与其名相左。

        一农忙日时,横空从山里头飞奔出头野猪来,那野猪横冲直撞四处祸害庄稼,竟还闯进老张家,朝老太太猛扑过去!

        众人绝望哭喊之际,这张家老三挺身而出,一手拉住李桂芳,另一手一拳打死了那千斤野猪!

        众人惊呆,直呼人不可貌相,老秀才断言道:张小三日后定是一代名将!

        张文清打小便发现自己力能扛鼎,换成旁人许是惊喜天命加身、天赋异禀,他张小三可不稀得做那成日打打杀杀的武夫,从小便立志要当个文化人。

        因着这事儿,原先便很是偏疼小儿子的老太太,更是被小儿子舍命救母的行为感动得直呼心肝儿,可劲得疼。

        而张守德与张守民兄弟两也不吃味,本就与三弟差了近十岁,又都是忠厚老实的人。

        虽大丈夫不善言辞,说不来酸溜溜的话,但也通是心中万分感激三弟救了母亲,因而便也对这小弟更为关切。

        张怀仁就更不用说了,别看老爷子身为一家之主,平日出门是个体面人儿,可一回了家妻奴的模样便显了八分。

        两老五六十岁了都还黏糊着呢。

        张家老三因此一拳成名,上到县城老爷,下到各家娃娃们,只要能听明白话的,就无人不知其壮举。

        以至于后来听闻张小三去学了文,纷纷扼腕不已,哀乎痛乎。

        这张小三就该去当将军!

        虽是也有些爱嫉妒爱说闲话的,但也门清儿,只会在嘴上说些不痛不痒的。可怎想那张家老太太是个混不吝的,战斗力惊人。

        但凡是给她听见谁家阴阳怪气说一句张小三不好,立马就拎着笤帚直往人身上招呼。还不是做做样子,是真动了火气花得大力气。

        吓得几个碎嘴婆子不敢再与她对上,又实在气不过,只能咬牙切齿地回家去,揍一顿自家不成器的娃儿。

        而张文清也格外争气,没辜负他娘眼珠子似得护着他。跟老秀才学文不到三年便下场科考,喜提秀才头衔。

        这下可好,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县老爷乐得牙不见眼,真真是祖坟冒青烟了,他们小县竟出个年仅十二的秀才爷!

        霍,还是案首!

        这再打听一二,才知与那打小便识文断字的人不同,这张小三竟只堪堪学了三年,气得当届寒窗苦读从小学起的老二直呼“既生瑜何生亮”!

        莫不是怕招了人眼,免得这神童被贼人惦记害了去,县老爷非得好好大摆酒席,热闹个三天三夜。

        待回乡之日更是亲自接待,一路送他回会稽村,里子面子通是给全了。

        县老爷美滋滋寻思着:这三年案首,那再三年不得解元在手,三年又三年,咱开云县也能出个三元及第!

        乐颠颠得将这宝贝秧子送回了村,入了村口便敲锣打鼓,震得张小三一阵皱眉,但老太太倒颇为欢喜,特意穿着新服迎人,扯着张小三从村头走至村尾。

        一时间风头无量,上门提前的小姑娘从县城排至家门,老太太喜不自禁后惨遭小儿背刺。

        张文清打小就不爱与姑娘亲近,莺莺燕燕甚是烦人。乡下八岁前并无男女大防,更有甚者通是在同一条河洗澡。大哥二哥就是这么过来的,偏他自懂事起就拧着小眉头,强烈要求在家洗澡,不然就离家出走。

        老爷子疼起小儿子来没边,就吃他这一套。当即依着他打了木桶,看得同村一阵牙酸!

        老太太:儿不娶妻娘忧愁!

        老太太忧愁片刻后只当他小,不懂男女之事奥妙,只待他大些了再提上一遭。

        也不知是躲那媒婆还是躲老太太念叨,张小三在家没待几日便入了府学,因着路途遥远,离得近得一旬可回次家,这离得远的便只能等到田假与授衣假才可。

        张小三是个爱书之人,入了府学就跟老鼠进了米仓,成日下了学便躲在藏书阁里乐不思蜀,就这么过了三年。

        浮生偷得半日闲,某一艳阳日。犹记得那日是一旬的休息日,同窗走了好些人,张文清一如往常端坐于书桌前,琢磨昨日师长布下的《五经》题与策论,下笔如有神。

        门外乍现一声吼!

        “三叔!您有闺女儿啦!”

        一听便知是他那倒霉侄子,这话中之意惊得张小三糊了张上好的宣纸,夺门而出!

        立马将这嘴上胡咧咧的侄儿捂了嘴,裹挟进屋子,严词厉色地不准他胡言乱语。

        同住的同窗一脸八卦调侃,上赶着问道:“张兄何时成了亲,也不请咱们喝上一杯,莫不是嫌咱配不上?”

        张小三入学至今哪受过这个,面无表情耳根红得滴血,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往里钻,连连解释:我张小三,年十五,女娃的手都没摸过!

        不管旁人信不信,成哥儿倒是点点头,表示确有此事。张文清瞧着这倒霉侄子就来气,黑着脸让他好生解释,否则今日非得代兄行罚不可。

        成哥儿自小便怵这三叔,也知做错了事,好一番说清前因后果。

        张文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娘给他认了个闺女,托侄儿知会他一声,话里话在的意思:娘捡了一奶娃娃,娘看着很是不错,有空回来记你名下,日后随你找不找媳妇儿!

        寻思明白后张小三很是沉默,虽然他不乐意成亲,可也不乐意养个奶娃娃啊!

        再三询问成哥儿后发现此事已成定局,张小三只得被迫接受,虽听着成哥儿说是个白嫩胖乎的闺女儿,可回想家里头几个癞头侄儿就是一阵哆嗦。

        他娘那眼光可当不得数,他这侄儿能说出“幼弟甚喜”的话来,那便更不能听。

        不过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张小三好一阵感慨,想他张文清天纵奇才,终是得了老天妒忌,这老天爷可不得给他找点绊子。

        搪塞侄儿有空回家看新鲜闺女后,又是投入了书海,至于劳什子闺不闺女的,只有月初发放俸禄时才记起。

        虽是心不甘情不愿,可张小三也是个有担当的。都是有娃儿的人了,便又是努力几分,也知家里囊中羞涩,平日省吃俭用那点子吃食银子通是寄回了会稽村。

        乡试在即,也因此事一拖再拖。家中老小放不下心,能混一月俸禄便是一月。因他往日不喜与人社交,嫉妒其者大有人在。

        这白嫖的可耻行径很快便被同窗告知师长,师长急得捋断好些根胡子,苦口婆心一阵劝说。

        张小三面上乖巧,却丝毫不改!

        乖乖认错,错了还犯!

        师长恨铁不成钢急了眼,欲动粗打板子,怎知这张小三滑不溜手宛如泥鳅精再世,边跑边说些“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歪理。

        《论语》还能这么使,也是看得旁人咋舌不已,可这小子都搬出孔圣人的话来,再对他动手可不就与圣人相驳了。

        师长无奈只得作罢,反正再过几月入了秋,量这小子再混不吝也不得不去。

        算了算日子,张文清已大几月没回家了,等待许久的田假也赶着盛夏而来。早早便收拾妥当背着小包裹回乡。

        虽是嘴上不承认,可心里头实际期待的很。也不知他这闺女儿芳龄几何,是甚模样,惯来淡定的张小三也不免雀跃起来。

        会稽山,会稽村。

        张小三月初寄出的书信与粮食在路上耽搁许久,眼下刚入了家门。

        “爷!奶!小叔的信!”

        成哥儿取了书信粮食一溜烟跑回家门,吆喝犹如那报晓鸡,恨不得全村都能听见。

        老张家的人倒也习惯了,一窝蜂凑上前,挤囊得成哥儿好一番嘚瑟,这众星捧月的机会可不多,每月就这一次。

        许久没见到小儿子的老太太不免激动,往日只是吃食,书信甚少。

        老太太性子急,一个巴掌盖在成哥儿脑门上,不断催促:“快些念!装甚大小王!?”

        无人注意到一旁的小宝儿亮了亮眼睛,这个她懂,小三儿就是她便宜爹,她爹来信啦!

        当即捏了肉拳头,睁着一双大眼睛竖起小耳朵,眼巴巴得瞅着成哥儿。

        成哥儿接受到小肥团子急切的小眼神,被他奶呼了一巴掌的烦闷散了大半,心底直呼:吾妹甚喜!

        也不吊着人了,清了清嗓子,声情并茂的读着简短的书信。

        “我与一旬后回乡,勿念。”

        “啥?就这?”李桂芳傻眼,虽是知道自家小儿子不善言辞,可这也太短了些。随即回过神儿来,小三儿这是要回家了啊!

        老太太赶忙使唤儿媳取出挂历来算日子,待取来后翻着日历核对:“信啥时候寄的啊?一旬一旬”

        成哥儿是个机灵的,算学不错,一琢磨便得了答案:“不就是今日吗?”

        小肥团子暗中观察,一听今日便能见着她爹,当即摇摇小手表示兴奋。趁着无人看管,也是个胆大的,挣扎着从高脚凳上爬下想去接人。圆滚滚的小屁股撅得老高,很是费力。

        “吱嘎——”

        身着一身襕衫,头戴方软帽的少年郎推门直入,你瞧其人便知古文里“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是为何解。

        众人纷纷回头,老太太红了眼,三步并作两步。

        “三儿!”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73898546/151604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