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 点将
尹三问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河州事件发生的很突然,王韶完全是先斩后奏。.
不过赵顼是有言在先的,只要有机会,就立即发动,故而王韶并无过错。
消息传到汴京的时候,朝堂上顿时一片震动。
朝会上也是争议不断,核心焦点便是此事该如何解决?小事化了,息事宁人?还是大动干戈,刀兵相见?
这次的争论,绝对没有之前罢黜王安石那样整齐。百官们各执一词,就连旧党内部都各有不同,一时间各有各的说辞。
有人认为,大宋刚刚经历了旱灾,虽说雨后及时补种了一些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但今年秋天歉收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下不宜发动战争。毕竟这一次主动权在大宋手中,是有选择余地的。
也有人认为,小小河州吐蕃竟然劫掠大宋商队,残害大宋百姓,必须要加以教训,否则天威何在?最重要的理由便是,攻陷河州,进军河湟,从而从两翼包围西夏,奠定解除西北边患的基础,将来对付西夏会容易很多。
言论一提出,又有人跳出来反对,河湟吐蕃乃是大宋盟友,其赞普董毡与太夫人乔氏都接受了大宋册封,乃是大宋藩属。前两年,威远候林昭才刚刚出使过青唐城,与之加深友好关系。如今若悍然出兵,有违道义,可能会导致诸多藩属国震动。并且强调,大宋乃是礼仪之邦,不能这样不讲道理。
总而言之,各方面的意见都有。
这种情况下,谁都说服不了谁,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恭请圣断,请皇帝来做决断。
赵顼本人是赞同出兵开战的。
他本身就有这样宏大的构想,开疆拓土,追求边功。他选择的第一个对象便是河湟吐蕃,一方面符合战略战术,另外一方面,未尝没有捏软柿子的意思。以宋朝目前的实力,是轻易不敢和辽国与、西夏开战的。
王韶在西北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一直都在为此做准备。训练军队,准备军械粮草,打探情报,沈括离开西北之前,还帮他制作了河湟地区的沙盘。各方面的准备都很充足,完全具备开战的条件。
这一点,符合大宋的利益!
同时,开战也符合赵顼个人的需求和利益!
旱灾和王安石罢相的风波对他的威望造成了巨大打击,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件事来转移一下朝臣和百姓的注意力。
自从太祖,太宗统一中原之后,大宋朝就再未有过开边盛举。如果此番河州可以打开局面,毫无疑问,自己的帝王功绩可以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直比太祖、太宗。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这一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只要成功了,谁还会在乎雷击福宁殿呢?谁还会说皇帝为政为过失呢?用成绩却掩盖过错,这是惯常用的手段。赵顼太想要证明自己的,以前使用的手段是变法,而今则对边功情有独钟!
转移注意并不只是这一方面,王安石虽然走了,但是新法并未废除。旧党的官员们最近正在穷追不舍,对新党和新法进行打压。赵顼已经不厌其烦,却又不能和旧党的官员们决裂,正为此头大不已。
如果这个时候发生战事,那么朝堂上还会争论这些吗?
正是出自于这样诸多的考虑,赵顼本人的意见是开战!
可是朝臣们依旧有反对,即便赵顼公开表示了自己的决定,还是有人上书劝谏。
有三司的官员表示,因为干旱的缘故,粮食歉收,如果开战,粮草恐怕难以为继。赵顼对此全不以为然,表示西北之地军粮储备充足,完全可以供应一两年不成问题,不必再从内地调运粮草。
同时赵顼还表示,王韶已经动手了,这时候的局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现在收手,算怎么回事?
大宋不敢开战?这种情况传出去之后,会引发什么后果?
别人都会以为大宋软弱可欺,缺乏开战的魄力,那么敌对的各国,以及边疆的许多部族和藩属国会是什么反应?
大宋王朝的威望和震慑力都会大打折扣,王朝颜面丧失殆尽的,以后如何立足?
这样的理由也实实在在,关键是王韶已经动手了,先斩后奏,取消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关系到大宋威望和威慑力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
万一这次罢手了,将来有更多的藩属国出来闹事,那么今天反对的大臣岂非有罪?这样的罪名谁也不愿意承担。
只要笃定一件事,总是能找出更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
赵顼又表示,如今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是吐蕃人的劫掠行为制造了口实,大宋师出有名,是为百姓报仇,惩戒凶犯。
同时,西夏经过去岁的绥州之战,元气大伤,国内政局不稳,不会轻易插手。宋朝使臣出使高丽,有效牵制了辽国。
辽国和西夏不参与,大宋无疑少了很大的掣肘,有精力和实力来对付吐蕃,成功可能姓大增。这样各方面都满足的机会着实少见,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怎么能放过呢?
可有大臣表示,如果战败会是什么后果,该如何应对?
赵顼没有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治罪,而是表示了极大的自信。王韶作为主帅,有景思立,刘昌祚等诸多将领配合,还怕不能取胜吗?大宋军队能在无定河边大胜西夏,难道还打不过吐蕃人吗?
如此一来,决策就敲定了,对河州吐蕃开战!
虽说针对的只是河州,但所有人都知道的,如果战事顺利,王韶的大军绝对会直指青唐城!
接下来就是调兵遣将,光是王韶那几个人根本不够用,这一次河湟的战事规模绝对不会小。加派人手,未雨绸缪是必然的,枢密院也很快给出了应对,派遣相关的将领前往西北。
既然是选择人手,对西北,最好是河湟熟悉的将领无疑是上上之选。可是汴京城里,说到对河湟了解程度,有谁能比得上威远候林昭呢?
两年前,林昭奉命出使河湟吐蕃,去过青唐城。很凑巧,当世因为雨水和避开西夏人的缘故,他们走的并非兰州,而是河州。
走过这条路的宋朝将领绝对没几个,林昭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个有心人。当年他就料定了会有这一战,故而一路上对山川地貌多有了解。地形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对吐蕃人和将领的了解。
最近几年,似乎只有林昭与吐蕃人有过紧密接触。如果是另外的人,肯定不会把青宜结鬼章和木征等人放在眼里,林昭却知道,这几个年轻人是吐蕃目前最优秀的将军。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他们让景思立吃了大亏,导致了踏白城的惨败。
林昭的这段经历,枢密院是知道的,所以在调遣将领的奏疏上,威远候的大名赫然其上。不止是枢密院,另外一个一封奏疏上,也有林昭的大名。
王韶在给赵顼奏报军情的奏疏上有附言,如果朝廷决议开战,请调林昭到前线。主帅点名要人,那自然是非同一般。
对河湟的了解是一方面,威远候行军作战也不含糊。无论是庆州之战俘虏了梁乙埋,还是无定河让梁太后大败而归,林昭的军事才能当真不是盖的。
到了这种时候,很多人才发现,威远候是真的文武全才,甚至治理黄河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在大宋朝,单纯的武将可能常遭白眼,比如狄青,哪怕是功勋盖世,依旧不被士大夫阶层接纳!
可文职出身的武将可就不同了,比如王韶,嘉佑二年的进士。威远候虽说不曾科举,可好歹有皇帝钦赐的进士出身,也是从文官基层发展起来的。就目前流传的诗词作品而言,林侍郎的才学也非同一般。
因为河州战事开启的缘故,威远候林昭的大名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至于林昭本人,对此毫不惊讶,王韶出兵河州的消息一传回来,他就料定会有如此结果。这也是他期待许久的局面,熙河开边总算是拉开了序幕!
“果如公子所料!”狄青对此是佩服不已,林昭笃定的事情如期发生了。
“哼,迟早的事情,如今这个时间倒是很合胃口!”林昭笑了笑,他只是大概记得,熙宁年间与吐蕃有过战争,可具体时间不好断定。
“公子打算主动请缨,还是?”
林昭笑道:“随便,听说王韶点名了,无论我是否主动,河州都是必然要去的。太主动,可能会被怀疑动机,反之又显得不思报国,都不好!思来想去,我打算上一封奏疏,提出我对河州之战的建议!”
“如此甚好,两全其美!”狄青道:“此战只要获胜,公子无疑会是大宋的英雄,威望将会空前提高!”
林昭道:“最重要的是兵权,赵顼的实力已经削弱了许多,我们这边正是需要加砝码的时候,西军对我们太重要了!”
“是!”狄青道:“此事还需要详加谋划!”
“先不管那么多,我的奏疏已经递上去了,现在就等宫中诏书了!”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7528/4287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