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济养
西湖遇雨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姜星火很忙。
是真的很忙,中午给玻璃系列里的高端产品天文望远镜带完货,下午还得去大明行政学校上课。
玻璃系列里面,目前推向市面的,不同款式的玻璃镜当然是销售主力,放大镜是给老人用的,而用来人工制造彩虹的玻璃棱镜,则纯粹是科普产品加儿童玩具了,至于天文望远镜,则是一顶一的奢侈品仰望星空也是要花钱的好嘛。
世间的道理就是这般,阳光是免费的,阳光下的制冷是收费的;水是免费的,无污染的水是收费的;星空是免费的,能看得清楚的星空是收费的。
你别跟我说别的,我就问你,我养邪龙不花钱怎么养出来? “二位要同去吗?”
看着高逊志和曹端,姜星火问道。
“来都来了.”
曹端的日程计划是没有计划,哲学问题琢磨不明白,显然需要从别处找点灵感。
“那就去吧。”高逊志也准备给自己放一天假。
于是,几人来到了草创的大明行政学校。
因为目前无论是礼部的驻外天使馆的外交人员,还是大明银行的专业管理人员,都相对缺乏,所以大明行政学校的主要招生来源,还是从已入仕的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中招收。
官员经过短则一两月、长则半年培训,进入外交、银行等相关专业岗位;有功名的读书人,则是走“三舍法”的路子,计划需要经过为期至少三年的在校学习,才能毕业。
跟宋代的三舍法差不多,大明行政学校的上舍生(约等于大四学生)通过累积的考试成绩,以及参考平时的学业和品行,上等生可以上报朝廷之后,直接授予官职;中等生可以免除科举前面几场的预考,直接参加最终的殿试;下等生(包括一些成绩极其优良的内舍生和个别外舍生)可以获得“取解”,即选送士子应进士第的资格,而且还可以留校任教,充任学正、学录.大概相当于后世大学里的助理讲师、导员的职务。
而未来随着变法进程的深入,显然会有更多的专业部门会组建,而对相关专业官员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不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外交、银行。
所以学校对于培训和培养两种教学模式的课程重心要求也是不同的,培训更多地注重专业知识,而培养更注重通用知识。
走“三舍法”这条路大明的行政学校学生,主要要学的是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组织学等等,而这些东西都是大明从来都没有的东西。
所以姜星火今天要讲课的对象,其实不是大明行政学校的学生,而是教师。
学生得跟秋闱同步招生。
嗯,不是能跟秋闱碰一碰,而是捡点不打算走科举的“残次品”。
好吧,虽然说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新成立的东西,哪怕是走捷径,还是备受质疑的。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我是考生,我有信心科举中进士,我为啥要来你这个学校浪费起码三四年的时间?我直接考不就行了。
毕竟伱这个学校,最后也得成为上舍生以后,才能有可能直接去参加殿试,而中间淘汰几率,宋朝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参考样本了。
所以既然没有一步登天的考试,那么对于足够优秀的学生来说,还不如直接走老路。
没办法,观念在这摆着。
别管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鼓励的都是走科举这条“正路”。
而无论是荫官,还是举监,在官场上论资排辈的“含金量”上都跟科举比不了。
这就像成人自考本科跟全日制本科一样,理论上好像是一样的,但在人们的心中,能一样吗?
我能正经考大学,整那些干嘛? 这种观念,只能通过时代的发展来慢慢改变,光是朝廷给政策,第一是倾斜的太厉害会引来巨大的不满,第二是反而容易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所以姜星火觉得现在这样倒也没什么不好,慢慢来就好了。
反正他应该还能活很久。
三年一届,十五年后、三十年后,甚至六十年后,大明官场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正因如此,他在大明行政学校匾额上题的词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行政管理的第四节课,行政决策。”
姜星火扶着讲台而下面满满登登坐着的则是日后大明行政学院的教师们。
“现在翻开教案。”
因为教案都是一人一份,没有多余的,所以姜星火直接把自己的教案扔给了高逊志和曹端,而自己则空口白话。
这就是来自国家级优秀高校教师的自信。
“看看‘行政决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别躲了,就你,站起来念一念。”
在大家都装作低头看教案的时刻,姜星火直接把脑袋压得最低的那个点了起来。
“国师,我没躲,我眼神不好。”
“眼神不好配个眼”
嗯? 姜星火的话语忽然止住,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卖玻璃制品的时候,似乎忘了点什么。
没办法,他自己不近视,而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眼镜这个东西,所以一时半会儿竟然真把眼镜给忘了,可能这就是灯下黑吧。
事实上,比较原始落后的眼镜在明代中叶经由西洋传入中国后,很快就受到了欢迎,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里的叆叇也就是西洋原始眼镜最初的称呼。
而在崇祯初年,写下《镜史》的眼镜专家孙云球,则是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也就是用脚踏转动,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镜片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镜片.而且还掌握兵记在了验光技术,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
只能说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从来都是不缺乏的或许这些“孙云球”们,缺乏的只是社会对技艺和知识的尊重。
这也是为什么姜星火已经在研究推动专利法的产生,以及将整个军工体系(兵器局+兵仗局)的匠人待遇,开始逐渐推向皇室经营的手工工场。
只不过修改法律这种事情,要跟三法司扯皮,李至刚的案子到现在都还没判下来呢,不过安南的战事一时半会儿可能也结束不了,毕竟李景隆还没发起登陆,所以倒也不是特别着急。
事实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靠无数能工巧匠迸发的奇思妙想所推动的。
所以这种风气一定要培养起来。
记下了回头要给玻璃产品增加眼镜的事情,姜星火对侍从说道:“给他弄个放大镜来。”
你看,大人物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找东西都不用亲自动手了,要不说还辛苦大人亲自上厕所呢。
“行政决策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第一,通过案例教学与概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准确了解行政决策的含义、类型与意义。”
“第二,让学生准确分辨有限理性决策、渐进决策、混合决策三种决策模型的区别。”
“第三,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情景模拟作业,通过对作业的判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 “以后你们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隔一会儿就叫人起来回答问题,不要自己一直在上面讲。”
“为什么?”下面的未来教师们,基本都是从各地的县级提学机构里抽调过来的青年教师,所以倒也有真敢问的。
“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姜星火敲了敲桌子,继续说:“先带你们简单过一遍,我只教一遍,都记好了。”
闻言,未来教师们立刻肃静了起来,连神态都庄重了些许。
谁都知道,听国师讲课,一般那可是皇帝、皇子们才有的待遇,如今有这种机会,定然是要好好珍惜的。
别的不说,光是以后说出去,“国师门生”、“谪仙弟子”的称号难道不能显耀于人前吗?
“第一个教学目标。”
“什么是行政决策?”
教案上都写着呢,但姜星火还是坚持看着眼前桌上并不存在的教案,念了一遍。
皇帝的新装?国师的教案? 不,更不是什么仪式感,纯粹职业病。
“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官府或官员,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经验决策与非经验决策;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决策;确定决策、风险决策与不确定决策。”
姜星火抬起头,又点了一个学生。
“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决策,含义念一念。”
“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或重复性决策,是指决策所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那类决策。程序化决策的问题出现多次,因此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作为解决的办法,每当这类问题出现时,就依照这套例行程序来解决它。”
高逊志在台下听得直皱眉。
所谓经验、程序、确定.这些东西虽然在以前大明官僚们的行政过程中没有搞的这么清楚,也没人划分,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而在高逊志看来,姜星火的教学过程,虽然把行政的各个步骤进行了标准化,称得上有创意,但实际上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非要弄一堆定义,有什么用呢? 这些人学会了又能如何呢? 不过坐在他身旁的曹端,因为没当过官,且思考角度不同的缘故,倒是别有一番体会。
曹端只是觉得,这种把事情规范起来,让一切都有条理可循,倒是很符合《逻辑学》的审美。
是的,事物不该是“大家都知道平常就是这样的”,而是“大家都知道这就是规定好的行事逻辑和准则”。
不过姜星火接下来的话语,倒是让高逊志有些兴致盎然了起来。
“好,概念过完了。”
“大家应该知道,这些概念是必须的,但光是概念,只能让你了解表象,对于帮助你了解知识的实质并没有什么作用。”
“接下来讲案例,大家应该能看到,案例那一栏,印的是:略。”
“纵观华夏上下数千年来的历史,我们理所应当地,能从所有有行政组织的朝代里,单独捋出一部《行政史》,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案例,因为太多、太精彩,所以无法斟酌筛选,这一版只写了一个‘略’,而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可能跟大家印象中的一些事情不太一样。”
“今天讲的案例是,蔡京医药。”
“我们都知道,自北宋以降,王安石的名声不太好,文人学者普遍批评的是‘北宋亡于王安石变法’,这一点我以我的署名,在《明报》上做了几篇社论剖析,想来讲的很清楚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行政学校里,聊点庙堂相关话题当然是不可避免的,而《明报》作为主要的舆论导向工具,在【奉天殿廷辩】过后,由夏原吉起草的会议纪要和相关的后续文章,自然是一茬接一茬地发表了。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从失败中能汲取到什么经验教训,大明的永乐新政怎么做才能成功,这些姜星火根据他在奉天殿上讲的东西所进一步引发阐释的,都已经很有系统了。
而今天所讲的显然是之前从来都没有在《明报》上公开发表的,属于先导性的言论,这自然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众人兴奋不已。
“但无论如何批评王安石,总体上来讲,还是只对事,不对人的。最起码普遍的观点是认为王安石虽然一些变法措施属于透支北宋国力,在民间造成了不小的恶劣影响,但此公私德无亏,一心为国。”
“可对于部分继承了王安石变法思想,以及其庙堂派别的蔡京,则一般是定义为‘奸相’,是小人,戏台子上都是要做丑角的。”
这是要给蔡京翻案吗? 高逊志心头暗忖,不过倒也不像,在他看来,虽然他不是很认同姜星火的政治主张,但对于姜星火的人品节操和学术立场,还是比较认可的.对于王安石,姜星火都能给予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并没有因为同样要搞变法就把王安石捧起来,此时是不太可能捧一个各方面远不如王安石的蔡京的。
当然了,你要说拿荀子的“圣王说”吹朱棣那是没办法好嘛,吹一吹又不花钱。
“蔡京新政,有一个重要的政策,也是最具争议的政策,那就是医药济养。”
“有没有熟悉这段历史的?”
台下众教师面面相觑,他们都是从各府县基层的学政衙门里自愿报名来的,大多数人,是觉得待在穷乡僻壤里实在是没什么前途,而大明行政学校,是京里的衙门,而且是国师亲自管着的,比较有发展空间,又同样是学政系统,专业对口。
但你要说这帮人有多厉害,那也未必。
因为在大明,虽然学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差事,但那指的是类似能在殿试、府试等级别较高的考试里当主副考官的,而对于基层来说,则并非如此。
所以在基层当学官的,嗯,水平不见得能高到哪去,科举水平高的都去当行政官了.虽然科举水平体现的不全面,但在这个时代显然是体现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最标准参考标杆。
见实在没人回答,曹端琢磨了一下,站起来回答道。
“在下翻阅史书笔记时,倒是略有所闻。”
见到最近因为“王霸、义利、古今”三辩擂台赛而名动京师的曹端登场,众人都是没觉得突兀,虽然因为《明报》上“走进甲骨文”的栏目而让曹端有些被打脸,但能登上这个擂台,再加上过关斩将的表现,本就证明了曹端的能力。
“蔡京当权后,有意重开新法,在济养方面,他开始结合王安石等人的办法,打算在北宋全国范围内建立居养院、安济院、漏泽园等,因为蔡京当时主管户部,所以手里有钱也敢做事。”
这里便是说,居养院类似于现在的养老院,主要收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残疾人;安济院则类似于现在的医院,只不过专门为贫民提供医疗救助;漏泽园则是帮助死亡流浪者的助葬机构,有点类似义庄。
听起来不错是吧?蔡京真是大善人。
当时,在中枢的推动下,地方官府开始大规模修建安济院,而由于蔡京用的还是王安石变法的思路,正如以前青苗法搞得好的官员会被晋升,搞不好就会被撸下去一样,蔡京也是这么玩的,中枢对社会济养这项政策的落实是有kpi的.每年年底,对地方官府的考核中,推行济养新政的官员将会获得皇帝的口头嘉奖以及后续在升迁、转任等方面的优待。
所以,因为中枢非常重视,地方官府就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
嗯,没错,我铁血大宋又又又一次重现了自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等等改革以来的景象。
居养院建好了没人住怎么办?知县带着三班衙役亲自出动,到处抓老人和残疾人塞进去。
漏泽园没有死亡流浪者下葬怎么办?那就 而且最离谱的是,蔡京建医院就算了,还把主意打到了药店上。
当然了,这也是有传统的。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新党就认为民间的药店大部分都会随意抬高药品价格,使得百姓就医比较困难,所以王安石干脆亲自动手,搞了国营药店“卖药所”,以低于市场价来销售药材。
嗯,后果也都想象得到,经过一系列不算复杂的利益输送,民间药店垄断又出现了,无数自高粱河车神时代以前就开始经营的百年老店纷纷破产。
而蔡京的医药,不仅全盘继承了王安石的思路,还大改特改。
蔡京不仅要自己开药店,还要自己培养医生,自己确立药方体系标准化。
早在高粱河车神的时候,北宋朝廷就搞了个《太平圣惠方》,想要做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书,而蔡京干脆在国子监里培养医生,然后毕业了按照不同的考试等级安排到国营药店里,以及地方相关的医疗机构。
“既然了解了蔡京医药的过程,那么结合我们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是不是很容易得出来一句话。”
“北宋末期医药的行政决策,是具有行政决策权的蔡京,为了有效地实现他继承并发扬王安石变法同时争取利国利民的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医药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从最后的结果看来,我们都知道,蔡京的这个行政决策,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可是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了?或者说具体错在了哪个步骤?想来大家都是不懂得。”
“没关系,继续翻教案。”
姜星火在讲台上虚空翻了一页。
而面色渐渐凝重起来的高逊志,则是跟曹端共享着教案。
高逊志赫然看到,下一页写着 ——基于三种行政决策类型而延伸出的三种不同行政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混合决策模型。
“这就是蔡京医药失败的问题答案。”
姜星火看着讲台下的教师,又看了看高逊志,问道:“高太常,你做官这么多年,我想问问你,你在做一个行政决策的时候,脑袋里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高逊志犹疑刹那,最终还是诚恳以对:“取舍。”
“是的。”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行政决策的本质就是取舍,我们无法追求一个完美的决策结果,甚至有的时候,连满意都是奢求,而行政决策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点,那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政策的制定,本质其实都是基于现实情况,对以往政策的某种修正。”
“那我们接下来将继续这些理论,来认真剖析一下,蔡京失败在何处,如果你是医药的决策者你要怎么做?这才是我们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目的所在,念教案只是手段。”
台下众人一时惊愕,咋的,这是要培养怎么当宰相呢?
(本章完)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74393643/212116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